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注定失败-小米汽车被驳回

tamoadmin 0
  1. 晒千亿家底要赌一把,雷军哽咽:造车是我创业的最后一战
  2. 小米真正的竞争对手来啦!并不是华为
  3. 小米集团的股票代码是什么?

前往小米售后那里去加盟。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是小米旗下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于2021年9月1日注册成立。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进行签约,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北京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个特性注定了北京的繁华,在小小的北京就有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坐落在其中,国企有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公司有百度,联想,新浪,京东,搜狐,搜狗,万达,可谓是卧虎藏龙,在街头走一走,说不定就走到了哪家大公司的门口,所以小米汽车总部坐落北京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晒千亿家底要赌一把,雷军哽咽:造车是我创业的最后一战

首先确认一点是OPPO手机或者是小米手机,在目前国内手机发展以及在国际手机销量中表现都非常的突出。

小米汽车注定失败-小米汽车被驳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户认为OPPO手机或者是小米手机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主要是因为很多用户对于华为的技术的进步以及发展确实会比较认同。

我们知道华为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它的处理器以及它的鸿蒙系统方面。但实际上华为每年在技术方面的研发所具备的投入资金,都是在国内 科技 类公司中属于数1数2的。

而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华为成为了很多用户愿意去认同的手机品牌,当然也包括它是通讯类企业在武器方面的特点也非常的明确。

OPPO手机或者是小米手机,消费者对于他们的认同主要还是在于手机。虽然说他们也在技术上不断的投入,特别像小米手机这些年的技术投入,研发资金也相对较多,但是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华为的技术研发资金还是要高于这两个企业。

就是在技术投入上,我们对于这些企业的看法。同样华为它主要的特点或者是消费者对于它的认同,是在于它开拓了国际市场,同样在美国的受冷,反而促进了我们对于他的认同。所以我们叫华为为民族品牌,也确实是因为它的不容易。

当然,我认为目前的情况是OPPO手机或者是小米手机,他们在国内的手机市场中表现非常的凸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和华为相比,他们还是有着突出的优势的。

但是,华为已经打造出了高端旗舰品类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认可度可能还是相对比较高。即使它的销量受到了影响,但是并不影响我们消费者对于它高端品牌的认同!

国内手机品牌,不管是OPPO手机还是小米手机,我们会认为它们会有自己的发展之路,而且这条路可能会越来越好,我们也期待他们的表现。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实际我比较理解这样的看法,华为作为国内手机厂商中自研占比较高的企业,确实是其他厂商无法达到的,其中包括OPPO和小米,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百花齐放才能真正的让消费者受益,或者是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权。为什么OPPO和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呢?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说,把小米带上去有些不应该。因为小米成立的时间要晚很多,而且本身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他实际就是为了盈利而生的。所以我们也能明白小米的想法,而且本身小米当初就是朝着性价比的路线来走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供应链方面下手,而不是自研发。

而且当时的形势确实很明显,智能手机初期市场需求量很大,加上互联网的极速发展,再去自研发确实没有意义,因为本身小米也不是科研企业,而且本身国内手机厂商中自研发的企业,至少在当时是没有特别出色的,所以你如果当时站在雷军的角度也不会进行自研发。

当然说起来小米的到来确实也改变了市场的一些格局,比如其他手机厂商的价格不会那么高,而且很多人学习小米的模式。另外小米在成立5年的时候就研发了处理器,澎湃松果S1处理器,可能是见证了自研发的难度,所以后续基本上也没有第二款处理器的消息了。

不过现在他的实力,确实已经不容小觑了,性价比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小米每进入一个行业,传统的厂商确实都会暴露一些缺点。

而OPPO和vivo我们知道,当初确实都是隶属于步步高旗下的,总裁是段永平。而之后分为了三大板块,分别为教育电子黄一禾,通信以及视听业务陈明永负责,包括通信业务,由沈炜负责,但是同属于步步高旗下。而到了2001年的时间,段永平则是注册了OPPO这个公司,同时有陈永明负责,因为当时的黄一禾和沈炜不想参与。而在2003年,陈明永为了向移动通信领域发展因此成立了OPPO手机。而当时负责通信业务的沈炜的,也就是步步高通信 科技 ,2011年则是直接成立vivo,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

虽然说OPPO主营是移动通信,但是实际在当时大家都是盈利为主,国外的 科技 很强,而且很多进入到国内,包括当时的魅族金立等等企业,都是想通过这个时间赚钱的,谁会想着去自研发呢?所以OPPO到现在并不算是很强,只是说相比之下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且之前着重于线下市场,确实也算是派上了用场。

而华为则是不同。华为成立的时间更早,当时的华为主营是通信,也就是交换机,而且还有进行了自研发,结果是销量暴增,所以之后在2002年的时间开始分离出来手机业务,同时还有进行了自研发。这就是看法不同,一直到2009年第一款海思芯片才有发布,而且华为真正火起来是麒麟***0的性能终于可以和高通媲美了,包括拍照的能力确实很强悍。

说白了华为的自研发从2002年到真正被人们所熟知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小米成立仅仅十年的时间,而OPPO虽然成立时间久,但是自研发芯片说白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会愿意放弃现在的市场,甘愿去慢慢自研发吗?所以并不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而是时代不同,而且机遇也不同。

当然小米和OPPO,我觉得现在已经非常不错了。OPPO在今年12月份发布了自研发的影像专用NPU芯片“马里亚纳X系列,而且还是6nm的工艺,确实实力很强,虽然比不上处理器的难度,但是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而小米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不过澎湃芯片,包括自研发的单电芯P1系列这些都是小米实力的展示,按照到来来说,相比现在的手机品牌,小米的自研发意识要更早一些,比其他品牌相比。

写在最后

华为抓住了几乎,自研发的时候,国内手机市场并不稳定,而且发展没有那么快,因为没有依托于互联网,而到了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时代,他们的芯片基本上成形,虽然说有差距,但是一直在进步,所以最终让人们见到了他的光芒。但是这样漫长的过程,确实是其他厂商无法去学习的。

要承认华为在国际上确实享负盛名,但说OPPO和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是不是太绝对了?

虽然我也不是那么喜欢小米(特别某些高管的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言论,再加上一些很low的营销手段),但小米能在短短几年就成为世界500强,并且在销量上还破天荒的超过了苹果,这说明小米这个公司前途不可***。

并且小米还有一个“王炸”,那就是小米 汽车 ,要是这个项目落地,在华为和苹果都没量产之前量产电动 汽车 ,那说不定真有可能在体量上超过华为。毕竟特斯拉、小鹏、蔚来这些都取得不错成绩,这个X因素不得不考虑进去。

再来说说OPPO,这个厂家一直很低调,虽然在体量上差一截,但也是个狠角色。销量长期国内第二,全球也是前四、前五这个级别,今年的OPPOFind N把折叠屏打到7000多价格,算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另外,也投入巨资搞芯片,马里亚纳X1这颗NPU芯片起步就是6nm,起点还是蛮高的。***以时日,这OPPO在芯片上有所突破也说不好。

老实说,我并没有觉得华为在手机领域有着不可超越的优势,拍照已经被各大厂家消化得差不多了,自研芯片算是一张王牌,但是现在华为出不了芯片,小米和OPPO也有研发,虽然还没出成果,但至少从0到1有了突破。至于鸿蒙系统,这门槛跟芯片比起来低了一截,要是小米和OPPO能成功自研芯片,那下一步一定会自研系统,这是必经之路。

当然,华为的最大优势就是通信,作为老牌通信厂家,经验丰富,有很多专利和技术沉淀,这一领域小米跟OPPO确实比不了,但达到华为的高度并不一定要跟华为一个赛道,苹果就只做手机,一样做到全球市值第一。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小米跟OPPO跟华为肯定有差距,但要说一直达不到这个高度,从概率学是极其不严谨的。

一个只想着赚钱舍不得投入的企业怎么能冲向高度?当然有人说小米纯利润非常低,其实不是利润低,是利润被供应商拿走了。有人说小米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了,其实谁都清楚,小米有品都是众多小厂聚集一起,才使小米营收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不是技术专利世界五百强u。OPPO的研发和技术专利还是比小米多得多。OPPO有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研发投入,虽然技术专利和研发投入没有华为多,产品质量却排在华为中端手机华为之上。

他们跟华为比较在各个方面都有差距,在研发投入上,他们都不如华为投入的多,华为的新技术应用已经能够比肩苹果甚至超越苹果。在芯片设计方面他们都与华为有巨大差距。在质量管控方面,华为做的在行业里是最优秀的,在供应商产品管控方面,华为做的也是最好的,其他都是追随者。在营销方面,在美国没有打压华为之前,华为已经在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销售,尤其是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华为的本人用人机制是非常优秀的,做到了国际领先。华为的***的企业战略的前瞻性视更是国际领先。华为在各个方面如此优秀,其他很多企业都望尘莫及,这是很正常的。

有核心技术

基因问题

缺乏工匠精神!

全球人才部署,华为的5G技术也是俄罗斯人搞出来。技术专利储备。深耕系统。虽然还未达到100%自研但与其他设计机壳UI的组装品牌道路不同,确实拉开距离。

理性来讲,达到华为的高度概率较低,技术沉淀不够,只能期望接下来几年里面两家的表现,技工贸才有出头之日,联想这种贸工技注定被 历史 淘汰。

小米真正的竞争对手来啦!并不是华为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可以做到。”——小米CEO&电动 汽车 CEO雷军

“年轻人第一辆电动 汽车 要来了!”小米宣布造车之后,网友们感慨道。

那么,问题来了,“年轻人第一辆电动 汽车 ”会是怎样一个名字呢?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呢?这辆车的售价会有怎样的惊喜呢?……2021年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没有给出答案,但却给出了无限想象。

关于造车,雷军赌上了一切

关于造车,雷军讲述了与马斯克的故事。雷军透露,2013年曾经两次拜访马斯克,并且成为了特斯拉的车主。“我们干得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而马斯克干的事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雷军曾如此感叹道。

雷军确认造车:手握千亿现金,不造车就愧对米粉

雷军透露,2021年一月份,董事会曾建议研究电动 汽车 的前景。对此,雷军一开始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小米好不容易将手机业务做到今天,好不容易成为世界第三,而这场仗还没有打完,造车可能会带来更大风险。

而在这样抗拒情绪下,小米从2021年1月15日小米开始认真调研造车。

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在75天之内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讨论。最终小米决定造车。

这将是雷军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项目。

“接下来将会压上所有声誉和成就来为小米 汽车 而战。”雷军表示。

为何造车,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这年头,高 科技 公司不造个车似乎已经非常OUT了。小米宣布造车之前,百度、阿里、华为、苹果等 科技 公司已经相继传出了造车的传闻。百度则是已经板上钉钉,与吉利联手,成立了 汽车 公司——集度。

苹果造车传闻已久,甚至一度传出了其合作厂商。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预测苹果最快将在2025年发布Apple Car,定位在非常高端的车型。

华为虽然一再宣布“华为不造车,而是使 汽车 制造商能够制造出更好的 汽车 ”,但可以看出其在 汽车 产业链的布局已经非常深。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3月5日,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深圳)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名下,以“ 汽车 、自动驾驶、雷达、地图”为关键词,已经达到357条专利。

除此之外,同为手机厂商的OV也对 汽车 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为何此时大家纷纷对造车充满了兴趣呢?

除了技术层面, 汽车 工业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大变革,让造车门槛大大降低, 汽车 智能化、软件定义 汽车 成为了可能,更是让这些本身在软件和计算力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高 科技 企业,看到了希望。

不仅如此,智能电动 汽车 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赛道。来自IHS Markit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 汽车 市场智能 汽车 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中国市场的智能 汽车 渗透率将达到75%,高出前者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未来四五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需求将出现全面爆发。

如此“蓝海”市场,更是让资本市场兴奋不已。从目前已经上市的新能源电动 汽车 企业来看,公司市值均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全年特斯拉市值涨幅近7倍;造车新势力蔚来市值甚至曾经一度超过有着上百年 历史 的宝马;小鹏、理想股价则实现了翻几番的增长。而百度在宣布造车之后一个月,股价上涨了67%。这将是谁都不愿意错过的风口。

而对于小米来说,这则是百年一遇的 历史 机遇。

从小米财报来看,从成立之初直到2020年小米年收入实现着不断的增长。雷军称小米10年时间能够实现这样的收入,绝对创造了商业史上又一个奇迹。而“造车”将是小米寻找营收不断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也是小米“生生不息”的又一动力源泉。

管理思想***查尔斯·汉迪曾说过,如果组织和企业能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带领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弥补第二曲线投入初期的***消耗,那么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

媒体报道,中信证券分析师也指出,随着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逐渐触及天花板,估值跟着受限,必然要寻找在智能领域全新的增长点。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形来看,新能源智能 汽车 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之一。

此前,小米实现的是“手机+AIoT”的万物互联,而此后,小米将实现的是“手机+AIoT+ 汽车 ”的万物互联。小米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会画下更大盘子。

不仅如此,无论是从跟进还是声量上来看,迫于行业压力,小米造车也是个“不得不”的决定。毕竟华为在“造车”方面已经深入产业链核心,小米已经晚了一两年。

箭在弦上,整装待发

在此前某次***访中,雷军曾评价自己是“极度保守下的极度冒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小米推进的速度是极快的,而在风险不可控的时候我们非常小心。”

对于确定的智能电动 汽车 赛道,小米需要解决两个难题:资金和技术。

据了解,小米已经手握了千亿元资金入局 汽车 赛道,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现金储备量已经达到1080亿。根据公告,小米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蔚来 汽车 CEO李斌曾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200亿是远远不够的。从蔚来、小鹏和理想的报表来看,其分别累计融资总额分别为835亿元、458亿元、362亿元。已经成立五六年的蔚来至今为止仍未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20年蔚来净亏损为53.04亿元,自成立至今累计亏损已超300亿元。

可见,造车还需要准备足够充足的。而这对小米来说,这不是太大的难题。雷军更是霸气地说了句:我们亏得起。

但难的是更强的技术积累。据悉,小米已经开始了相关技术积累。据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 汽车 有关的专利已达834件,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根据智慧芽专利价值分析称,新能源车***斯拉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蔚来 汽车 专利价值1864万美元,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目前的技术积累主要在车联网以及车载服务方面,而自动驾驶等方面还有欠缺。小米在智能电动 汽车 方面的专利与车企相比还有些距离,有待提升。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可以做到。”雷军在发布会上给了大家信心。

小米造车 谁最紧张?

毫无疑问,新能源 汽车 市场在未来一定不止千亿规模,但忽略时间因素的趋势论就是耍流氓。

换句话说,这是绝对趋势,燃油车也必将成为过去时,但目前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人群还没有形成巨大的规模,预计五年内,车厂还是在抢夺一个“小蛋糕”。

据不完全估计,截止目前蔚来 汽车 全系累计交付达到8.8万辆,理想 汽车 累计交付超4万辆,小鹏 汽车 全系累计交付超5万辆,而燃油车的全年交付是千万辆级别。中国的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才能够达到25%左右。万里长征才刚开始。

所以,如果小米发布 汽车 ,那一定会影响目前整个新能源 汽车 的盘子,尤为紧张的应该是定位相当的小鹏 汽车 、以及大众系列电动车,甚至是五菱宏光MINI EV。

而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已经突破20万,相当于4个小鹏 汽车 的全品牌交付,价格屠夫才是真正的王者。小米有没有可能拿下这个“发烧”的市场,能不能成为智能 汽车 的“拼多多”,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成败。

小米造车的逻辑也在这里,这些恰恰是小米擅长的东西,毕竟他的使命是为年轻人造东西,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把控,一定会交出雷军常说的“价格厚道”的智能 汽车 ,小米未来会像卖智能音箱、空调电视那样低毛利卖智能 汽车 。

参考资料:

盘点LatePost《小米确定造车》

电子信息产业网《小米造车再陷“罗生门”》

彭博商业周刊《手机厂商为何纷纷选择造车?》

南方都市报《“造车”后半场智能化竞争加剧!华为腾讯百度相继入场》

地产三哥《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恒大 汽车 花了多少钱造车?》

相关阅读:

小米手握千亿现金流备战2021员工人均年薪45万元

静静/文

同一天,小米和腾讯均发布了其2020年度财报。虽然处于不同赛道,但难免被拿来比较。腾讯营收和利润自然是不在话下,小米与自身相比,也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尤其是小米在境外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了34.1%。而且境外收入占比也将近50%,难怪雷军喊出:“小米已经成为已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纵观小米财报,各项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数据也是超出了市场预期。尤为注意的是小米还实现了超过千亿元的现金储备,可以直接买下一个360。可见,小米已经做好血战2021的准备。2021年手机市场注定是个血雨腥风之年。

关键信息:

1、2020年小米集团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了19.4%;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2、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64亿台,同比增长了17.5%,ASP为1039.8元,同比增长6.1%。

3、2020年小米境外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34.1%,占总收入的49.8%。

4、2020年小米研发投入93亿元,同比增加了23.5%。

5、2020年小米有22074名全职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9.15亿元。

向高端爬坡ASP实现同比增长

2020年小米手机收入达1522亿元,同比增长了24.6%,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64亿台,同比增长了17.5%。同时,小米还披露了一个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定价在3000元以上或境外定价在300欧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1000万台。而小米全年ASP(平均售价)也实现了同比增长,6.8%为1039.8元。

根据小米以往财报,小米智能手机ASP在2020年第一季度首次突破了千元,达到1038.0元,二季度也实现了持续上升,第三、第四季度均超过了千元,从而实现了2020年的同比增长。

这一年也是小米摆脱价格束缚,冲向高端市场的元年。

2020年年初,小米发布了冲击高端市场的首款产品,小米10系列,小米方面透露,在京东618购物节期间,小米10获得3500元-4500元价位段销量冠军。而年底推出的高端旗舰机型小米11也在上市21天内销量突破了100万。

可见,小米的双品牌策略初见成效,但小米向高端爬坡的速度还有上升空间。

硬件占比过高 利润难有突破性增长

财报显示,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522亿元,IoT以及生活消费产品收入62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61.9%和27.4%,两者已经占总营收的89.3%,将近90%。

而众所周知,小米早在2018年就提出“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的承诺,而2020年小米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依然小于1%。

这意味着在利润方面,小米很难仰仗硬件能有突破性的增长,而只能寄希望于互联网业务。但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占比未有较大增长。

境外收入增加 全球优势凸显

2020年小米境外市场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了34.1%,占总收入的49.8%,将近50%,难怪雷军喊出:“小米已经成为已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小米的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C***ys统计,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在前五名。

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市占率在欧洲市场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前三。而欧洲市场也是国内手机厂商竞争的战略高地,尤其是华为逐渐从市场“退出”之后,OPPO在2019年进入欧洲市场,vivo也在2020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来自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华为手机出货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跌43% 。而华为空余出来的市场份额被小米、OPPO所接盘。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大增85%,全年数据更是增长9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是小米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市场接下了华为过去的市场份额,这也让小米成为了欧洲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小米境外市场收入占比近50%,但小米境外手机销量却超过了70%。

来自第三方数据(IDC)显示,2020年小米在中国市场手机销量为3900万部;而小米2020年全球销量为1.46亿台。这意味着小米境外手机销量1.07亿,占比73%。

如此推算,只占总销量30%的国内市场却贡献了超过50%的收入,而国外超过70%的销量贡献了近50%的收入。这意味着,小米大部分高端智能手机都销往到了国内市场。

手握千亿现金流备战2021

来自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现金流还只有755亿元,小米一个季度就增加了325亿元现金流。为血战2021年做好了准备。

2021年中国手机市场注定会是血雨腥风的一年。OV、小米、iQOO、一加等均向高端发起了冲锋。第一季度还未结束,OPPO发布了年度旗舰FindX3,据称OPPO投入了巨大营销资金来推广该产品;而一加也推出了冲向高端主流市场的一加9系列,有人透露一加在该款手机的营销投入甚至超过了一加此前一年的投入。

小米财报也显示,2020年小米销售以及推广开支增加了40.1%至145亿元。主要是由于宣传与广告开支,增加了63.2%,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地加强推广高端智能手机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好的产品基础上,得声势者得市场,每一分的声势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推动。

人均年收入约为45万元 腾讯81万元

同一天,小米和腾讯均发布了其2020年度财报。虽然处于不同赛道,但难免被拿来比较。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米拥有22074名全职雇员,其中15363名雇员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股权激励占比69.59%),而小米的薪酬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99.15亿元。

由此推算,小米人均年薪约为44.91万元,人均月薪3.74万元。

腾讯2020年有85858名员工,其中总酬金成本为人民币696.38亿。简***均一下,员工人均年薪高达81万,月薪平均6.76万。

小米员工仅为腾讯员工年薪一半。

小米集团的股票代码是什么?

小米真正的竞争对手来啦!作为我们国内的 科技 企业,小米总想着要“干翻华为”,但小米似乎选错了竞争对象,因为小米与华为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小米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华为,那么谁才是小米真正的竞争对手?

就在本年度,荣耀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8%,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作为华为曾经的一部分成员,荣耀在从华为独立出去后,似乎还继承了一些华为的基因,也就是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且注重智能设备产品的质量以及用户体验性。荣耀最初被华为的定位是中低端机,主打 时尚 潮流与性价比,华为之所以这样定位荣耀,也是为了让荣耀与小米展开中低端智能设备市场领域的竞争,尤其是智能手机。但是到了2020年以后,随着我们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低端手机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少,高端机逐渐成为了主流。小米、OPPO等国内的智能手机也加大力度地向高端机市场冲刺,并且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高端系列手机品牌。由于华为的高端机是Mate与P系列,所以荣耀系列的手机不在高端机的范围内,直到2021年,华为由于遭到了芯片断供,不得不出售荣耀手机业务,就这样荣耀变成了独立的公司,荣耀系列手机也开始形成了独立的手机品牌,而独立后的容易也开始追求多元化的手机种类小不仅仅是中低端手机,荣耀的高端机系列Magic也诞生了。

荣耀向高端机冲刺,小米也在向高端机冲刺,那么小米与荣耀都在“一条道路上跑步”,小米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虽然OPPO、vivo、一加等国产手机也在向高端机冲刺,但小米相比这些国产手机都拥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小米的供应链技术非常完善,再加上小米的“产品经理”很棒!以及小米是我们国内最初倡导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所以小米凭借这些优势,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很容易超过其它品牌的中低端智能手机,但荣耀就不一样啦!荣耀拥有一部分“华为基因”,并且智能设备产品的质量都很好,市场布局也很完善。而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相对欠缺,荣耀拥有技术,这就让小米的智能设备产品与荣耀竞争时会出现一定的劣势,所以,荣耀注定会成为小米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华为却不是,毕竟华为手机早已是高端系列手机,他的竞争对手是三星与苹果。

小米的起步法宝是制造智能手机。当年小米的手机注重性价比,然后通过饥饿营销在国内手机销售中获得第一名。小米的股票代码,1810,这意味着它在18年内上市,在10年内成立。它也被称为第一批年轻人。估值下调是雷军的积极选择。为了给小米上市后的上涨留下足够的空间,为投资者赚钱。

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一个感动人,慷慨大方的好产品,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印度,它已进入手机市场前五名。它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了第一批手机出货量。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并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搭建了一个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物联网平台。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一家未来前景非常确定的公司。甚至恒大、阿里巴巴和华为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汽车制造。魅族是小米最关心的人。在小米之前,魅族一直被誉为国产苹果手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小米也不闲着,雷军不久前还表示,小米未来将在汽车制造领域投资1000亿美元。小米在其所有业务中都***用成本效益路线。

既然是性价比,那么就注定小米无法在硬核科技上有重大突破。想玩高科技,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行了,看看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上千亿,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小米上市后,除了打造一批富人,小米还拥有强大的资金来源,销售手机并不是结果,因为手机的冬天即将来临,而国产手机的保证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小米想要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扩大新的业务领域,并找到更有利可图的项目。

标签: #小米

上一篇奥迪a3二手车验车-奥迪a3官方认证二手车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