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公司现状如何-蔚来汽车公司现状

tamoadmin 0
  1. 造车新势力半年销量放榜,蔚来破万独占鳌头,理想后来居上成黑马
  2. 抑制亏损 蔚来想靠换电“救命”
  3.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现状分析
  4. 蔚来、小鹏9月销量破万,理想跌出前三,芯片短缺“压力山大”
  5. 探究|特斯拉怒怼小鹏汽车从隔空对峙 看新势力车企的核心竞争
  6.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7. 曹德旺点评新能源汽车现状,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寒冬来了,不少车企选择裁员过冬。近日,继福特、奥迪、捷豹路虎和日产等公司宣布裁员后,蔚来也被曝出裁员消息。

据36氪旗下未来汽车日报消息,蔚来此次人员实际减幅在1000人左右。对此,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进行时回应称,“蔚来今年一直在做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也是这个阶段我们该做的事。”

在蔚来最近的一份官方资料里,该公司的全球员工人数已经调整为近9000人。

蔚来汽车公司现状如何-蔚来汽车公司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业人士预测,此次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销量低迷或持续两到三年。这意味着,属于车企的艰难时刻刚刚开始。

“优化”开始

造车团队规模从几千人到十多万人不等。国内造车新势力从最初成立时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最终建立起数千人的规模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在产品研发和创新周期内,增加人员是他们的常规动作。

蔚来成立于2014年,两年后,该公司发布第一款产品电动超跑EP9时,团队人数约为700多名。伴随着第二款产品ES8和直营店、换电等事务的发展,蔚来团队的规模迅速壮大。2018年8月该公司上市时,共拥有全球员工6231名。2018年四季度,由于产品和软件开发相关团队人数增加等因素,蔚来公司人数再度攀升,至今年1月份时已经突破9500人。

如果说2018年是蔚来迅速成长的一年,2019年则开始进入瘦身阶段。

今年3月,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已经走过了组队集训阶段,进入第二阶段资格赛阶段,优先级最高的三个工作目标是:用户满意度、提升运营效率、第二代平台的开发。李斌同时表示,在今年上半年总人数将控制在9500人以内,比现状优化3%。

随后,蔚来汽车北美官方于5月份宣布将裁员70人,包括圣何塞的北美区总部办公室和研发中心的20人,旧金山的办公室50人,与此同时关闭旧金山办公室。当时,北美总部拥有640名员工。

由于蔚来员工主要在中国本土,因此“优化”工作还是会在国内展开。

另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自去年12月至今,蔚来已有两名高管离职。去年12月,蔚来北美CEO伍丝丽(Padmasree Warrior)从蔚来离职。今年6月,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确认从蔚来离职。她们均曾在蔚来的软件开发中担任重要职位。

车企裁员过冬

蔚来裁员的背景是,全球车企均在艰难调整。

今年1月,路透社报道称,由于在中国面临两位数的需求下滑以及在欧洲柴油汽车销售也在减少,捷豹路虎将宣布裁员10%,主要涉及到英国员工。捷豹路虎拥有42500万名员工,这次裁员约4500人,裁员目标是管理职位。同月,特斯拉信息显示,由于2018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特斯拉决定裁撤3000多个岗位以控制成本。

今年2月,德国《商报》援引奥迪首席执行官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的话称,该公司在削减成本的过程中,裁减10%左右的管理职位。近日,日产汽车宣布,2019财年第一季度(4-6月)净利润同比下跌超九成,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如吉利等也下调了2019年度的汽车销售目标。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增速预计整体将低于去年。一位汽车供应商高管人士向雷锋网新智驾预计,汽车颓势或将在未来持续两到三年,即使没有缩减人员的企业也会开始控制成本。

“自特斯拉成立15年以来,从未获得年度盈利。盈利不是我们裁员主要因素,但是特斯拉必须节省成本,让自己赚钱。”马斯克表示。这或许也是一直未实现整体盈利的蔚来的“心声”。

蔚来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6月18日,蔚来ES6开始向用户交付,首个交付月数量达到413台,高于去年ES8首月交付的381台。截至6月30日,蔚来的ES8和ES6累计总交付量达到18890辆。作为蔚来赖以造血的产品,蔚来ES6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尤为关键。

造车新势力半年销量放榜,蔚来破万独占鳌头,理想后来居上成黑马

蔚来 汽车 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军车企,旗下车型蔚来ES8在2018年销量过万,着实也让蔚来 汽车 风光了一把。

不过进入2019年,蔚来 汽车 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2019年短短两个月内,西安、上海和武汉等城市在相继发生四起蔚来ES8自燃,对于蔚来 汽车 来说,影响不能说不大。后来蔚来 汽车 召回了4803辆蔚来ES8,将电池模块组从P50切换为P102。虽说成本有点高,但是能够彻底的解决车辆自燃的问题,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随后在6月初,蔚来 汽车 第二款车型蔚来ES6开始正式交付。蔚来ES6的定位是中型SUV,低于蔚来ES8。除了整车的配置稍微低一点,在售价和续航里程方面要好于蔚来ES8。蔚来ES6起售价为35.80万元,工信部充电续航里程为420公里。比售价44.80万元的蔚来ES8车价便宜了近10万元,续航里程多了65公里。

从销量上来看,蔚来ES6似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6月份销量为658辆。也许是受到自燃的影响,蔚来ES8从2019年4月份开始销量便直线下滑:4月份销量为1508辆、5月份销量为935辆、6月份销量为434辆。2018年11月份蔚来ES8的销量为3349辆,也是蔚来ES8销量最高的一个月份。

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 汽车 在进入2019年之后销量不断攀升,即便是在6月份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仍然卖出了2237辆车,远远的把蔚来 汽车 甩在了身后。

另外根据一些 汽车 网站的促销行情来看,目前蔚来ES8的优惠力度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

面对自燃频发、股价下跌和亏损严重的局面,蔚来 汽车 内部也做了调整。除了实施裁员之外,还抛售蔚来FE车队、修改APP积分等手段,以节省开支。

虽然今年5月份蔚来 汽车 宣布获得一笔100亿的投资,但是以目前现状来看,蔚来 汽车 的钱还是不够花的。

在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上,蔚来发布了ET系列车型,定位是纯电三厢轿车。据媒体报道,这款车可能会命名为蔚来ET7或者ET5,有可能会在2019年12月份上市,基于蔚来的第一代平台打造,将搭载L4级别的驾驶功能,有不少零件可以与蔚来ES6通用,起售价将在30万以内。

根据蔚来 汽车 2019年制定的销量目标,年销量为4~5万辆。以目前蔚来的现状来看,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现有车型加大优惠力度,尽快上市新车型对蔚来 汽车 来说也就迫在眉睫了。

抑制亏损 蔚来想靠换电“救命”

提起近期车圈中的重磅话题,无疑非成都车展莫属。诚然,作为汽车行业的风向标,车展凭借自带热搜的体质,不仅成为车企争相“亮肌肉”的最好舞台,还为车主买车、聊车提供重要参考,影响力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今年特殊背景下,成都车展先于北京车展举行,其意义不言而喻。

从参展规模来看,今年的成都车展共有12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超1500辆车型参展,足以令媒体、车主大饱眼福。但是,与以上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造车新势力仅有5家车企参与展览,相较于2019年出现了进一步“缩水”。

毫无疑问,数字不会骗人。去年的补贴退坡,淘汰掉一批“补贴度日”的车企,而今年的疫情冲击,又令不少竞争力孱弱的车企退出游戏。那么,如今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如何,又有哪些车企有望笑到最后?前不久,乘联会公布的造车新势力1-6月份销量排名,便能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

竞争加剧,危机前所未有

如果说疫情对国内汽车行业造成“重创”的话,那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疑则受到了“内伤”,无论是从进一步回暖的6月份,还是上半年销量来看,均暴露出这一不争的事实。

6月份乘联会数据显示,轿车、SUV、MPV市场的销量分别为80.0万辆、77.2万辆及8.9万辆,同比变化分别为-9.6%、+1.9%、-26.7%。可见,除了MPV市场仍有1/4左右的跌幅以外,轿车及SUV市场在体量以及回暖速度上,基本达到与同期相当的水平。

相较而言,6月新能源市场的销量仅为8.3万辆,同比下降为38.8%,发展势头明显弱于其他各细分市场。客观来讲,除了疫情影响车主购车热情以外,油价下跌、交付缓慢、Model?3入侵等因素也会影响车主的购车选择,然而,在疫情过后的“红利期”中,造车新势力回暖缓慢的状态,难免令人捏了一把汗。

如果将视线放到整个上半年中,这种劣势将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1-6月份累计销量为31.3万辆,同比减少44.0%,下滑幅度同样超过其他三个细分市场分别为-25.3%、-16.5%、-38.5%。与此同时,排名前十的造车新势力销量总和为45795辆,仅占到整个新能源市场的14%左右,进一步暴露了造车新势力的窘境。

总结来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不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而随着市场的缩小,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受到了重大冲击。此外,随着上半年有关欠薪、停产等消息的频频爆出,造车新势力的整体发展增添了一丝阴霾。“比起赚钱,活下来更重要”,这句网友对于2020年目标的调侃,同样也是造车新势力现状的真实写照。

两极分化,依然不容懈?

自2014年造车新势力大量涌现至今,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而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内,各大造车新势力先后推出量产车型,其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检验。毫无疑问,相较于车企的PPT,如今的销量情况更能说明一切。

从销量排名中能看到,作为少有主攻中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蔚来汽车虽说入手门槛比较高,但仍以14169辆的成绩稳居榜首,6月销量3740的成绩,与第二名拉开了巨大差距。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作为交付较晚的品牌,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黑马”,上半年销量近万辆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此外,威马、哪吒、小鹏同样挤进前五名,单月销量上千、1-6月销量超4000台的成绩,同样是可圈可点。

不过,从第六名开始,造车新势力销量榜便出现了“断层”。虽说零跑汽车位列第六,但已经与小鹏汽车拉开了2000余台的差距;对于位列第八、九名的品牌而言,上半年销量仅为三位数。不得不说,仅从排行榜前十名的车企来看,不同品牌便出现了巨大悬殊,形成两极分化局面,而未上榜的造车新势力,显然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如果非要为造车新势力销量不景气找一个“客观原因”的话,那特斯拉的强势入侵便不得不提。从上半年销量来看,虽说仅有一款国产车型,但Model?3凭借着过硬实力与产品优势,令特斯拉上半年累计销量达45754辆,基本相当于上榜的十家车企销量总和。可见,与其抱怨市场不景气,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显得更为重要。

结语:实话实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冠以“造车新势力”的车型都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位于榜首的十款车型销量总和,甚至还不及轩逸顶峰时期单月销量高,难免颇为讽刺。造车新势力想要真正与传统燃油车企同台竞技,依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诸如海马、众泰等曾年销数十万辆的传统燃油车企,如今已岌岌可危,而造车新势力上半年普遍三、四位数的成绩,无疑距盈利、甚至说是“活下去”有着较远距离。特别是在“强者不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下,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其是否还能挺得住?如今成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现状分析

或许拼到最后,造车新势力车企们能够杀出重围的就是服务。

像极了当下精彩博弈的餐饮行业,如何在“差不多的口味”中脱颖而出,最后拼得就是新型的服务理念和多变的菜品。

前不久在蔚来汽车2019年第四季度季报电话会议上,除了公布其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外。(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蔚来汽车总营收达28.48亿元,环比增加55.1%。2019年全年总收入为78.26亿元,但遗憾的是,公司毛利率仍然为负-8.9%。)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关注,在电话会议上,蔚来的两家投资公司美林银行、摩根斯坦利分别对目前蔚来电池与换电方面的规划进行商讨。

电池和换电,这个凌驾在纯电车型之上的领域,至今没有任何车企依靠它们盈利。而在李斌的蔚来版图中,这块在车型之外的盈利渠道,正在一点点放大。

一个亿,如果再给李斌一个亿,或许蔚来的全线换电布局将更加清晰。

换电

换电服务,并不始于蔚来,但在个体用户中行之有效的传播,要感谢蔚来。

在国内,目前除了蔚来,只有北汽新能源和力帆选择了大规模应用换电模式推进其共享出行运营车辆可以快速充电投入工作的模式。

与力帆推广的分箱换电、能源站与移动能源车相比,晚来一步的北汽新能源“擎天柱”,在对换电站和补给问题上更加全面。虽然现在看来,换电和换电站的构想模式每家车企百变不离其中。

但如同北汽新能源高层领导而言,“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可的一种方式,但成本、安全、充电便捷已经存在问题,慢充时间过长效率低,快充因技术瓶颈导致电池寿命迅速衰减,并会引发安全事故,换电模式找到了属于它的生长空间。”

这里的生长空间除了国内广大的纯电市场用户外,还有在车型背后没有被完全开发的渠道盈利。

在北汽新能源的中,到2021年-2022年,北汽将建成换电站3000座,运营车辆50万台,但这个设想还是依托着共享出行车辆,那些更迭率较高的车型,的确在短时期内给予北汽新能源一剂猛药,但对于真实的营收而言,却是杯水车薪,北汽左手倒右手的运营模式也出现瓶颈。

那么蔚来是如何规划的?

在蔚来电话沟通会上,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总结了蔚来能源体系发展三年来的情况。

令人意外的是,截止到2020年3月,蔚来在全国范围内落地123座换电站,覆盖51个城市,换电车辆超过1.7万台,用户换电渗透率为48.7%,累计扫码换电超过37万单。

和北汽新能源最初走运营车型换电模式有本质区别的蔚来,他们的用户是个体用户。

没有什么比个体用户会自主选择换电模式更加有力说明蔚来换电的可持续性。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持续爬坡的换电数据,让李斌有了底气。

李斌表示:“蔚来在2020年将加速电池服务(Battery?as?a?Service)的推进。这一服务战略也将成为公司提升销量的策略之一。”

据说,电池即服务,这是李斌的原话。而“提升销量”才是李斌真正看中的核心。

在网端,媒体们将“Battery?as?a?Service”缩写成“BaaS”,让这项蔚来专属的电池服务看起来更加的专业

李斌说,“利用蔚来的电池可以换电,以及我们全国的换电站的部署,这个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系的优势。因为全世界只有蔚来可以把所有电的部分打通,变成一个租电池,可以快速的换电,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升级不同容量的电池包。”

所以,蔚来电池即服务的最基础的逻辑就是:可充、可换、可升级。

只不过,这项在售卖车型之外的额外营收,蔚来要想办法玩出花样,才能让其成为真正提升销量的必要手段。

为什么要换电

对于为什么要发展换电模式,北汽新能源早期的回答说明了问题,“因为充电时长的干扰,会影响到用户使用的情绪。”

这应该是目前纯电市场充电问题上最大的干扰,毕竟车企们拼命提高续航标准也正是为了减少道路行驶中的充电次数,从而解除里程担忧。

但不可否认的是,换电比起任何形式的充电都要快。

而“快”是当下纯电车型必须克服的和电有关最重要的命题。

在资料中显示,目前换电时间约为五分钟。在蔚来换电的场景里面,开车进入换电站,从拆卸到安装,出站,总共花时约为十分钟。而目前最快的超级充电桩也要半小时才能充满。

这样的对比显而易见,无论从体验或是流程上,都可以媲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换电站潜力无穷。

这样的便利性在蔚来目前累计用户数中逐渐成为增量。2019年全年蔚来汽车共向客户交付20,565辆新车。由于疫情影响,蔚来将2020年第一季度的交付目标被设定在3,400辆至3,600辆之间。

即将销量超3万辆的蔚来,在自己固有的个体用户群里,换电渗透率在慢慢提高。

或许,在如今李斌的眼中,这些曾经一度困扰他“卖一辆亏一辆”的问题,终于迎来了一些转机。

年轻用户居多的蔚来,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鲜的方式,更愿意陪着这家造车新势力一同成长,而这些“精神依托”也将成为蔚来个体用户群实现更高换电率的可能。

根据沈斐介绍,今年蔚来预计再落地50座,总计到2020年底换电站总数为173座。目前,在蔚来APP内推出的充电地图,打通200多家运营商,30万根充电桩,覆盖337座城市,90%的充电桩打通了支付功能。

这座由蔚来自己亲手打造的“充电帝国”不能出错,它是目前李斌在蔚来版图中,最有前景的部分,虽然一切的努力究其根本是为了盈利。

2019年全年,蔚来在汽车销售额为73.671亿元,全年总收入为78.249亿元;非汽车销售收入为4.578亿元。

最烧钱的部分来自蔚来的经营

烧钱大头——经营性支出。1月成都机场路的蔚来NIO?Space正式开业,这是成都第三家,全国第83家门店。和蔚来中心一样的体系,一样高端轻奢的NIO?Space,却消耗着蔚来每年三分之一的费用。

车型项目的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的增加,无法形成稳定局面,这也导致了即便蔚来第四季度销量上涨,但经营性亏损依旧大幅上升,它至今没有逃离“卖一辆亏一辆”的魔咒。

在光鲜亮丽背后,李斌不得不选用裁员、节约日常运营成本的方式来维护。所以,“为什么要发展换电模式”,对于蔚来而言,更多的是变相的造血,从换电模式中延伸而言的升级服务,是蔚来的另一种创收。

从2019年9月开始,蔚来开启续航升级服务。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原装电池续航不够,那就购买升级包,再去换电站换成高级电池。蔚来目前可提供70度和84度两种规格的电池,2020年底将推出100度的。用户既可以一件更换,也可以按天计算。总之,就如同你买了智能手机一般,再花钱买些升级配置,也没有那么心疼。毕竟,中国人的老话,“都花30-40万买了车,你还在乎这几千吗?”

你不在乎,蔚来在乎。

虽然“换电模式”不是蔚来首创,但如今的蔚来无疑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唯一有能力推动换电模式发展的中流砥柱。蔚来ES8和ES6的用户们,也成为了换电模式的“前驱者”。

从这个层面看,蔚来不光可以赢得市场利益,还赢得了一群具备开拓精神的追随者。

换电模式的利弊

其实在新能源行业发展进程中,换电模式并不是中国先例。

早期的一家名为Better?Place的换电公司,曾经业务覆盖以色列、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燃油车当道的大环境,Better?Place没能扛住现实的残酷,以破产终结。

今时不同往日,Better?Place曾经期盼的春天已经到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换电模式终将在产业链的驱动下重新“苏醒”。

2011年,国网公司就发布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运营模式。

而在“换电和充电哪个更具备优势”的讨论中,行业普遍认为,换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上述讲到的换电时间快外,换电模式可以将车身和电池进行分离,一方面可以对电池安全做最直接的维护,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纯电二手车的残值。

但无论是北汽新能源,力帆亦或是蔚来,他们所提及到的换电,都需要换电站,而这个小小如仓库一般的设备,也如同当下的超级充电桩、充电站一样,需要具备全面的条件。

换电站的拨地而起,意味着车企要在渠道,土地,人员,设备等运营上费用加剧。如果给李斌一个亿,他就能做出盈利的换电站了吗?

答案是未必。

换电站的普及和推广,比起目前遍地开花的简易充电桩而言,成本压力、运营维护压力递增。这也是换电站目前只是维持在本车型小体量现状的本质,而国家现阶段的小范围试水,也换电模式浇注了“自生自灭”、“自给自足”的环境。

虽然小体量,想必李斌依旧愿意尝试,毕竟站其高度,举其高旗,李斌的蔚来没有退路而言。但愿在2020年年末,蔚来的换电站可以如约新增,它们该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般,做蔚来的后备之师。

文/贤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小鹏9月销量破万,理想跌出前三,芯片短缺“压力山大”

由于我国新能源行业起步较晚,大概最近几年国家才开始大力发展该行业,因此目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形成以特斯拉、比亚迪两家车企两家独大,其他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等其他车企多极发展的格局。由于很多新能源车企刚成立不久,目前仍存在诸多缺点。

1.价格虚高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价格普遍虚高,在和燃油车同平台同级别的情况下,价格普遍贵5万以上。比亚迪唐燃油版只卖15万,但是比亚迪唐dmi最低配都要卖20万以上。理想ONE,价格34.98万。蔚来EC6,价格39.6万—55.4万。蔚来ES6,价格38.6—55.4万,价格直逼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很多新能源车的底盘、行驶品质根本达不到四五十万的级别。

2.充电配套不成熟

目前的充电桩配套依然未完善,充电桩较少,充电网建设落后、覆盖面小。尤其是三四线及中西部欠发达城市和地区,往往几百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充电站,充电站的充电桩数目不足,遇到高峰期要抢充电桩的情况屡见不鲜。充电难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3.底盘***不足

很多新能源车的成本主要在电池、外观、内饰、大屏幕上,并非花在底盘***上,很多新能源车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巨大的电池包,整车车重达到2吨以上。同时为了避免刮到底盘的电池,把悬挂弹簧调的非常硬。为了避免刹不住车,把刹车和动能回收***得非常重,再加上车身加重以后,车子的运动惯性变得非常大,对于电门的***带来较大考验,如果电门和电机的***不好,电门踩浅了车子加速慢,电门踩深则车子突然往前窜。而且急转弯或者紧急变向的情况下,车身或侧倾非常严重,让驾驶者感到汽车难以控制,导致操控性比原来的燃油车还要更差。

4.电池能量密度低

目前新能源车的电池储能技术依然没有得到技术突破,单位体积储能依然很低,只达到125Wh/kg左右。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本质上储能密度依然不足。即使是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也仅仅是优化了电池的排列规则,让同样的空间可以塞入更多电池而已,电池核心技术本身并没有改变。一个重达几百公斤的电池包,也仅仅能让续航里程勉强达到500公里。遇到冬天低温天气,电池储能甚至会大打折扣。由于要背负几百斤重的大电池,电池不可避免地占了一辆车成本很大的比重。

目前情况下,总体来说国内新能源市场依然不成熟,仍比较混乱。各家车企下的产品仍存在致命不足,多种先天缺陷仍无法彻底解决,目前新能源车仍然无法彻底替换燃油车,燃油车仍然是汽车市场的主流,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出现能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的颠覆性产品。

大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更像是汽车零配件组装厂,诸如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外观、内饰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电池、电机、底盘悬挂等零配件向各供应商购买,汽车组装交给国内三线品牌组装厂组装,一台新能源车就大致出来了。这些新势力车企y意识到国人买车只关注表面功夫,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和关心一辆车的底盘、操控性、形势质感等。于是向外观、空间、配置等发力,大力打造一台看起来非常高级、豪华、配置高、功能多、智能化的汽车,大力增加一些与汽车无关的数码、家电产品,如很多新能源车堆砌大量大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卡拉OK、游戏机,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家电都往车里塞,美其名曰高级、豪华。没有新能源车关注一辆车最核心最重要的行驶质感、操控性和驾驶感受。

国内大多新能源车都是油改电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一辆燃油车改装成的电动车。其车身是为燃油车打造的,总体来说去掉燃油车特有的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多种新能源车不需要的构件后,再增加电池、电机,就成了新能源车。但是汽车的总体车身结构、底盘仍然是燃油车的基因,并不是专门为了电动车而重新设计的车身架构。比如比亚迪秦,它的前身是燃油版的比亚迪秦,把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换成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后,再把原来的双离合变速箱去掉,在原来安装变速箱的位置安装了一个电机,再把电池板挂在底盘下,一台dmi混动的秦就出来了。由于它的电池包***在地盘下,遇到颠簸路时非常容易被磕碰,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被碰撞后有较大的自燃风险,于是工程师只能把底盘悬挂调的非常硬,降低弹簧的伸缩回程。导致这台车非常难开,而且过颠簸路非常难颠,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

受限于目前大多数购车者在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普遍匮乏,大多数购车者更多关注一辆车的外观、内饰、配置、空间等通过砸钱就可以解决的表面形式的东西,较少有购车者会潜心研究一辆车的底盘和操控、驾驶感受等需要有一定汽车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才能理解透彻的方面。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抓住购车者的这一特点,大力打造外观靓丽、内饰高级豪华、配置丰富、功能多样的汽车,俘获了大批购车者为此买单,就目前情况下,这些新势力车企是成功的。但对于一个迫切需要集具备良好驾驶体验、续航里程长的产品、需要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的人来说,这些新势力车企是失败的。

探究|特斯拉怒怼小鹏汽车从隔空对峙 看新势力车企的核心竞争

日前,“造车三兄弟”蔚来、小鹏、理想均公布了9月各自销量快报,数据的呈现有喜有忧。10月1日,小鹏 汽车 (NYSE:XPEV/HK.9868)官方宣称为第一家“月度交付量破万”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而蔚来 汽车 (NYSE:NIO)随后发布的销量数据也显示,交付超过万辆,只有理想 汽车 (LI.US/HK.02015)销量环比有所下滑,不足万辆。

月销过万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意义巨大,意味着在整个新能源 汽车 市场基本站稳脚跟并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所以从首次交付开始,“三兄弟”的短期目标都是年销超10万,也就是需要基本保证月销超过一万辆。

蔚来、小鹏销量过万,理想下滑

10月1日,小鹏 汽车 公布的9月销量数据显示, 9月小鹏 汽车 总交付量达到10412台,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月交付过万的企业,9月交付量环比增幅达到44%。其中P7交付7512辆,占品牌总销量比例为72.15%。这也是P7连续五个月创新高。

目前,小鹏已累计交付超过5万辆;7-9月累计交付25666辆,环比增长48%,单季度交付量接近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1-9月累计交付量56404辆,超去年全年交付量2倍。

而销量突破一万的其实不只有小鹏 汽车 ,蔚来 汽车 公布的9月销量也同样突破万辆。数据显示,蔚来9月份共交付智能电动 汽车 10628台,同比增长125.7%;三季度蔚来累计交付新车24439台,同比增长100.2%,创季度交付新高,连续6个季度正增长,超Q3交付指引。2021年蔚来已累计交付66395台。

10月1日,理想 汽车 也公布了9月交付数据,9月,理想 汽车 共交付新车7094辆,同比增长102.5%。但是环比有所下滑,8月其交付量为9433台。今年三季度,理想 汽车 累计交付25116辆,同比增长190%。

而除了“蔚小理”公布了9月销量外, 360公司投资的哪吒 汽车 的9月销量显示,其交付量达7699辆,超过理想 汽车 ,名列“新势力造车”第三名,同比增长281%;1-9月累计交付量为41427辆,同比增长425%,总交付量高达67730辆。

对于销量的下滑,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通过企业官方微博回应称:“受到芯片供应持续短缺的影响,理想 汽车 9月交付量有所下降。自2021款理想ONE上市以来,定单数量持续增长。我们正在取更多措施,以确保零部件的供应,希望尽可能地缩短用户提车等待周期。” 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 汽车 仅凭一款在售车型理想ONE,能取得如此成绩也属不易。

虽然销量首次突破一万辆,但10月1日小鹏 汽车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其朋友圈感叹道:“从0-10000,真的很多感慨,对绝大部分整车厂这都是一个小目标,但是对于我们真的很难。”

芯片短缺影响持续

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正说明了新能源 汽车 逐渐被用户接受,新能源 汽车 在整个 汽车 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重。

今年以来, 汽车 行业销售整体面临压力,但新能源 汽车 却逆势而上。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同别增长将近2倍。据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预估,203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占比将超过50%。

交银国际研究表明,马来西亚疫情导致 8 月份部分芯片厂突然停产,严重打击了车企的信心。但8 月份国内新能源 汽车 零售渗透率为 17.1%,前八个月渗透率为 11.6%,较 2020 年的 5.8%显著提高。

正如沈亚楠所言,芯片短缺的现状,对整个 汽车 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蔚来 汽车 就因疫情、芯片供应等影响因素,在8月“新势力”交付量排位上不仅被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超越,还被哪吒 汽车 挤出销量前三。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蔚来、小鹏9月销量破万,但缺芯短缺的隐患仍未解除,接下来还有可能对产销造成影响。

因为芯片的短缺,目前蔚来已经无车可卖。蔚来 汽车 传播总监马麟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则“空展厅”的内容称:展厅的展车都几乎卖光了,只能摆车模,芯片供应压力山大。马麟表示,目前看全球供应链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供应链团队在和供应商一起积极解决问题。但马麟也表示,目前蔚来位于南京的零部件供应商供货已恢复正常,但马来西亚疫情对ESP等零部件供应造成的影响仍未完全解除。而从9月订单来看,仍然维持着非常强劲的势头,只要供应链不恶化,Q4销量会环比正增长。

9月20日,理想 汽车 发布公告称,由于马来西亚的COVID-19大流行,公司毫米波雷达供应商专用芯片的生产受到严重阻碍。因为芯片供应的恢复速度低于预期,公司现在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的 汽车 交付量约为2.45万辆,此前预测的 汽车 交付量在2.5-2.6万辆。

订单量能否转化为交付量,与供应链息息相关。理想 汽车 表示,公司将继续监控市场状况,并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尽量减少芯片短缺对生产的影响。

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初步估计,2022年我国传统燃油 汽车 对芯片的需求量在每辆车约934颗,而新能源 汽车 对芯片的需求量约为1459颗。相比而言,新能源车对 汽车 芯片的需求更大,面临的压力也更大。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此前表示,6月份到8月份是芯片短缺影响最大的时段,随着国家层面对哄抬芯片价格等的监管,芯片短缺的情况会逐步缓解。

兴业证券指出,芯片短缺对电动车生产的影响可控,预计9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33万辆,环比增长10%,上调全年新能源车产销至325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9月的芯片供给改善总体不佳,但10月开始应该明显改善,国内外四季度车市比较乐观。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车圈儿要是有点恩怨,折腾起来的动静可一点都不比饭圈儿小。

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刚刚确诊不久,就连发几条推特怒怼小鹏汽车,称其***、用它们的旧版代码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家品牌的粉丝也在微博吵的不可开交。这仗是怎么打起来的呢?我们得从头开始梳理。

2020年广州车展期间,小鹏汽车发布了P7的衍生车型——鹏翼版。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小鹏汽车的炫技车型,或者说是广州车展的“开胃菜”。真正的“主菜”,是小鹏汽车后续公布的激光雷达技术。

小鹏汽车表示,2021年之后生产的车型都会升级自动驾驶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并且将会搭载激光雷达技术提高识别率和性能。届时,小鹏P7将会成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听到这个消息,“鹏”友们都沸腾了。有了新技术的加持,小鹏的新车也许真的能在自动驾驶层面超越特斯拉了。然而欢庆的气氛还没持续多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当天就在推特上发布了几条具有浓烈火药味儿的评论。

如图所示,马斯克在一则小鹏汽车的新闻动态下评论道:“小鹏汽车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却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言语间的嘲讽之意溢出屏幕,企图再次翻起「去年特斯拉员工跳槽小鹏」的旧账。

可能是嘲讽的不够痛快,马斯克还继续评论:“它们不仅偷了我们的代码,还偷了苹果的代码。”甚至最后还特意指出:“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它的中国公司是没有的。”

耐人寻味的是,ARK基金的分析师Tasha?Keeney率先转发了这条关于小鹏汽车新闻动态的推文,并且评论道:“为什么小鹏会用激光雷达?我相信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但会严重限制其自主方法的可伸缩性。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无法***特斯拉的方法?”

很多人会有疑惑,WDNMD…小鹏和特斯拉之间的恩怨,跟一个基金分析师有什么关系?

▲左一就是Tasha?Keeney

当然有关系,因为Tasha?Keeney和马斯克可是老熟人了,这马屁得拍起来啊!二人这么一搅和,就助长了上文马斯克评论嚣张的气焰。

好家伙,这还组团怼起来了,年轻人真是不讲武德啊。且不说事实的真相如何,特斯拉的吐沫星子已经飞到小鹏脸上了,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脾气,他自然不会对此事置之不理。于是何小鹏第二***发微博,原文如下:

“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连续用pigu发声。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何小鹏的回复也是尖锐无比,不仅说出了“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这样的话,甚至还冒出了“pigu”这样的人体器官,可见也是有点儿上头。

那么,特斯拉为啥会和小鹏汽车撕起来呢?它们的恩怨仅仅是因为一颗极光雷达吗?特斯拉针对的是小鹏一个人,还是整个国内新势力造车行业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不仅是小鹏汽车,蔚来也曾遭到DISS

没错,特斯拉的攻击也不是有针对性的,而是无差别的。因为早在本月初,蔚来汽车也曾经被特斯拉在暗中嘲讽过。

11月初,蔚来汽车的市值飙升,接连超过宝马、福特、通用等企业,成为全球第六的车企。此时蔚来汽车的市值为600亿美元,每股价格为42美元。这原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而马斯克突然冒出来发了一条推文:

420?is?ten?times?better?than?42!(420是42的十倍!)

马斯克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特斯拉的股价正巧降至420美元。言外之意就是:老子的股价再降也是你的十倍!

这种行为就跟班里那种最讨厌的学生一样。一个勤勤恳恳、资历不高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到了70分。而一个刚从100分滑落到90分的“学霸”过来坐到你边上,对你说:“你瞅瞅你,学了这么半天考的还没有我高。”

这不禁很令人疑惑,全世界造纯电动车的企业这么多,为什么遭到特斯拉DISS的车企总是国内的这几个?思来想去,我觉得真相只有一个——特斯拉有压力了!这个分数不稳定的“学霸”,害怕有一天那几位勤勤恳恳的学生会考一个比它更高的分数。

自从小鹏、蔚来、理想接连上市后,三家企业的运营方向开始步入正轨。尽管一些方面确实还与特斯拉存在差距,但通过不断地增加研发投入,它们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点也从企业的毛利率上得到了验证,有太多太多的数据证明,它们已经能挣到钱了。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不可一世的苹果公司就是最好的证明。把时间推回几年前,每一年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A系列处理器的迭代都是重头戏。在以往苹果的发布会上,A系列的处理器只会和历代产品“纵向比较”,而不会找竞争对手“横向比较”。

比如苹果发布了A12处理器,那它只会和A11处理器对比性能、功耗等等参数,并宣传提升了数倍甚至数十倍。说白了,以当时苹果的能力,它根本看不上高通骁龙、三星猎户座、华为麒麟这些处理器。

直到去年,苹果发布A13处理器时,它居然找到了同期的竞争对手作为对比。诚然,它的能力仍然更强,但这也很好的说明了苹果A系列处理器已不再是“一家独大”。

现在的特斯拉之所以会怒刷存在感,正是因为它也站在了这个十字路口。

●特斯拉与小鹏的恩怨从何而起?

聊完了企业现状,我们在说回特斯拉与小鹏的恩怨。

很多人以为特斯拉与小鹏只是近期才“撕起来”,但事实上,它们双方早在一年前就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和不满,这正是上面提到过的「特斯拉员工跳槽小鹏」。这件事很多人知道,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两家企业的恩怨,我还是简单的讲一下。

去年,小鹏汽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加速新车的落地,小鹏汽车四处招兵买马,寻找有志之士助它一臂之力。由于市场的人才库有限,所以高薪挖角就成为了各大企业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也是各行各业的现状,我们没理由抨击。

此时,特斯拉有不少工程师闻讯而来,跳槽到了小鹏汽车。而引发撕B的,是一位叫曹光植的特斯拉前员工。在曹光植准备入职小鹏汽车后,特斯拉一纸诉状将曹广志告上了法庭,称其偷窃知识产权转投小鹏。

曹光植解释称,他在特斯拉离职时已经删除了电脑上的12万个文件,并且断开了个人的iCloud账户,删除了所有浏览记录,已经完全符合离职标准。也正是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他才决定入职小鹏汽车。

这桩官司纠缠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特斯拉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小鹏汽车“偷窃”的实锤。曹光植也因为这起民事诉讼,反反复复配合调查,并且一直没有判决结果。

在多次调查无果后,何小鹏终于是忍不住了。他怀疑特斯拉是以民事诉讼为由,打击报复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发布了一篇声明,称特斯拉的行为是“霸凌”。明里暗里,小鹏汽车都在讽刺特斯拉的“小肚鸡肠”。

当然了,车企之间的恩怨情仇我们只能窥其一角,我相信这其中有更多我们不知道、也无法想象的混乱关系。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小鹏汽车和特斯拉的梁子就此结下了。

●激光雷达是“撕B”的借口,但也不只是“借口”

最后,我们留出一些篇幅聊一聊激光雷达。

事实上,特斯拉很早就研发出了激光雷达技术,只是一直没有应用在汽车上。马斯克在各种公开场合都表示过:在汽车上用激光雷达就是傻X!为什么马斯克始终不愿意用激光雷达呢?根据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原因只可能是一个——成本太高!

众所周知,想要实现自动驾驶,就需要给车辆配备一双时刻观察路况的“眼睛”。这双“眼睛”可以是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或者毫米波雷达。理论上来讲,只要是有探测能力的电子零部件,都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配置。也正是基于此,全球的自动驾驶分为了两个流派:「摄像头派」和「激光雷达派」。

特斯拉的选择,就是「摄像头派」。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FSD,全称为Full?Self-Driving,直译是“全自动驾驶”。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众多摄像头集到的影像数据传送到中央系统,交给系统内部的自动驾驶专用芯片(FSD?Beta)负责解析,当车辆感知到前方的障碍物,就能测算距离然后给出指令。

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早期自动驾驶系统的「高阶进化版」。特斯拉的灵魂配置,就是那颗强大的中央处理芯片,这确实是傲视行业的一项配置。

那么,激光雷达是如何工作的呢?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普通雷达的工作原理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是使用激光作为信号源。激光发射的脉冲激光撞击地面上的树木,道路,桥梁和建筑物,引起散射,一些光波将被反射。在激光雷达接收机上,根据激光测距原理,得到激光雷达到目标点的距离。

激光雷达这项技术曾经被尝试应用在相机行业,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激光对焦。它也是通过激光探测物体的距离,然后将数据传送给相机的芯片,从而计算对焦点。

不过,它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相机的主流配置。原因在于,相机的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塞下一个很小的部件都需要反复斟酌。激光雷达本身的体积就不小,相机内部还要给CMOS、电池、防抖系统留出空间,这么一来要么相机变得和「板砖」一样重,要么缩小雷达体积,激光对焦的速度达不到预期。

所以这项配置如昙花一现,最终还是被可靠性更高、对焦速度更快的相位对焦代替了。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激光雷达没有在相机上找准定位,却和汽车的自动驾驶融合的很好。一方面,汽车的体积很大,内部为零部件预留的空间更多,所以激光雷达体积大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事儿。另一方面,激光探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要远远高于摄像头,集图像数据的速度极快。特斯拉总是吹捧自己的集和运算速度快,但在激光雷达面前它就是个渣渣。

所以综上所述,激光雷达可能是最适合研发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但正如上文所说,它太贵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激光雷达的成本,大约相当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这些所有传感器成本总和的几十倍。

文字不直观,我给你们列个公式: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x?N

N≥10

注意!这还只是一个激光雷达的成本!如果前后各放一个,这个成本是不是就很夸张了?所以说马斯克作为一个商业鬼才,它深知激光雷达的好处。只是在成本的驱使下,它没办法孤注一掷的砸入重金。

更何况,激光雷达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劣势:比如大雨、大雪、大雾,还有北京市最常见的雾霾天,这些环境因素都会极大的影响激光雷达的工作效率,这使它高昂的成本与实际能力不对等。说白了,就是不值这个价钱。

我们很清楚特斯拉的想法,但无法揣测小鹏的意图。也许是真的有诚意、也许是为了避开特斯拉的技术专利、也许是想从另一个方向找到突破口…总之,小鹏汽车选择用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实际上是种比较冒险且高成本的做法。

至少在现阶段,「摄像头派」和「激光雷达派」都还有成为主流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机会。我并不想和稀泥,但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只能交给未来的市场决定了。

至于马斯克说“激光雷达”是他们玩剩下的技术,对此我只想表示:一个人想要抬杠的时候,随便给个支点他就能翘起地球

●写在最后

厂商之间吵架,实在是件太正常不过的事了。说到底,大家都是要挣钱恰饭的。市场发展永远是由资本驱使,未来无论它们谁赢了,我相信另一家企业也绝不会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和市场“同归于尽”。否则当所有投资人都是傻子吗?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所以说,只要能让公司顺利发展,CEO被打脸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儿。说得难听点,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能屈能伸的魄力,那它也就没有挣大钱的能力。

未来的市场,企业的理念根本不重要。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买单了,那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曹德旺点评新能源汽车现状,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全球新能源汽车板块迎来了一波暴涨。美国有特斯拉,而我们则有蔚来汽车。说不好听点,这年头你要是不懂点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知识,那你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今日,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在网络上大火,曹德旺表示,新能源汽车本质上是电动车,有些企业称其为新能源汽车无非是想拿补贴,但企业靠补贴是活不长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块可能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后又会浪费很多钱,又产能过剩。?

那么问题来了,曹德旺说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搞得过火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泡沫,大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新能源汽车真的有泡沫吗?

曹德旺说很多公司是拿补贴,我认为这个话说得在理,国内很多所谓新能源车,就是把以前的燃油车加上电池,换上电机。价格却比燃油车高出太多太多,主要就是骗补贴。

任何新兴产业上市初期都是会有泡沫的。但是有泡沫不等于没有市场潜力,市值说白了是把企业的未来价值和期望利润体现在了现在的股价上。对于投资者来说,大家赚的是什么钱?那就是股价形成泡沫的钱。

特斯拉发展了17年,也就2019年开始宣布盈利,像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这些新的造车势力,他们的股价也在近2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蔚来汽车,2019年的时候,李斌还是那个最惨的男人,可到了2020年之后,蔚来汽车的市值是超过了宝马,这让一众投资者们极度疯狂!

现在新能源汽车这块的玩家太多了,像蔚来、特斯拉以及小鹏这样的玩家都不说了,恒大也宣布造车,前段时间也传出了小米要造车,如果说是造车仅靠砸钱就能搞定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创业也太简单了吧?所以,新能源汽车肯定是有泡沫的!

福耀玻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受益者?

曹德旺说出了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泡沫,但曹德旺没有说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这使得福耀玻璃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为何呢?福耀玻璃可以说是?玻璃圈?中的劳斯莱斯,福耀从上游原玻浮法线到夹层钢化玻璃生产线再到下游的包边总成产品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有很强的产品议价能力以及成本竞争能力。

像宝马、奔驰以及比亚迪这样的汽车厂商,他们都是福耀玻璃的客户。随着近2年新能源汽车的强势,福耀玻璃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受益者。从2019年开始,福耀玻璃的股价就开始一路高涨,到今天差不多快涨了2倍,这说明资本市场还是闻风先动的。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

我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最为确定性的趋势之一。短期来看,确实存在一定的泡沫,但长期来看,新能源必将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何呢?凯恩斯在1936年所写的《通论》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挖坑?理论: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叫创造就业机会。雇两百人挖坑时,需要发两百个铁锹;当他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生产了;当他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等他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时,还得发两百把铁锹,还得发工资。

如何理解呢?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为了环保,什么能源也不重要,是为了创造新需求,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说白了就是让更多的人有事情做懂吗?

标签: #小鹏

上一篇淮安汽车南站电话号码多少-淮安汽车客运南站在哪里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