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创始人霍希-奥迪霍希销量

tamoadmin 0
  1. 四个环的汽车叫什么
  2. 奥迪汽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3. 奥迪汽车发展史
  4. 霍希的奥迪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要说峥嵘历史,恐怕没有哪一家车企能够做到如同奥迪般——鲁迅

前面那句完全是玩笑话,鲁迅没有说过这句话;但前半句奥迪峥嵘历史的话则一点不,奥迪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两次战火洗礼;车企联盟、消亡而后再次联盟;被并购、转卖;逐渐沦为代工厂后暗自研发最后确立集团地位,自此走上正轨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奥迪,每一步都峥嵘且。

要了解奥迪的前世今生,必然要回溯至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August?Horch)。霍希在1899年成立了与自己同姓的霍希汽车,凭借着此前在奔驰工厂多年的工作经验及颇具创新性的想法,霍希汽车很快在众多车企中脱颖而出。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为技术考虑成本的霍希遭到董事会***,愤然离开的他以Horch的拉丁文Audi为名重新创立了新的汽车公司,我们熟悉的奥迪也就正式诞生了,这一年为1909年。

奥迪创始人霍希-奥迪霍希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立奥迪的第二年,公司便推出了旗下第一辆汽车奥迪A型车,并在1912-1914年间接连夺得此时最为艰难的国际奥地利阿尔卑斯汽车拉力赛冠军,可谓是赚足了风头;只可惜风头越大也意味着风险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迪被强制协助军方生产摩托车,战争结束后西方整体经济衰败,德国车企更是举步维艰,接连陷入经营危机,此时的奥迪也命悬一线……

定名汽车联盟,四环标志初次面世

事情的转机要来到1932年,在当时萨克森州银行的主导下,奥迪(Audi)、霍希(Horch)、DKW以及漫游者(Wanderer)四家定位各异的企业组成了联盟,定名为汽车联盟(Auto?Union)。

如同奥运五环代表着五大洲一般,今天我们熟悉的奥迪四环标志也正是代表着汽车联盟中的四家车企。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汽车联盟并不像Logo般携手与共,更多的还是共享,但各个品牌独立运作。

在联盟之中,霍希继续深耕豪华领域,相继推出了霍希853等经典的车型,在同级中销量高达50%;奥迪则保持在性能上的优势,推出了多款大马力运动型轿车,在细分领域中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占有率;漫游者汽车定位稍显模糊,推出的车型皆用同期最高技术水平打造,但由于售价高昂,所以销量并不算太出色;至于DKW,则继续以摩托车为主业,凭借着高质低价的品质,持续领跑德国摩托车行业。

自从汽车联盟成立的头七年,可谓是风生水起,四家车企在各个细分区域蚕食着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当时的市场霸主。

遗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汽车联盟再次(为什么说再次?因为一战中奥迪也经历了一样的事情)被官方征用生产军用汽车。后来德国在二战战败,汽车联盟的工厂也被苏联在占领并解散。1948年,汽车联盟正式消亡,从公司登记册上除名。

连夜逃亡西德,汽车联盟开启2.0时代

赶在柏林墙树起之前,汽车联盟的高层及工程师集体逃亡西德,并在1949年于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新汽车联盟。说是执念也好,为生意也罢,此时新汽车联盟算是正式诞生了,还是原班人马,还是原来的四环Logo,但已然回不去当年的光景。

新汽车联盟重返市场后,属于没钱没技术的尴尬田地,加之市场对高端车型需求程度低,此时能够站出来打的只有DKW。凭借着价格低廉的摩托车及厢式货车两款产品,新汽车联盟的元气也在慢慢恢复,给他多点时间,回到当年的辉煌或许并不是难事。

沦为数字的牺牲品,汽车联盟被戴姆勒-奔驰收购

在1957年,也就是汽车联盟打算厚积薄发之时,其大股东Flick出来搅局了。此时Flick拥有着汽车联盟40%及戴姆勒25%的股份,毫无疑问戴姆勒是含金量更高、潜力更大的车企,只要戴姆勒并购了汽车联盟,手上的股份就会产生奇妙的反应,巨额财富也垂手可得。

就这样,Flick想获得大量财富,戴姆勒想成为德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两家一拍即合,戴姆勒大手一挥就将汽车联盟给收购了。

被戴姆勒并购后,汽车联盟并没有过上想象中金主爸爸大手一挥就是工厂人员技术的日子,反而陷入了不给钱不给地不给技术的田地,彼时风光无比的汽车联盟在五十年代沦为了戴姆勒旗下不入流的子公司,和我们熟知的灰姑娘拥有着相近的待遇

再一次被转卖,好日子并没有如期而至

在子公司与母公司矛盾日益激化的1964年,汽车联盟再一次被戴姆勒转卖,接手的企业为大众集团。到1966年,大众集团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正如我们熟知的人易一般,汽车联盟并没有因为换了个“主子”而获得优待。大众集团并不打算发展汽车联盟,汽车联盟不仅过上了不给钱不给地不给技术的日子,反而还要停产旗下所有车型,将全部生产线改造为甲壳虫的生产线。

从1965年至1969年期间,汽车联盟成为了大众旗下专职代工厂,期间生产甲壳虫车型多达34万辆,可谓是除了代工啥事也没做。到这相信大家都看明白了,汽车联盟哪还有当年独立车企的面子,大众集团说支持你们独立创新,可钱呢?生产线呢?真是两眼一抹黑。

当然,汽车联盟的工程师们也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两次世界大战都熬过来了,雪藏这种事当然也能够扛过去。

在1965年,汽车联盟以DKW?F102为蓝本,装上来自奔驰的四缸发动机,并以奥迪为名,正式推向市场。一经问世,这款新车便获得了市场的好评,奥迪这个品牌也成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至此汽车联盟中的四环标志也就成为了奥迪的标志。可以说,这么一辆以DKW为蓝本,搭载奔驰发动机的车型,成为了四环与奥迪融为一体的契机,听起来的确有些滑稽。

不仅如此,汽车联盟还偷偷(没错,就是背着大众)研发出了奥迪100,奥迪100在推出后凭借着优秀的性能表现及出色的车身用料顺利成为同级中销量最高的车型,奥迪的地位再一次被巩固,按理说,汽车联盟终于要翻身做主人了!

只可惜经济萧条先于成功一步找到了汽车联盟,刚有些起色的汽车联盟再一次跌入谷底。出于商业运作考虑,大众集团在1969年将子公司NSU汽车与汽车联盟合并,定名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

奥迪进入皮耶希时代,正式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地位

时间来到15年,皮耶希担任奥迪的工程技术经理,奥迪通过这个神奇的男人,正式走向了品牌复兴的道路。

在17年,最后一辆搭载NSU标志的车辆驶下生产线,这也标志着品牌正式成为单一品牌,旗下车型皆为奥迪品牌。

皮耶希在执掌奥迪后,曾提出要将旗下所有车型都改为全镀锌钢板材质,如此一来新车便不会在短短几年后发生锈蚀情况,一来影响保值率,二来也显得很低档。此提议提出后遭到了母公司大众集团的严厉反对,原因很简单,奥迪这个子公司都用上了高端的材料,大众还怎么突显高级感?

强硬的皮耶希则完全不理会这条禁令,与当时最大的铝业公司美国铝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将双面镀锌钢板车身应用到奥迪旗下的所有新车上。市场反响不言而喻,奥迪成功跻身高端车型之列。母公司大众即便脸黑如包公,在优秀业绩面前也只得选择默许。

类似于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有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17年的一次芬兰森林车型测试中,奥迪预备测试部主任发现自家200匹的奥迪100居然跟不上又笨重马力又小(75匹)的越野车大众lltis。将此事上报皮耶希后,皮耶希明白奥迪要想成长,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于是四驱系统就成了契机。

紧接着,皮耶希下令秘密研发代号EA262的Quattro四驱系统,这一切大众集团并不知晓。

在1982年中,搭载Quattro系统的奥迪Quattro?A1以极大的优势斩获当年总冠军;在后来的时间里也化身为WRC赛场上竞争力极强的常胜将军,奥迪也跟着Quattro一战成名。此时的奥迪,可以说是一边冠军奖杯拿到手软,另一边数钱也数到手软。

在80年代初,皮耶希掀起了当时最为轰动的“零缝隙战争”,在皮耶希看来,车身接缝大甚至粗细不均是不能被接受的,对于奥迪这样一家以奔驰为目标的车企而言更是如此。在“零缝隙”的高标准之下,奥迪也成功树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一跃成为比大众更“高级”的车型。

品牌不断向上,我们熟知的奥迪正式启程

经过多项品牌改革后,奥迪终于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地位,摆脱“斯柯达”般的同质化命运。市场对于奥迪的印象也不再是高级版的大众,而是充满科技感的奥迪。

在1993年,奥迪带着世界上首辆全铝车身框架结构的车型亮相东京车展,并于一年后正式量产,定名奥迪A8。这不仅开启了奥迪的顶级豪华车编年,也揭开了我们熟知的“A”字辈篇章。

运动之魂不能丢,性能车型相继出炉

回顾奥迪的历史,自第一辆名为Audi的车型出炉之时,就已经在赛场上奔驰并夺回奖杯;可以说,性能二字早已烙在了奥迪的灵魂之中。

时间来到1995年,奥迪全资子公司Quattro公司推出了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奥迪RS2?Avant。从辈分上来看RS2?Avant其实就是现如今的RS4?Avant,因为当时奥迪是通过将奥迪80?Avant(后定名为A4?Avant)进行改装得来的;通过与兄弟车企保时捷的联合开发,RS2?Avant拥有着315匹的马力及410Nm的最大扭矩,通过Quattro系统的加持,让RS2?Avant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车型。

趁热打铁,同年,已然兵强马壮的奥迪顺势推出了旗下首款跑车——奥迪TT?Concept,堪称梦幻的身型很快就让它成为了法兰克福车展中焦点的存在;在1998年奥迪TT正式量产,属于奥迪的性能纪元也正式开始了。

时间来到1999年,奥迪正式出战世界上最为艰苦的赛事之一——勒芒24小时耐力赛。次年,作为新晋厂商的奥迪便凭借着奥迪R8赛车包揽赛事前三,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车队。在接下来的2001年、2002年上演帽子戏法,连续夺得冠军宝座;2003年奥迪缺席赛事而被宾利EXP?Speed?8赛车成功夺冠(但搭载的依然是奥迪的发动机);在2004-2005年继续稳坐冠军宝座,六年五连胜!

在2006年,奥迪创新性地将柴油发动机引进了勒芒赛场。这是勒芒赛场上第一次传出柴油发动机的声浪,也是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一年;奥迪凭借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R10?TDI柴油动力赛车,凭借着不俗的动力性能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奥迪R10的进站次数远比对手要少,夺取冠军奖杯也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

自1999初次参加勒芒至2016年收官,奥迪共参加了17场比赛,共夺得了13场赛事的冠军头衔;让奥迪成为当之无愧的“勒芒王者”。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一直以来,奥迪的Slogan都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也正是这份积极向上努力突破自我的品牌宗旨,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奥迪。在刚过去的2019年中,奥迪全球总销量高达184万辆。很难想象,50年前奥迪还只是一家依附在大众旗下偷偷摸摸研发Quattro系统的“不入流车企”。

从1909到2020,奥迪已经走过了111年,贯穿奥迪这么多年的,从来都不是二字;相反,奥迪的的这111年间从未停止过对命运的反抗,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两次“金主爸爸”的雪藏,奥迪都选择了忍辱负重,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着。正是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使得奥迪能够成为全球一线豪华品牌的一员,能够自信地喊出“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个环的汽车叫什么

奥迪(Audi)的创建可追溯至整整100年前。在18世纪末,德国便已有30多家汽车制造厂。作为汽车工程师的奥迪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与其他的汽车工程师一样,并不满足于替他人打工,而是希望拥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品牌。1899年,他在莱茵河畔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车厂——Augost Horch & CIE,那一年史称奥迪元年。1901年,他开始自行生产汽车。其后短短的8年间,他的车厂不但颇具规模,还成为一家股份公司。霍希公司一直将其品牌定位在马力强劲,质量优异,装饰豪华的车型上。到30年代初,霍希公司在德国4升以上豪华车市场占据了超过44%的份额,品牌不下10个。

汽车联盟与奔驰公司关于企业发展和产品战略上的分歧使汽车联盟又陷入了困境。这一次,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了汽车联盟。1965年8月,一个技术天才路德维希·克劳斯改变了汽车联盟的“大众”轨迹,由他主持的4冲程发动机轿车研制并宣布成功。8月13日,第1辆在英格施塔特制造的奥迪下线。因为它的功率为72马力,所以后来被称之为奥迪72型。尽管它没有投入量产,但奥迪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此再度辉煌。

1969年,汽车联盟公司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奥迪从此开始成为公司的正式名称。在“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口号中,奥迪公司开始步入前所未有的成功时期。奥迪从16年推出前所未有的5缸发动机开始,实现了一连串的重大技术突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锻造出了奥迪“技术先进,敢于创新”的品牌和产品形象。

奥迪面相未来,当然也会考虑到现在奥迪所成在的问题,奥迪汽车也有其缺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烧机油,有些新车卖出去就成在烧机油超标的问题,还需要换发动机,只是目前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虑到成本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毕竟是连续三年获得发动机比赛第一名,奥迪是一个国际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其代表的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以及经典车型款式让奥迪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公司总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

奥迪汽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四个环的汽车叫奥迪。

奥迪品牌是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品牌标志为四环相扣,目前属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子公司,总部位置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

奥迪品牌在中国由一汽大众生产,只生产部分车型。奥迪汽车品牌是在1909年的6月16日成立,成立的地点是在德国,使用的标志是四环相扣,所属的行业是汽车的设计和制造。

奥迪品牌旗下是有多款车型,分别是有奥迪的A1、A3、A4、A5、A6、A7、A8、Q1、Q2、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适合的人群比较多。

奥迪车标是四个圆圈的由来?

奥迪这个品牌是1909年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建立的,当时霍希刚刚被排挤出他创立的第一家公司——霍希公司。1899年霍希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

在1908年,霍希公司的年销量首次突破了100辆。但是公司走向正轨后,由于和董事会以及监事会之间存在分歧,霍希离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随后的1909年,霍希成立了奥迪公司。当霍希被踢出霍希公司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名字已经被注册为商标,万般无奈之下,霍希只能使用Horch的拉丁文翻译Audi作为自己第二家公司的名称。

此时奥迪公司的车标并不是四个圈,而是一个类似于“1”的标志。

奥迪使用四个环作为车标可以追溯到1932年,当时德国的汽车工业还不像现在这么强大,面对经济整体的低迷和海外汽车品牌低价的冲击,包括霍希、奥迪在内的几家德国汽车公司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经营危机。

于是乎,四家临近的公司想到了抱团取暖的方法,汽车联盟(Auto Union )应运而生,这其中就包括了霍希的“前任”霍希公司以及“现任”奥迪公司。此外,成立于1885年WANDERER(步行者)公司和DKW公司也是汽车联盟的创始成员公司。

在1933年汽车联盟第一次以公司的形象出现,在德国汽车展上,汽车联盟展出了自己的四环标志,四家公司的商标被揉合在一起,这就是奥迪车标是四个圆圈的故事。

奥迪汽车发展史

 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霍希毕业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mittweida)镇的一个技术学院。开始他在曼海姆的卡尔·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后来成为汽车制造部的总经理。1899年,霍希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1902年,霍希将公司迁至萨克森州的莱辛巴赫(reichenbach), 1903年公司开始生产两缸发动机汽车。随后在1904年又迁至茨维考。迁至茨维考后,公司又开始生产四缸发动机汽车。该种汽车性能极佳, 1906年在当时世界上路况最艰难、距离最长的汽车拉力赛(herkomer run)中赢得冠军。两年后,霍希公司的年销量第一次突破100辆。  奥古斯特·霍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与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存在分歧,奥古斯特·霍希于1909年离开了由他创立的霍希公司,随即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来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册为商标,因此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奥迪)这个名字。也就诞生了奥迪这个品牌。  奥古斯特·霍希于20世纪20年代移居柏林,在1932年被任命为汽车联盟监事会成员,并继续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1944年,他离开柏林来到saale地区。在上法兰哥尼亚(upper franconia)的münchberg,霍希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于1951年去世,享年83岁。  奥古斯特·霍希在一生之中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伟大的贡献。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他在汽车开发方面的潜力。他的主要优势就是技术创新,以及惊人的决心和意志,这些都为汽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奥古斯特·霍希的影响,霍希公司在霍希本人离开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内,只能生产有限的几种车型,而且在技术和设计上都未能超越其创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专门生产飞机引擎的argus-werke公司与霍希公司合并组成新的霍希—韦尔克公司(horch-werke)。最有名的两位工程师阿诺德·佐勒(arnold zoller)以及后来的保罗·戴姆勒(paul daimler,gottlieb daimler的儿子),后来都被提拔为设在茨维考市的霍希—韦尔克公司的首席设计师。由保罗·戴姆勒开发的八缸发动机汽车——horch 8。该车以其强大的发动机功能、可靠的性能和精巧的车身外形引起关注,为竞争对手树立了标准。从此horch 8成为汽车制造业中优雅、豪华以及最高标准的代名词。  1931年秋天,霍希—韦尔克公司在巴黎汽车展上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外形被漆成耀眼的**、带有棕色软顶棚、用绿色皮革作内饰、配有12缸发动机的运动敞蓬跑车。从1932年到1934年,这款豪华的horch汽车只售出了80辆。尽管市场对豪华汽车的需求开始下降, horch汽车仍占据了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销量比竞争对手之和还多三分之一:例如在1932年,horch汽车在德国销售773辆豪华汽,并出口大约300辆。  (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是英戈尔斯塔特(ingolstadt)奥迪汽车博物馆中最光彩夺目的珍品之一。由茨维考(zwickau)的汽车联盟霍希工厂于1939年生产。当时仅生产七辆,价格为22,000德国马克。车身由当时著名的glser公司创意,该公司总部设在德累斯顿(dresden)。这辆车造价22,000德国马克,相当于当时的一套独立住宅的价格。为了再现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昔日的绰约风姿,奥迪历史文化部耗时两年,花费了5000多个工时将其修复。所配备的直列8缸发动机油箱容量达4944立方厘米,输出功率强达120 马力。)

霍希的奥迪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奥迪的标志为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奥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车公司、漫游者汽车公司(Wanderer)以及DKW汽车公司,这四家汽车公司于1932年合并为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于1969年合并,组成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1985年,该公司改名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总部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四环标志沿用至今。

第一部分(战前)

德国奥迪公司的历史悠久而又历经多变,其制造汽车与摩托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最初设在萨克森州的四家汽车公司——茨维考市(Zwickau)的奥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车公司、开姆尼--西格玛市(Chemnitz-Siegmar)的漫游者汽车公司(Wanderer)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车公司,对当时德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四家汽车公司于1932年合并为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以下简称汽车联盟)。从汽车产量来说,汽车联盟是当时德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商品标志为四个连接的圆环,代表参与合并的四家汽车公司。

二战以后,汽车联盟位于萨克森的汽车制造厂被前苏联占领军没收并拆除。此后,该公司的很多高层人员前往巴伐利亚,并于1949年在英戈尔斯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它继承了老汽车联盟的传统,仍以四个连环作为标志。

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于1969年合并,组成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1985年,该公司改名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总部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四环标志沿用至今。

霍希(Horch)

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霍希毕业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Mittweida)镇的一个技术学院。奥古斯特?霍希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他在汽车开发方面的潜力。他的主要优势就是技术创新,以及惊人的决心和意志,这些都为汽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始他在曼海姆的卡尔?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后来成为汽车制造部的总经理。1899年,霍希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1902年,霍希将公司迁至萨克森州的莱辛巴赫(Reichenbach),随后在1904年又迁至茨维考。1903年公司开始生产两缸发动机汽车。迁至茨维考后,公司又开始生产四缸发动机汽车。该种汽车性能极佳, 1906年在当时世界上路况最艰难、距离最长的汽车拉力赛(Herkomer Run)中赢得冠军。两年后,霍希公司的年销量第一次突破100辆。

因与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存在分歧,奥古斯特?霍希于1909年离开了由他创立的霍希公司,随即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霍希”的名字已被原来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册为商标,因此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奥迪)这个名字。

奥古斯特?霍希于20世纪20年代移居柏林,在1932年被任命为汽车联盟监事会成员,并继续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1944年,他离开柏林来到Saale地区。在上法兰哥尼亚(Upper Franconia)的Münchberg,霍希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于1951年去世,享年83岁。

霍希公司在霍希本人离开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内,只能生产有限的几种车型,而且在技术和设计上都未能超越其创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专门生产飞机引擎的Argus-Werke公司与霍希公司合并组成新的霍希-韦尔克公司(Horch-Werke)。最有名的两位工程师阿诺德?佐勒(Arnold Zoller)以及后来的保罗?戴姆勒(Paul Daimler,Gottlieb Daimler的儿子),后来都被提拔为设在茨维考市的霍希—韦尔克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1926年秋天,霍希-韦尔克公司展出了由保罗?戴姆勒开发的八缸发动机汽车——Horch 8。该车以其强大的发动机功能、可靠的性能和精巧的车身外形引起关注,为竞争对手树立了标准。从此Horch 8成为汽车制造业中优雅、豪华以及最高标准的代名词。

1931年秋天,霍希-韦尔克公司在巴黎汽车展上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外形被漆成耀眼的**、带有棕色软顶棚、用绿色皮革作内饰、配有12缸发动机的运动敞蓬跑车。从1932年到1934年,这款豪华的Horch汽车只售出了80辆。尽管市场对豪华汽车的需求开始下降, Horch汽车仍占据了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销量比竞争对手之和还多三分之一:例如在1932年,Horch汽车在德国销售773辆豪华汽,并出口大约300辆。但是,公司仍然遇到了财政困难,这主要是由销售过程的资金问题造成的。

奥迪

1910年,由霍希先生创办的新公司——奥迪公司生产的第一辆奥迪牌汽车出现在市场上。在1912年至1914年之间,在世界上公认的最艰难的长距离汽车拉力赛——国际奥地利阿尔卑斯汽车拉力赛中,奥迪汽车连连夺冠,赢得特别赞誉。一战以后,奥迪首创汽车方向盘左置技术,并将排档杆移至汽车中部,使得驾驶更为方便。从此,奥迪在众多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

1923年,第一辆六缸奥迪汽车问世。该车有一个空气过滤器,这在当时是开先河之举。几年后,空气过滤器成为汽车的必备设施。同时,奥迪在德国汽车制造厂家中率先应用了奥迪独家设计制造的液压四轮制动系统。1927年,奥迪首席设计师Heinrich Schuh将第一辆被称为“Imperator”的奥迪八缸汽车推向市场。不巧的是,这款豪华车推出时正遭遇豪华车市场迅速下滑。

DKW

乔尔根?斯卡夫特?拉斯姆森(J?rgen Skafte Ra***ussen)出生于丹麦,曾在米特韦达(Mittweida)学习工程,毕业后在萨克森设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1904年,他在开姆尼斯建立了一家设备工程公司。三年后,他来到厄尔士山脉(Erzgebirge)地区的Zschopau,并从1916年开始进行蒸汽驱动的汽车实验。尽管没有通过这些实验制造出一些特别的车型,公司却由此确定其名称为DKW-蒸汽驱动汽车的德文名称(Dampf Kraft Wagen)的缩写。1919年,拉斯姆森从Hugo Ruppe手中获得了两冲程发动机的设计,这是一个名为“Des Knaben Wunsch”(意为“男孩的梦想”)的玩具发动机的微型版本。这种微型发动机迎合了高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并作为冲程发动机,于1922年被改进成“Das kleine Wunder”(小奇迹)摩托车发动机。在拉斯姆森、经理Carl和首席设计师Hermann Weber的努力下,DKW成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同时也成为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的发动机制造商。

1927年,拉斯姆森从Detroit汽车公司获得6缸和8缸发动机设计方案和生产设备,随后推出了分别配有这两款发动机的新型奥迪车。但是豪华车市场迅速下滑,拉斯姆森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开始转向小型汽车的制造。DKW最早生产的汽车是后轮驱动,在Berlin-Spandau制造。1930年末,拉斯姆森委托茨维考工厂开发具有下列设计的汽车:两个气缸,容积为600cc的两冲程摩托车发动机,皮革装饰的整体木制底盘,前后摆动轴,以及前轮驱动。由奥迪设计师Walter Haustein 和Oskar Arlt设计出符合以上要求的汽车,被命名为DKW Front,并在1931年柏林汽车展上的首次亮相中引起轰动。DKW Front在奥迪工厂生产,是当时德国产量最高、最受欢迎的小型汽车。

漫游者(Wanderer)

漫游者这一名称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与1885年建立于开姆尼斯的Winklhofer&Jaenicke工厂制造的自行车有关。1902年漫游者开始生产摩托车,1904年第一次试生产汽车。1913年,漫游者开始批量生产一款名为“Puppchen”的小型汽车,而且深受大众喜欢。但是直到配有30马力1.5升发动机的漫游者W10汽车在1926年首次亮相时,该款小型车的第二代才推出市场。该车型综合了当时世界汽车工业的所有最新开发成果,如方向盘左置、中央排档杆、多用途干板离合器、整体铸缸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四轮制动系统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为了应付供不应求的局面,公司在Siegmar市的开姆尼斯郊区成立了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厂。汽车部件继续在原有工厂内生产,然后铁路运输到新工厂。零配件直接从车箱卸到组装线上。这种准时制生产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末正好适应了生产的需要:位于Siegmar的周转仓库最多只能容纳一天的汽车生产量——25辆汽车。

汽车联盟

20世纪20年代,奥迪、霍希、DKW和漫游者四家汽车公司各自应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相安无事。但流水线组装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使生产能力迅速上升,进而要求企业不断拓展市场,而提高销量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国外汽车厂家引发的价格战又使各汽车公司蒙受很大损失。德国汽车工业发现很难依靠自身解决这些财务问题,需要银行的支持。于是,萨克森州银行满足了拉斯姆森的需求,为拉斯姆森集团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此后,萨克森州银行为了保持其在汽车行业的利益,以四家公司为基础,建立了汽车联盟,其总资产为1,450万德国马克。

汽车联盟拥有Audi、DKW、Horch 和Wanderer四个品牌及其产品。但要开发统一的集团理念并使其在这些非常传统的公司中得以运作,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车型开发

在1933年德国汽车展(German Automobile Exhibition)上,汽车联盟第一次以公司的形象出现,它展出的四环标志奥迪前轮驱动中型汽车引起了轰动。但是,由于市场对ant-garde技术的认知有限,其创新特征并没有带来很大的销量。于是,汽车联盟对设计作了修改。1938年,内饰十分现代、发动机性能优越的奥迪920汽车投放市场。其装配的最新开发的OHC发动机功率达75马力,车速最高达140公里/小时。这种动力大、体积小的汽车深受那些充满动感活力的人士钟爱。后来,这种前轮驱动的汽车被改为后轮驱动,侧置底盘代替了中央方型底盘,并有6窗型和双门4窗型两种。市场对奥迪920的需求非常大,投放不久就销售了中的一年销量。

第二部分(战后)

在英戈尔斯塔特市的新开始

1949年9月3日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一家新的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以下简称:新汽车联盟),它是今天的奥迪汽车集团的前身,旨在复兴老汽车联盟(Auto Union )在萨克森建立的传统基业和品牌。

在新汽车联盟创业之时,人们的生活普遍困难,只能使用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在刚开始的几年中,在英戈尔斯塔特生产的产品只有两冲程发动机的DKW摩托车和汽车。新汽车联盟在1949的正式建立实际上已是老汽车联盟战后复兴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在1945年12月19日“零点”发生之后,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负责向在过去六年战乱中幸存下来的所有战前由老汽车联盟生产的车辆供应备件,在西部被占地区,这类汽车共有6,000多辆。

为什么要选择英戈尔斯塔特市?

英戈尔斯塔特市位于巴伐利亚(Baria)中心,交通四通八达,这是选择它作为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的原因之一。英戈尔斯塔特市政当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的就业。不过,在英戈尔斯塔特市重建汽车联盟的最关键原因是其作为军事重镇所保留的百年军事“遗产”:辽阔的土地、无数的兵营、***、炮塔等。这些对于一个无钱建造新厂房的公司来说可算是无价之宝。

从Schrannen街军事供应站的总部开始,公司逐渐接管了一些建筑,如“和平凯撒兵营”(Friedenskaserne)、新军械库、军士大楼、车辆大厅、库、骑术训练厅以及宽阔的阅兵广场。公司的设施分布整个城市,进行常规的条理性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人们将公司自嘲为“窝棚公司”。

“巴伐利亚大***”

1954年8月9日,巴伐利亚金属加工业爆发了一次大***,许多英戈尔斯塔特市的居民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年轻的联邦德国发生的最早的大规模工业***之一,金属加工业的公司将其称为“战后最重大的”。

当时新汽车联盟有员工5,000人,作为英戈尔斯塔特市最大的厂商之一,同样也有许多员工扔掉了生产工具。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改善工作和居住条件。***一直持续到1954年8月31日。通过仲裁,劳资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巴伐利亚大***才结束。***的结果是工人们的工资提高了4%多一点。

大股东的交易

新汽车联盟因巴伐利亚大***额外支出92万德国马克。1954年是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约40万德国马克)。同年,Friedrich Flick——钢铁巨人Eisenwerk-Gesellschaft Maximilianshütte mbH Sulzbach-Rosenberg的主要股东——收购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的部分股权。他几年前就意识到英戈尔斯塔特的这家汽车制造商有一天会需要一个拥有大量资本的合作伙伴。

1957年,Flick建议戴姆勒-奔驰公司并购汽车联盟股份公司。那时,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0%的股份,拥有戴姆勒-奔驰公司25%的股份。他的想法得到了瑞士富豪Ernst G?hner的支持,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1%的股份。戴姆勒-奔驰公司接受了此提议。考虑到国外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戴姆勒-奔驰公司想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扩大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Flick还向戴姆勒-奔驰公司暗示了他正在与福特公司进行协商的重要信息。

1958年4月24日,戴姆勒-奔驰公司仅以4100万马克的价格收购了汽车联盟88%的股份。一年以后,1959年,新汽车联盟剩下的股份也出售给了戴姆勒-奔驰公司。戴姆勒公司管理委员会发言人Fritz K?necke总结这次德国第二大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的合并时说,“我们娶了一位美丽的名门闺秀”.1958年4月9日,德国《商报》(Handel***latt)写到:“从销售和税收方面讲,这次收购拥有年营业额约4亿德国马克及10,000名员工的汽车联盟,使戴姆勒-奔驰公司再次成为联邦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英戈尔斯塔特的新工厂

在被戴姆勒-奔驰公司并购之时,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生产的车辆只是摩托车和DKW速递货车,汽车总装集中在杜塞尔多夫的工厂,该工厂于1950年投产。

为了获得资金,公司推迟生产低价格的小型汽车。这种小型汽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开发,并准备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以“DKW Junior”的名字投放市场。尽管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收购保证了其迟迟未建项目所需的资金,但公司仍然缺少必要的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毫不迟疑地建立一个新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也好,或在Zons市也好,这两个城市靠近杜塞尔多夫市,因为公司在杜塞尔多夫已经收购了一个工业基地。时任劳资协会和国家议会成员的Fritz B?hm——他的同事曾说他像一头战斗的狮子——促成了新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的建立。得益于他与政界的关系,巴伐利亚州总是比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超前一步。巴伐利亚州银行2,500万德国马克的对公司最终决定在英戈尔斯塔特市建立新工厂起了重要的作用。

选择英戈尔斯塔特的另一个原因是两轮交通工具的经营面临瘫痪的境地:由于对摩托车需求急剧下滑,公司在短期内降低DKW摩托车的产量。与Zons市相比,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戈尔斯塔特市有很多熟练工人,这是公司决定在此建立新工厂的主要因素之一。1959年,公司在这里投资7,600万德国马克,1960年又追加投资了5,100万德国马克。地方报纸《Donaukurier》这样评价这个新建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附近即将建立欧洲最大、最现代的汽车工厂。”

大股东的再交易

1958年底,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有3,700名员工;一年以后,员工数量增至5,700人。新工厂的建立不仅使员工数量急剧增加,也促使新汽车联盟决定将其生产基地于1961年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并于1962年将总部也迁至该城,从而实现了中的合理化配置和降低成本。但从1962年起,当总公司生产和销售正处于高峰时,新汽车联盟的生产和销售却都处于低迷状态。

特别是1964年,新汽车联盟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戴姆勒-奔驰公司尽管名声很好,但由于子公司无法与母公司愉快合作,子公司的财政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新汽车联盟被转售给了大众汽车公司。这是一个惊人的商业交易。新闻杂志《明镜》第45期写到:“戴姆勒-奔驰公司最大的股东Friedrich Flick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设计、反思和琢磨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公司重组方案。”评论说,Flick不仅策划了“1964年最大的商业”,而且还帮助列出了该的细节。

从1964年起,新汽车联盟的所有权分几个阶段出售给了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为此交易共花了2.亿德国马克。截止1966年,大众公司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光景有好也有坏……

新汽车联盟被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收购,免遭了破产。曾经十分流行的两冲程发动机走到了尽头,大约30,000辆未出售的DKW汽车成了垃圾堆。这时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系列成了新汽车联盟的救星:从1965年5月至1969年7月,在英戈尔斯塔特大约组装了348,000辆大众甲壳虫系列汽车。

从1965年8月,新“奥迪”汽车投放市场以后,新汽车联盟开始慢慢走出困境。这款在英戈尔斯塔特制造的四冲程发动机汽车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并成功奠定了新车型系列的基础。然而好景不长,在15年似乎未受阻碍的经济复兴之后,1966年和1967年,德国突然遭遇经济大萧条,新汽车联盟受到了重创,必须大量削减生产量,而且速度要快。

1969年3月,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并协议。新公司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成立于1969年1月1日,总部设在内卡苏姆。公司从一开始就用了一套发展与扩张的方针,奥迪和NSU汽车的产量稳步增长,直到13年的石油危机初露端倪。14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对汽车市场也产生了负面冲击,公司不得不将汽车产量从头一年的40万辆削减至33万辆。这么大的举措使公司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裁员:14年,总员工数量从3.38万下降至2.86万;15年,仅在英戈尔斯塔特,就有1,700个工人失去了工作。

进入一个新规模

15年底,汽车工业开始复苏,这从奥迪汽车销售数量上得到反映。17年3月,最后一辆NSU R80汽车离开生产线,这标志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NSU品牌完成了使命。从那以后,所有在内卡苏姆生产的汽车都是“奥迪”品牌。

1980年,随着奥迪独家技术——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应用,第一批量产全时四驱车引起了轰动。随后,奥迪通过参加赛车活动,考验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各项性能。1982年,奥迪赢得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汽车制造商锦标赛德国品牌第一名;1983年,Hannu Mikkola驾驶一辆奥迪四驱汽车成为世界汽车拉力赛的冠军;年,奥迪囊括世界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员锦标赛冠军。

1982年,奥迪创造了另一项记录:第三代奥迪100汽车风阻系数降低至0.30,成为世界上量产轿车中空气动力性能最佳的车型。在日益要求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时代,奥迪汽车引领了潮流。

1985年1月1日,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重新命名为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同时公司注册地址从内卡苏姆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车速限制和减少尾气排放的讨论不断升温,奥迪和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感受到了由此引发的市场冲击。1985年,国内汽车销售下降了7.5%,而出口则增长了9.4%。

1985年,奥迪公司的总投资达到10亿德国马克—公司有史以来总数最多的投资,主要用于改善生产设备和新技术研发。1986年秋天,全电镀车身的新奥迪80型汽车投放市场,这种技术能保证汽车10年不生锈,在同级别汽车中树立了新标准。1988年,奥迪第一辆3.5升V8发动机和四气阀豪华型轿车——V8型轿车首次亮相,标志着奥迪开始重返顶级豪华轿车市场。

奥迪的口号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这句口号被TDI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技术再次证实。该技术的低燃油性能给人以深刻印象。1992年,一辆标准的奥迪80 TDI轿车环游世界,行驶了40,273公里,平均百公里油秏只有3.78升,平均时速为85.8公里/小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市场比较疲软,但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货币统一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需求。1991年,奥迪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突破148亿德国马克。但到1993年,这种繁荣也只是能够暂缓德国经济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的衰退趋势。

在1993年秋天东京汽车展上,奥迪展示了世界第一辆用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的汽车,宣布了一个全新汽车时代的开始。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改进车型,全铝车身的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随着奥迪A8的问世,奥迪对车型系列的命名开始改变。同年夏天,奥迪A6投放市场,而新款奥迪A4也于当年11月投放市场。新款奥迪A4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5年,仅在德国就售出120,000辆。

1995年秋天,奥迪亮出了另一张王牌——TT跑车,该车型成功地将独特设计与现代时尚特征和成熟的技术结合在了一起。一年以后,两门紧凑车型的奥迪A3投放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客户。19年,奥迪展示了一款新奥迪A6和Al2,后者是根据第二代A技术制造的一款全铝车身车型。奥迪TT硬顶敞篷跑车(Coupé)和软顶敞篷跑车(Roadster)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投放市场。

奥迪以面向未来的迷人车型进入了一个新千年。2000年6月,奥迪A2投放市场,该款车型再次巩固了奥迪在轻型铝车身方面的竞争力。同年的10月份,公司又一个主打车型——奥迪A8W12在巴黎汽车展上亮相。于2002年投放市场的新款奥迪敞篷跑车和新奥迪A8则突出了奥迪车的运动特性,而这一特性在奥迪RS6车型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奥迪是一个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2002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年收入约226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51,000多人。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从1932年起奥迪是一个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

主要产品有A3系列、A4系列、A6系列、A8系列和敞篷车及运动车系列等。

奥迪的历史,被二战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二战前的汽车联盟,第二部分为二战后的奥迪发展。

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

拖代替推:如今80%以上的汽车运用这种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简约而不简单,为机动化交通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霍希8缸,澎湃的动力,非凡的工艺,德国第一台八缸发动机。

澎湃的动力,非凡的工艺,德国第一台八缸发动机。

汪克尔发动机,发明者希望以其转子发动机彻底改变发动机设计。

重量越轻则越有利于加速。以多种方法减轻重量,从而提升性能。

空气动力学,行云流水,将阻力减至极致。

发明者希望以其转子发动机彻底改变发动机设计。

简约而不简单,为机动化交通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2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年收入约226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51,000多人。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四十二。

新奥迪A8即使是在其深受欢迎的六缸TDI柴油发动机车型和12缸发动机车型尚未投放市场的情况下,销量也已经跃居其上。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豪华汽车品牌,奥迪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奥迪充满自信地进入了一个新世纪。

标签: #奥迪

上一篇伏尔加汽车新款2021-伏尔加汽车哪个国家的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