理想汽车是否倒闭-理想汽车停产原因分析

tamoadmin 0
  1. 紧箍咒!造车新势力的最后30天!准入门槛放宽是误读!
  2. 理想ONE频繁“断轴”,怎么看都事有蹊跷
  3. 蔚来/小鹏/理想:高端电动车“BBA地位”已然形成
  4. 主动“升级”实则“召回”,理想ONE给车主解决“断轴”问题

1、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9.8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9.3%

今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1万辆和211.2万辆,环***别下降5.3%和8.2%,同***别增长21.9%和16.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万辆和7.8万辆,同***别增长17.9%和2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万辆和1.9万辆,同***别增长7.8%和2.7%。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6万辆和48.6万辆,同***别下降31.7%和32.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7.8万辆,同***别下降35.0%和34.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6万辆和10.8万辆,同***别下降17.4%和26.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407辆,同***别下降66.1%和63.2%。

理想汽车是否倒闭-理想汽车停产原因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评:去年上半年补贴还没有大幅退坡,所以今年上半年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一直无法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而去年补贴是从6月底之后开始退坡,所以去年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都有明显下降,也让今年7月的数据同比有较大提升。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肯定全面领先去年同期数据。

2、自燃之后理想ONE再遇断轴***

8月6日下午,在广东省肇庆市二广高速四会、连州方向,一辆行驶的理想ONE突发自燃起火事故。对于理想ONE自燃起火的原因,理想汽车在公告中称,初步判断是:疑似高速行驶的车辆卷起的地面上不明“铁块”,击穿了车辆地盘下方的高压油管,导致燃油喷向排气管,最后被排气管的高温点燃,不过具体的事故原因及详细分析结果,有待事故现场的详细勘察及分析。

8月9日晚,有网友爆料,有一辆理想ONE在行驶中突然断轴。从爆料中可见,此次理想ONE左前车轮处断轴,车辆前部除了出现被撞毁以及液体泄漏的情况外,从另一张照片还有一个避震弹簧被弹出。

三个月内相似的戏码多次上演,理想汽车的质量令人质疑,此事也在网上引起热议。针对理想汽车的几次“无异常”声明以及再次“断轴”***,不少网友发出疑问。

点评:一般的新能源汽车问题都发生在三电技术,尤以电池和电控问题居多。而理想ONE的两次起火都表明与三电无关,还出现两次断轴,难道增程式的车与其他新能源车型在发生问题方面也不走寻常路么?如果设计有问题趁着交付还没那么多时赶紧召回,新创车企如果有隐患瞒着消费者,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3、毛利率首次转正!蔚来交出史上最好二季报

8月11日下午,蔚来汽车公布了2020年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蔚来汽车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37.189亿元,超越此前预期,其中汽车销售额为34.861亿元,同比增长146.5%,环比增长177.6%;第二季度净亏损11.767亿元,同比收窄64.2%,环比收窄30.4%。

由于此前蔚来汽车曾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整车毛利率要达到5%,不少投资者此次将目光聚焦于公司的毛利率表现上。财报显示,蔚来汽车第二季度汽车销售毛利为9.7%,整体毛利率为8.4%,超过当初预期。

记者注意到,蔚来汽车第二季度营收和毛利率均超预期,与其汽车销量数据大涨有关。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蔚来汽车总交付量为10331辆,同比增长190.77%;环比增长169.18%;其中蔚来ES6交付8068辆,销量占比78%,蔚来ES8销量为2263辆,占比22%。

受第二季度财报利好影响,美东时间8月11日,蔚来汽车盘前股价一度涨至15.88美元,涨幅最高达11.75%。

点评:蔚来的势头不错,不过由于蔚来问世后一直坚持“高举高打”策略,相较特斯拉而言产品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而从蔚来的态度来看也不会因为追求利润去降低零部件水准,所以想要利润持续增长,唯有使销量不断攀升,从而让产量加大来拉低成本。

4、小鹏G3市区起火爆燃,官方回应动力电池有明显磕碰

2020年8月11日上午11时3分左右,广州海珠区琶洲科技大厦,一辆小鹏G3电动汽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伴有明显的轻度爆炸现象。

随后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消防人员及时将火扑灭,乘员安全、无人员受伤,车辆也已迅速安全转移。经公司人员现场初步勘察,车辆外观完好。到店举升勘察后,发现电池箱底部有明显严重的磕碰伤痕,导致电池严重受损,初步判断是该次事故的原因。

点评:是说现在登陆美股都需要火一把么?

5、特斯拉宣布1:5股票分割***

特斯拉公司周二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并宣布以派息形式对其普通股进行1:5的分割,以便使其员工和投资者更容易获得该公司的股票。

特斯拉发布公告称,根据这项股票分割***,截至2020年8月21日登记在册的每名股东有的每股股票将可获得额外4股普通股的股息,这笔股息将在2020年8月28日收盘后派发。分割后的特斯拉普通股将于2020年8月31日开始进行交易

消息传出后,特斯拉盘后股价大涨。截至发稿,该股上涨5.86%,报1454.98美元/股。

点评:之前错过特斯拉后来又买不起的可以来看看,零敲碎打买入特斯拉股票的机会来了。

6、7月动力电池生产6.1GWh?三元电池占比53.8%

8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7月份动力电池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1GWh,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3.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3.3GWh,占总产量53.8%,同比下降23.1%,环比增长4.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8GWh,占总产量45.6%,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27.2%。

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9.6GWh,同比累计下降39.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8.1GWh,占总产量61.0%,同比累计下降43.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1.5GWh,占总产量38.7%,同比累计下降25.2%。

装车量方面,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GWh,同环比均上升6.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3GWh,同比上升57.1%,环比上升8.7%;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31.4%,环比上升3.5%。

前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2.5GWh,同比累计下降35.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5.9GWh,占总装车量70.6%,同比累计下降32.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5GWh,占总装车量28.8%,同比累计下降37.6%。

点评:虽然今年累积产量和装车量上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还有很大差距,但单从7月数据来看已经开始接近,尤其是产量方面。看看随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开始使用,宁德时代也开始为特斯拉提供磷酸铁锂电池后,磷酸铁锂是否将反超三元的产销量。

7、7月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7834台?同比增长26.8%

8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7月全国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数据。7月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7834台,同比增长26.8%。目前,充电桩新增投建数量近两个月都维持在将近8千台的水平。

截至2020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6.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6万台、直流充电桩24.0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从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0万台。

2020年1-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2.2万台,同比下降49.9%,近期充电基础设施整体维持在较低增速水平。?截止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点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回复速度明显弱于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考虑到新能源车的销量目前已经恢复到一个较快的增长水平,下半年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应该有比较大的压力。

8、7月特斯拉中国销量超1.1万辆

日前,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特斯拉交付了11041辆Model?3,保持着纯电第一的排名,该车型是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国产车型。而据中汽协预计,特斯拉2020年全年在中国的销量将为10万辆。

不仅是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特斯拉同样独领***。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总共销售电动车17.9万辆,市场率达到18.91%,超过了大众、宝马和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的总和。后者上半年的销量分别为62414辆、58883辆和57482辆。特斯拉Model?3在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处于榜首,而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10万辆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紧箍咒!造车新势力的最后30天!准入门槛放宽是误读!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将开展硬件优化升级行动。

11月1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媒体沟通会上承认,理想ONE存在设计缺陷,导致车辆在碰撞事故中前悬架容易发生断裂。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底,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一共***起,其中有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通过对相关事故的分析,发现均为车辆在碰撞中,单侧车轮受到较大撞击,导致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

因此,理想汽车最终承认,理想ONE在碰撞事故中球头脱出的概率确实高于同级别车型。

为此,理想将为2020年6月1日及以前生产的理想ONE免费升级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至于2020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理想ONE,均使用了新球销,目前还没有在碰撞事故中发生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情况。

另外,由于用户反馈理想ONE在通过涉水路面时底盘后护板有损伤,理想汽车将为2020年10月底及之前交付的车辆免费升级新的金属底盘后护板。

理想汽车表示,对于以上两项硬件缺陷,公司将按照车辆交付顺序邀约用户完成硬件更换,预计升级行动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

理想将上述两项缺陷描述为“硬件优化升级行动”,而非一般意义的“召回”。

对此,理想汽车销售服务副总裁刘杰表示,这两项硬件升级项目满足车辆正常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在应对事故以及涉水的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另外,此次升级也已经跟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和沟通,按照硬件升级的方式为用户升级,所以跟以前由于车辆本身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和质量问题的召回是不一样的。

理想汽车方面补充称,此前***用的前悬架下摆臂不存在质量或材料问题,在正常行驶中不会发生无故脱开的情况。

在此前发生的多起理想ONE因碰撞导致“断轴”的事故中,理想汽车也坚持表示,悬架损坏是由于碰撞事故造成,而非质量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和10月,理想ONE两次在高速上与货车发生追撞事故,均为其自动***驾驶未能识别前方并线车辆。为此,理想汽车为***驾驶系统新增了货车并线预警功能。

除上述问题外,理想ONE自交付以来,还接连被曝“动力电池故障报警”、“高速上刹车失灵”、“车辆冒烟自燃”、“排放系统故障”、“踩踏加速踏板车辆无法提速”、“***驾驶状态下追尾”等事故。

官方数据显示,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创单月销量新高。2020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ONE频繁“断轴”,怎么看都事有蹊跷

工信部4月7日发布的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有一条,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大部分业内人士、专家都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实际上这是严重的误读。

设计开发能力:谁缺谁不缺?

首先我们看,“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谁拥有这个能力?无疑是为数众多的“造车新势力”。

比如目前为止还没有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挂牌海马)、蔚来汽车(挂牌江淮)、零跑汽车(挂牌长江);以及那些已经拿到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博郡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合众汽车、云度新能源、重庆金康、河南速达、南京知豆、广东陆地方舟、江苏国新、山东国金等等,对这些企业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斩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或者让传统造车势力帮忙代工生产,都因为他们首先拥有了“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因此,对这些造车新势力来说,根本不存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的问题。

那么,是哪些企业不拥有“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呢?显然是造车新势力的另一方:那些产能过剩、拥有一个或多个资质、纷纷被造车新势力并购或者代工新势力的企业,比如:福迪汽车(被小鹏收购)、黄海汽车(被威马收购)、一汽夏利(被博郡收购)、力帆汽车(被理想收购)、长江汽车(为零跑代工)、江淮汽车(为蔚来代工)、长安铃木(为绿驰代工)等等。这些企业本来就拥有一个或多个生产资质,不存在“准入门槛放宽”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就现有企业来说,近年来纷纷成立的“造车新势力”,最不缺的就是“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对于那些不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的传统企业来说,它们本来就在“门槛内”,因此对这两类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的问题。

难道是利好“三无企业”?

既然大家都说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宽”,是不是意味着,工信部举双手赞成各种“三无企业”——无设计、无资质、无工厂的企业加入造车势力圈呢?

显然不是。

中国目前注册在案电动车企至少635家以上,这个领域早已是红海而不是蓝海,优胜劣汰才符合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很多现有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比如李想、李斌、何小鹏、沈晖,甚至圈外人王兴,都公开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未来中国造车新势力能活下来的,也就3家左右。因此,从大势上判断,这个时候工信部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完全不合常理。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大门,早在2018年底已经“完全关闭”,其源头就是发改委发布的第22号令:《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这一政令明确规定:

第十七条?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含现有汽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所在省份,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

(二)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第十九条,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企业法人的股?东,应符合以下条件:

...

(四)主要法人股东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3.?设计研发企业、境外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为主要法人股东?的,研发且拥有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

第二十一条?现有汽车企业扩大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燃油汽车企业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纯电动汽车企业上年度纯电动汽车产量达到建设规模;拟生产?产品的能耗、续驶里程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从这三条政策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如果某一省市产能利用率低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

2、如果某省市某一品牌上两年没有完成3万台销量规模或30亿元销售额;

3、如果某省市某一获批新能源企业规划年产量没有达到建设规模;

以上三个目标都不能达成的话,那么,这个省市或该省市的某企业,要新建产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上海市为例。特斯拉“上海项目”获批后,那么上海市在“特斯拉项目”未达成产能、未达成销量、未达成销售额之前,不可能再批准比如“上海蔚来工厂”这样的项目,这也是“上海蔚来工厂”后来变身为“合肥蔚来”的根本原因。

又比如安徽省。蔚来汽车与安徽省的江淮汽车合作,如果蔚来的江淮代工工厂未能达成规划产能(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建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纯电动乘用车不低于?10?万辆),未能达成过去两年销量(登记注册数量大于3万辆),或未能完成30亿元销售额(据称这一条是发改委专门参考蔚来汽车案例之后进行的修改),安徽省或蔚来汽车新建产能的可能性几乎为0.

每日经济新闻图

也就是说,早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门槛就已经全线收紧,2020年再放宽的可能性为零。新的“没有开发设计能力”“没有生产资质”“没有生产体系”的“三无企业”要在2020年后通过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后进入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可能。

删除“开发设计能力”究竟是为了谁?

那么,工信部这时候删除新能源汽车准入关于“开发设计能力”的要求,究竟是为了谁呢?小编分析,工信部删除这一条,是为了纠正错误的产业发展现状,为为数众多陷入泥潭的造车新势力松绑。

造车新势力真的有能力创造一个划时代的电动汽车品牌,有能力通过“混改”拯救落后国企,有能力融到300亿甚至更多的资金来达成自己改变未来的愿望吗?显然,除了小鹏、威马、理想等少数企业,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连10亿都拿不出手。据称最会融资的蔚来汽车,在合肥市国资入手之前,现金流也仅约10亿。

从现状看,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陷入缺乏资金的泥潭,同时“国有化”的情况十分的严重。比如拜腾汽车,当前其背后主要的金主是一汽集团(央企)、江苏省地方国资;博郡汽车,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由江苏省地方国资深度支持,目前紧靠南京国资(南京博郡)或天津国资(天津博郡);蔚来汽车,目前由合肥市国资“接盘”;绿驰汽车,传闻由河南省国资接盘;合众汽车,由宜春市国资“最后接盘”;爱驰汽车,江西省国资“最后接盘”。当前的现状是,除了国资还有可能之外,民营资本、海外资本、产业资本根本不可能、不太想接也接不住这么大的盘子。

救还是不救?不救的话,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发生***的话,前期那么多国资、社会资本投入打了水漂不说,由此造成的失业问题,也是大大的社会问题。

但是如果都救,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国有化”,这完全违背了原本管理部门希望通过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盘活汽车产业(主要是国企混改、私企接盘传统车企产能)的基本国策,这是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大倒退。叫停造车新势力“国有化”,是管理部门所能做的唯一选择。

两难的情况下,管理部门于是想到了一个新的招数:为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松绑,让它们大可不必全部成为“整车企业”,而是可以转型为“开发设计公司”;而那些已经拥有资质和生产线但没有“开发设计能力”的传统企业(大多为国资背景),则可以变得更主动一些,改变“等别人施救”的现状。恐怕这才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初衷。

因此,对于那些对制造整车还存在幻想但又急需融资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从4月7日-5月7日,也就是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30天公示期,是它们最后的30天。在这之前如果它们依然没有融到资金,后面的路基本已经被管理部门规划好了:转型开发设计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小鹏/理想:高端电动车“BBA地位”已然形成

问比 汽车 “简配”更能引起舆论风波的是什么?是“断轴”。

断轴一词,在国人脑海中并不陌生。此前福特、大众均出现过大范围断轴***。而近日,断轴***在失声许久后又重回人们视野,发生在全新品牌理想首款增程式中大型SUV理想ONE上。今年截至目前,理想ONE已经发生过4起“断轴”事故。于是引发了网友的各种猜测,质量不合格、材质强度不够等等质疑接踵而来。

脱离实际谈“断轴”,都是耍流氓

回看前两次较为严重的“断轴”***,一是2012年底,一汽-大众速腾被曝后“轴”出现断裂,随后甲壳虫的部分车型也出现了同类问题。经质检总局试验分析和专家论证,称:“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 汽车 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随后一汽大众将在全国召回56.36万辆新速腾和1.74万辆进口甲壳虫,共计581090辆。

二是福特翼虎的大范围断“轴”***,翼虎悬架羊角部分在特定情况下发生断裂,导致悬架脱落。随后福特进行了回应,表示部分翼虎 汽车 其前转向节生产材料未能符合福特对该材料在全球执行的材料强度标准,并进行了召回。很明显,前两起***都可以被划定为设计和质量问题。

回到理想ONE上,2020年1月,一辆白色理想ONE与宝马相撞,导致右前轮脱落。

2020年5月,一台理想ONE右前轮与马路上的台阶发生碰撞,导致右前轮下摆臂球头脱落,随后车轮发生位移并将传动半轴拉出。随后理想 汽车 回应,“断轴为外力导致,并非车辆质量原因”。

2020年8月,一位车主在市区正常驾驶,速度在50km/h左右时,发生了下摆臂断裂的情况。从现场来看,事故并非网传的正常行驶发生断裂,而是在撞击隔离带和水泥桩桶之后造成的悬架损坏。随后理想 汽车 官方发布详细事故说明,说明了实际情况。

9月7日,网络上又传出一段***,称车子正常行走,没任何碰撞,然后就断了。微博发出后不久,理想 汽车 官方微博发布了相关说明,表示经过事故现场勘查和行车记录仪回放,用户是在下雨的时候没注意前方路况,以51km/h的时速撞到道路中间的水泥花坛。理想 汽车 的售后团队已经与用户在现场确认了事故原因,并且车主也已经报了保险进行维修,并在用户群里做了澄清说明,感谢各位的关注。

简单归拢了以上4场“断轴”事故,会发现理想ONE“断轴”更多地还是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这个外部因素又十分不定,目前也没有官方声明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证明理想ONE的悬架有缺陷,所以仅从“断轴”这个现象就断定理想ONE悬架设计不过关未免太过武断。

复合材料悬架是罪魁祸首吗?

简单查阅资料后会发现,理想ONE不单单是一款非常少见的增程式中大型电动SUV,也是少有在悬架部分***用麦弗逊并***用复合材料的车型。从这几次理想ONE“断轴”事故看,断裂的位置恰恰是在***用复合材料的下摆臂上,即钢材+工程塑料。于是乎,有很多人猜测是新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断轴”的发生,显然这样的看法很片面。

据了解,理想ONE整套前悬架系统中下摆臂部分***用“PA6+GF5O”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而非纯金属材质。当中“PA6”是尼龙的一种,有着较好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磨性,常常用于机械结构零部件;“GF50”则是玻纤含量为50%(玻璃纤维能增强机械性能,百分比越大强度也越大,但韧性会变差)。

关于其强度,官方曾声称其经过16.5万公里的底盘强化试验和4.4万公里的综合耐久性测试,同样也进行了撞击测试,下摆臂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官方还给出一组数据,该下摆臂横向可以承受约为10.2吨的冲击力,纵向可承受约6.12吨的冲击力,与铝材质的强度是没有差别的。此外,该材质相比单纯的金属材质拥有更强的耐高温性,还能够帮助降低悬架震动,提升NVH表现。

说来,该材质并非第一次在 汽车 上应用,特斯拉Model S、Model X上均有***用,并且也应用在了悬架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ONE与特斯拉使用了同一家供应商。

综合种种数据,目前来看理想ONE“断轴”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复合材料的下摆臂强度不够。况且还是发生碰撞后发生的“断轴”,突破悬架设计物理极限“断轴”是必然的。

”断轴“并非都是坏事

其实有些时候“断轴”并非是坏事,但此“断轴”非彼断轴。在网络上我们常常会看到 汽车 碰撞测试,会通过撞击后的形变判断一辆车是否安全,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侵入量”一词。

最近有一项非常火热的碰撞测试,名叫25%小重叠面偏置碰撞,车辆会在达到一定速度后撞击固定壁,来检测车辆的安全性。进行该项测试时车辆会受到挤压,A柱、方向盘发生变形,侵入到驾驶舱内,对腿部造成挤压,导致人员受伤。如何避免?就要舍弃掉一部分在碰撞时会侵入驾驶舱的部件。这里就要提到 汽车 安全的标杆——沃尔沃的“黑 科技 ”,“丢轮保命”技能。

从图中可以看见在碰撞时,其车轮会自动脱离车体,而不会因挤压侵入车内,对乘员腿部造成损伤。此外通过独特的车体结构向另一侧划开,避免直接撞击,受到的力会小很多。

讲”断轴“并非都是坏事并不是为理想开脱,混淆视听,理想ONE的断轴并不可以与安全设计混为一谈,只是想阐述一个观点,“车辆安全与否不能仅靠碰撞产生的形变和状态评价”。

水滴观点:

可以说市面上主流的车企基本上都发生过断轴***,小到自主品牌,大到合资、豪华、超豪华,断轴***时有发生。原因无非就两大点,一是设计缺陷,二是产品不合格导致。为什么理想备受关注?原因就像是特斯拉为什么每次自动驾驶失灵、电动车自燃一样。记得有句俗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备受关注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被放大,尤其是负面。

回到理想ONE断轴本身,我们应该理性地看。

文/王虚琪

主动“升级”实则“召回”,理想ONE给车主解决“断轴”问题

导读相比传统车企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国内外金融投资分析机构似乎更看好造车新势力。

如同BBA一般,二线豪华品牌拼拼活也难以挤入第一阵营,车企的“阶层固化”已难撼动。

除却特斯拉外,国内一线高端电动车品牌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的领先地位,目前已然形成,其他电动车企或传统车企再想图谋插队,市场认知和消费者认同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刚刚过去的11月,造车新势力三强的销量成绩单也纷纷出炉。

蔚来在2020年11月共交付了5291辆新车,连续第4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并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翻番,累计交付36721辆,同比上涨111.1%。

小鹏11月单月交付量达到4224辆,同比增长342%,创2020年新高,前11个月累计交付21341辆,同比增长87%。其中,小鹏P7单月交付量2732辆,环比增长30%,自今年6月底启动规模交付以来,小鹏P7已经累计交付了11371辆,创下新势力品牌单车型交付破万辆最快纪录。

理想汽车数据显示,11月理想ONE共交付4646辆,创单月交付量新高;1-11月,理想ONE累计交付26498辆。同时理想还表示,11月理想ONE单月产量突破5000辆,新增订单量超当月产量。

不仅仅是销量走高,三家在美上市的股价也是涨势喜人。蔚来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10.93倍;理想汽车自7月30日上市以来,累计上涨202.17%;小鹏汽车自8月27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273.33%。

12月2日美股开盘,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低开后迅速大幅跳水,股价跌幅纷纷超10%。不过,随后三家股价又高走。当日收盘,蔚来股价报收于47.98美元/股,上涨5.78%;理想汽车微跌0.32%,报收34.75美元。小鹏汽车股价报收于56美元/股,上涨6.95%。

销量数据的亮眼,股市行情的看涨,也带动了经营业绩的提升。从第三季度来看,蔚来总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净亏损继续收窄至10.47亿元,同比收窄58.5%,环比收窄11%;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2.9%,去年同期为负12.1%,上季度为8.4%。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9.9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9亿元,同比增长342.5%,环比增长236.9%;净利润亏损11.4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76亿元。毛利率转正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25.11亿元,环比增长28.9%。第三季度净亏损1.07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5亿元亏损额度,收窄42.2%;整体毛利率19.8%,较第二季度的13.3%提高6.5个百分点,毛利率已逼近特斯拉。

意料不到的是,11月23日,美国股市又是一波大涨,特斯拉股价涨6.51%、蔚来汽车涨12.45%、小鹏汽车涨33.92%,巨大的涨幅让这三家电动汽车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值和地位。

从排名榜单来看,新造车势力的前三强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场市值分别为754.4亿美元、519.7亿美元、365亿美元,列第5、第10、第14位,表现可圈可点。今年以来,蔚来汽车股价已上涨十倍。小鹏汽车第一次杀进前10,33.92%的涨幅也让它的市值距离超越法拉利也仅一步之遥。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市值合计达1110多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两家之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从市值情况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也表明汽车产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汽车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在重新洗牌,也为后起者提供了机会。

尤其对造车新势力而言,他们是传统汽车的颠覆者。尽管目前的资产规模、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盈利水平都远不如传统巨型车企,但美国和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客观上发挥了“激励”与“倒逼”的作用。

中国当下已是公认的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蔚来、理想、小鹏因此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价值将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市场上,传统汽车巨头,如丰田、大众、戴姆勒、通用、宝马、法拉利,以及本田、现代、福特等,都在加速电气化转型。在国内,各大传统车企也试图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这其中有实力有规模有资金的不在少数。换言之,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车企都在打造独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尤其是高端电动车品牌,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传统车企仅有广汽埃安和比亚迪部分纯电动车型初步打开了市场。北汽的ARCFOX品牌、东风的岚图汽车、上汽的智己汽车,恒大汽车的恒驰品牌等都在摩拳擦掌,紧锣密鼓。最新消息显示,长安、一汽也正在整合内外***,着手准备发布高端电动车品牌。

传统车企尽管雄心和决心很大,有着多年的造车经验、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渠道和成熟的生产线,但终究是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后来者”,在市场反应灵敏性、营销售后服务、高端消费用户积累等层面,相较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不占优势。

相比传统车企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国内外金融投资分析机构似乎更看好造车新势力。

中金汽车发布研报称,今年三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逐步走出补贴退坡和疫情影响,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期看,造车新势力供应链逐步释放产能将加强规模效应,长期看,智能驾驶等服务等服务收入释放,有望兑现相应预期。投资建议上,前期市场情绪较高,造车新势力股价短期或存回调压力,但长期基本面向好。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已成气候,市值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为处于销量拐点,第二台车型开始放量,销量屡创新高;盈利情况持续改善,业务走向正轨,现金流大幅好转;自动驾驶全面对标特斯拉,三家均目标全栈式开发自动驾驶,蔚来***自研芯片,智能化可期。新势力对标特斯拉成长阶段,蔚来相当于2017年的特斯拉,小鹏、理想相当于2014-2015年的特斯拉。当前阶段相较于2015年-2017年,电动化趋势更确定,新势力可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摩根大通表示,在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趋势、制造及电池成本不断降低的利好环境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增长4倍,从2019年的5%增长到2025年的20%。以蔚来为例,其将在电动车市场占据约7%的市场份额,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更是将占据高达30%的市场份额。

8月份以来,蔚来、小鹏、理想纷纷接连获国际知名机构为其背书,瑞银、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国际大行集体唱多,调高股价,接连提升这三家公司的股票评级。

应该说,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以及一系列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9月,、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今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今年11月,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

随着众多国际巨头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近来,奔驰、宝马、大众等外资企业纷纷发力电动化,新能源战略布局主要呈现三大方向:一是战略规划提速,提出明确新能源目标规划;二是平台化趋势明显,电动化平台布局加速;三是注重研发,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技术、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推动产品在智能化、续航里程、成本、服务等方面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林言以为,造车新势力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要想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高端电动品牌市场的”BBA地位”,还是要将重点放在不断提升技术和产品这个核心上来,重视前端研发设计、技术升级与后端软件溢价,注重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关键因素,以期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在市场上步入正轨,站稳脚跟。

(写在最后:本篇文章中提及的所有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渠道。文中引用相关媒体、自媒体观点,不代表林言汽车立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ONE作为造车新势力公司的首款车型,在产品上有不完善的地方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理想ONE出现了很多起断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出现事故之后发生的,并不是事故之前。所以理想汽车不认为是产品有问题。但是消费者依然对此有很大的顾虑。

在近日举行的理想秋季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宣布对部分理想ONE进行主动“召回”升级,主要进行两项硬件升级,包括前悬架下摆臂球销升级和底盘后护板升级,预计升级行动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

理想ONE是理想目前唯一产品,肯定不能主动承认问题

作为造车新势力公司,目前理想汽车仅有理想ONE一款产品,并且这款车型还要继续卖很长时间。因此这款车倾注了理想汽车很大的心血,当然也不允许出问题。一旦这款车出现问题,那么理想汽车很可能连生存都很难了。

因此理想汽车肯定不能承认理想ONE存在质量问题,因为一旦说了,消费者对这款车就会有看法,就直接影响销量。因此哪怕是明知道存在问题,也要说没问题。

在发布会现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承认升级行动确实说明之前的悬架有缺陷,但仅在碰撞之后才会出问题,对日常安全性和可靠性没有影响,这其实也是相当于主动承认了。

还是那句话,作为造车新势力公司的首款车型,肯定会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给理想一些时间。

同时发布会现场还分析了碰撞后发生断轴问题的情况。根据统计,截止2020年10月31日,共有10起“断轴”的情况,都是因为发生碰撞之后,单侧车轮受到很大撞击,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造车的。理想汽车也承认,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概率,是高于同级别的其它车型的。

理想ONE在6月2日之后出厂的车型,已经进行了升级

理想ONE分析原因之后,在6月2日出厂的车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优化,6月2日之后出厂的14000台汽车,都没有再发生“断轴”的事故了。

但是在之前的车型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理想汽车宣布对部分理想ONE进行主动“召回”升级,主要进行两项硬件升级,包括前悬架下摆臂球销升级和底盘后护板升级,预计升级行动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

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升级”其实就是变相“召回”。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此次升级非质检总局要求,是理想汽车主动进行的。这就说明理想汽车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处理速度都还可以。但是官方,理想汽车没有说召回二字,毕竟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召回就意味着车是有问题的,那会影响消费者的买车。当下,只有一款车可卖的理想,肯定不希望理想ONE再出事儿了。

如何看待理想汽车“升级”的做法?

如今的造车新势力公司,相比过去的传统厂商,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优势在于对消费者的问题反馈很快,而且车型确是在智能化等很多方面有竞争力。但是传统汽车厂商在产品质量把控,以及抗风险能力方面,是造车新势力公司所不能比的。我认为,理想汽车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管是升级也好,不管是召回也好,只要能迅速给车主们解决了问题,就是很好的态度。作为造车新势力公司,理想汽车还需要成长的时间。或许等到理想汽车真正强大了之后,就能正面面对消费者的各种质疑,并且大大方方的召回了。

理想ONE所有“断轴”的车型,都是在碰撞之后断的,而不是正常行驶的时候突然断的。如果是正常行驶突然断掉,那么理想ONE肯定要召回。而现在所有的断轴事故,都是因为碰撞时候才断,说明悬架的部分结构抗冲击的强度不是很高,确实不能说是有质量问题。所有理想用升级而不是用召回的说辞,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哈尔滨汽车厂火灾-哈尔滨汽车爆炸事件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