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公司行业竞争现状分析-丰田汽车公司行业竞争现状

tamoadmin 0
  1. 谁说这些汽车品牌要“倒闭”了?人家在海外市场过得挺好的
  2. 世界应该重视丰田章男对电动汽车批评,欧洲日本激进禁燃令是愚蠢
  3. 丰田汽车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
  4. 有一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比喻隔行如隔山的。不要拿这个跟那个比的
  5. 丰田拆解特斯拉,学到了什么
  6. 1-2月车企销量大洗牌:长安第三,广丰第六,销冠是比亚迪

精益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如下:

1.精益生产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在六、七十年代广泛实施精益生产管理,获得巨大成功,以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享誉世界。精益生产方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既有有形的成效,如库存降低、品质提高、开发与生产周期缩短、人员减少、市场反应速度加快等,又有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价值观的认同、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团队精神的树立等无形成果。日本丰田汽车实行了精益生产方式之后,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就将汽车产业落后于欧美的地位完全改观,2004年丰田所创造的利润全球第一,超过美国福特和通用的总和;到2007年其汽车销量全球第一,销售额为2528亿美元,净利润165.4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汽车三巨头加上德国大众和宝马的利润总和,市值2000多亿美元,比底特律三巨头总和的7倍还多,在世界的汽车舞台上独占鳌头。

丰田汽车公司行业竞争现状分析-丰田汽车公司行业竞争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继精益生产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后,日本国内的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等离散制造业相继实施了精益生产方式,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后来,精益的思想逐步被钢铁、化工等流程制造业接受,这些行业纷纷结合自己行业特点,创造出自己的精益生产方式,以至于精益生产方式成为日本工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日本在重复性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目前精益的思想正被航空、以及零售服务业等非制造的产业吸收和创造性地运用,如:日本的7-Eleven便利商店,实时掌握顾客的购买需求,每天多次的快速补货,都成功地达到仅维持少量库存,同时又避免卖场货架缺货,增加产品销售的零售产业目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欧美及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内掀起了学习精益生产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制造业,不仅仅引入了精益生产体系,还基于自身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性地将精益生产的许多思想应用于ERP系统中,使其ERP系统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领先世界。后来又把敏捷制造、流程重组、建立学习型组织与前者更好结合应用于企业,使精益生产更有本国特色,更具针对性。当然,欧美国家对精益生产的应用同样经历了由制造业再到非制造业的过程。如美国GE继在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取得成功后,更大力推动将精益导入在非制造的业务,GE消费金融服务在导入精益理念和作业改善之后,使得交易作业时间从35天减少为1一7天,大幅改善了阻碍业务成长的瓶颈,并使年营业额增加200万美元。目前,比较典型的运用精益生产方式取得成功的欧美及韩国企业有波音、戴尔、通用汽车、大众、福特、三星、现代等。甚至福特、通用、三星集团等企业进入中国后,也都***用精益生产,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甚至比他们本国的企业更好,只是他们的精益生产更具中国特色。精益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最早引进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80年代初一汽派出40人的考察团到丰田参考、学习半年回国后,在一汽的各分厂实施精益生产。由于受当时我国实行的是***经济体制和地大物博传统思想的影响,精益生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2.精益生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竞争的加剧,一汽、上海易初摩托车厂、宝钢对精益运营的成功实施,国内更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精益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广大的应用前景,纷纷在抓紧研究应用。目前,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机械等行业是精益生产普及程度较高的几个行业,也是精益制造较领先的行业。这些行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需求变化大、物料种类多、品种多、管理成本高、物料管理复杂。所有这些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行业,汽车业也一直走在精益自动化的前列,从整车装备开始,到汽车组装线,甚至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都较早贯彻了精益的思想。如一汽、奇瑞、三一重工、东风、上海大众汽车、青岛四方机车、康达油泵油嘴等。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汽车发动机企业,以一汽丰发、上海通用、江西五十铃等合资的公司实施效果为先,比较全面地实施了精益生产体系;国内的江淮、奇瑞发动机厂等次之,其它的发动机企业也逐步结合自身实际,有步骤的引进、推广精益生产方式。

电子行业如联想电子、华为、海尔电器等都导入了精益生产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各自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精益生产方式,取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并未获得预想的成功,甚至带来了相当的负效应。究其原因,则非常复杂,有对精益生产理解不深,急攻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有推进过程中的基础管理提升,不能持之以恒的问题,有行业中生产特点问题,也有社会文化问题等不一而论。

谁说这些汽车品牌要“倒闭”了?人家在海外市场过得挺好的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世界应该重视丰田章男对电动汽车批评,欧洲日本激进禁燃令是愚蠢

前一阵子我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没有这6款车型在苦苦支撑,这些汽车品牌还能够活下去?》,发现文章一经发出,大家对于那些车型和汽车品牌都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那借着上次的这个选题,我也就想跟大家来继续聊聊,这些在国内卖不好,但是在海外市场却过得挺好的汽车品牌。看完之后大家也别再说这些汽车品牌在国内快要“倒闭”了,毕竟“瘦的骆驼比马大”,倒闭那也是真不至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汽车品牌吧。

第一家,现代

北京现代这几年在国内的市场销量表现确实不好,仅靠一款伊兰特车型在苦苦地支撑销量。2022年,北京现代销量仅为28.4万辆,要知道,这已经接近于他们在2008年的销量规模,可见其销量之差劲。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也是北京现代销量连续第6年下跌,所以一时间,关于北京现代要“倒闭”、“退华”的舆论也是纷纷不绝于耳。

说实话,北京现代近些年在国内销量差劲肯定是事实,但如果仅凭借国内市场销量不景气,就断定他们将会退华甚至是倒闭,那未免也太过于草率了一些。要知道,放眼全球市场,现代品牌2022年在全球可是卖出了325.5万辆新车,单是在韩国本土就卖了68.9万辆,可见现代品牌车型是很受欢迎的。

另外,现代在美国市场也卖得非常好,据数据统计,2022年现代汽车在美国卖出去了72.4万辆新车,其中紧凑型SUV途胜(国内是叫途胜L)更是成为了现代在美国销量最好的车,全年销量达到了17.53万辆,所以这证明现代在美国得到了认可。

最后,现代汽车2022年在欧洲的销量高达51.8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为14.35万辆,由此可见,现代在欧洲表现也不错。

总言之,虽然现代在咱们中国卖不好,但放眼全球,它绝对是主流的汽车大厂。毕竟,如果要论集团销量的话,现代汽车集团在2022年可是交出了一份684.8万辆新车的销量成绩单,排名则是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位居全球第三位。因此看完以上这些,你难道还觉得现代会倒闭吗?别搞笑了,人家其实真活得挺好的。

第二家,福特

福特是一家百年汽车品牌,而在国内他们则是和长安一起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经典车系有福克斯蒙迪欧、翼虎、锐界、探险者等让人耳熟能详的车型。不过,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长安福特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地萎缩。

2022年,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251019辆,同比下滑17.61%。其中,长安福特旗下销量最好的车型依次为蒙迪欧、锐际、探险者、锐界、福克斯。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长安福特靠着全新蒙迪欧贡献了5.8万辆新车的销量数据,所以说到底,长安福特想在国内卖得好,那还得是有爆款车型才行,不然就会被嘲讽离退华不远了。

当然,国内市场销量惨淡也并不代表福特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就下降了。这不,算上林肯品牌,2022年福特在全球也依旧还是卖出去了367万辆新车,排名则来到了全球汽车公司的第8位。在美国本土,福特去年仍销售了185万辆新车,其中家族销量担当F系列更是以65.4万辆新车的销量霸榜美国皮卡市场,可见美国的油价是有多便宜。

另外,福特在欧洲的表现也比较强势,去年一整年销量达到了51.66万辆,其中小型SUV Puma更是福特在欧洲卖得最好的单一车型,共取得了13.7万辆的年销量数据。所以这么来看的话,福特在美国本土和欧洲市场还是挺会“因地制宜”的,那么下来福特是否能在中国市场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呢?我已经开始期待锐界L在上市后的销量表现了。

第三家,马自达

马自达一直都是一家很小众的日系汽车品牌,他们旗下的车型不多,但主打的却多数是“小而精”的类型。就比如说马自达2、马自达3、MX5这样的小车,以及CX-4CX5这种高颜值不过空间表现却又一般的精品SUV。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企业理念,马自达在华销量始终没有太大起色。

2022年,马自达在华新车销量为108123辆,相较上年减少41.2%,并且销量连续5年出现下滑。也正是因为马自达在华销量不景气,在网上面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唱衰马自达,甚至还有人造谣马自达将破产倒闭的消息。而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也真的是笑了,为什么笑呢?因为马自达在国外的销量表现其实并不差。

据数据统计,2022年马自达全球销量为111.61万台,第一眼看上去这个数字的确不高,但对于一家体量较小的车企来说,这样的销售成绩显然也是能够拿上台面来的。此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吧,马自达最大的销售市场其实是美国,这就证明马自达的车型足够好以及可靠,要不然精明的美国人又怎会选择它呢?

具体来看,2022年马自达在美国卖出去了29.49万辆新车,比大众在美国还多卖了5万辆。其中,CX-5是马自达在美国销量最好的车型,去年一共卖了15.16万辆新车,占马自达美国全年总销量的50%。其次,马自达在欧洲市场也销售了15.13万辆新车,而这个数字同样是要高于咱们中国市场的。

最后,在马自达这111.61万辆新车的全球销量构成中,CX-5是马自达销量最好的车型,2022年全球累计销售35.51万辆,然后才是马自达3 昂克赛拉和CX-30的17万辆。如此看来,全世界人民对马自达车型的喜好都是一样的,毕竟,这两款车目前也是马自达家族绝对的主力和销量担当,即便放在国内市场,它也依旧受用,难道不是吗?

第四家,标致雪铁龙

标致雪铁龙在国内都由神龙汽车生产与销售,而2022年,标致和雪铁龙在国内只卖出去了10.68万辆新车,两家品牌的销量占比也大致为一半一半。那或许是因为看到了他们在销量上的不景气,网上面关于标致、雪铁龙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舆论也可谓是非常多。

其中,前阵子雪铁龙C6官降9万之后,很多人更是纷纷猜测这是雪铁龙想要把库存给清理完之后,然后好卷铺盖走人。而对于外界的这种质疑,神龙汽车厂家也多次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表示,雪铁龙和标致都不会退华,并且后续有新车投放的***,大家就不要再妄加猜测了。

只可惜,即便官方多次强调不会退华,好像也难阻外界对于法系车在华前景的担忧。毕竟现在的法系车在国内确实不那么吃香了,再加上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的崛起以及新能源车势头愈发强劲,因此以标致、雪铁龙为主的法系车是得要铆足了劲地往前冲才行。

好在的是,虽然标致雪铁龙在国内销量不如意,但是在欧洲市场,他们的销量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就拿标致208这款车来说,在2022年它就以20.68万辆的新车销量,一举干掉了在欧洲市场称王15年的大众高尔夫,并成为欧洲市场单一车型销量冠军。此外,雪铁龙C3的销量也还行,14.34万辆的单车销量排在了欧洲单车销量榜第十一名。

最后,标致雪铁龙2022年在欧洲一共取得了99.56万辆的新车销量,所以这样来看,标致雪铁龙在欧洲市场其实混得挺好的,说他们要倒闭那自然也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总之,国内的标致和雪铁龙目前都由神龙汽车生产、销售,而从厂家人员的状态与工厂的经营状况来看,退华短时间内应该是不可能,所以喜欢标致雪铁龙的朋友就放心大胆地去买吧。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盘点的在国内卖不好但国外却销量好的汽车品牌,对于现代、福特、马自达、标致雪铁龙如今在华的现状,以及它们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表现,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评论区里留言说说吧,咱们一起来交流探讨下。(文/优视汽车 大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丰田汽车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

苹果超越诺基亚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苹果的使用感受已经远远超过诺基亚。而世界汽车市场需要珍视丰田章男的呼声。这是一位汽车人基于汽车产业,基于市场现实发出的客观的声音。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任何激进之举都可能伤害到看似坚不可催的巨头。当你真的爱她,不要把所有的糖果都给她。

文丨AutoR智驾?阿贾?王硕奇

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关于电动汽车“过度炒作”的一席话,不仅在国外在国内也引发了讨论,而这其中不乏对丰田章男的讽刺挖苦。

其中诛心之论是丰田章男一方面批评纯电动车,一方面发力固态电池研发,为转型电动汽车做准备,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路子。

智驾君认为,电动汽车固然在资本市场和话题上保持着高热度,但丰田章男的批评并非意气之语。

尤其是在欧日两大汽车市场,政策急遽左转,开始为禁燃设定时间表的大背景下。丰田章男的一席话,当引发中国汽车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思考,谨防走上欧洲日本市场的激进的禁燃之路。

首先我们先看看丰田章男这一番表态的具体语境:

当地时间12月17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年终新闻发布会上批评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

丰田章男认为,那些电动汽车的倡导者们,并没有考虑清楚行业转型带来的高额成本和电动汽车用电带来的碳排放。

此外,他还声称电动汽车的价格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为“高岭之花”,它的意思是:指一种高贵的,感觉没法触碰到离现实生活太远的美。

丰田章男还认为,日本主要依赖燃煤和燃气发电,这意味着电动汽车不仅对环保无益,甚至还能带来严重的碳排放。

此前,日媒在本月初报道,日本***即将宣布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纯内燃机驱动的新车,但仍将允许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继续销售。

这将是继英国的激进禁燃令之后,又一个为燃油车划下休止符的国家。鉴于日本做为汽车大国,这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更多的涟漪效应。

英国约斡逊***在今年早前已经宣布,2030年起停售包含混合动力形式在内的所有内燃机驱动汽车,欧盟及美国伴随***的上台,昨天路透社报道,加拿大环境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Jonathan?Wilkinson)本周表示,加拿大和美国可能会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制定***禁止在北美销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和卡车。

在世界范围内,燃油车正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背锅侠。

被世界各地环保主义者和被巴黎协定束缚的各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推广电动车正成为新的政治正确,这事实上不利于各国制定合理实事求是的汽车产业政策。

丰田章男所言,及其评论事实上道出了汽车电动化带给社会和企业的高昂成本:

支持电动汽车的全面转型,日本需要为基础设施建设付出14万亿至37万亿日元(1350亿至3580亿美元)的高额成本。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政策法规会使电动汽车会成为“高岭之花”,价格高昂难以企及。

他还表示,仓促实施燃油车禁令将导致当前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走向崩溃,大批企业将因此消亡,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这并非危言耸听。

今年戴姆勒和宝马都曾经进行大规模裁员和在新能源技术上进行高额投入。

当前中国的电动市场,即便有Model?3以及五菱宏光Mini?EV和理想ONE这样成功的产品,但不可否认,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市场依然是一个政策催熟的市场。

电动车在做为出行工具方面全面战胜燃油车的历史时点尚未到来。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智驾君测试过一台二线新势力电动车,开着暖气正常行驶30公里后,续航里程已经下降了90公里,而如果没有家用充电桩,在外2元一度电的充电桩,最终核算下来,电动车不仅体验依然有瑕疵,实际每公里的花费已经超过百万级别多数3.0T?6缸车型。

在当前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之际,电动车的使用感受距离燃油车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无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还是远行。

而理想ONE这样的增程式电动车之所以销量增势超越蔚来、小鹏,其中的原因少不了,因为电动车在续航和充里便捷性方面的短板。

昨天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朋友圈将丰田章男的言论称为诺基亚的翻版被引多人引用。

事实上这对于丰田章男并不公平。

诺基亚在2014年4月被微软收购,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同意公司被收购后说道:“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诺基亚被称为不与时俱进被淘汰的典型。

但丰田远比诺基亚积淀深厚,在世界汽车市场依然并将持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电动车真的环保吗?

下面回到丰田章男的批评,电动汽车真的环保吗?

第一个这样问的不是丰田章男,但在电动车已被世界汽车产业巨头确立为未来趋势的大背景下,丰田章男的再次发问并非一根筋。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汽车低碳行动》报告,并且整理了在15万公里用车周期内,各个车型碳减排效益。

由报告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市面上的三种驱动类型的汽车,其中每类车型都标明了基准值和实测值,可以看到大部分车型还都是低于排放基准值的。

这份报告中,其中部分纯电动车型,比调查中的许多燃油车都要高出不少,所以电动车就是环保的代名词,在这里貌似并不成立。

并且包括丰田、本田混动在内的车型,碳排放要比很多纯电车型的一半还要少。

电动车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节能,但在电池生产、电量生产、车辆报废上,电动车产生的碳排放都是要高于燃油车,并且电池在回收的同时,还要保证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宏观来看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与燃油车差距微乎其微。

虽然电动车开车过程没有产生碳排放,但电动车使用的电是有碳排放的。

目前中国的华东电网只有不到1/3***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在北方地区还主要是煤电厂。我们以华东电厂为例,一度电大约为0.928KG碳排放。

按照《电动汽车的排放账本》目前大部分电动车的碳排放为60g/Km?~?100g/Km.?虽然还是低于燃油车,但目前高效能的小型燃油车的碳排放已经达到100g/km左右。如果只是比较经济型等级的轿车,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碳排放对比只是节余不到40g/km,而大部分都在30g/km以内。

如果用制造过程多出的4.5吨碳排放,电动汽车至少要开11万公里才能补回这个差值。而这相当于普通家庭10年左右的里程。

因此电动车环保,仅仅是将碳排放从使用的环节,转移到生产和能源的环节中,在多数国家仍然以煤炭发电的背景下,电动车环保仍然是个伪命题。

回到日本市场,日本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停止了核能的扩大开发,日本电力来源当前正回归到以煤碳和天然气为主。

短期内单就电力市场而言,实现碳中和就面临巨大的困难。

丰田在我国多种技术路线与合作

与当下日本的情况不同,作为混合动力的普及率已经极高的日本社会而言,如果说2035年禁售燃油车还有其一定的实施先决条件,那近期我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则完全是因地制宜,依据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依据《技术路线图2.0》,我国到2025年,2030年混合动力占比将分别达到50%以上、75%以上,到2035年达到100%。而原先的1.0版本提出是到2025年,2030年混合动力占***别提升至20%、25%;这一份额比例的调整,意味着在未来15年间,我国汽车产业将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各个车企也会加大对混合动力的研发和投入。

对于丰田汽车而言,中国***基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所作出的调整,既是一大产业利好也是很好的产业投入机遇。

此前已有确切消息证实,丰田汽车目前已决定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技术支持,这是丰田首次将其核心的混合动力技术提供给外国公司。目前开发和供应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日本公司BluE?Nexus已和广汽集团达成技术转让协议。BluE?Nexus由丰田、电装(Denso)和Aisin?Seiki合资成立。

报道称,BluE?Nexus还同意向吉利汽车提供这项技术。

作为全球最早踏入替代能源领域的汽车厂商之一,丰田在混动技术方面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自19***年推出普锐斯以来,其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500万辆,同时保持了电池零事故的纪录。

丰田汽车除了成熟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之外,还包括了氢燃料电池与固态电池的预研。相比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持续投入,更像是一种技术占位;而对于没有液态电解质,不需要冷却模块固态电池研发,据在?2019?年的一次分析指出,丰田至少拥有?233?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几乎是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三倍。

也就是说,基于新能源汽车路线实现的三大路径,丰田都有足够的家底可以拿出来与全球企业分享,但至关重要的是,丰田作为企业动物在考虑技术演进时,必须考虑全球不同市场在技术演进时对其市场份额的冲击。

据丰田的规划,到2025年,丰田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其中包括450万辆混动车、100万辆纯电动车以及氢燃料车。

虽然丰田电动化步伐明显加快,但其更大优势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领域,而在纯电动市场布局稍微缓慢,不过其正在提速补上短板,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丰田C-HR、奕泽、雷克萨斯UX等车型纯电动车,而***到2025年将在中国市场投入10款电动新车型。

丰田并不是电动化的拒绝者。

对于丰田章男言论的合理评论是,他反对激进盲目的全面纯电动化。

当前丰田汽车产销量仍然占据世界第一,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却纷纷将筹码扔给了特斯拉等电动车企。

需要指出的是资本市场是狂热的、势力的,但也是短视的。

尤其在今年特斯拉的高估值是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在巨大的财富效应面前已让纯电动化成为汽车动力路线的唯一答案

为了节能排放以及保护环境,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发布禁止传统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这对丰田、大众等传统燃油车巨头而言无疑将面对巨大的压力,而各国***事实上应该给他们发出自己声音地机会,理性地设定汽车产业政策。

但就目前的趋势来讲,过快的推进纯粹的电动化是不利于消费者,也不利于行业,理想ONE的增程式电动车,又或者是微型车五菱宏光EV的热卖,也从侧面印证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示解,价格偏贵性价比不高是事实。

行文至此,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智驾君是汽车产业电动化的支持者,也是鼓吹者,但我们更鲜明的标签是电动汽车的市场派,即给消费者选择的权利,让市场选择推动汽车电动化。

对于电动车碳排放高的观点如果放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放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维度,电动汽车必然拥有巨大优势。

这就是只有市场上拥有庞大的电动汽车才能为我国风能、太阳能电力找到出口并一道与电动汽车组成一道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又一道能源互联网。

这是人类从化石燃料过渡到清洁能源的关键一步,而这皆有赖于电动汽车市场的成熟。

但在电动汽车市场真正成熟之前,无论是政策还是投资者还是入局中人都要有耐心。

过于激进的转型,即便丰田这样的巨头都担心巨大的沉没成本无法承担,对于中国刚刚有起色的自主品牌同样如是。

可喜是我国智库今年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将混动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今年中国市场混动车型的增量事实上更大电动汽车之上。

而事实上,纯粹的燃油车正在退出历史舞台,48V混动技术正在普及化,电与油正进入技术交融的时刻。

而世界汽车市场需要珍视丰田章男的呼声。

这是一位汽车人基于汽车产业,基于市场现实发出的客观的声音。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任何激进之举都可能伤害到看似坚不可催的巨头。

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当你真的爱她,不要把所有的糖果都给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一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比喻隔行如隔山的。不要拿这个跟那个比的

2004年9月6日,世界七大棋战之一——“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东京进行最后的决战。同一天,在广州,历时1年半谈判的广州丰田整车公司正式挂牌,合资公司投资总额38.21亿元人民币(约4.6167亿美元),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约1.5706亿美元),广汽集团与丰田公司各持50%的股份。合资公司的起步车型为新一代 “Camry”(佳美)轿车,2006年上半年投产,生产能力10万台/年。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说,2010年,广汽丰田项目产值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有专业人士分析:“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最活跃、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日系产品的密集进入,并在汽车配套方面已形成了综合能力,使广汽集团在汽车制造领域向产业化、集约化加速迈进,而丰田汽车将成为“珠三角”汽车制造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柯斯达——西南开局

刚刚进入中国时,作为一个日本企业,丰田汽车并没有像同行的欧美企业一样显示出巨大的胃口,也没有进行迅速的产品引进——“低调进入”一直是日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丰田汽车抓住当时中国豪华商务车市场的一小块“细分空白”,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

1998年11月10日,由前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以50%,45%和5%的投资比例,总投资9,909万美元建成了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家车辆生产厂。

2000年,第一辆国产柯斯达整车下线。此时,四川丰田已具备冲压、焊接、喷涂到组装四大生产工序,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了60%以上。投产不到一年,四川丰田生产“柯斯达”客车2200辆,销售竟达2000多辆,几乎没有库存。

柯斯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踞着从***到省地市领导的公务活动用车市场。当时,丰田汽车***2005年时实现产量一万辆,即占中国客车市场百分之十的份额,并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从而使成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柯斯达生产基地。2001年2月26日,四川丰田公布了第一批全国范围内集销售、服务、零部件供应三位一体的销售店23家,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的省会、直辖市。截止去年,销售店已达到64家,而每个丰田销售店要完成大约157辆的销售业绩,才可实现丰田汽车1万辆的销售目标。

柯斯达客车对于丰田汽车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而染指西南公交车市场是丰田汽车进一步稳固西南市场保有量的策略行为

四川丰田***取了"低价策略",柯斯达公交车的促销价格仅为25万至27万之间,比非公交用的同等级柯斯达便宜了近10万元。

2002年8月底,柯斯达公交车--"都市巡航"上市。

2003年6月,四川丰田针对特殊用途市场,推出了柯斯达救护车。

另外,四川丰田针对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还推出了108万元的"天价"柯斯达·旗舰。

如果说,柯斯达客车是丰田汽车有指向性的针对全国豪华客车市场而推出的先锋武器,那么,为尽快占住国内西南市场而推出中低端城市公交车、旅行车等系列产品,则是丰田汽车加速产品区域化扩张的宝刀利剑。

如今,在国内市场中,随处可见丰田柯斯达的影子……

二、东北华北:丰田一汽双赢

丰田汽车在西南开局不久,又在京城门户天津布阵。

2000年7月12日,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集团下属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l亿美元成立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4日,天汽与一汽的重组协议正式签订,此次并购使天津成为一汽的家用汽车生产基地。

与丰田合资前,天汽集团是我国较早的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是国家规划的小排量轿车生产基地,但面对急剧增长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市场份额逐被蚕食。

到了2001年,天津汽车每股亏损0.06元,2002年第一季度也报出巨额亏损。此时,作为合作者的丰田汽车顺势进行了“挤压策略”。

一汽集团公司是我国汽车生产的龙头企业,从当时的产品分布看,一汽的奥迪、宝来、捷达在3个市场中都有上佳表现,缺的是家用小型车。

对于一汽而言,收购天津汽车不但可以完善其产品结构,在整个市场战略上将使一汽如虎添翼,又能通过收购天津汽车促进与丰田汽车的合作,利用丰田公司在小型车领域强有力的开发实力,并改变过于依赖德国大众的现状。

而作为丰田汽车,一跃成为一汽的战略合作对象,自然在拥有更为广布的销售渠道同时,奠定了进一步资本运作的基础。

紧接而来的是位踞西南的成都工业投资经营公司提出了战略性的决策建议--也要全方位与一汽集团合作!

经过多次接洽,2002年8月22日,一汽集团、成都市人民***、成都工***司、川旅厂在长春市花园酒店签订了多方《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由一汽集团与成都工业投资公司组建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一汽集团与成都工投分别占新公司80%和20%股权,由一汽集团输入有关技术对现有华西牌客车进行提升和改造。

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汽集团代表竺延风首次向全球媒体宣布了一汽与丰田、川旅与丰田的合作战略:“原由川旅厂和日本丰田各出资50%成立的四川丰田就转变为成都一汽有限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占50%的合资公司。按照一汽集团的总体规划,成都将成为一汽集团的三大汽车基地之一(三大基地分别为:长春、天津、成都)。”

2002年10月21日,由一汽集团控股80%,成都工业投资公司持股20%,总投资额约为8亿元(其中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作价4亿元,一汽投入现金2亿元,成都工业投资公司投资近2亿元)的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按规定,国外汽车生产商在中国的合资汽车不能超过两家。而当时的日本丰田在中国国内已有两家合资企业:四川丰田和天津丰田,分别是与川旅厂和天汽集团合作。现在,经过一汽重组天汽和川旅厂,天津丰田和四川丰田合二为一,成为丰田与一汽的合作项目。由此,丰田顺理成章地腾出一只手来寻找新的战略伙伴。成都一汽首任总经理姜治深谙丰田运作之道,他说:"这次重组,除了一汽,日本丰田是大赢家。借助一汽集团两次重组,丰田在中国的合资道路豁然开阔。"自一汽丰田的平台构筑起来后,丰田先后引进了霸道、陆地巡洋舰、花冠、威驰等多个车型,从SUV到家用轿车,产品逐一进入市场。从日前公布的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半年报告中了解到,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共生产威驰系列轿车和花冠系列轿车33875辆,实现净利润40546万元。其中,威驰VIOS轿车生产17916辆,销售18173辆;花冠COROLLA轿车生产15959辆,销售14363辆。

王法长称,一汽丰田现在已有销售网点127家,预计年底有160家4S店,明年3月***上市时这个数字为190家。这是我们之前基于对市场的谨慎判断做出的***,当前可能影响网络建设的一个因素是土地***受限问题。

由于一汽丰田发展网络是经过严密推论的,如果该地区市场容量超负荷,我们会停止在这里建店。一汽丰田根据各经销商实力不同,规定他们的年销量在600~800台左右,现在许多经销商实际销售超出了这个范畴。且4S店的盈利重头不在销售版块,我们估计,3年之后,一汽丰田4S店完全可以靠售后服务挣钱。

王法长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称,国内汽车市场变化太快,我们不公布车价的原因是考虑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明年3月正式推出,4月份正式在市场上销售。***与竞争对手相比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包括品牌认知度以及车型所***用的新技术等。

具体是哪款车现在仍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车是一款低于***高于佳美的中高级轿车。将在天津一汽丰田第二工厂生产。另外,丰田明年国产的另一款混合动力新车PRUIS将在长春一汽丰越的工厂中生产。

有了一汽集团作为支撑,丰田汽车终于有了赶超1982年就抢先闯进中国市场的本田汽车的本地实力基础。而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的携手,使珠三角这块商家必争之地更加“白热化”。

三、“珠三角”:广汽丰田

早在去年7月,日本媒体就传出消息,称丰田与广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于2005年在广州生产丰田佳美轿车,广汽集团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合作谈判已大致完成。

而2003年10月,国内有消息称,广州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张房表示广汽集团正考虑组织优质资产上市,争取在2006年前完成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工作。上市目的有两点:一方面,是为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注入资金;另一方面,是将广汽集团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市场接轨。

近几年,通过与本田合资成为国内强势汽车集团的广汽集团坚持走“投资省,产出快,滚动发展”的路子,销售收入和利润连创新高。2003年广汽集团已进入广东工业50强、全国机械500强、全国企业500强。

今年2月25日,广汽联手丰田迈出了第一步。总投资22亿元的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在广州番禺南沙开发区举行了公司成立暨奠基仪式。

“这只是广汽和丰田整体合作项目中的发动机部分。”丰田公司当时称。

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广汽集团占股比30%,丰田公司占股比70%。按***,合资公司将从2005年初投产,基地建成后发动机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产值300亿元左右。该项目起步规模为30万台/年,其中20万台出口。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在发动机项目获批之后,整车项目应该也会很快就获批。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整车项目,专门为佳美配套的发动机项目形成产能后,其内销的部分将无从消化。即使丰田让一汽引进佳美车型,高达30万台的内销产能一汽一家也肯定吃不消。

而且,事隔3个月后,日本丰田集团旗下的丰藤海运株式会社和丰田通商株式会社联合深圳长航丰海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为丰田汽车提供相应的水运物流服务。在业界,这被看着是广州丰田整车项目启动的前奏之一。而在此之前,丰田通商也在天津设立了类似的物流企业。

不仅如此,在丰田与广汽的合作进程中,丰田在日本的配套企业也纷纷跟进,在广州及周边地区投资建厂,围绕广汽丰田项目和本田、日产在广州的合资企业进行配套。一时间,赶赴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园区进行选址考察的日本零部件企业代表络绎不绝,一些工业园区甚至因此调整了规划,大规模扩充汽车零部件功能区的面积。到今年4月份,丰田配套企业在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这预示了广汽与丰田的联姻已成定局。

广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是双方实现各自战略发展目标的共同需要和选择,对于提升广州汽车工业的实力和地位,促进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日产、本田的整车生产与销售已全部落户广州,周边聚集了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形成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花都、增城永和等几个大型的汽车生产及零部件配套基地,一个以日系汽车产品为特色的广州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优势、***优势和成本优势日益突显。

丰田与广汽的合作并在1年半里推出整车——佳美,至此,丰田汽车“珠三角”布局已完成。而最重要的是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整车出口,才是丰田与广汽真正的合作目的。

四、丰田汽车:不停的世界脚步

丰田服部悦雄说:“丰田并不是中国市场的迟到者,早在70年代,一汽就派20人到丰田来学习了一个半月,丰田也派人到一汽对当时解放卡车、红旗轿车提出诊断和改造方案,周总理曾批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与日本汽车的交流与启端。”

进入八十年代,丰田汽车赞助沈阳***丰田技工学校12—20亿日元,另,***客车的相关技术是来自丰田汽车。目前,***客车在中国轻客市场仍占有很大的份额。丰田汽车在中国西南、东北、华北、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布局已日渐明朗,这就如同丰田汽车赞助“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一样,不用做广告,它***取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攻心方式。

作为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车生产商,丰田正"雄心勃勃"的实施着国际化扩张,以使公司能占据全球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

公司总裁张富士夫上个月宣布,由于日益增长的海外需求,丰田现在正在将公司今年的生产目标提高到750万辆,比去年的生产总量提高10%。同时,丰田正加大研发的力度,开发新材料、新引擎、新款式,以"征服新市场和新领地"。

从拉丁美洲到中国,丰田正投资数十亿美元修建新的厂房,争取在未来十年内获得15%的市场份额,超过通用占有的14.7%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丰田汽车中国布局。丰田汽车不停的世界脚步。

丰田拆解特斯拉,学到了什么

拿自己的短处衡量别人的长处。

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无生命的自然界和有生命的生物界。无生命的自然界是平等的,太阳绝不会对美国偏心眼而多照美国几小时,牛顿定律也不会只在英国成立而到了中国就不成立。但是有生命的生物界却是不平等的,有强者和弱者之分。狼是强者,羊是弱者,狼吃羊,强者吃掉弱者;高大强壮的猴子作猴王,而低矮弱小的猴子不得不匍匐在猴王脚下,强者欺压弱者。“强者消灭弱者”,“强者欺压弱者”是生物界的铁则。

人类既然属于生物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分出强者和弱者。人在个体上存在不平等,体力有强弱之别,智力有高低之分。不同的人类集团(即国家或民族),也有明显的差异,有欧美那样的发达国家,亦有亚非拉那样的落后国家。由于强者和弱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强者和弱者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强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竞争”,一张馅饼谁能抢到就属于谁,抢不到馅饼的弱者挨饿活该;而弱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一张馅饼应该大家平分,倚强欺弱被谴责为不道德。

人类社会应该崇尚强者的“竞争”,还是应该提倡弱者的“平等”,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如果人类社会要一味提倡弱者的“平等”,过分同情保护弱者,搞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大锅饭,这样的社会就会失去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但如果人类社会要一味提倡强者的“竞争”,就会出现血淋淋的残酷竞争,也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强者和弱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各自强调自己的理论。强者要求

多的“竞争”,而不喜欢束缚他们手脚的“平等”;而弱者则要求更的“平等”,害怕对他们难于取胜的“竞争”。

中华民族在唐朝以前还有一些强者的心态,但到了近代,中国人已经在心中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再也没有了强者的竞争挑战心态。中国人的弱者心态,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缺乏向强者挑战的雄心

一个具有强者心态的人,其基本标志就是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具有强者心态的运动员,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世界冠军上,而不是当个省市第一名就够了;具有强者心态的企业家,会把企业的目标定为制造世界一流产品,而不会满足于生产一些廉价商品赚钱盈利;具有强者心态的国家***,会为国家制定一个“一等强国”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制定一个“小康平”,“中等发达国家”的小目标。

日本作为一个小岛国,国土***人口等客观条件都比中国差很多,日本比中国贫穷落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日本人却有强者的心态,不满足于当一个东方小国,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向比自己强大的中国挑战,打败了中国;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又向比自己强大的俄国挑战,又打败了俄国;1941年太平洋战争,日本再次向更为强大的美国挑战,日本的这次挑战终于以惨败而告终。但日本战败后强者的心态并没有失去,又重新开始在经济上向世界强国挑战。

早在日本刚刚战败的1946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小厂“丰田”,开始立下雄心,制定出向当时汽车王国美国挑战的***。作为战败国,“丰田”公司在资金技术上根本不能与实力雄厚的美国汽车大公司相比,而且在1949年以前驻日本盟军司令部还禁止日本制造汽车,但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止日本人向美国汽车挑战的雄心。30年后,日本汽车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王国,“丰田”汽车也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日本名牌

日本“尼康”公司原是生产军用望远镜的军工企业,日本战败后不得不“***民”,“尼康”开始转产民用照相机。当时世界上照相机王国是德国,“尼康”公司就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赶超德国照相机,30年后日本照相机击败德国照相机,现在世界上高档照相机的90%都是日本产品。二战前世界上手表王国是瑞士,战后日本的“精工”等公司又把产品目标放在赶超瑞士手表上,现在日本超过了瑞士成为世界第一手表生产国。

同样作为世界强国的美俄德英法等国,也都是具有向强者挑战雄心的国家。德国敢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俄国二战后在军事上向美国挑战,和美国打冷战。尽管俄国的挑战最后失败,但这也是强者挑战者的失败,和那些不敢向强者挑战,被强者侵略欺压的弱者的失败,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相比之下,中国人就缺乏敢于向强者挑战的雄心和勇气。***战争后的100多年来,中国人已经在心中把自己定位于弱者,再也没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中国不仅在军事上不敢向强国挑战,在经济上也没有向强国挑战的雄心壮志。在1950年代的“超英赶美”运动,不过是五分钟的热度,很快就自己认输。象日本那样持续几十年的坚韧挑战,中国一次也没有。现在中国的发展目标不过是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中国人已没有勇气做超日赶美之梦。

1952年日本丰田公司和美国福特公司商谈引进轿车生产技术,但由于美方价码较高没有谈成,丰田公司的董事丰田英二到福特公司参观后回来说:“美国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能作到的我们也能作到。”但如果是中国人,大概就没有勇气说:“日本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能作到的我们也能作到。”经常看到有中国人号召“***日货”,却没有看到过“赶超日货”的口号。现在中国汽车厂的情况,比日本刚战败时的情况好得多,却没有一家汽车厂有雄心制定一个30年后让自己的汽车超过日本汽车的***;也没有听说中国的照相机厂制定过一个30年后超过日本照相机的***。中国企业的发展***,都是急功近利,只顾期盈利的小***,缺乏向世界一流企业挑战的雄心壮志。即使是中国***制定的长远规划,也没有向先进国家挑战的雄伟***。

中国人还没有与强者竞争,在自己心里就先认输了,丧失了向强者挑战的勇气。

二、缺乏争当强者的自信心

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虽然被打败,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丧失了对自己的自信心。在战败后的困苦环境下,日本和德国的精英们没有千方百计地移民到其他国家为自己寻找一分安逸,而是留在国内建设国家。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自信:我们有能力把国家从废墟中再建起来,二、三十年后我们又是一条好汉。

可是中国人却没有这样的自信,首先中国人自己就不相信二、三十年后中国能够发展成为令世人羡慕的一流发达国家。如果中国人有自信二、三十年后把中国建成一流国家,中国的精英们何必还要千方百计地出国,千方百计地移民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二流国家的国民?

很多中国人申请绿卡,申请外国国籍时都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孩子。”这种心情的确可以理解,让我们的孩子们变成强国的国民,孩子们将来就能够昂首挺胸地做人,摆脱作为落后国家国民被别人歧视的尴尬。可是日本人,德国人“为了孩子”的方法,却是把自己的国家建成一个发达国家,让自己的子孙们为生为日本人、德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战后日本的技术虽然比美国和欧洲落后很多,但日本并没有把主要的资金放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上,而是把科研投资主要用于自力开发先进技术方面,因为日本人自信自己也能够开发出同样先进的技术。复杂的汽车、精密的照相机手表,要掌握这样高精尖产品的生产技术,少说也要二、三十年时间,如果没有对自己成功的自信,日本人就不会为几十年后才能开花的结果投入巨资搞研制。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技术革新基本上都依赖向外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他们舍得花巨资引进外国技术,但在自己研究开发方面的投资却非常小气。这是因为中国人对自己的科研力量没有自信,不相信把引进技术的巨额资金交给国内的科研部门,他们能够研制出同样先进的技术。国内的大学、科研所向上面申报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时,对科研成果的目标大致都是这样写:“代替进口产品”、“在国内技术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等。如果你把一个科研项目的目标定为“超过世界最先进水平”,反而申请不到科研经费,因为中国***的官员必定认为你是在乱说大话,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超过世界最先进水平”。

东方人不象西方人那样爱冒险,我们经常看到西方人搞各种飞车、攀崖、渡海等冒险活动,却很少听说中国人、日本人搞这样的冒险活动。由于日本人喜欢安定的生活而不喜欢冒险的生活(这点好象和中国人一样),日本人宁可选择一个工资较低但有保障的工作,而不愿意选择一个工资较高但没有保障的工作。因此日本人认为欧美式非终身雇用的管理体制,总让人有一种对前途的不安感,不适合日本人追求生活安定的国民性,所以独创了一种适合日本国情的雇用管理体制:终身雇用制。

欧美国家的私营企业都没有搞过终身雇用制,在日本以前,世界上并没有终身雇用制的成功先例。日本人没有照搬欧美国家已经获得成功的非终身雇用制,而敢于独创一种自己的终身雇用制,同样是出于对自己的自信。相比之下,中国人就没有这个自信。中国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往往全盘照搬,向苏联学习就照搬苏联的一套,向美国学习又照搬美国的一套,没有自信独创中国人自己的一套。尽管中国人嘴上常说要搞什么“中国特色”,但实际上都是外国东西的生搬硬套,谁能说出中国的“特色”反映在什么地方(***除外)?

最近中国到处炒卖外国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将在多少年后赶上日本美国的新闻,也是中国人没有自信的表示。如果中国人真有自信赶上日本美国,又何必在乎外国专家怎么说。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向俄国挑战时,几乎各国专家们都普遍预测俄国取胜,日本人却不迷信外国专家的预言,抱著对自己的自信向俄国开战,让结果来证明外国专家的预言错误。二次大战后,外国专家们都看好中国,认为日本在50年内不可能翻身,可是有自信的日本人没有迷信外国专家,结果再次打破了外国专家们的“预测”。

拿破仑说:“中国是个沉睡的狮子,一旦她醒来世界都要发抖。”中国人总爱炒卖拿破仑的这句话,好像是说连拿破仑这样的伟人都说中国人了得,你们还不相信吗?日本人却敢说:“拿破仑看走眼了,日本才是沉睡的狮子,一旦日本醒来世界都要发抖。”中国人迷信所谓外国专家的预言,但中国却每每让外国专家的预测落空;日本人不信外国专家的预言,却每每让外国专家跌破眼睛。

尽管中国人口头上爱说大话,在嘴上绝不服输,但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早已失去了争当强者的自信心

三、抱怨和丑化自己的竞争对手

我们会看到一些弱者,他们总是不停地抱怨:今天抱怨邻居在他家窗前搭了个棚子,挡住他家的阳光;明天又抱怨邻居晚上大放音乐,搞得他晚上无法入睡。他们在背后不停地向别人述说邻人的坏话,一有机会就丑化和贬低邻人,试图通过丑化邻人来让自己窝在心里的闷气能够发泄一下。

强者们从来不向别人抱怨,因为他们没有需要抱怨的事。邻居如果想在他家窗前搭棚子的话,他会毫不客气地说:你如果敢搭棚子我就立刻给你拆了;邻居如果大放音乐让他无法入睡,他会毫不客气地说:你如果再不关上音乐我就砸了你的收音机。强者们心里没有闷气,对别人有不满就找当事人立即解决,自然没有必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更不需要丑化和贬低别人。

中国人出于自己的弱者心态,说出话来总是带有明显的“弱音”。中国人总是愤愤不平地抱怨美国插手中国的内政,愤恨日本不肯向中国道歉,满肚子都是闷气。中国人对美国日本不满,又不敢明刀明枪地和他们干一场,只好搬出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弱者法宝,在国内隔著大海乱骂一通,用丑化和贬损美国和日本的方式,来达到所谓“精神胜利”的自我解脱。

一个人被别人打了,一个国家被他国侵略了,对于这个问题强者和弱者有不同的解释。弱者的理论声称***不对,侵略无理;而强者的理论认为被打的人、被侵略的国家活该,谁让你自己没本事。一个具有强者心态的人被别人打了,并不埋怨打他的人,只怪自己的功夫不精,从此苦练本事,认真研究对手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十年后再来比试。弱者心态的人被别人打了,只是到处哭诉打他之人的品德如何败坏,把自己的敌人描述成无一是处的恶人。这种丑化敌人的弱者精神胜利法,使弱者无法真正看清自己敌人的实态,又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因而不能反思改进自己的功夫,终究无法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100 多年前中国和日本同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能够奋发自强,而中国仍然落后挨打,其原因之一是日本人有强者的心态,而中国人则是弱者的心态。日本人没有仇视和丑化侵略自己的欧美列强,没有抱怨和咒骂这些来侵略自己的人,而是承认敌人比自己“伟大、光荣、正确”,虚心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日本的这种强者心态,不但使日本摆脱了被侵略的地位,而且还挤进了侵略者的行列。而中国遭到侵略后,则是不停地抱怨和咒骂外国人,把外国人成“鬼子”之类的恶魔,对外国人恨之入骨,甚至出现了见洋人就杀的“义团”。

中国的历史书有这样一个特点,一说到中国,“伟大、光荣、正确”的美称就悠然不断,可是说到外国的历史时,连篇则是他们干的每件恶事丑事,即使说到外国不恶的时候,也绝对不至于称赞外国伟大光荣,“***”之荣誉为中国人独享,天下皆恶而中华独善。既然中国的历史这样灿烂,中国已经到了如此完美的程度,中国还有什么需要改进?还有什么需要反省?

中国人的弱者心态,使中国人的自尊心变得十分脆弱,既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也不敢正视别人的优点,中国人已经丧失了客观看待世界的能力。

四、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开脱

在奥运会上,强者夺得银牌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用金牌获得者和自己相比;弱者得到铜牌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他们把连铜牌还没有得到的选手和自己相比。找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相比,也是弱者心态的典型表现。你说我穷,隔壁的老王比我更穷;你说中国落后,印度比中国还要落后。总而言之,你不能对我要求太高,我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你看好多人做的还不如我呢,为什么说我不行?

美国经常干涉别国内政,但美国也从来没有抱怨外国干涉美国内政:“***涉你的内政,你也可以干涉我的内政,只要你有这个本事。”日本违反国际道德出兵侵占中国领土后,日本就不得不在另一方面承认中国有反攻日本的权力,就无法抱怨中国反过来占领日本领土的行为。一个人不顾法律用刀准备杀你的时候,你反过来杀他就成为合法行为,你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你,战争这个总是公平的。

你咒骂日本人侵略***无恶不作,中国人皆大欢喜;可是如果你反问“既然日本人在中国无恶不作,为什么中国人不奋起和日本人拼个你我活?”的话,中国人又要恼火了。对于“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阻止日本人的侵略***?为什么不能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问题,中国人又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开脱,什么“当时中国没有外援”,“当时中国没有钱”等等,但就是不能承认中国的软弱和无能

强者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弱者依赖他人解决问题。中国的抗战胜利是弱者的胜利,是美国打败日本的副产品,实在谈不上什么“伟大的胜利”。如果你拿中国与二战中美苏英这些英勇强国相比,说中国的抗战不够英勇,就立刻会有人抱怨你把中国人提拔得太高了,马上找一个弱者来为中国解围:中国怎么能和美苏英相比?你看法国几个月就投降了,中国能够坚持8 年不投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还责备中国人干什么?

如果把中国的经济和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经济显然不能说成功,可是中国偏偏要找一个弱者来沾沾自喜:“你看,俄国现在比中国还穷呢。”中国的自然条件并不比美国差,至少比日本好得多。如果中国人有强国心态,中国人就应该为中国经济没有赶上美国、超过日本,而感到自愧羞耻。但中国人却是弱者心态,似乎已经认为中国落后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为中国不能赶超美日欧而感到难过。

弱者的另一个法宝是和过去比,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应该满足了。在时“忆苦思甜”,总是说现在比1949年翻了多少倍。“忆苦思甜”现在又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中国经济近年来进步很大,中国人的生活比改革开放前好多了;现在中国已经有肉吃了,为什么还要骂娘?很多中国人似乎已经很满足中国的现状,实在看不出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种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欲望。最近日本提出要在21世纪争夺“科学技术的霸权”,中国人准备在21世纪干什么呢?

弱者心态的人没有承认失败的勇气,总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开脱。找一个比自己更差的弱者,回忆一下过去的艰苦,往往是为自己失败开脱的最有方法。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弱者心态,已经使中国人丧失了作世界强者的竞争意识。从政治上看,现在中国人只要外国人不来欺负中国,不来“干涉中国内政”就非常满足了,哪有中国领导世界的雄心壮志?从经济上看,中国人似乎已经满足现在作为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过剩过时产品推销市场的地位,全无中国经济领导世界的宏伟目标。中国人对中国的未来已经丧失了信心,尽管中国人嘴上豪言壮语不断,但有增无减的向外国移民狂潮,已经完全反映出中国人内心的心声。

近来医学上已经倾向于把心理异常作为一种病征,甚至有些心理医生把弱者心态也算是一种病征,专门治疗那些对自己灰心失望的患者,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弱者心态,重新树立起自信走向社会。中国人的弱者心态找个高明的心理医生看看,也许能够治好,但这首先要中国人承认自己患有弱者心态的心理病。如果中国人坚称自己非常健康,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1-2月车企销量大洗牌:长安第三,广丰第六,销冠是比亚迪

编译?|?杨玉科

编辑?|?葛帮宁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颠覆传统行业的,往往是局外人。

3月5日深夜,特斯拉宣布将Model S和Model X在美国的售价分别下调5000和10000美元。这是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这两款车型的价格。

根据特斯拉***数据,Model S四驱从94990美元下降了5.2%,现价89990美元。Model S Plaid从114990美元下降了4.3%,现价109990美元。Model X四驱从109990美元下降了9.1%,现价99990美元,Model X Plaid从119990美元下降了8.3%,现价109990美元。

其中,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比1月初分别便宜了26000美元和29000美元。

特斯拉的动态定价是独一无二的。在汽车行业,制造商通常只在车型迭代的时候改变厂商指导价,而特斯拉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汽车,并经常调整定价。今年1月,特斯拉刚刚大幅降价以提振销量,此次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调整,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特斯拉频频降价的底气,来源于其不断下降成本。

3月1日,在特斯拉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工厂举行的投资者日上,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其他领导层强调了生产效率和成本削减。

马斯克认为,人们拥有特斯拉的愿望非常高,限制因素是他们购买特斯拉的能力。如果特斯拉可以让汽车变得更加实惠,市场需求将更加“疯狂”。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卡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表示,从早期的Model S和X到第二代Model 3和Y,公司已经将成本削减了一半。公司***在下一代汽车上再削减一半成本。

近日,丰田汽车工程师对特斯拉Model Y进行了拆解研究,其高管随后直言,这款车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这次拆解,不仅解密了这款颇受欢迎的美国产纯电动跨界车的关键技术,对丰田汽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它还粉碎了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自负情结。

掩藏在Model Y金属板下面的,是一个巧妙而简单的底盘架构——其先进制造能力足以让所有老牌汽车制造商羡慕不已。

“拆开Model Y车身,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件艺术品。”一位丰田汽车高管一边仔细观察特斯拉的内部结构,一边忍不住惊叹道,“这真是难以置信。”

多年来,外界一直不愿意相信——丰田汽车不想大力投资纯电动汽车。毕竟,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很早就投资了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

尽管丰田汽车已经生产汽车近一个世纪,但在向电动化转型时却饱受争议——不仅在开发纯电动汽车方面落后,甚至还游说减缓电动汽车部署,并传播电动汽车的错误信息。

丰田汽车全球首款纯电动汽车bZ4X因安全问题被召回,将严重拖延该项目未来两年的***。

显然,丰田汽车高层工程团队发出赞赏声的同时,也认识到,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需要在电动汽车新时代实现“”。

当前,丰田汽车正以“电动汽车优先”新思维为这一飞跃做准备。许多高管在接受Automotive News***访时,谈到了丰田汽车的新策略。

新策略不仅迫使这家规模庞大、有时墨守成规的公司更快更灵活地工作,还迫使它重新思考“为制造而设计”的基本流程。丰田汽车凭借“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建立了高效率的良好声誉。

即将上任的丰田汽车新社长佐藤恒治(Koji Sato)领导下的新团队,正在开发重新设计的下一代平台,专门用于2026年上市的纯电动汽车。

▍三位关键人物

熟悉丰田汽车新策略的高管和工程师告诉Automotive News,该***旨在将特斯拉等公司的最佳突破,与丰田汽车的安全、质量和可靠性相结合,提供显著的成本和性能改进。

“为向更多客户提供有吸引力的纯电动汽车,我们必须精简汽车结构,并且,以纯电动汽车优先的心态。我们必须彻底改变经营方式,从制造到销售到服务。”佐藤恒治称,“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将以新方式加速纯电动汽车开发。”

佐藤恒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目前领导着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及丰田Gazoo赛车运动部门。他承诺,丰田汽车将坚持丰田章男(Akio Toyoda)开创的多元化动力系统战略。除追求电动汽车外,丰田汽车还将继续生产标志性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氢动力汽车。

例如,雷克萨斯已经制定到2035年在全球实现纯电动化目标,2030年全球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同期,丰田汽车整体目标是,在全球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

要达到这一目标,丰田汽车需要加速攀登。佐藤恒治对电动汽车的加倍关注,让董事会产生了一种新的紧迫感。

事实上,早在丰田章男今年1月宣布转任会长,并将日常运营交给佐藤恒治之前,这一转变就已经开始。

自2022年初以来,北美、欧洲和中国技术中心的工程师们,一直在宣传对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愿景和需求。丰田章男指派研发部门***人物寺岛茂树(Shigeki Terashi)重启电动汽车工作。

作为丰田汽车前执行副总裁,现年68岁的寺岛茂树,负责监督从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开发,到先进研发和供应链等广泛业务。

佐藤恒治带领“下一代电动汽车”团队,从日本前往北美进行为期3周的电动汽车深潜。参观芝加哥车展后,他们抵达位于密歇根州福勒维尔的丰田汽车试验场,测试和驾驶竞争对手的电动汽车。

随后,他们前往位于德克萨斯州普莱诺的北美总部,再前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动汽车归零地。

加州现状凸显出丰田汽车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丰田汽车一直主导着该州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畅销乘用车是凯美瑞。但去年,特斯拉Model 3夺取了加州汽车销售桂冠,Model Y连续第二年取代丰田RAV4,成为最畅销跨界车。

分析师纷纷占卜,特斯拉有望在一两年内取代丰田汽车,成为该州最畅销品牌。

为更好地解决电动汽车问题,佐藤恒治正在重组领导层。

第二位关键角色是Takahiro Ishijima,将于4月1日接任丰田汽车ZEV工厂首席执行官。ZEV工厂是一家专门开发电动汽车的精品独立研发中心。

丰田汽车希望,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能够独立于传统产品。

第三位关键人物是Takero Kato,丰田汽车与比亚迪合资企业的首席工程师。目前,比亚迪已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Takero Kato在与比亚迪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纯电动轿车bZ3后,又重返丰田汽车,担任汽车研发中心总裁。可以预见,他将大量借鉴比亚迪经验,后者帮助丰田汽车——只用开发一款新车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二,就推出了bZ3。

此外,丰田汽车首席合规和风险官Masanori Kuwata,将担任该团队的核心。Kuwata将负责雷克萨斯品牌的电气化,这是第一个部署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品牌。

为制定更高效、更经济的生产流程,Kuwata将成为丰田***雷克萨斯制造中心的一名高管。

▍拆解特斯拉

特斯拉的拆解让丰田汽车意识到,其著名的为制造而设计的专长在很多方面确实占据上风。丰田汽车还发现,最新版本Model Y外观没有变化,但内部却进行了彻底改造。

特斯拉使用一体压铸技术,将汽车的前部和后部铸造成两个巨大的模块,从而消除了无数部件和支架。最新特斯拉的电池布局在结构上就像地板本身一样,而不是将电池放入车轴之间的框架中。

根据丰田汽车向Automotive News透露的一项初步估计,特斯拉的方法至少减少了数百个零件,减轻了220磅(100公斤)重量,同时,提高了电池续航里程,降低了整体成本。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制造理念。”丰田汽车一名高管表示。另一名高管则说,“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设计平台。”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工程公司Caresoft Global,从事数字和物理基准测试和成本降低工作。该公司认为,特斯拉等纯电动初创公司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因为它们从头开始思考工程挑战。

例如,特斯拉用一种成本更低的材料制造的1.5毫米厚的软管,取代了业界传统的3.5毫米厚的动力系统冷却软管。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冷却液不会像内燃机那么热,不需要高压力来防止沸腾。

Caresoft分析的一些车辆中,每辆车至少节省25美元,减少11镑。基于同样的道理,特斯拉的行李箱将前发动机舱用作后备箱空间,将逆变器等部件藏在后座下面。

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即使是在最新的电动汽车中,也仍在旧的发动机区填充零部件,这可能会错失用新功能惊艳客户的机会。

谈到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创新想法时,Caresoft首席执行官Mathew Vachaparampil说:“这是一种局外人的视野,局外人通常会以更好的想法颠覆传统行业。”

电池成本是另一个战场。

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尤其具有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比亚迪自己生产。bZ3***用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的检测续航里程超过370英里。

这种电池为bZ3而设计。但丰田汽车内部认为,比亚迪的标准电池组不符合丰田汽车追求的高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

一位熟悉新策略的丰田汽车高管说:“在制造成本和电池方面,我们无法立即与特斯拉或比亚迪等公司展开竞争。如果比亚迪电池按照10万公里寿命测试,我们将按照20万公里寿命测试。”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为确保推出前能获得适当的电池容量,丰田汽车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下一代专用电动汽车的开发。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丰田汽车将宣布与一家国际电池制造商建立新的全球合作关系。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最早于2025年,在肯塔基州生产电动汽车。该公司将对现有工厂进行升级,以每月生产1万辆跨界车开始。这意味着,其年产量约为12万辆。

▍TNGA平台油电两难全

丰田汽车目前推出的e-TNGA平台,与特斯拉平台相比,看起来有些过时。

该架构支撑了bZ系列电动汽车,包括丰田bZ4X跨界车和雷克萨斯RZ,是TNGA平台的演变。TNGA平台于2015年首次为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准备。

制造e-TNGA需要更多单独锻造和铸造的部件,以及支架和紧固件。按照特斯拉的方法,这些可以被塑造成一个整体。另一个限制是,丰田汽车现有布局无法在车轴和侧梁之间容纳更大的电池。

其次是制造工程。

TNGA平台首次推出时是一项前沿成就,生产基于TNGA平台的汽车的工具和机械仍在丰田汽车全球各地工厂安装,成本相当高。

但这些生产设备是针对内燃机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新的e-TNGA bZ变型车。丰田汽车消息人士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这些生产线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重新用于新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帮宁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从公开的销售数据不难看出,今年汽车市场整体上还是没有走出销量疲软的阴影,这也与春节***期的影响,以及销量方面在去年的提前释放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车市向正在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毕竟,因为疫情消费者的收入走低,也是不争的事实,消费高峰也需要一个缓冲期。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38.9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7.4%。今年1-2月份累计销量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这就是目前汽车市场的现状。

具体到各大车企的市场表现,曾经风光无限的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等部分车企,都出现了不小的同比下滑,从乘联会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来看,上汽通用五菱1-2月累计销量勉强突破10万台,同比下滑30.3%,排在汽车厂商1-2月销量榜的第10名。

其实,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市场表现都有些低迷,今年前两个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108042台,同比下滑44%;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154631台,同比下滑29%。上汽集团合资品牌整体上都露出了销量疲软的苗头,这是上汽集团并不愿意看到的。

广汽丰田今年前两个月同比下滑8.9%,但累计销量也有128142台,超过了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对上汽大众有着一定的威胁,目前暂居1-2月汽车厂商销量榜的第六名,排在上汽通用的前面。被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一汽大众碾压的上汽大众滑落到了第五名。

长安汽车今年的市场表现有冲击汽车厂商销量榜前两名的势头,今年1-2月累计销量超过20万台的长安汽车,实现了2.7%的同比增长,超过吉利汽车暂居汽车厂商销量榜的第三名。吉利汽车以179526台的累计销量,超过上汽大众暂居销量榜的第四名。曾经与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并驾齐驱的长城汽车反倒落后了很多。

今年争夺汽车厂商年度销冠最有机会的车企就是一汽大众和比亚迪。2022年都是年度销冠的一汽大众,目前的市场表现要好于其他合资品牌,1-2月累计销量突破22万台的一汽大众,尽管出现了24.9%的同比下滑,但还是把汽车厂商销量第二名收入囊中,足以看出一汽大众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目前,汽车厂商的销量冠军还是比亚迪,1-2月累计销量达到了316417台,同比增长11.8%,对一汽大众同样形成了碾压之势。从比亚迪的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仍然是与一汽大众等竞争对手争夺年度销冠的热门车企,强劲的势头让众多竞争对手都心生羡慕。

一句话点评:从乘联会公布的1-2月汽车厂商销量榜前五名的车企来看,南北大众力战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比亚迪的局面已经形成,但上汽大众能否重回销量榜前三名,还有待观察。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速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标签: #丰田

上一篇宝马X3多少钱2024款落地价-宝马x3多少钱2024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