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芯片供应商上市公司-比亚迪汽车芯片供应商

tamoadmin 0
  1. 比亚迪汽车芯片是进口的吗
  2. 比亚迪汉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体验
  3. 比亚迪半导体即将拆分上市,估值或达300亿

6月15日,有媒体曝出比亚迪汽车日前已经与华为麒麟芯片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拟联合打造数字座舱技术。对此,比亚迪官方表示,“目前暂无信息,以官方声明为准。”

据报道,此次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是与华为海思公司直接合作,而非华为智能汽车BU。并且,华为麒麟芯片已经将合作的首款产品麒麟710A芯片提供给比亚迪。

5月初,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在社交媒体上向外界透露,“公司正在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多项智能配置将搭载在汉车型之上。”

比亚迪汽车芯片供应商上市公司-比亚迪汽车芯片供应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在本月5日,比亚迪也正式宣布,旗下汉车型搭载了业界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5G通信技术将使DiPilot车载系统拥有更快捷的操作体验,能够实现ACC、AEB、单车道集成式巡航等多项ADAS功能。

据了解,华为在去年中旬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BU,彼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现场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同时,华为表示自己看中的是智能汽车的增量市场,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的 Tier1 ”。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已经推出车载5G通信芯片和HiCar投屏解决方案。其中华为5G汽车通信设备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云计算服务,已与30余家汽车制造商展开技术合作。

而华为Hicar是华为提供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可以将手机应用和服务扩展至汽车,实现车载屏幕、摄像头和手机的无感连接、虚拟化共享服务等,并且具备较高的AI能力。

就在本月内,搭载华为5G芯片的比亚迪汉即将上市,同时新车还是业界首款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该动力电池用最新的结构性专利设计,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在相同单位体积下提升续航里程,并且已经通过动力电池“***实验”,是目前最为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汽车芯片是进口的吗

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刚曾表示,IGBT?并不是靠砸钱就能砸出来的。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成功赋予了比亚迪在传统汽车向新四化转型的话语权,因此当比亚迪在为发展半导体业务聚拢资金时,投资机构“砸钱”就显得十分乐意,“马太效应”也在半导体这片蓝海开始显现。

42天两轮融资,估值百亿

日前,比亚迪官方宣布,继A轮19亿融资后,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7.99亿元,投后估值超百亿元。

比亚迪还表示,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半导体注册资本将增加至人民币4.1亿元,公司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为比亚迪控股子公司,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在首轮融资中,投资方均为国内外知名知名投资机构,领投为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Himalaya?Capital等多家机构参与认购。

也正因为半导体增资扩股项目吸引了众多财务及产业投资人的青睐,又考虑到未来拟实施的各项业务整合及合作事项,比亚迪进行了第二轮引入。

在第二轮战略投资中,投资方包括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联想集团、中芯聚源、北汽产投、上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以及招银国际、中信产业基金、厚安基金等众多A+轮战投入股或通过基金入股。

据比亚迪披露的信息,比亚迪在完成融资之后将加快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

直面技术竞争

比亚迪半导体公司核心业务主要是车规?IGBT?和工业?IGBT?两个领域。从2005年组建团队开始,比亚迪的IGBT研发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比亚迪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实现车规级?IGBT?大规模量产以及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中文名称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许在半导体制造的人看来,IGBT只是一个分立器件,但这个小小的器件如今已成为电子器件里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并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Power?MOET,被称为电力电子装置的“CPU”,作用相当于人体的大脑。

作为能源转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IGBT芯片与动力电池电芯被称为电动车“双芯”。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应用十分广泛,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控制系统、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充电桩等;从成本占比来看,IGBT模块占电动汽车成本将近10%,占充电桩成本约20%。

此外,在智能电网方面,无论是输电端还是变电端,亦或是用电端,均离不开IGBT的应用。

目前来看,全球IGBT市场竞争格局由英飞凌、富士、三菱等国际主流生产厂家主导,国际厂商起步早,研发投入力度大,因此拥有较高的专利壁垒,国内IGBT也十分依赖国外,90%需要进口,再加上IGBT适配特点,工艺设备的购买、配套都十分困难。

我国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取“设计+代工”模式,即设计公司提供芯片设计方案,国内一些集成电路公司代工生产。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IGBT供需缺口的问题将越发明显,打破国际垄断、实现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供应商的进阶路

从与长安汽车合资设立动力电池公司开始,比亚迪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供应商之路可以说是真正开启了,而后与奥迪、捷豹路虎签订的协议也让其供应商的身份得到进一步巩固。按照,比亚迪将于?2022?年前后把整个电池业务分拆出去独立上市。

显然,比亚迪半导体准备走同样的一条路。

2018年底,比亚迪发布IGBT4.0技术,据了解,该技术在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上优于市场主流产品,例如电流输出能力高15%,综合损耗降低20%,温度循环寿命可达主流同类产品10倍以上,可以说该技术是中国?IGBT?芯片崛起的代表作,同样也打破了高性能IGBT受制于人的局面。

数据显示,目前比亚迪?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每月?10?万片,年供应新能源高达汽车?120?万辆。在2020年4月底,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动工。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成年产25万片8英寸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年装车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需求。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度营业收入可达8亿元,实现年利润约4000万元

另一方吧,比亚迪还在与华为在车载芯片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据了解,华为麒麟芯片正独立探索在汽车数字座舱领域的应用落地,首款产品是麒麟710A,目前已经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对此也回应称:“已经拿到了麒麟的芯片技术文档,开始着手开发。”、“麒麟芯片拓展汽车市场已经有数月,目前主要锁定比亚迪,希望借助车型落地,打开市场。”

对华为芯片略微了解的都知道,麒麟芯片是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自研的手机芯片,目前只是向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供应,但华为方面对这款产品的拓展研发从未停止,率先在比亚迪产品中应用也不足为奇。

头条说:

一方面自己铆足力气研发,另一方面又紧抱住行业大佬华为,比亚迪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成为汽车芯片领域顶级供应商的野心。

全球汽车行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IGBT能够提高用电效率,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支撑技术。

同时,从半导体到芯片,对国内车企来说这是一片需要迅速占领的蓝海,尽管比亚迪已经取得一定突破,但想占领市场跻身供应商难度依旧面临很大困难。在疫情这只黑天鹅下各行业资金吃紧的时期,手握资金的比亚迪能否把握住发展窗口期迅速成为“独角兽”,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汉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体验

比亚迪汽车芯片是自己生产的。

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于1995年成立,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

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

2019年12月,比亚迪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比亚迪排名第24位。?

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内控奖”。

2021年11月,武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传福退出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何龙接任。

比亚迪半导体即将拆分上市,估值或达300亿

进入新能源时代,要说卖得最好的中国品牌是哪一个,那肯定非比亚迪莫属了。自从全面转型新能源以来,比亚迪凭借着成熟的三电技术、优秀的DM-i系统,迅速占领了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即便与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特斯拉相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一起发展的还有逐渐普及的智能驾驶系统,尤其以新兴的造车新势力发展最为迅速,特斯拉AutoPilot、小鹏汽车XPilot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那么,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系统上究竟实力如何呢,今天就带大家上路实际体验一下。

试驾车型:比亚迪汉DM-i 242KM旗舰型

此次试驾车型为2022款比亚迪汉DM-i 242KM旗舰型(指导价28.98万元),搭载比亚迪最新的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汉自身在智能化上不断进化,从3R1V到5R1V,首次具备了HWA高速驾驶的能力,同时也在通过OTA升级持续提升智能体验。在今年8月份的两周年OTA上,推送了HWA高速驾驶功能、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DiTrainer教练模式等功能。

如今的比亚迪汉在基础硬件上拥有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支持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变道、主动刹车、防碰撞预警等功能,达到了L2+级别的驾驶能力,堪称迄今为止比亚迪“最强”的驾驶系统。

城市场景:驾驶堪比“老司机”

城市场景应该是最常见,同时也是路况最为复杂的一个场景了。在正常直行的情况下,汉DM-i对于路面车道线的识别稳定且准确,即使是在车道线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也能非常精准的识别,如果从双侧车道线进入单侧车道线,车辆还可以虚拟出一条车道线(实线),以保证居中稳定行驶。

在跟车情况下开启LCC车道保持功能,汉DM-i的行驶状况也比较稳定,并且修正的频率比较低,也可以跟随两轮摩托车行驶,只是对于周边车辆的类型识别不够准确,大部分情况下两轮车会被识别成汽车,但是依赖于较好的跟随能力,并不会让你产生危险感。

在通过红绿灯路口时,汉DM-i能够自动跟随前车起步,并且会有语音提示:“前车已启动,请注意周边环境”,这一点比较人性化,不至于突然起步吓你一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等待红绿灯时间过长,车辆会暂时退出LCC,需要主动踩加速踏板起步,待重新进入车道以后,LCC功能才会恢复。

在拥堵的路况下,汉DM-i的表现堪称“老司机”,不仅跟车自然,车辆的刹停过程也非常平顺,跟车距离支持4级调节,最短跟车距离仅为2.5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不容易被别的车辆加塞,绝对是堵车时候解放双脚的一大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汉DM-i的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发挥都很稳定,对于路面车道线和周边车辆的识别也比较到位,实际用起来和白天差异不大。

高速场景:巡航稳定支持变道

在进入高速以后,汉DM-i的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可以说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简单的直行、跟车自然不用多说,封闭的高速场景其实要比城市场景更加简单一些,汉DM-i能够始终居中行驶,基本没有扰动,给人的舒适性与安全感都很高,并且限速标识、导航、巡航时速等行驶的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HUD显示,显示效果也非常不错。

在经过一些自然弯时,汉DM-i也能够始终保持居中行驶,并且方向盘修正的频率很低,给人的感知并不明显,行驶比较自然。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过匝道等一些小曲率的弯道时,汉DM-i竟然也能够正常通过,最高通过时速为60km/h,方向盘自动转向无须人工操作,当然手还是需要放在方向盘上以保证行驶安全。

不过,在遇到盘桥等大曲率的弯道场景时,还是要多加留意,速度在40km/h以下能够稳定通过,但是由于角度太大,弯心会有比较明显的转向修正动作,显得不够自然,此时还是建议人工接管,毕竟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在高速行驶,变道可能是遇到最多的场景了,汉DM-i在更新到最新的DiPilot系统之后,支持ILCA交互式变道功能,打转向灯就能够自动变道,不过速度需要在60km/h以上;自动变道时如果遇到后方来车,车辆会有一个明显的降速过程,待后方车辆通过后,会继续执行变道指令,这一点还是比较聪明的,智能驾驶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遇到一些不满足变道条件的情况时,仪表屏后方会有红色动态扇形图标显示,打转向灯就会提示“当前不适合变道”,相应一侧的车道线和变道路径,也会变成红色,警示你此时不可变道。

对于目前很多驾驶系统来说,对于路面静止的物体识别能力并不是太高,汉DM-i同样不支持车道内的障碍物识别,不过在时速60km/h时,可以对前方静止的车辆进行识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速行驶的安全性。

新手利器?自动泊车成功率高

自动泊车这个功能对于老司机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一些新手来说那就非常友好了,尤其是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加持下,现如今自动泊车的成功率已经是非常高了。

汉DM-i在速度25km/h以内都可以进行车位的识别,并且能够同时识别车辆后方两侧车位,最多识别车位数为6个,模拟画面与实景画面匹配度较好,用户可以清晰的选择自己想要泊入的车位。

在垂直泊车中,车辆识别到车位后就能够开始泊车,基本没有出现过泊车失败的情况,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汉DM-i车身长度接近5米,但是对于空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完成泊车,车辆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只是偶尔会出现限位墩不识别的情况。

侧方车位泊车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汉DM-i在识别到侧方车位以后,能够以1km/h的速度泊入,对于空间的需求同样不大,在路线规划上比垂直泊车更合理一些,所以泊车时间更短,给人的速度感比较快,泊车成功率也很高。

自动泊车时,360°全景影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泊车路径,虚拟影像与实际影像也比较贴合,当距离障碍物较近时,会有蜂鸣声提示,泊车影像中也会显示动态图标和距离,给人的感觉比较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见的垂直/侧方车位的自动泊车之外,比亚迪汉还支持斜方车位泊车和自定义泊车。不过,在斜方车位测试中汉DM-i仅能够识别逆向鱼骨车位,左右车位均可自动识别,不需要人为干涉,可以自主选择需要泊入的车位,整个泊车过程大概40s左右,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自定义泊车有垂直、水平和斜列三种车位可选,选择后可以对车位角度进行微调,整个操作都在中控屏中完成,显示也比较直观,基本没什么学习难度。

DMS监测?长途驾驶更安心

另外,汉DM-i还支持DMS疲劳监测功能,通过左侧A柱的DMS摄像头,可以对面部和动作进行识别,疲劳驾驶(打哈欠),注意力不集中(向车后看、抽烟、打电话),都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并进行语音和仪表显示双提示,大大提升了长途驾驶的安全性。

而为了避免隐私泄露,这个DMS摄像头还有一个物理开关,能够对摄像头进行遮蔽,日常驾驶可以完全关闭,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打开,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邦点评

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创造辉煌的同时,并没有放缓智能驾驶领域研发的脚步。虽然与造车新势力相比比亚迪在智能驾驶上发展稍微晚了一些,但是比亚迪汉却一直在保持着持续进化,从汉DM-i所搭载的最新版本DiPilot系统的实际体验来看,相比之前可以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智能领航系统不仅功能更加完善,在日常驾驶中也有了很强的实用性,称之为比亚迪有史以来“最强”的驾驶系统也不为过。

当然,这一切的进步都离不开近两年比亚迪在智能驾驶上所做的努力。2021年比亚迪先后与地平线、速腾聚创等智能硬件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Momenta成立了合资公司。今年3月份,比亚迪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达成合作,2023年开始在部分车型上用英伟达最新自动驾驶平台DRIVE Hyperion,以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已经逐渐完善,迈向智能驾驶的步伐也是一如既往的坚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开上具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比亚迪汽车了,期待一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2月21日,比亚迪就此前接受新加坡投资公司的投资调研发布了公告,公开了对调研者关于IGBT、比亚迪半导体等相关的问题的回答。

公告中,比亚迪方面表示,比亚迪半导体作为中国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仅用42天即成功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等知名投资机构,迈出了比亚迪市场化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并着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看来。当一众整车厂还在纠结于年度销量成绩时,比亚迪已经在自主化十分有限的半导体行业提前偷跑了。

投机者or预言家

就在本月上旬媒体关于“芯片短缺”问题的访中,比亚迪方面很是淡定地表示:“比亚迪在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产业链,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

如今比亚迪再次表示加快半导体分拆上市,无疑是再次自证自身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实力。

公告中,比亚迪还表示,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领导厂商。

作为国家“02专项”的重点扶持项目,IGBT是目前功率电子器件里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Power?MOET。其应用范围小到家电、大到飞机、舰船、交通、电网等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尤其在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

▲一般通俗说IGBT指IGBT模块,而模块当中包含IGBT芯片

长期以来,IGBT(包括芯片)被垄断在FairChild、Infineon、TOSHIBA等少数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手上。

比亚迪在2005年进入IGBT产业,于2009年推出首款车规级IGBT?1.0技术,打破了国际厂商垄断,实现了我国在车用IGBT芯片技术上零的突破。而比亚迪半导体产品总监杨钦耀近日表示,比亚迪车规级的IGBT已经走到5代,碳化硅mosfet已经走到3代,第4代正在开发当中。目前在规划自建SiC(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指碳化硅)产线,预计到明年有自己的产线。

IGBT只是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一部分。

公告指出,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此外,比亚迪方面还表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致力于成长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为国内最早进行SiC基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比亚迪半导体在今年上半年先后完成了A轮、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7亿,红杉资本、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再次证明了其实力和市场前景。

各种迹象表明,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井喷潮,而同时,从12月初开始爆出的芯片短缺问题让行业内都捏了把汗。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芯片自研自产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最后都将被少数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捏住咽喉。

12月2日,比亚迪半导体荣登“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位列前100位。在颁奖现场,公司总经理陈刚提到:“新能源汽车已从上半场的‘电动化’切换到下半场的‘智能化’。在下半场汽车智能化竞赛中,比亚迪半导体协同比亚迪汽车,实现平台化、智能化的统筹规划,从面到点,输出最适合汽车智能化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看这势头,比亚迪或将成为自主汽车芯片行列的领跑者。

▲今年4月,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完成重组,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今年4月,比亚迪半导体拟独立上市的消息传出时,中金公司就预计,依托整车,以科创板斯达半导为对标,比亚迪半导的IGBT模块2019年营收应超过10亿元。参照成熟市场的估值再加上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IGBT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给予适当龙头溢价,比亚迪半导拆分上市后可达300亿市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比亚

上一篇比亚迪汽车知识大讲堂是哪里出来的-比亚迪汽车知识大讲堂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