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2021第四季度交付-特斯拉季度交付量近四年首降

tamoadmin 0
  1. 特斯拉大减价最狠直降4.8万!自主品牌刚经历涨价潮网友:这价格杀疯了
  2. 被KPI逼疯的特斯拉!
  3. 特斯拉降价拉动需求马斯克:1月订单达到产能两倍
  4. 李想预判未来:2024年进入“彻底”智能电动车时代
  5. 特斯拉:股价涨了,但销量呢?

新能源汽车或掀新一轮降价潮

4月12日,特斯拉(TSLA.US)香港宣布降价,降幅最多达14%。两天前,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最高降价6%。不仅是特斯拉,在燃油车因国六B清库存上演降价潮后,近日,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优惠活动,新能源车或将掀起新一波降价潮。

从公告内容来看,降价原因直指原材料价格回调。据上海有数据,4月12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2000元报19.8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52日。

特斯拉2021第四季度交付-特斯拉季度交付量近四年首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指出,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为新能源车企降价提供了成本空间。燃油车、特斯拉降价的可能使行业承压。2023年车市增速放缓,为提振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预计会有不少新能源车企降价促销。上海车展将有一大批新车上市,可能是降价的关键时间节点。

业内预期新能源车降价潮即将来临

在燃油车上演降价潮后,新能源车也有了降价潮的端倪。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多家车企官宣新能源车型降价,包括奇瑞新能源、深蓝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且不同于燃油车价格战含糊不清的降幅和促销模式,几家新能源车品牌都较为清晰地宣布了相关车型的优惠方式与额度。

4月10日,长安深蓝宣布开启“深蓝品牌周年庆”活动,提供1.2万元现金补贴,6000元金融补贴,4000元保险现金补贴。官方指导价为16.89万元起的SL03,补贴后起售价降到了14.99万元,降幅近两万元。

4月7日,比亚迪旗下海豹车型推出购车活动,综合优惠最高3.1万元,其中包括1.5万现金补贴,1万元金融贴息和6000元置换补贴,相当于打了九折。

此外,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也在本月推出限时补贴政策,对旗下几何E、几何G6、几何M6等车型补贴至高1.3万元,入门版车型降幅普遍为10%左右。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品牌选择了直接官宣降价。

4月9日,吉利睿蓝9正式调整官方指导价,其中降幅最大的高配版降价2万元至17.99万元,降幅为10%。4月8日,东风纳米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最大降幅为6000元。

奇瑞新能源在3月末宣布,将下调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其中,QQ冰淇淋120km奶昔款降价4000元,调整后价格为3.59万元,是降幅最大的一款车型,相当于打了九折。

不少业内人士预期,在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探、车市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会有大批新能源车加入降价的行列,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很可能是一个重要节点。

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预计还会有不少新能源车企降价。“重新恢复的车市盛会——上海车展可能是关键的时间节点,因为会有一大批新车上市,老车有促销需求。车展期间的订单表现是车市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特斯拉又开始降价

近日,特斯拉在全球多地市场降价。

据特斯拉美国4月7日消息,特斯拉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Model 3 ( 参数 | 询价 | ) (配置|询价)在美国的起售价分别降低1000美元,两款Model Y(配置|询价)的价格也均下调2000美元。Model S的基础款降价5000美元,降幅达6%。Model X(配置|询价)基础版下调5000美元。这是继1月与3月后,特斯拉美国市场今年第三次降价。

4月12日,特斯拉香港宣布,将于4月15日调整Model 3和Model Y的售价,调整幅度最多达14%。本次价格调整减幅最大的是Model 3 Performance,降幅达14.7%。Model 3长续航版本降幅为11.06%。Model Y长续航版本及Performance版本分别将降价8.7%及9.03%。

针对特斯拉降价,4月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应表示,降价的原因不是大家对特斯拉没有需求,而是大家没钱负担不起,只有把车价降下来,才是真正的满足需求。

单车毛利率高达30.5%的特斯拉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马斯克在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曾透露,下一代车型的尺寸将小于目前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成本将是现有平台的一半。

伯恩斯坦和花旗的分析师近期也评论认为:“特斯最近的降价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累计生产电动车约44.08万辆,同比增长44.3%;累计交付新车约42.29万辆,同比增长36%,不及市场预期。

交付量落后于产量,这表明该季度订单量大幅放缓。

伯恩斯坦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其他地区可能会进一步降价。我们注意到,在所有地区,除了美国的Model Y,几乎所有特斯拉车型的交货时间都相对较短(4周)。”“特斯拉正在对其交货期最长的车型降价,这一事实尤其表明,其他车型可能也会降价。”

红星资本局向特斯拉中国询问内地是否降价、何时降价,截至发稿没有回复。

电池级碳酸锂跌破20万元/吨关口

多个新能源车型降价的原因直指成本下降。

奇瑞新能源在公告中表示,降价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回调。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睿蓝汽车在降价公告中分别表示,“系因新能源车成本下降”,“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东风纳米在调价说明中也提到,“近期全球新能源材料价格回落。”

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下游需求的增速不及预期,供求错配等因素影响,近期锂电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

4月12日,据上海有数据,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2000元报19.8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52日;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跌10000元报27.1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32日。六氟磷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的价格也都在下跌。

业内预期,碳酸锂的长期稳定价格在20万-30万元/吨,但今年可能降至10万元/吨甚至更低。

上海钢联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碳酸锂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对于自有矿产的企业成本相对来说较低,由于市场需求缺乏回弹动力,终端及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周期尚不明朗的情况,市场将延续供强需弱局面,实际价格还是看需求走势。

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指出,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为新能源车企降价提供了成本空间。“新能源车企也有降价的动机。特斯拉、燃油车降价迫使新能源车企为抢夺市场占有率降价。行业普遍判断2023年车市非常艰难,新能源汽车更多要从燃油车抢市场。”

特斯拉大减价最狠直降4.8万!自主品牌刚经历涨价潮网友:这价格杀疯了

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

 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特斯拉表示,目前实施的疫情限制措施依然有效,要求所有员工待在家里,并遵守社区命令。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

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1

 目前为止,特斯拉在全球拥有四座汽车制造工厂,它们分别是美国弗里蒙特工厂、美国奥斯汀工厂、中国上海工厂和德国柏林工厂。而特斯拉向全球客户销售的智能纯电动车,其中绝大部分是出自弗里蒙特工厂和上海工厂。

 柏林工厂于3月22日举行了开业典礼,奥斯汀工厂也将于4月7日举行开业典礼。柏林工厂已经投产Model Y,奥斯汀工厂将主要用于生产Model Y和电动皮卡Cybertruck。即便如此,最起码整个2022年,弗里蒙特工厂和上海工厂仍将是特斯拉的两大主力生产基地。

 自从上海工厂正式投产运营以来,特斯拉对外交付的纯电动车在数量上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势。2020年,特斯拉对外交付49.95万辆,完成了年交付50万辆目标的99.91%,上海工厂可以说成是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特斯拉对外交付93.62万辆,距离100万辆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其中,上海工厂交付48.41万辆,相比2020年的交付量暴增235%。

 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对外交付31万辆,创造了该公司有史以来单季度最高交付纪录;有人做了比较合理的预估,上海工厂在这一季度可能交付多达18万辆以上。而且,外界大多认为,在2022年,特斯拉非常可能交付超过100万辆电动车;至于特斯拉实际能够交付多少,重中之重还是得看上海工厂的表现。

 然而,根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已于4月3日通知工人和供应商,上海工厂不会像先前预计的那样于4月4日恢复生产。消息人士称,特斯拉原本于4月4日恢复生产,但内部通知中称,复产现已被取消,该公司没有详细说明原因,也没有透露预计何时恢复生产。

 从3月28日以来,特斯拉上海工厂始终处于停产状态。该公司原本预计只会停产4天,但受疫情影响,特斯拉取消了原定复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工厂从正式投产至今,这一次停产持续时间最长。事实上,同样是受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曾于3月16日至17日连续停产过2天。

 换言之,仅从3月1日至4月4日这段时期(共35天),上海工厂就停产了10天。特斯拉上海工厂持续停产,可能影响到该公司在2022年3月和4月的生产和交付数据。

 据了解,上海工厂周产能约为1.7万辆,平均每天可生产2500辆新车。据此,上海工厂停产10天,预计产能损失(少生产)已达2.5万辆左右。不妨再进一步,如果以每辆车最终平均30万元的售价来算,可以认为特斯拉因短暂停产而损失(少赚)了约75亿元。

 其实,在特斯拉发布2022 年第一季度汽车生产和交付数量后,马斯克表示,由于全球供应链问题和上海工厂短暂关闭,2022年第一季度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季度”,特斯拉团队和主要供应商工作出色,才得以挽救了局面。因而可以试着猜想一下,对于上海工厂短暂停产,马斯克心里应该挺在意的。

 先前,有人就认为,上海工厂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停产,这或将导致特斯拉产能压力继续加大,而两款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交付期也恐怕再度延长。据特斯拉中国显示,目前,售价27.99万元的国产Model 3预计交付期已经从16-20周延长到20-24周,即使消费者现在下单,最快也要等上4个半月后才有可能提到新车。

 售价36.79万元的国产Model 3预计交期16-20周。售价分别为31.69万元、37.29万元、41.79万元的国产Model Y车型,对应交期依次为10-14周、16-20周、12-16周。

 据海外网友Troy Teslike日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工厂将交付80.30万辆新车(在中国本土市场交付55.30万辆),其次是弗里蒙特工厂交付49.65万辆,柏林工厂交付8.71万辆,奥斯汀工厂交付8.63万辆,合计特斯拉全年交付147.3万辆。

 理论上,上海工厂争分夺秒、开足马力生产,完全可能实现80万辆以上的交付量。甚至,上海工厂在今、明两年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斯拉会不会,或者何时在中国建造第二座超级工厂。

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2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周日发布的内部通知显示,其已经向工人和供应商发出通知,上海工厂不会像预期的那样于周一(4月4日)恢复生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原本于周一恢复生产,但内部通知中称,复产现在已被取消,不过该公司没有详细说明原因,也没有透露预计何时恢复生产。

 特斯拉表示,目前实施的疫情限制措施依然有效,要求所有员工待在家里,并遵守社区命令。

 特斯拉上海工厂为中国市场生产汽车,也是其最重要的出口中心。自3月28日以来,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始终处于停产状态。该公司原本预计只会停产四天,但因疫情限制,特斯拉取消了原定于周五和周六复工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停产是特斯拉上海工厂自2019年末投产以来,停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在3月中旬,该厂曾因疫情影响停产两天。

 知情人士称,特斯拉在其上海工厂每周生产6000辆Model 3和1万辆Model Y汽车,持续停产可能会影响该公司2022年3月和4月的生产和交付数据。

 特斯拉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不过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周六在推特上表示:“由于供应链中断和疫情限制,这是个‘异常’艰难的季度,但正是特斯拉团队和主要供应商的出色工作才挽救了局面。”

 周六,特斯拉报告称,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了310048辆电动汽车,创造了单季度最高交付纪录,共生产了305407辆汽车。特斯拉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新工厂将于本周开业,上个月其位于德国柏林附近的工厂已经投产。

特斯拉上海工厂仍未恢复生产,产能损失扩大3

 据路透社消息,特斯拉已通知工人和供应商,其上海工厂的生产在周一还没有办法恢复生产。据通知内容显示,周一的生产现已被取消。通知没有详细说明原因,也没有说明公司预计何时恢复生产。此外,也多家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在4月3日发邮件通知员工,因疫情依然严峻,要求员工继续呆在家里并遵守社区规定。针对该消息,特斯拉方面暂未回应。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4月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肺炎确诊病例425例,含7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累计确诊人数达7591例,新增无症状人数为8585例。可见肺炎疫情在上海的形势依然严峻。

 早前由于受到上海防疫政策影响,特斯拉在3月开始已多次宣布暂停生产。3月16日,据路透社报道,因中国收紧了对COVID的限制,以遏制最新的疫情。特斯拉在其上海工厂停产两天。3月28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再次宣布停产4天。

 随后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原28日停产4天至3月31日,但由于政策的变化特斯拉取消了4月1日至4月3日的生产,4月4日恢复生产,这样一算, 特斯拉上海工厂已停工7天。

 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二座超级工厂,该工厂主要产Model 3(参数丨)与 Model Y两款车型。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48.4万辆,同比增长235%,占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的51.7%,为特斯拉全球第一单一市场。

 特斯拉依靠上海工厂全年实现交付新车48.4万辆,其中在国内零售32.1万辆,剩下的16.3万辆主要出口至日本、欧洲等国家。中国市场,2021年Model Y国内零售169853辆,Model 3国内零售150890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月和2月特斯拉中国销量分别为59846辆和56515辆,其中出口分别为40500辆和33315辆,前两月中国市场交付量占全球市场总份额37.5%。

 不难看出,上海工厂作为特斯拉的第二座超级工厂,工厂的运作对特斯拉至关重要。

 昨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数据,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310048辆汽车,生产305407辆汽车。特斯拉表示,尽管面临着持续的供应链挑战和工厂停工,特斯拉全球仍然生产了超过30.5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31万辆汽车。虽然2022年一季度的交付量同比去年一季度的.交付量大增,去年同期的交付量和产量分别为184800辆和180338辆。

 但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Model 3和Model Y产能与交付量分别下降了1542辆与1526辆。瑞士信贷分析师Dan Levy表示:“鉴于特斯拉通常在季度末加大交付量,所以我们认为上海疫情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早前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发布推文表示,特斯拉交付了创纪录数量的汽车之后,中国的疫情和普遍的供应链问题使第一季度“异常困难”。从目前来看,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什么时候恢复生产还未知,这也将对特斯拉二季度的交付量带来不确定因素,或将拖低特斯拉的全年的销售业绩。

 毕竟上海工厂生产的新车占了特斯拉2021年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超过了弗里蒙特工厂。今年3月的多次停产,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也将受到影响。

被KPI逼疯的特斯拉!

继去年10月24日降价后,今年刚开始,特斯拉国产车型就再次大幅降价,Model3、ModelY等主力车型价格创历史新低。随后“特斯拉降价”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终止,近日,国内各大新能源车企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安、南北大众、宝马等车企,都对旗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进行了调整,最高涨幅达到了2万元。

据澎湃新闻,针对小鹏汽车是否会跟进降价一事,小鹏汽车内部相关人士回复记者表示,小鹏汽车有自己的销售节奏,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产品售价及促销活动,而非跟随其他车企。

特斯拉再次宣布大降价

网友:杀疯了

1月6日,特斯拉宣布,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25.99万元,交付周期1-4周。其中降幅最大的是Model3后驱版,降了3.6万元,降幅达13.54%;而单价降价最“狠”的是ModelY长续航版,直降4.8万,降幅达13.41%。

此外,特斯拉还公布了全新的ModelS和ModelX售价,分别为78.99万起和87.99万元起。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杀疯了!

还有网友表示:“半年ModelY亏5万”“”半个月亏3万“这是不打算做回头生意了”?

就在去年10月24日,特斯拉曾突然宣布调整售价,其中Model3后轮驱动版售价为26.59万元,降价1.4万元;ModelY后轮驱动版下调2.8万元至28.89万元

据第一财经,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从去年9月份开始便开启了“变相降价”促销,对于自9月16日到9月30日完成提车的车主,特斯拉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保险补贴可直接用于减免车价。10月24日,特斯拉突然宣布国产车型全系下调售价,下调幅度在1.4万~3.7万元。此后,特斯拉便时不时推出保险优惠、现车优惠政策,用以提振需求。今年1月1日,特斯拉还推出新年限时,即日至2月28日期间,完成交付的Model3和ModelY的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若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还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不过,该新年限时因为此次降价而提前终止了。

与此同时,特斯拉相关概念股却纷纷走高,截至中午休市,方正电机股价涨1.63%,赛伍技术涨8.81%,卧龙电驱涨2.56%。

销量不及预期

被比亚迪“挤下神坛”?

特斯拉多轮“降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需求不达预期。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特斯拉需求不振的消息便时有传出。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9月,特斯拉累计交付约31.82万辆,市场份额为8.2%;2022年前11个月,特斯拉中国累计交付约39.8万辆,市场份额下降至7.9%。相较之下,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前11个月其市场份额已达31.3%。

另据招商银行国际(CMBI)发布的一份报告,特斯拉从2022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在中国的平均每日零售额较2021年同期下降了28%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车型少,适配工业化大生产需求,便于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单车毛利。但在智能化时代,市场增量不断,单一车型显然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价位的产品需求。此外,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及比亚迪、埃安等主流车企的快速起量,也成为特斯拉在华市场份额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2022年全年销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40%,未实现此前设定的150万辆年销量目标。而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特斯拉也被比亚迪以185.7万辆的总销量拉下销冠宝座

据每经网,特斯拉生产与销售数据追踪服务商TroyTeslike表示,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订单积压量近月来一直在迅速减少,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降至19万辆,环比下降约33%。而该数字曾在2022年8月底接近40万辆,2022年3月~7月期间接近50万辆。

事实上,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特斯拉的产销量已开始打破平衡。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产量为25.8万辆,交付量为25.4万辆,产销量相差仅为0.4万辆。然而,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产量为36.5万辆,交付量为34.3万辆,产销量差为2.2万辆。而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产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至3.4万辆以上。

虽然特斯拉方面将此现象归结于“在途车辆数量增加”,但也有观点认为,特斯拉正面临市场需求下降的局面。瑞穗证券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短期内,我们认为特斯拉销售可能疲软,因为宏观‘逆风’和消费信心疲软可能会降低对高价电动汽车的需求。”

此外,在数月前,华尔街对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的普遍预期还在200万辆以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现在分析师已经降低预测目标,认为特斯拉2023年的交付量将低于200万辆;德意志银行将特斯拉全年交付量预测下调至184万辆,年增幅大约为40%,再次低于马斯克此前立下的50%增长目标;高盛则将2023年特斯拉的交付量预测下调至180万辆。

“虽然特斯拉2023年的产能有望达到240万辆左右,但该公司运营的几个地区的宏观指标正在放缓。特斯拉最近的降价和保险激励等措施也表明,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面临需求放缓。”高盛分析师MarkDelaney表示。

特斯拉股价在2022年出现“雪崩”,较年初下跌达69%,跌幅是以美国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34.61%)的两倍,并超过Facebook母公司Meta,成为2022年度美股表现最差劲的科技股之一。

截至当地时间1月5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2.9%,报收110.34美元,总市值34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9万亿元)。

据悉,日前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将2023年的销量目标确定为400万辆。这意味着,即使特斯拉在2023年成功实现50%的增量目标(196.5万辆),其全年销量也将不足比亚迪的一半,这家曾在马斯克眼中“生存成迷”的中国车企,或许正将特斯拉逐渐“挤下神坛”。

比亚迪等国内车企宣布涨价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这也意味着,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

据封面新闻,随着补贴终止,近日,国内各大新能源车企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安、南北大众、宝马等车企,都对旗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进行了调整,最高涨幅达到了2万元

比亚迪

涨价详情:整体涨幅2000-6000元不等。其中,唐家族中,唐EV整体涨价3000元,唐DM-p涨价2000元,2021款唐DM-i涨4000元,2022款唐DM-i涨2000元;宋家族中,宋ProDM-i和宋MAXDM-i均涨价2000元;秦家族中,秦PLUSDM-i涨2000元,秦PLUSEV涨3000元;元家族中,元Pro涨6000元,元PLUS涨2000元;汉家族中,2021款汉EV涨价5000元,2022款汉EV涨价2000-2300元不等,汉DM-i以及DM-p涨价2000元。

长安

涨价详情:长安深蓝SL03纯电版涨6000元,增程版涨3000元;LUmin糯玉米155km清甜款、210km香甜款均涨价1000元,301km蜜甜款涨价6000元。

奇瑞

涨价详情:小蚂蚁涨价幅度分别为4000元、6000元、9000元;***Pro两款车型涨价3000元。

上汽荣威

涨价详情:荣威eRX5上涨5000元,荣威Ei5、荣威i6MAX均上涨6000元,科莱威CLEVER上涨8000元。

上汽大众

涨价详情:针对ID.3/ID.4X/ID.6X三款车型进行调整,除ID.3纯净智享版涨价1.3万元外,其它车型均涨价6600元

一汽-大众

涨价详情:针对ID.4CROZZ/ID.6CROZZ两款车型售价进行调整,上涨幅度为6600元。

宝马

涨价详情:2023年2月1日起,将对i3、iX3、i4全系车型进行价格调整,涨价幅度在0.4万元-2万元不等。

腾势

涨价详情:腾势D9DM-i官方指导价上调6000元。

哪吒

涨价详情:哪吒S涨幅3000元,哪吒U-II涨幅6000元,哪吒V涨幅4000元。

零跑汽车

涨价详情:零跑T03全系车型上涨3000元,零跑C11全系车型涨6000元。

合创汽车

涨价详情:合创Z03最低涨价2000元,最高涨价8000元。

云度

涨价详情:云度π1全系涨价5000元。

东风新能源

涨价详情:纳米BOX续航331公里车型上涨9000元,续航里程351公里车型价格上涨8500元。

特斯拉降价拉动需求马斯克:1月订单达到产能两倍

来源:周继凤?深燃团队

最近特斯拉戏码十足。

CEO埃隆·马斯克在迟到数月的电池日上画了无数张大饼;

特斯拉10月初又亮出了降价刀法,市场上源源不断长出新韭菜;

特斯拉取消了7天无理由退车政策,主动取消了公关部,马斯克的个人Twitter成了唯一的对外公关窗口;

2020年Q3财报发布的前一天,马斯克在Twitter公布,即将推出全自动驾驶测试版,再度***了市场和大众的神经;

但这些都不及10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四点公布的2020年Q3季度财报***,特斯拉拿出了史上最好的业绩:

远高于市场预期的营收(87.71亿美元)、几乎等同于前四个季度总和的净利润(3.31亿美元),连续五季度盈利。

分析师甚至称,标普500指数必须纳入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了。

即便如此,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之一埃隆·马斯克肩上的担子依旧非常重——他立下的flag是2020年实现50万辆交付的目标。

伴随Q3季度业绩的发布,我们可以计算出,截至2020年9月份,特斯拉累计交付31.835万辆。

这意味着,距离年初制定的50万辆交付指引,还有18.165万辆的距离。这个任务量有多重?

自2018年以来,特斯拉单季度销量都没超过18万辆,如今史上最好成绩是今年Q3季度交付的13.93万辆。

前面一系列动作似乎都成了小打小闹,如今分析师和市场都盯着的关键问题是——马斯克,年底快到了,你的KPI能完成吗?

五连盈,史上最好的业绩

毫无疑问,特斯拉业绩和股价的驱动力是汽车交付量,本季度创纪录的交付量让其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高增长。

数据来源?/?财报、公司

制图?/?深燃

财报显示,特斯拉Q3季度营收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2%,略高于市场预期的84.78亿美元。

净利润为3.31亿美元,几乎是特斯拉前四个季度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131%,略不及市场预期的3.69亿美元。

通常,更多的交付量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以及利润,但这一切其实取决于特斯拉每辆车的平均价格。

特斯拉在财报中指出,汽车平均售价(ASP)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产品结构继续从Model?S和?Model?X转向更便宜的Model?3和Model?Y。

说白了就是,随着单车价格下降,利润也因此而摊薄。

数据来源?/?财报、公司

制图?/?深燃

但好在,特斯拉毛利率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整体毛利率一直维持在2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Q3季度的汽车销售毛利率(也就是单纯卖出新能源车所剩下的毛利,特斯拉另有软件收入)相比于前几个季度抬升了。

说明在降价的同时,特斯拉找到了压缩成本提高盈利空间的方式。

此前特斯拉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净利率仅为1%左右,而Q3季度,净利率增长为4%。

随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未来销售额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特斯拉将会进一步释放盈利空间。

能否实现五个季度连续盈利,同样是市场对特斯拉的拷问,如今靴子落地,特斯拉实现了五连盈,彻彻底底证明了盈利能力,而且今年有望成为连续多年亏损后的第一个盈利年份。

更为重要的是,特斯拉再一次有望进入标普500指数。此前,在7月23日公布Q2业绩后,特斯拉净利润超预期且连续4个季度盈利,已符合纳入标普500的关键条件,但最终落选。

如今特斯拉继续保持盈利,正如富国银行分析师克里斯托弗·哈维(Christopher?Harvey)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解释的那样。

如果特斯拉最终再次实现盈利,那么标普500指数就必须纳入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

50万辆KPI能完成吗?

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交付量时,几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7月至9月间,交付了13.93万辆汽车,生产了14.5036万辆汽车,远超预期。

但马上又开始替马斯克担心,马上就到年底了,2020年的KPI能完成吗?

马斯克2019年就曾立下flag,当年交付量达到36万至40万辆。

到了2019年Q4季度业绩发布时,特斯拉全年共卖出36.75万辆,同比增长约50%,不仅完成了KPI,还一度大幅超过华尔街预期。

于是特斯拉继续立下了来年flag——2020年的电动车交付量将“轻松超过50万辆”。

彼时,特斯拉自信地认为,“由于Model?3在上海上市,以及Model?Y分别在上海和弗里蒙特投产,今年的产量可能会超过交货量。

Model?3和Model?Y的总产能目前为每年40万辆,特斯拉工厂正在增加机器,已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年50万辆。”

按照这一逻辑,50万辆妥妥地没问题。

万万没想到,疫情席卷全球,车市一度陷入寒冬,不少车企纷纷折戟。

美国第一大传统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表示,今年三季度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10%。

但跌幅已较二季度的暴跌34%大幅收窄,当时公司所有北美工厂都暂时停工应对疫情。

而3月23日特斯拉的加州工厂也因疫情停产,直到5月中旬才开始复工。

2019年5月特斯拉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特斯拉加州工厂周产能约7000辆。

按此计算,加州工厂停工近7周,已让特斯拉损失约4.9万辆的产量。

但特斯拉依旧没有下调年初定下的额度。从1-9月份的销量看,特斯拉咬牙撑过去是有道理的。

数据来源?/?财报、公司

制图?/?深燃

特斯拉2020年第二季度生产8.2万辆新车,交付9.1万辆新车。其中Model?3和Model?Y两款是主力军,交付量超8万。

业绩一公布,大大超出了分析师们的预期。

第三季度的数据一公布,市场更是一片看涨。三季度特斯拉交付汽车13.93万台,同比增长43.6%,环比增长53.7%。

相比2019年特斯拉季度增长基本处于个位数,50%以上的环比实属罕见。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称,中国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欧洲销售旺盛的地区是帮助其实现目标的关键。

该分析师补充说,特别是中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提高”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因为中国市场将占特斯拉年销售额的40%以上。

易观分析师也表示,特斯拉国产化能够大幅拉升其销量,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特斯拉2019年在中国的销量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60%,随着2019年10月上海工厂开工量产,也会进一步推动其今年中国市场的表现。

但即便如此,对于特斯拉来说,能否完成50万销量,依旧是个未知数。

一方面在于,剩下三个月压力过大。

加上三季度交付了13.93万辆车,截至9月份,特斯拉2020年累计交付量是31.835万辆,距离年初制定的50万辆的交付指引,还有18.165万辆的距离。

自2018年以来,特斯拉单季度销量都没超过18万辆。

另一方面,北美市场似乎对最为畅销的Model?3开始疲软。

研究机构Cross-Sell最近汇编了车辆注册数据,发现尽管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整体交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93万辆。

但在加利福尼亚州,特斯拉的注册量却同比下降了13%,主要原因是Model?3的注册量大幅下降,跌幅达60%。

而加利福尼亚的电动汽车市场被视为整个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从2020年7月到2020年9月,该州注册了约1.62万辆特斯拉。

并且Cross-Sell今年7月公布的报告显示,特斯拉二季度在加州的注册量为74辆,同比减少近48%。

在Cross-Sell报告中追踪的23个州,特斯拉总注册量为18702辆,减少近49%。

时间不能等人,马斯克明白,大力不会出奇迹,但降价会。

如今,特斯拉将北美包括Model?3、Model?S和Model?X在内的车型价格进行下调,降价幅度最高达6%。

在中国,Model?X和Model?S两款高端车型降价幅度为4%,特斯拉在十一期第一天,将最为畅销的Model?3的入门款降至24.99万元。

特斯拉的降价刀法已经昭然若揭——降价促销,年底冲个业绩。

未来动力在哪里?

在财报发布前,特斯拉唯一“公关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发言表示,全自动驾驶测试将于当地时间10月20日晚(也就是北京时间10月21日早上)推出。

市场小小地兴奋了一下,随后因为特斯拉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盘后涨超3%。要知道,特斯拉股价在过去两周基本大致持平。

而此前,特斯拉一路暴涨,股价最高值达到502美元。从9月底开始,特斯拉股价一直在440美元上下波动。

而在过去6个月里,特斯拉股票的平均市值达到了2500亿美元,马斯克甚至有可能解锁第四笔股权奖励,价值超过30亿美元。

按照与公司的约定,马斯克本人并不直接领薪水,只拿期权,特斯拉股东大会以1000亿美元为起点、500亿美元为单位,设定了12个市值门槛。

每达到一个市值门槛,马斯克就能获得一次期权奖励。

特斯拉股价大涨,今年5月和7月,马斯克的前两档股权奖励已被激活,并获得了1690万股(拆股后)股权奖励。

特斯拉曾在8月11日宣布进行1比5的股票分拆,目的是让更多投资者以更低价格买到股票,不会改变股东权益派息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此前解读特斯拉:

特斯拉的股市运行与国内不太一样,它使用美股的概念——高潜力,比如苹果,亚马逊等高科技企业的高市值主要看潜力。

他还提到,很多特斯拉股票持有者的观点是,马斯克就是下一个乔布斯,特斯拉能涨到1万亿美元的市值。

马斯克与特斯拉深度绑定,特斯拉的市值直接决定了他本人的收益,另外,马斯克同样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CEO。

这不但成了马斯克的“助攻”,甚至有很多特斯拉技术难题都是SpaceX的专家帮着搞定的。

也就是说,不断有新概念、新产品出来,才能支撑特斯拉股价上涨,填平估值泡沫。

Electrek总编辑甚至在文章中点名,关键是特斯拉明年增长的动力,市场正在密切关注这些项目

来源?/?Unsplash

下一个季度以及明年增长的动力主要在哪里?

在财报中,特斯拉直接点明,实现50万产能的目标主要取决于Model?Y的产量、上海超级工厂的环比增长,以及物流和交付效率方面的进一步改善。

如今,上海工厂Model?3的产能已经增加至25万辆/年,干劲十足。而Model?Y显然是特斯拉未来一枚重要的棋子。

特斯拉于去年3月份发行Model?Y,今年1月份投产,并且抢在今年3月份就开始交付。据悉,国产版Model?Y的首次生产或将于今年11月初开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认为,Model?Y或帮助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

原因无他,与轿车相比,SUV车型更受中国、美国等地消费者的欢迎。

在2018年四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就透露,中型跨界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是最畅销的车型,因而预计Model?Y会比Model?3的需求更高,甚至翻一番。

马斯克一直颇为推崇Model?Y,曾表示,“这(Model?Y)将是汽车车身工程的一场革命……特斯拉成功地将Model?3中的70个零件整合成了Model?Y中的2个零件,这一重大改进只是一个开始。”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据Cross-Sell报告称,第三季度在加利福尼亚州仅注册了6500辆Model?3,而Model?Y的注册数量接近7300。

这可能表明,Model?3在加州正接近市场饱和,或者,一部分需求正在转向SUV而不是轿车。

除Model?Y外,马斯克在Q3业绩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中透露,旗下首款半挂式电动卡车Semi也将从2021年开始交付,还立下flag——将于2021年晚些时候交付首批电动皮卡Cybertruck。

尽管这两款车型已经多次跳票,但依旧值得期待,尤其是电动皮卡Cybertruck。

皮卡在美国车市占有重要位置。

太平洋证券的研报,美国作为皮卡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皮卡文化氛围浓厚,在售车型丰富,具备商乘两用功能。

年销量接近300万辆,市场占比18%左右。特斯拉推出电动皮卡又将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马斯克预计,柏林工厂将从明年开始交付汽车。三大工厂齐齐发力,特斯拉的产量又将进一步攀升。

也许是底气十足,马斯克甚至在电话会议中重申了“电池日”立下的flag,到2030年前,实现每年销售2000万辆汽车的目标。

你认为特斯拉能完成KPI吗?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李想预判未来:2024年进入“彻底”智能电动车时代

全球大降价之后,特斯拉的需求大增。

1月26日,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需求一直是众多特斯拉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尽管汽车市场可能正在收缩,但目前特斯拉的需求大幅增加。他透露,今年一月份,特斯拉的订单量几乎达到了产能的两倍之多。

近几个月来,特斯拉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开启了多次大幅度降价,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马斯克表示,“我认为有很多人想购买特斯拉汽车但却负担不起,这些价格变化确实对普通消费者产生了影响”。

在财报中,特斯拉方面预计,2023年汽车交付量将达到180万辆,这将较2022年增加37%,不过,这一增幅将略低于2022年的40.3%。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提到,虽然财报中给出了更为保守的180万辆年产能,但其实特斯拉的年产能已经达到了近200万辆。他表示,如果今年没有供应链问题等阻碍,特斯拉“有达到200万辆的潜力”。

面对整体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特斯拉方面也表达了担忧,并表示将在短期内加速削减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特斯拉方面表示,数年来特斯拉的电动车平均售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要成为百万辆级别的电动车制造商,提升产品的可负担性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在2017年至2022年间特斯拉电动车平均售价已减半,但其营运利润率持续提升,从2017年的大约-14%提高到了2022年的17%。营运利润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引入更低成本车型、增建更高效的本土化工厂、降低车辆成本和经营杠杆等因素。

对于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除汽车需求之外,马斯克收购推特牵扯过多精力也是一大担忧,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在2022年创下了历史最大跌幅,同时,马斯克的口无遮拦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顾虑。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就此表态说,他在该平台上拥有大约1.27亿粉丝,且还在不断增长,“这表明我相当受欢迎,相信推特可以提升特斯拉的需求,”马斯克说道,虽然不少人在抱怨,但是推特的价值是巨大的。此外,他还不忘做下广告,鼓励其他汽车品牌使用推特进行推广。

在新车型方面,特斯拉介绍,下一代平台正在开发之中,不过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2.5万美元以下车型,特斯拉方面并未透露更多信息,而是表示将于3月1日的投资者关系日上发布相关内容。

对于美国市场而言,皮卡车型是影响车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特斯拉首辆皮卡车型Cybertruck量产时间再度推迟。此前,特斯拉方面称Cybertruck将于2023年开启量产。然而在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提到,可能会在2023年夏季开始生产Cybertruck,不过真正的量产工作将于2024年开始。特斯拉方面表示,生产Cybertruck所需的设备已经在得克萨斯州工厂开始安装。

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243.18亿美元,同比增加37%,净利润为36.87亿美元,同比增加59%,营收与净利润在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也都超出了市场预期。

超预期的表现让不少分析师重拾了对特斯拉的信心,CFRAResearch分析师GarrettNelson认为特斯拉第四季度表现稳健,并表示“特斯拉的需求前景比任何其他汽车制造商都要乐观得多”。

受业绩拉动,特斯拉美股盘后上涨5.51%,报152.39美元/股。

特斯拉:股价涨了,但销量呢?

在理想汽车2023春季媒体沟通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对着仅仅5页PPT的内容脱稿演讲了整整105分钟,文稿整理出来超过了2万字。

那李想讲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他带领理想汽车在完成了“从0到1”这个过程之后,把这家公司将如何再“从1到10”这个阶段的发展思考结果、做了哪些判断,以及背后的为什么、面临什么挑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了很全面细致的输出。

关于这场演讲的全文,已经有很多媒体进行了发布,而驾仕派则是将李想本人对理想汽车未来的预判、对行业的预判提炼出来,从李想的角度来看下一个五年、十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逻辑。

一、增程的故事要讲到2030年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说理想汽车现在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而迈向“从1到10”的阶段?

这个并不是李想随口说说,或者是他“觉得”到了这个阶段,而是有财务数据的支持

理想汽车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的经营利润(扣除股权激励)超5亿元,达到5.68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2%。此外,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653亿元,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2.6亿元,正向财务数据标志着企业已经逐步开始从初创阶段向更大规模转变。”

换句话说,在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开始赚钱了——赚了2.65亿元,实现了卖车的自我造血,而不再仅仅是用融资来的钱。

“从0到1的时候,其实是要验证自己的生存能力,从1到10是把你验证完的东西发扬光大。”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访时说。

既然理想汽车已经验证了自己的成功方法,下一步就是如何扩大规模。

李想回溯最初2016年在做理想ONE立项的时候,就提出他们所有的挑战就两个,第一个挑战是充电难的问题,第二个挑战就是电池成本高。

“我指的充电难是替代燃油车的标准来开展充电,因为我们消费者没有任何义务,当我买一辆电动车以后,用户整个的体验、行使半径,效率是比燃油车下降的。所以,我们思考从完全替代燃油车的角度来看充电挑战。”李想解释说,同时因为电池是有核心贵金属的大宗商品组成,所以电动车卖得越好,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开始更强的爆发性增长,就会变得越来越贵。

当时他和团队思考了三条路径:换电、增程和10分钟充够使用里程的“快充”。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排除之后,理想ONE选择了增程,“增程可以用更少的电池也可以把车重控制下来,还能够解决长途出行充电的问题,跟我们SUV更相符。”

其实李想已经不用再复述增程的市场前景,因为销量已经证明了用户的选择。

理想ONE成为月销过万的爆款,也就是让理想汽车完成“从0到1”的生存阶段,而现在迅速铺开的L9、L8、L7三款车型则是理想汽车把已经验证的成功发扬光大的过程。

按照理想汽车的说法,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再次给出指引新高,预计实现交付量52,000至55,000辆,同比增长64.0%至73.4%。

“往后看的2030年,我们仍然会坚持两条路线同时往前走,然后把增程效率做得更高,做得更好。另外一方面在整个高压纯电上做得更好,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提供两种选择。”

二、高压纯电和800V超充的新故事

“在过去的从0到1的阶段,增程帮我们站住了脚,让我们获得了一个可观的收入。”李想说,“这样的收入规模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能够支撑我们接下来全力以赴的去做好纯电。”

从2023年开始,理想汽车将开启一个新的领域,也将是一场新的攻坚战:高压纯电。

和外界的看法不一样,李想在思考纯电这件事情上并没有把纯电和增程对立起来,而是作为一个核心技术路线去认真洞察。

“无论是我们做的增程电动,还是做的高压纯电,其实第一个核心目都是解决充电的问题,当我们使用4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10分钟充电400公里,当我们使用2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20分钟充电400公里。”

李想认为纯电路线有两个核心问题:

1、充电桩的赚钱原理就像饭店,追求的是翻桌率,每天要做到六七单就可以收支平衡,但现在一般只有两到三单;

2、用户等待充电的时间成本太高,也造成了充电桩利用率低的问题,如果缩短到10分钟就能充一个足够使用的里程,那用户体验就基本上跟燃油车一致了。

“要想做到这件事情,其实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个核心是必须用高压平台,用高压平台才能做到这样的充电速度。同时,高压平台第二个好处就是当我们使用碳化硅配合高压平台以后,再配合比较好的风阻系数,电池成本可以大幅的下降,效率可以显著的提升。”

按照李想的说法,现在销售最好的一款纯电中大型SUV大概是有100度电,做到600公里续航里程,但其实理想用800伏的高压平台配合更好的风阻系数以及碳化硅和整体效率的优化,大概用80度电就可以做到同样的续航里程,而车辆也会更轻,又因为车更轻了以后就可以减少铝的使用,单车成本下降大概在3到4万块钱。

“大家到时候可以看到我们推出的800V高压平台电动车,因为4C还有一定的选择性,大概可以做到跟增程相同的价格,这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因为今天大家都认为800V碳化硅会带来一个更贵的价格,其实不是,它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成本。”

据李想透露,理想汽车在纯电平台上也会有一些像碳化硅功能模块、三合一电机这样的自研技术。目前实测的结果就是:跟同样的400V的主流IGBT相同驱动方式的产品相比,理想的纯电动车大概可以节省15%的电池电量。

换句话说,在今年年底推出的理想首款纯电车型,在有着和理想L9同样尺寸、配置的前提下,可能价格也是相同的。

关于随着高压纯电产品推出来的高功率快充站如何来铺设的问题,李想也已经做了思考。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要推出电动车,充电桩对我们而言它是产品,不是服务,充电桩是产品本身。如果我们提供4C,但是没有4C的完善充电网络,那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买了一部4G手机,但还仅有2G网络,所以我们认为它属于产品本身的事情,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我们铺设充电桩的速度和决心,因为背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

李想现场做了一个测算:一个高速公路上的超充站能拉到的大概是640千伏安到800千伏安的电量;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库电容量,由于普遍会做3+1的站——1个480千瓦充电桩配合3个250千瓦充电桩;如果到2025年一共建设3000个超充站,总共花费是100亿元,但是还可以分摊5年,而理想则是一个年收入千亿规模的企业。

“其实成本比大家想象的低得多,比建一个工厂便宜多了。”李想很坦然。

那到底理想汽车又准备如何规划高压充电网络呢?李想提出了不同场景的解决逻辑——家里用慢充,城市用快充,高速用超充。所以理想汽车认为在城市里建超充比较好的方式,其实是建在加油站的附近,比如在环线上建,哪里有加油站,哪里就应该建超充,还有就是高速沿线覆盖。

“而且我们建的超充也会给其他品牌的800伏车型共享,保证每个其他友商的车也能跑到很高的效率上。长期来说我们认为,以正常的收费价格而言,超充体系跑顺了以后,肯定是不赔钱的,至于赚多少钱还是看自己的运营本事了,但至少不赔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某种程度上,他的这番回答也是对之前蔚来方面提出的“希望友商也要多建充电桩”的回应。

三、All in AI才是重头戏

ChatGPT,无疑是现在整个行业最热的词汇。但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ChatGPT和DALL-E背后的大型语言模型与预训练模型,所带来的颠覆性却依然没有被传统车企所重视——甚至说“察觉”。这些传统车企还是在大而化之的使用AI、超算的营销词汇,却并没有真正在人工智能上大幅投入。

然而在理想汽车这次的沟通会上,人工智能已经被拔高到企业愿景的层面:“2030年,(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以至于至少有接近万字的演讲内容是围绕“科技:智能电动车的人工智能革命”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很多人说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比较小心翼翼,但其实我们是长期在这方面做深入的感知,确定这条路线可行以后,我们就会All-in来做。我们真正对核心的智能驾驶的自研投入,是从特斯拉把大概的逻辑模型跑通以后,才开始正式投入的。”李想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给理想汽车今后7年的投入方向写下了注解。

李想所提及的“特斯拉逻辑模型”,其实就是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算法高级总监Andrej Karpathy带领下推出的FSD,开始用影子学习、大模型训练这类技术摆脱原有的“驾驶白盒子”模式,让机器自学习。

“什么时候智能电动车才真正智能?终端不算智能,终端只是延续了手机的功能,为什么延续手机功能?因为安卓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消费者不是为了用安卓,而是为了用安卓背后的生态,因为里面有地图的生态、影音的生态、大量应用软件开发者的生态。但是我觉得真正属于智能电动车的变革时代要从真正2.0能跑动开始。”

“我自己做了一个预测,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尤其是对于中高端车,会出现在2024年。真正的基于大模型,基于BEV技术(Birds Eye View)实现的城市NOA…… 一个是城市里面60%以上甚至80%以上的车交给这个功能来开,而且安全性也没问题,除非别人违章。哪怕出现肇事,大概率也都是小的刮蹭。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如消费者买了一幢20-30层的楼房一样,有电梯没电梯是根本差别。”

这两段话,应该是李想在这次沟通会上给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观点。他认为,2024年以后,至少中高端车,如果不能提供城市NOA就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了——彻底进入智能电动车时代,否则永远只能卖非智能的电动车。

由此他延伸出的两个判断是:

1、使用Orin计算平台的这些企业,基本上都会在今年四季度的时候交付最早用于测试的NOA(基于大模型的)。他个人认为到今年年底,大部分头部企业能够做到2021年年底特斯拉的水平,到2024年的时候,大家普遍能做到2022年底2023年初特斯拉在北美的水平。

2、理想汽车不会提供基于原来的方式做出的城市NOA,不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标定,理想提供城市NOA的时候,就会提供这种基于大模型的全部城市覆盖的NOA功能。

这也对应了理想方面之前的信息:在第四季度,理想AD Max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

而关于在AI的投入方面,理想汽车没有进一步披露。但是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季度研发投入20.7亿元、全年研发投入67.8亿元;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翻倍,同比增长106.3%,全年费用占比15.0%……

换一个角度看,按照李想表示的千亿规模、10%以上的研发占比,那么之后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可以达到百亿元级别。这一水平相当于联想、滴滴这些互联网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水平,而再往上则是小米的130多亿元研发投入。

四、关于市场的预测

在沟通会上,除了关于技术路线和企业愿景方面的全面阐述,李想和高管团队也针对当前的市场竞争态势做了广泛的沟通,虽然内容有限,但也对认知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1、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承压。

李想坦承一季度市场很困难。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12月份透支了今年的销量,第二个是行业里面的两个头部企业打价格战,这就影响了整个车市的发展。并且李想认为今年全年整个市场都会承压,无论是新能源市场还是整个乘用车市场。

好在理想汽车是比较的,一是第二代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强、在同价位的产品力领先比较多;还有就是理想L系列受益于特斯拉降价——特斯拉主动让开了30万元价位——就拉动了很多新的用户进场。

“这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是一个的地方,但我认为不会一直下去,还是得做好各种准备。”李想本人说。

2、理想汽车在今年会进入一个“开始关注市场份额”的阶段。

理想汽车CFO李铁就认为,如果商业、供应链和组织能力更强,以理想L系列现在的产品力、产品给用户带来的用户价值,其实应该可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承压的状态下,当全球出货量下降的时候,就是头部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李铁说,“(理想)在去年30到50万级SUV市场拿到差不多9%的市场份额。接下来我们想拿到20%,20%是什么概念?就是Leading Brand。”他所指的Leading Brand就是市场的前三名的位置。

3、毛利率达到20%才是健康的。

“你要想成为一个留在牌桌上的汽车企业,基本上你要有几千亿的收入,你要想成为世界头部的企业,基本上是要有上万亿收入的。那么这样的收入规模怎么来经营?这就变得很关键了,不能永远靠融资……当车最难卖的时候,比如遇到经济危机,车最难卖、融资也根本融不到的时候。”李想很清晰的解释了毛利率对于汽车公司的重要性。

作为智能电动车企业,理想方面认为一个健康的门槛是20个点毛利率,研发投入基本上在10个点以上,销售管理费用做得非常好也要7到8个点,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还有资本的投入,比如建工厂。而他们观察到,目前除了理想,还有特斯拉是超过20个点,比亚迪加上经销商的费用也是超过20个点,这是比较健康的。

“否则怎么投研发。不能说资本市场好的时候投研发,资本市场不好就收缩研发,汽车不是这样的,汽车做任何都应该是五年以上的周期,所以毛利率是这里面的关键点。当然,毛利率越高企业经营难度越大,毛利率越低越容易,负毛利率相当于送钱,是最容易的。”李想补充说。

4、想抢夺BBA用户就要保证大概10%-15%的量是现车。

这个逻辑有点反认知,因为之前都认为新势力是用订单制,先订车后交付。但现在市场上也能够看到理想汽车有了一部分现车,是不是意味着理想的订单厚度不够了?

对此,李想专门做了解释:现车其实从2022年就开始就有了,原因是理想方面发现,打入40-50万元市场,以及在30-40万元区间提供两款车的时候,他们会抢BBA的存量市场,这是一种零和博弈。这时候用户买BBA,几乎这个价位百分之百有现车,而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群来的时候就是要买现车的。

所以理想汽车从去年就开始,保证大概10%-15%的量是现车,这些用户没有那么在意非得要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配置,而是更希望马上就能把车开回家,“当然现车并不是直接放到门店,而是放到“省级大区”,每个大区根据用户的需求,配一定的现车”。

李铁对此也做了补充,如果想实现20%的量是现车,整体上来讲就需要管理运营重心下沉,以省为单位管理所有城市,因为省跟省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配现车的决定权就给到“省级大区”。

理想方面发现,越往一线城市,就越会发现有店长抱怨说,他每天会流失很多客户——他们就是走进来问有没有现车,没有就走了。“你不能挑战大家的常识,虽然你跟他说特斯拉也是这样,但反正就是有一些人进来就走了,所以我们就开放(现车销售)这个权利给他们。”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者:程天琦、编辑:王瑞

核心观点:

1、若要寻求股价进一步增长,销量必须取得突破;

2、在销量增长过程中,口碑受损与竞对崛起形成了阻力

3、疫情笼罩的2020,特斯拉销量仍有望逆势增长15%-20%。

特斯拉的股价又“起飞”了。

北京时间7月11日,特斯拉股价飙升10.8%至1544.7美元,市值“水涨船高”至2863.3亿美元,远远甩开丰田(1728.4亿美元),稳坐全球市值第一车企的宝座。

稳定的汽车销量是特斯拉股价飙升的核心动力。

7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0年二季度数据:生产8.2万辆新车,交付9.1万辆新车。其中Model?3和Model?Y是主力军,交付量超8万辆。结合一季度数据,特斯拉上半年已交付17.9万辆汽车。

特斯拉销量大大超出了外界的预期。

在疫情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一片哀嚎。此前,IHS?Markit曾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同比下跌22%。基于此,各大研究机构对特斯拉上半年的销量预计都偏于保守。此前,德意志银行对特斯拉Q2的销量预计为7.6万辆。

如今看来,分析师们都低估了特斯拉。

“特斯拉销量增长态势有可能在下半年得到持续,”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特斯拉通过国产化解决了产能问题,价格下探后竞争力也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销量遥遥领先。”

那么,2020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的特斯拉,能卖多少辆车?

特斯拉吃软,也吃硬

产品力是车企销量的底层保障,特斯拉已经建立起科技壁垒。

硬件是特斯拉安身立命的根本。早期,特斯拉自动驾驶硬件使用的是英伟达芯片。由于不甘受制于人,特斯拉开始了自研之路。

2019年4月23日,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日”活动上,特斯拉推出搭载自研车载AI芯片的全自动驾驶硬件(FSD),即Autopilot硬件3.0版。马斯克表示,FSD硬件已足够支持“全自动驾驶”,未来车主只需通过更新软件即可让车辆提升自动驾驶的水平。

“软硬”兼施是特斯拉的制胜之道。

特斯拉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视觉总监Andrej?Karpathy表示,特斯拉的AI软件可以处理自视觉传感器收集到的车道线、交通、行人等信息,通过把这些信息和已知的物体匹配,做出相应的决策。

2014年发布的V6.0系统软件中,特斯拉加入了中文地图和导航。而最新发布的V10.2中,特斯拉已在华实现当下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

作为最早在汽车上实现OTA升级的车企,特斯拉实现了汽车价值的持续增值。软、硬件技术双管齐下的特斯拉,不仅引领了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浪潮,还俘获了大批忠实粉丝。

此外,特斯拉也在不断改善“众口难调”的问题。除跑车外,特斯拉目前已上市的四款量产乘用车涵盖了B级、C级的轿车和SUV。

2008年,特斯拉发布双门敞篷电动跑车Roadster,树立高端品牌形象。随后发布的Model?S和Model?X同样定位高收入人群,进口版售价分别为76.5-86.5万元和78.1-88.1万元。

自2017年推出平价电动轿车Model?3以来,特斯拉开始坚持“以价换市”。

目前,国产版Model?3的补贴后售价已低至27.155万元。自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走量车型”Model?3/Y的销量已显著超越价格更高昂的Model?S/X。

销量增长帮助其利润转正。

当Model?3/Y的季度销量达到约8万辆时,特斯拉也实现了正净利润。截至2020年Q1,特斯拉已连续三季度盈利。鉴于今年Q2的总交付量超越上一季度,特斯拉大概率将继续保持季度盈利,距离年度盈利已不再遥远。

能上天入地,能“高冷”,也能“亲民”,实现自我造血的特斯拉,大概率会将“降价换量”贯彻到底,销量前景向好。

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热情不断高涨,特斯拉也正扩张产能来满足需求。

中国救了特斯拉?

广铺产能为特斯拉打下了销量增长的基础。

2010年,特斯拉花费4200万美元从丰田手中取得Fremont工厂所有权,并于两年后交付首辆Model?S。

彼时的丰田想不到,交出去的不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下个汽车时代的王冠。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动工。同年年底,“Made?in?China”的Model?3正式交付。出人意料的是,一年后,上海超级工厂成了特斯拉的“救命稻草”。

受疫情影响,Fremont工厂在2020年上半年连续停工近50天。尽管马斯克在5月冒着被逮捕的风险重启工厂,但Fremont工厂的产能仍远不如疫情前。

率先从疫情恢复过来的中国市场救了特斯拉,充沛的产能也为特斯拉提供了销量基础。

特斯拉上海工厂早在2月10日已实现复工,其Model?3年产能达20万辆。同时,Model?Y生产厂房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上海工厂有望于2021年一季度量产Model?Y。

不仅在中国扩军,对销量增长颇有信心的特斯拉,仍不断“开疆拓土”。

今年6月,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开始动工。与上海工厂不同,柏林工厂从Model?Y入手,在2021年7月前将Model?Y驶下生产线。早些时候,特斯拉与英国、巴西也传出过建厂“绯闻”,其触手正在伸向全球。

时势造英雄,特斯拉的成功离不开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

201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为41.9万辆,2019年已增长至221万辆,5年翻5倍。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

特斯拉已经遥遥领先。

2020年前5个月,特斯拉累计销售汽车12.8万辆,是第二名宝马新能源销量的2.6倍。按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3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高达10.6万辆,是第二名雷诺Zoe销量的4倍。

但特斯拉并非无懈可击,销量增长有动力也有阻力。

特斯拉的销量瓶颈

“对特斯拉唯一的不满就是降价。”一位在2019年6月购入进口版Model?3的车主表示。

据了解,国产版Model?3与先前的进口版本价格相差数万,但在配置上基本无异。“我曾在路上看过一辆进口Model?3,被车主自行贴上了‘进口含税’的标语。”该车主表示,特斯拉早期车主在降价问题上“有苦难言”。

特斯拉价格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探。2020年6月,国产Model?3磷酸铁锂版出现在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目录中。安信证券预估,在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换用磷酸铁锂电池和国产零部件的国产Model?3基础版售价可能降至21.7至22.7万元之间。

令老车主伤心的不仅是特斯拉“任性”降价,还有接连爆出的“门”。

2020年6月,Business?Insider报道称,特斯拉内部早在2012年就已发现Model?S的电池冷却装置设计问题,后者可能会造成短路甚至起火,然而特斯拉对此事视若无睹。特斯拉对此拒绝评论,这一设计缺陷的修复时间也仍然未知。

祸不单行,最近Model?S的媒体控制单元故障投诉频发。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对2012年至2015年生产的Model?S触摸屏展开了调查,预计涉及6.3万辆汽车。

更早的3月,特斯拉被爆出“减配门”。一名新提车的国产Model?3车主发现,新车控制器的版本为老版的HW2.5,而非随车环保清单上的HW3.0。

虽然特斯拉一再表示“疫情期间供应链紧张,用老版本交车是无奈之举”,但这并不能掩盖老款的性能劣势。在美国,搭载新版芯片的特斯拉汽车已可识别红绿灯、地面标线、甚至垃圾桶,而老版“力不从心”。

口碑受到的损害,最终会在销量上体现,特斯拉销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

虎视眈眈的对手,是特斯拉销量增长的一大阻力。

特斯拉目前销量主要来自Model?3,后者在美国售价区间为3.8万至5.5万美元。2020年前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二十排行榜中,有8款纯电动车型同属类似价格区间——它们都是Model?3的强劲对手。

雷诺Zoe在前5月累计销售了2.7万辆,仅次于Model?3。欧洲市场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99%,而Model?3甚至没挤进欧洲新能源乘用车的前二十名榜单。

现代Kona销量表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位列第三,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达1.5万辆,在北美、欧洲和韩国本土的表现都不错。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最能与Model?3掰手腕的是蔚来ES6,前5月共销售了近1万辆汽车。

不愿偏隅一方的蔚来正将战火烧向全球,蔚来欧洲副总裁张晖2019年9月曾表示:“蔚来车型势必会进军欧洲市场。”

除了老对手外,2020年下半年,全球各大车企陆续会有新款电动车上市:宝马纯电动SUV?iX3将于慕尼黑时间7月14日线上发布;奥迪纯电轿跑SUV?e-tron?Sportback将于夏季上市,年底或将引入中国;马自达首款纯电车型MX-30,或将于秋季上市,英国起售价预计为3万英镑......

特斯拉Model?3扛得住么?

“特斯拉不可能独吞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即使它是一家非常强势的车企。”业内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

欧洲市场对小型车的青睐,捧起了雷诺Zoe;中国的“SUV大国”属性,天然不利于Model?3的销量增长;现代Kona的全球普适性也是特斯拉难以借鉴的......特斯拉若要寻求销量增长,需要将希望寄托于车市大环境

销量目标能实现吗?

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特斯拉处境困难,但仍然“能打”。

2020年7月12日,全球肺炎每日新增确诊数已连续四天在22万人左右,主要国家为美国、巴西、印度,均为汽车消费大国。尽管各地对于居家隔离的措施已基本放开,但疫情仍是汽车消费的最大阻碍。

所幸,特斯拉作为豪华品牌,目标用户群体所受影响较小。以中国为例,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65.4万辆,同比下降6.2%,同期豪华品牌的增长率却高达27%;其中,国产Model?3销售了近1.5万辆,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23%。

特斯拉目前无需担心产能问题。其中美两大工厂的合计产能达到69万辆,接近其过去三年的累计年销量,避免了“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

从此前的销量涨势来看,特斯拉2020年的销量前景并不黯淡,下半年销量大概率仍会一骑绝尘。

但在疫情、对手、口碑等方面的冲击的下,亿欧汽车预计,特斯拉最终的全球年销量会较去年的36.8万辆增长15%-20%,达到42至44万辆。这一数值略低于特斯拉5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但较大幅下滑的传统对手们已经是鹤立鸡群。

一年说明不了所有问题,特斯拉这匹“黑马”在接下来数年的成绩或将愈加亮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车上的点烟器电压-汽车点烟器电压看汽车电瓶电量吗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