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怎么样了知乎全文-小米汽车?

tamoadmin 0
  1. 知乎如何看自己赞同的文章?
  2. 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3. 小米回应裁员 10%,称「创业至今从未裁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4. 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5?

小米公司,从现状来看的话,依然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小米成立于2010年,如今不过才12年的历史。在这12年的公司发展历程中,却是创造出来了许许多多的奇迹。首款手机一开放预订就卖出30万台;手机销量用三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成立9年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这些都是小米交付的一次次精彩答卷。回顾小米的发展历程,既是一个企业的长大史,更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案例。饥饿营销:2011年小米第一代手机发布,小米选择了独家销售的模式,首发30万台,22小时售罄。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都保持着“独家销售模式”,每周二中午12点开放抢购,往往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抢购就已经结束。自此,小米便开始有了“饥饿营销”“耍猴”的标签。雷军对此也一直解释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饥饿营销,只是因为产品的产能跟不上。不管饥饿营销对于小米来说是有意为之,还是外界谣言。但这些话题都给小米带来了巨大的曝光量,小米也凭借着超高的配置,极致的性价比,还有不错的miui体验,收获了第一批米粉。人们一边对于饥饿营销批评不断、一边又有很多人不断地加入到抢购的队伍中,在这种奇景之下,还有黄牛下场高价转卖小米手机。小米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却获得了全手机行业最大的曝光量,成为最具话题性的手机品牌。如今再看那个年代,小米的成功,只是饥饿营销吗?其实不是,更多的是小米手机做到极致的性价比。可以说小米颠覆了手机行业的定价规则。“双核、1.5G”的配置,在竞争对手普遍定价3000元以上的情况下,小米以“1999元”的价格引爆市场。所有的营销一定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小米重新定义了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从一家靠产品盈利的传统手机制造公司,创新成为一家靠服务盈利的互联网公司。所以小米公司从最初就在下一盘大棋,手机硬件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全可以舍弃的利润。对于一家卖产品不为挣钱的公司,传统的手机制造业,怎么和他竞争?营销关键词:饥饿营销产品极致模式创新参与感: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经写过一本书《参与感》,非常系统的介绍了小米“与用户做朋友”的思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往往来源于变化,小米每周都更新MIUI系统,新更新的功能在用户使用之后,客户还可以填写反馈。客户的反馈意见很有可能出现在下期的系统更新中。为了能够让用户参与其中,小米把最初使用miui的客户称为“100个梦想赞助商”,这100个用户ID放在了开机屏幕上。为了倾听客户的心声,小米创建了小米社区,小米的所有高层都会在社区倾听顾客心声。为了与客户做朋友,小米举办了爆米花节,让喜欢小米的同学能够被链接。就连小米的店铺,都被称之为“小米之家”。在小米之家里,米粉即可以体验新品,也可以参与店铺的活动,还可以在本地的米粉群与大家交流。小米的客服还混迹在各个平台,微博、知乎、百度、贴吧,许多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小米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小米让每一个客户都可以有发声的渠道,小米公司的发展也让每一个米粉都参与其中。这种点滴之间的沟通给顾客带来的归属感,造就了产品强大的忠诚度。“参与感”战略的执行,即成就了小米公司,也成就了“米粉”这一群体。营销关键词:参与感米粉爆品战略小米年研发投入170亿元,这让我们确实看到了小米很多成功的产品,第一个全面屏手机小米mix、没有办法量产的环绕屏手机小米alpha、还有透明OLED电视等等。从小米1的发布开始,小米始终坚持去做爆品,机型不需要太多,但是销量却绝不逊色。小米的营销是从产品设计开始的,产品本身就有话题性,产品的发布就带来了各种话题自发的传播。这些传播的话题往往来自三个方面:超低的价格、超高的颜值、产品的创新。超低的价格:小米很多产品的定价都是对市场的颠覆,最初的充电宝定价,把百元充电宝打到了49元。后续的表现简直是价格屠夫,陆续推出了9.9元一盒的彩虹电池;以及9.9一盒的巨能写中性笔。超高的颜值:小米从设计出发,重新做产品,让许多我们早已习惯的产品重新被设计。比如说小米插线板,原来插线板的颜值可以更高;比如说小米台灯,极简的风格获得了红点奖;比如说各种小米家电,让我们对传统白电有了新的认识;产品的创新:小米依据客户痛点,做了许多的微创新。比如电视的遥控器、空气加湿器的添水方式、小米插线盘上的u***接口等等。这些都是很小的创新,但是带来了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小米爆品的打造除了以上三点,还有“极致”,极致是小米对产品和对自己的态度。营销关键词:爆品、价格、颜值、创新、极致口碑营销小米坚持销量第二,口碑第一的原则。产品质量与性能达不到预期,会产生恶评;产品只满足预期,不会带来惊喜;产品超越预期才能够换取口碑。口碑可以带来消费者的复购和主动推荐。小米对于口碑的重视,在雷军互联网七字诀中也有提及“专注、极致、口碑、快”。口碑的形成也体现在售前、售时、售后。在售前阶段,很多人对于产品的性价比,或者是产品创新,都有着许多的期待,所有的产品在小米之家都能够得到体验。小米之家的良好体验,甚至说即使客户自己不购买,也可以给其他人进行推荐。这些对于小米之家和小米品牌的口碑来说,也很重要。在销售阶段,小米线上线下价格统一,不用比价,不用担心购买到贵的产品。家电类提供安装服务,手机类提供免费贴膜服务、赠送小礼品等等。这都保证了小米售时的口碑。在售后阶段,小米手机质保18个月,比其它手机品牌长6个月。手机质量问题可以线下维修也可以线上寄修。小米之家提供终身免费贴膜等等。售后服务不做好,是最影响口碑的地方,小米对于售后服务也是更加的重视。营销关键词:口碑、售前、售时、售后明星代言小米自从请了明星进行代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梁朝伟、吴亦凡、刘昊然、张杰、王源、王一博、吴秀波、刘诗诗、张子枫、苏炳添等等。小米通过明星代言的方式,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的流量。这些明星的知名度,为产品销量带来不小的影响。小米每次官宣新的明星代言,往往会选择在新品发布的时候。一方面通过新品发布的契机,增加新品影响力。一方面借助明星的影响力,增加新品发布会的热度,从而带动关于新品信息的广泛传播。小米对于代言人的选择比较广泛,顶流、小鲜肉、体育明星,均在选择之列。从代言人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小米产品的定位。redmi品牌由王一博代言,产品定位更加年轻化;小米现在由苏炳添代言,即代表着小米品牌现在的高端定位,也代表着体育界“超越、追求极限”的精神。营销关键词:明星代言故事营销小米的使命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小米公司的使命。这样的故事讲的多么感人啊。小米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公司,由于公司成立年限不长,可能没有太多历史方面的东西可以讲,所以小米就讲了未来的故事,故事链接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科技怀揣的希望。小米讲了一个智能家庭的故事,人们回到家后自动开灯、空调调整到适宜温度,音响播放最喜欢的音乐;当你离开家时,各种电器自动断电,机器人开始打扫卫生。这样的场景是小米讲述的故事,目前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小米讲了一个未来的故事,你可以开着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由仿生机器人去帮你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你的生活、你的出行、都会因小米而变得更智能、更方便、更美好。小米想要的绝不仅仅是卖给客户一部手机,他想要通过手机作为一个链接,进入我们生活的全部。小米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未来生活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营销关键词:故事营销未来智能招人不如合作!我们可以为你提供:懂市场,可以落地的品牌营销做包装设计,也做产品创新的产品规划要美感,更要功能的视觉设计以内容为本,有故事的广告创意关于企业宣传、广告语的文案写作我们只做一家小公司,每年服务10家客户。服务收费10万元起每年,不断涨价中······

知乎如何看自己赞同的文章?

雷军一共投资了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是市场上规模比较大的两家公司,分别蔚来来汽车和小鹏汽车。

自从小米宣布进入智能汽车领域之后,社会上对于小米公司的支持度一直在不断的上升,因为小米公司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能够制造出非常具有优势的产品。刚进入这家行业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太多的的,通过投资的方式是能够很好的切入到这个领域的。

小米汽车怎么样了知乎全文-小米汽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米公司拥有着大量的资金。

小米公司在当时之所以会选择进入这个领域,主要是因为小米公司拥有着大量的资金可以利用,目前这个社会当中能够选择投资的领域是比较少的。综合对比下来,雷军发现只有这个领域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这个领域是未来的基础。

这两家公司在社会上拥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

这两家公司之所以会得到小米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获得了比较高的知名度,而且这两家公司的科技实力也是非常强的。这两家公司最大的一个劣势就在于所拥有的现金储备量,并不是太多,得到了小米公司的资金支持之后,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

小米公司的口碑是比较高的。

小米公司所能够获得的口碑是比较高的,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拥有了更高的口碑之后,在市场当中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的。小米公司目前的模式已经走通了,而且目前的发展是非常稳定的。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为小米公司造车的优势,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在和其他的公司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出共同的优势。小米公司在社会当中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小米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也拥有着比较大的发展潜力。

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首先打开手机上的“知乎”APP,找到软件右下角“我的”图标,找到昵称右边的“个人主页”字样,并点击进入。在屏幕中间位置,会有“动态”一栏,并上滑可看到自己的点赞、收藏等动态。如果自己有点赞的文章,在日期后面就会显示“赞同了文章”。

工具/原料:

小米11

MIUI12.5

知乎7.8.0

1、首先打开手机上的“知乎”APP。

2、找到软件右下角“我的”图标,找到昵称右边的“个人主页”字样,并点击进入。

3、在屏幕中间位置,会有“动态”一栏,并上滑可看到自己的点赞、收藏等动态。

4、如果自己有点赞的文章,在日期后面就会显示“赞同了文章”。

小米回应裁员 10%,称「创业至今从未裁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昨天,小米公布新一轮组织调整,已经记不清小米第几次组织调整了,据说,最近两年,小米组织部已发出了50多封关于组织调整与干部任命通知。

我们写小米的文章很节制,最近两年总共才四篇:小米第四次组织调整,要干硬仗、从小米人事调整,看政委C位出道、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我眼中的小米与雷军。或许以后要加快节奏了。

简单聊聊这一轮小米组织调整的三点看法。

先上文件:

一、小米组织调整最大赢家——许斐

小米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最大动作——把中国区的市场体系大整合,同时,对部分干部进行调整, 最吸引眼球的应该是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中国区副总裁——许斐

大家看一眼任命文件,许斐晋升为市场体系“一把手”,连集团公关部都要跟许斐双线汇报,许斐和雷军之间,就隔一个卢伟冰(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许斐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斐是谁?

她是小米46号员工,最早的职务是MIUI产品经理,被米粉称为 “最美工程师” 。许斐2007年毕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学硕士。

进入小米之前,2007-2010年,许斐先是在谷歌中国工作,任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整合搜索,移动搜索,手机地图,中文语音搜索等内容。

2010年谷歌退出大陆市场后,许斐机缘巧合就进入了小米。

再来看看许斐妹子当年在谷歌工作,期间出来参加一个“谷歌工程师面对面”活动的一个皂片,工程师的气质拿捏的挺准的。

许斐在进入小米后,也曾在知乎替HR回答了一些小米面试的问题,简单明了。

随着许斐职位上升,她社交账号很早就不更新了,不过,或许以后大家能在小米更多市场活动、官方看到她吧。

二、小米 为何深度政委化?

大家再看一眼任命文件,你会发现“小米组织部”“中国区政委”“集团参谋部”字眼不断涌现。

这些概念原本属于军队或体制内,在外企是没有的,这些“玩法”一开始也只是在华为,阿里国内的新兴的私营企业。

现在这个模式也已经被小米运用得“炉火纯青”,几乎所有部门都设置“政委”。

小米什么深度“政委化”?

我们以前写过从小米人事调整,看政委C位出道,综合起来,有两个判断:

一是队伍大了,人不好带了

一家公司大了之后,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命、愿景很容易被稀释,不能每个人都埋头做业绩,只为“活下去”,得有人去做“长期主义”,去坚持一些原则,看紧高压线,又要去倡导一些理想,为大家“活得更 健康 、过得更有质量”。

政委就特别适合干这个,传统HR太职能化了,做得不太好。

小米前几年,时不时闹出一些市场宣传、招聘发言等舆情,不管是团队管理问题,还是价值观导向问题,需要有政委来拎好这根线。

二是公司太了,干部不够用了

政委制,不仅仅是增加一个部门,或增加一个岗位,更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组织培养干部的机制,就像军队的政委,平时抓政治管思想搞文化,战时是指挥官,随时作为一号位的替补。

小米的政委制、阿里的政委制和华为的军团制, 背后都有一个推动力——为了解决公司发展,干部不够用、干部打不动的“干部备胎”。

三、小米HR为何缺少存在感?

这里,不是说小米的HR做得不好,想表达的是,在小米历次声势浩大的组织调整和干部任命,几乎没有提到小米HR高管的调整,比如,很多大厂都设首席人力官(CHO)、人力副总裁等。

小米目前对外公开的非业务类的高管名单中:雷军是董事长,林斌副董事,王翔是集团总裁,刘德集团组织部部长,张峰是集团参谋长,王川是首席战略官,林世伟首席财务官,唯独没有公开首席人力官。

有人说,2020年10月,雷军微博公开一个合影过,当时邀请了碧桂园背景的彭志斌出任小米首席人力官。不过,据业内消息,2021年2月份,即彭志斌入职半年后已离职,目前百度百科还没更新。

地产HR大佬跨界到 科技 行业,没有完成转型,彭志斌不是第一个,除了个人原因,业内分析HR大佬跨界难核心原因:

一是行业价值链的差异。

资金+土地+人才是地产核心三角,侧重集团军、重装作战模式,用户+产品+流量是互联网核心三角,更适合搞特种兵,轻骑兵、小组制模式,HR与人才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喜欢扁平化,扁平化的确管理效率高,但管理水平未必就有多高了。

二是人才模式的差异。

地产要求重资产+高周转,人才梯队+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一环扣一环,从头部人才到腰部人才像一架高铁。互联网要求找对方向+看准风口,持续迭代和创新,最核心是头部人才(发动机),即创始人+核心团队,人才模式像一架波音飞机

从这个角度也能理解,互联网的确人才非常重要(头部人才),而腰部以下的人才培养、人才留用未必真有多大的耐心,看看最近的元宇宙天价抢人就知道了。

当然,彭志斌在小米没有能顺利落地,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小米集团组织部太强大了,而且小米还有参谋部,首席战略官,留个彭志斌的空间很有限,作战半径太小。

就像华为的干部部、阿里的政委,这些部门多多少少是跟传统HR抢地盘的。尽管他们一开始设立的初衷并不是抢HR地盘,也不是因为传统HR做得不好。

简单说,干部部和政委制比传统HR更有存在感,因为他们天生适合作战,距离核心跟近一些。

一家公司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中,除了资金(土地)、技术、供应链,就是人才和干部,谁是他们的话事人,谁就是真正的C位。

小米为什么从国内销量从第1降到了第5?

金融界2月15日消息 近日,有传闻称小米裁员 10%,HR已经开始约谈。

对此小米回应称,创业至今未出现过裁员情况,而且目前小米有超过4000个热门岗位依然在广纳贤才,小米欢迎优秀人才的加入。

此前,有小米员工在网上吐槽:企业年终考核强制将绩效分为C的比例设为10%。

相关人员称,小米有因员工业务能力不匹配而淘汰的情况。

小米回应裁员10%传闻

此前小米的离职老员工近日还收到短信消息称小米的大门永远敞开,欢迎重新加入小米一起奋斗。

不过,年底企业难免要根据相关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绩效的考核评估,并做出正常的人员优化管理。

相关人员表示,小米并未因为经营状况变化而裁剪辞退员工行为,但有因员工业务能力不匹配而淘汰的情况。

据了解,自去年底以来,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出现裁员传闻。

2021年12月21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裁员,其中技术部门将裁掉80%,整体大概裁员30%。

爆料消息称,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含前端、后端、客户端、算法等所有技术相关人员),运维部门仅剩3人,产品岗则仅剩2人。据了解,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人数高达140人。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快手从去年年底开启较大范围裁员,覆盖电商、算法、国际化、商业化、游戏、A站等多个业务部门,个别团队裁员比例达到30%。

小米回应裁员10%传闻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知乎正在低调裁员,主要是相关的部门,几乎裁掉一半。

供应链上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有放羊的现象,一年无主打,简直“友商惊诧”。现已被整合回老雷手中;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一度有断血的症状。前500斯巴达貌似也就剩100多,现在正用各种手段回填;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摩尔定律定价逻辑受到了渠道的强挑战;4.国内比较特殊的公关氛围,每个月砸一百万专黑你也是世所罕见。但我认为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完成生态链建设的硬件公司。不管我乐视的老同事怎么揍我我也要这么说。MIUI已经是个成熟的跨终端流量平台,是小米全系列硬件产品的二级助推器。当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产品的权重必然要让位于渠道。面对渠道,公司的策略是“部分调整”还是“全面适应”,就是胜负手所在。我们之前这群小虾米们的思考是:长期存量市场有没有高投入的必要?毕竟当年是靠重产品轻渠道的模式起家,就算全面转型贴合渠道,效果也未必多好。我们没有步步高的基因,我们也不羡慕联想。我们小虾米们的结论,是应当踩的节点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就意味着坚持产品路线,在材料、功能、设计、交互等各层面的拉升,同时保持可盈利定价而非竞争性定价。最舒适的打法是集中力量在强节点产品上突破,中心开花。而我个人认可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和汽车,考虑到老雷不会像老贾那么浪,小米可选择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了。但手机算是民用电子工业之花,小米现在还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的升级。等到我们的红色供应链整合完台湾的半导体后,可能会有点戏。现在就是苹果能干这事,而且貌似干的也挺费力的...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产品小米不好做,那300个左右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小米就游刃有余了。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准确地说,米家,成为了小米“四面开花”的具体体现。通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在100到150款高频民用电子消费品里实现产品、品牌标杆;在其中30到50款产品实现三分之一市场垄断。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我认为依靠整个雷军系的力量,这是可实现的。我11年入职小米的第一个星期,刘德德哥就在卷石天地里给我画了个大圈:最里面是手机;外面是电视、路由器等;再外面是手机、电视等相关的配件;最外面是服装、**、食品等。我当时还帮法务注册了小米薯片,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注册小米辣条。反正在我呆小米的三年里,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是一个国民品牌,是超越手机这一个品类之上的。以这个逻辑作判断,小米在手机上取积极守势即可。在不伤害产品的前提下做渠道,这个局要跟,但是不show hand不all in。面对未来的寒冬,小米要过冬的资本其实是够了,小米真正在储备的是产品。小米是产品型公司,最后支撑小米过冬并完成转型的必然是产品而非渠道。很多公司现在在拼命攒筹码,小米筹码是够了,但他还在拼命攒牌。老雷自身就是国内顶尖的销售CEO,他当年100天卖出100万套金山毒霸时我还在看《本能》。

标签: #小米

上一篇特斯拉算豪华品牌吗-开特斯拉有面子还是宝马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