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汽车厂厂长-伏尔加汽车厂厂长是谁

tamoadmin 0
  1. 上海牌小轿车的前世今生
  2.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与现代喷气式飞机的区别?
  3. 熟悉的战斗英雄
  4. 国外很老很老一部**,阻击手瞄准公路上车辆,但此时另一阻击手正瞄准他。片中还有女阻击手。片名?
  5. D吧最出名的是谁。

8月18日,俄罗斯最大的水电站萨彦-舒申斯克(Sayano-Shushenskaya)机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6人死亡,11人失踪;母公司俄罗斯水电集团(Rus Hydro)随即暂停其在英国伦敦和俄罗斯市场的股票交易。萨彦-舒申斯克水电站建于1963年,1987年工程全部完成,年发电量235亿千瓦时——是世界上第四大水力发电站——近70%的电力供给附近俄罗斯铝业的两大电解铝厂Khakassia(30万吨/年)和Sayanogorsk(55万吨/年)。

爆炸事故导致电解铝厂断电1小时,俄罗斯铝业旋即从临近两个地区调及电力,保证了铝厂的正常生产。据俄罗斯水电集团(RusHydro)发言人表示,水电站装有8个机组,其中6个遭到严重破坏,如果完全维修好,正常运转,预计需要大约4~5年的时间!俄罗斯铝业两大铝厂50万吨/年产能面临断电停产的威胁,对于刚刚度过债务风波的俄罗斯铝业来说,这不啻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一带,地域广阔,水电丰富,电价低廉,铝锭生产成本较低,发展电解铝优势十分明显,俄罗斯在这一地带发展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电解铝厂。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国内大衰退,东欧国家崩溃,俄罗斯将90%以上的铝锭出口到海外市场。1991~1993年间,原铝出口由最初的70万吨跳升至220万吨。为了提升电解铝生产技术解决原料供应,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俄罗斯铝业通过整合、兼并,迅速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铝业巨头。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伏尔加汽车厂厂长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94年,俄罗斯第二大富翁、叶利钦外孙女婿、年仅26岁的奥列格·杰里帕斯卡成为萨颜诺斯克铝厂厂长,之后与人合伙成立了西伯利亚铝业公司。2000年,西伯利亚铝业公司与后来的俄罗斯首富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控制的两家铝厂合并,组建俄罗斯铝业公司。杰里帕斯卡通过“基本元素”(Base El)投资公司持有俄罗斯铝业57%的股份,并向机械制造业、、业拓展,到2001年,杰里帕斯卡已经收购了俄罗斯大部分厂,如嘎斯、伏尔加等。

2006年10月9日,俄罗斯铝业公司、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公司和瑞士嘉能可公司签署一份协议,合并组建俄罗斯联合铝业集团(United Company Rusal),三家公司分别持有66%、22%和12%的股权;2007年2月14日,俄罗斯反垄断委员会(FAS)正式批准俄罗斯联合铝业集团的组合。新组建的俄铝集团电解铝产量达到440万吨/年,铝产量为1130万吨/年,分别占到全球供应总量的12.5%和16%,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和氧化铝生产商。

尽管过去几年,国际油气、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俄罗斯经济实力明显回升,国内铝消费需求好转,铝锭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是海外市场仍然占到俄罗斯铝锭消费总量的80%左右。例如2008年,俄罗斯原铝出口343.8万吨,较2005年的峰值379.8万吨下降了9.5%,而去年俄罗斯电解铝产量为419.1万吨。俄铝锭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地区,分别占到前两个国家铝锭进口总量的19%和18%。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股票、商品价格大跌,房地产、汽车市场遭受重创,铝锭消费遭到致命冲击——LME铝锭库存持续增长,达到创记录的460万吨的高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今年3月份,俄罗斯联合铝业宣布,2009年电解铝减产50万吨,氧化铝减产390万吨。俄罗斯铝业背负14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铝价暴跌,入不敷出,卢布大幅贬值35%以上,加剧了公司的债务负担。据媒体报道,俄罗斯铝业欠海外8家机构74亿美元的债务,这些机构包括法国巴黎银行(BNB Paribas)、法国南特人民银行(Natixis)、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等。另外70亿美元债务来自国内银行机构和金融寡头,有45亿美元今年年底到期。俄罗斯铝业欠国内金属巨头米哈尔·普罗霍罗夫(Mikhail Prokhopow)28亿美元;欠亿万富翁米哈尔·弗里德曼旗下阿尔法银行(Alfa)10亿美元,阿尔法银行(Alfa)持有俄罗斯第二大移动电话运营商VIMPELCOM公司股份,为了偿还海外,阿尔法银行向获得了20亿美元的。

为了帮助企业度过困境,俄罗斯承诺向一批大型企业提供了500亿美元的。俄罗斯铝业获得45亿美元,挽救了其控股25%的Norilsk镍业公司被海外债权人接管的命运。然而,由于俄罗斯财政收入下滑,国家财政预算和社会公共支出不足,资金救援没有完全履行。

面对险恶的市场环境,俄罗斯积极寻求突围途径。公司积极利用铝锭进行债务抵押融资,保证适当的流动现金。市场传言,今年第二季度,俄罗斯曾向其合作伙伴嘉能可公司出售了50万吨铝锭,以获得融资。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将铝锭质押给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利率,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当铝价达到合理价位时,企业抛售,归还金融机构,这是境内外电解铝厂或者贸易公司十分通行的做法。LME期货市场实行的仓单融资,也属于此类融资方式。LME期货交易市场除了上述这种情况之外,一些金融机构或者贸易公司利用现货和远期期货升贴水进行跨月套利交易,即当远期合约升水高于同期银行利息时,就可以买进现货或者近期合约,抛空远期期货,锁定利润。LME期铝交易量庞大,市场流通性良好,仓单融资便捷、成熟。上半年,俄罗斯铝业因为债务问题,以铝锭质押融资,中国对进口铝锭需求意外大增,使得国际铝锭供应骤然紧张。

日本国内电解铝产量极少,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铝锭,所以每个季度日本铝锭进口升水往往成为亚洲地区铝锭供需的风向标。年初,日本因为国内汽车和建筑市场不振,铝锭消费需求大幅下滑,进口铝锭升水跌至57~58美元/吨的低位,没有和俄罗斯铝业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亚洲地区铝锭紧张,推升日本铝锭进口升水一路上行,第三季度上涨30%,至68~75美元/吨,目前正在洽谈的第四季度升水预计在120美元/吨左右!眼下,亚洲地区铝锭进口升水仍然高达90~130美元/吨左右。

此外,俄罗斯铝业公司就债务问题同债权方积极洽谈,寻求对方的谅解和配合。7月底,俄罗斯铝业同代表国际70家银行的协调委员会就债务问题达成重组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铝业将在今后7年内分两步解决债务问题。前四年,俄铝将借助铝价上涨,消费需求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大运营效率,承诺于2013年第四季度之前还清50亿美元的债务。在此期间,俄罗斯铝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以确保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第二阶段,债权人可以根据俄罗斯铝业的意愿,对债务进行再融资,期限为三年。协调委员会同意俄罗斯建设Boguchanskay水电站,此举对俄铝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上海牌小轿车的前世今生

沙皇的俄国年代,俄罗斯的机械工业非常落后,十月革命胜利时苏联国内只有几家手工的汽车装配厂和维修作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工业。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它对国民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无奈经济与科技的底子太薄,二三十年代,全世界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它取包围、封销、干涉政策,它们是不会去支持苏联国内经济建设的。但1931年初,美国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席卷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大量的失业,美国政局剧烈动荡,就像一个落水的人要求生一样,谁给他救生圈他都要紧紧的抓住不放。此时苏联看准了机会,提出向美国购买全套汽车厂。斯大林给美国的救生圈是黄金,苏联用黄金换回福特公司一个完整的汽车厂。福特公司的这个厂叫卢吉汽车厂。卢吉汽车厂是建在伊利湖支流卢吉河边,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大量用流水线生产的汽车厂,整座厂包括练钢、轧纲、轮胎、玻璃和汽车各个总成的工专业厂,厂区延绵几十里,规模极为宏大。苏联买下了卢吉厂的全套图纸和生产设备,自己动手在伏尔加河畔,建设了延绵几十公里的高尔基汽车厂,生产我们后来都知道的:“嘎斯”汽车。高尔基汽车厂是一个综合性的汽车生产厂,在当时是最现代化的工厂了。

除此之外,苏联还在莫斯科自己动手设计和扩建了斯大林汽车厂。斯大林汽车厂是1924年从一个名叫‘阿莫’的汽车修配厂起步的,它的建设不再是全盘照搬,而是取“点菜”方式,从各国购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我所用,在当时世界上斯大林汽车厂也称是先进的工厂了。斯大林汽车厂去二战期间开始大量生产1.5吨的“吉斯5”型汽车。战争结束后,有一个著名的总工艺师杰米杨柳克,创造性地在汽车少停产的情况下,成功地将‘吉斯5’转产为载重4吨的‘吉斯150’,这走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是一个创造,他为此获得了‘斯大林奖章’。”

说起斯大林汽车厂,特别是我们“一汽”的老人都很关切和倾注感情,因为“一汽”的建设是斯大林汽车厂的帮助之下搞起来的。

早在1915年的沙皇年代,它的前身叫“阿莫(AMO)”工厂,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引进卡车产品技术,从美国、瑞士等国家购买生产装备,到1917年投产,但由当时的十月革命,资本家抛弃工厂,抽走资金,出逃国外工厂处于严重瘫痪状态。十月革命胜利后,年轻的苏维埃国家与国外干涉写队打战,国内生产停顿,“阿模”工厂同样处于十分困难,汽车生产不了,搞汽车修理,直到1924年11月1日才生产第一辆“阿莫15”型汽车,1926年—1927年工厂只生产425辆汽车。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到来,而前苏联却出现大规模经济建设景象,“阿莫”工厂被列为第一个五年重点项目,在莫斯科市南郊的裘菲列夫从林地带,平泥沼和水塘,处理空地上森林和残株,新建起巨大厂房,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工厂占地为500公倾,职工2.5万人,年产能力扩大到2.5万辆,1931年10月21日,新建工厂流水线启动,从此“阿莫”工厂被改造成为全世界强大的汽车工厂。1931年10月1日起,“阿莫”工厂被命名为斯大林汽车厂,简称“吉斯”工厂。1934年到1937年斯大林汽车厂又进行第二次扩建工程,生产新型的3NC—5载重车。斯大林工厂经过两次重大改造,技术水平得到巨大提高,在1928年工厂年生产总量只有800辆,到1937年产量超过6万辆,在卫国战争之前,每4分钟就出一辆汽车。1945年二战胜利后给苏联带来经济建设好环境,1946年3月工厂进行第三次扩建改造,换型产品,新产品为“吉斯—150”,到1948年末日产达到250辆规模,到1956年6月24日,由于当时政治原因,斯大林汽车厂被改命为以老厂长李哈乔夫为命名的李哈乔夫汽车厂,简称“吉尔”工厂。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苏联国家政治结构大改变,1993年成立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和进行“开刀式”经济大改革,这种急速的转型使俄罗斯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汽车工业的两大骨干企业同样经受了打击,处于一个很不确定,低水平的停顿发时期。2005年就将高尔基汽车厂并入

俄罗斯高尔基汽车集团,生产包括载货车、轿车和专用汽车,年产号称23万辆,其中载货车16万辆,并走向市场经济,但实际上汽车的营销很不理想,2005年只生产16.34万辆,2007年19.82万辆,远没有达到预想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10月工厂宣布停产放,只发2/3的工资。李哈乔夫汽车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在经济大改革年代的九十年代,曾把希望寄托于同国际上的跨国卡车公司的合资和合作,但都没有取得成果,与此同时拟对它的“大而全”结构进行重组,减少过剩的产能,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性转折时期。2002年商用车产量仅11919辆,2007年下降到9350辆,2008年上半年仅生产2665辆,比2007年时期下降近40%。2008年俄罗斯汽车销量为323.53万辆,比上年增加产12.2%,卡车情况不好,轿车上升,但本土品牌很不理想,属于本土汽车产量为180.05万辆,只占55.7%,相当大部分是外国品牌的汽车。

现在,俄罗斯经济的复苏,恢复俄罗斯苏联时期的民族品牌已成为当即关注的一个话题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与现代喷气式飞机的区别?

提起上海牌轿车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前身凤凰牌。1958年,一汽人将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作为礼物,送到了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中国也有自己的小轿车了!这一消息,不仅牵动了国家***、与会的代表的心,也大大激励了上海汽车人,上海也要制造中国自己的小轿车。一年不到的时间,在敲工、精工和电工的相互配合下,上海的第一辆轿车雏形初现。

上海人为他们造出的第一辆轿车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凤凰。在车头的发动机盖上,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欲飞,与一汽东风车上的那一条金龙形成了南北呼应。 锤声叮当手工打造第一辆“上海”

早春的上海细雨霏霏天气微寒,在一间暖和的屋子里,我见到了原上海汽车厂的技术厂长,一位亲身经历上海牌轿车从诞生到消失整个过程的老人—蒋国菊。在与蒋老的交谈中,尘封的历史被唤醒,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仿佛将时间拉回到了几十年前……

1958年的一天,一辆奔驰220S被运到了上海汽车制造厂,接下来这辆车被进行“活体解剖”,解剖过程极其细致和零碎。当时几十个上海最有实力的工业企业都参与了分解这辆奔驰车的过程。这种生产方式叫大联合,每个企业都会领到一个相关部件的攻关生产任务。就连车门锁也被相关的厂家拿去研究了。 任务瓜分后完成的结果是:上海汽车底盘配件厂用7个月完成了悬架、转向器、前减振器、传动轴、制动器等18个总成。1959年9月28日,上海内燃机配件厂试制出发动机;上海郑兴泰汽车机件制造厂试制出变速器和螺旋伞齿轮,上海汽车装配厂用5个月完成了车身制造和整车组装。然而,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却推迟了上海牌的出生。

1963年,上海的轿车工业重新启动,老牌技术员被重新请回了工厂,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械厂等大型企业在技术上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当时上海机电局长的支持下,上海工人硬是搞出了自己的六缸发动机。很快,第一辆车诞生了。重新焕发活力的上海汽车人,给重新下线的轿车取了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上海牌。 11月25日下午2点30分,上海汽车厂总装车间举行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仪式。上海牌轿车问世33年来,共计生产了79525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上海牌轿车有着与前苏联“伏尔加”轿车车型相似的外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人能够造出这样的轿车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两款以“上海”牌命名的新能源车。一款是“上海牌”纯电动汽车,该车用了先进的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电动推进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多动力源和多用途的先进汽车驱动架构,可分别用于燃料电池、油电和纯电动汽车。另一款是“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该车是通过对通用汽车第4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新优化、匹配,并独立完成底盘和车身适应性开发的最新产品,最高时速150公里/小时,最大续驶里程达319公里。

熟悉的战斗英雄

详细看一下这里:://mil.qianlong/4919/2004/08/03/228@2198338.htm

1956年7月,中国自行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飞上天。从那一刻起,中国航空工业跨入了喷气时代。同时,歼5的试飞成功,更让中国成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歼击机的历史。

如今,50年过去了。当年试制歼5飞机的种种艰苦和紧张,都湮没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博览园中那架歼5飞机前如织的参观人流中了。而当年参与试制的副总工艺师罗时大亦是耄耋老人。

5月23日下午,沈飞园区内,槐香扑鼻。在公司办公楼一层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和记者谈起半个世纪前试制歼5的岁月,罗时大老人仍记忆犹新。

精益求精造银鹰

罗时大告诉记者,他担任歼5飞机副总工艺师时还不到30岁。“读中央大学前,我实际上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念上了。20天后,我投考的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系也来了录取通知书。我犹豫了一个礼拜后,来到中央大学。因为,1943年我上高中时,看见日本人的飞机天天轰炸老百姓,我就很气愤———中国人真可怜,连飞机都没有。所以,能制造、设计飞机一直是我的愿望。”

大学毕业后,带着年轻人的热望,1951年11月,罗时大来到了沈阳112厂(后来的沈飞)。“因为112厂当时是军工厂,保密。我刚来沈阳时,多数人都不知道112厂在哪儿,只听说在北陵后门。我从火车站下车后,先打听到北陵,从前门进去,想当然地认为找到了北陵的后门,也就找到112厂了。可北陵的门实在太多了,找来找去,光是在里面转圈圈。累了,坐在地上休息时,我听到了飞机滑过的声音。顺着声儿,我找到了112厂。”

讲到这里,罗时大乐了。“世界上发达国家是先研制飞机,后修理飞机,这一点与我国不同。我国发展航空工业走的是从修理飞机到自己制造飞机的路子,在先掌握了修理和制造苏联飞机的零备件技术后发展起来的。制造喷气式歼击机,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沈飞从1951年到1954年,曾修理了200多架苏制喷气式歼击机,这当中,我们跟苏联专家学,掌握了米格型飞机的结构特点,为制造喷气式歼击机创造了条件。”罗时大回忆说。

1954年,国家正式下达了制造歼5飞机的命令,要求于1957年10月1日前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来。“我们试制的歼5,是仿制苏联米格-17埃弗型飞机,开始称56式歼击机,后改叫歼5飞机。它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之一。这种飞机全部零件1万多项,25万多件。虽然我们已经跟着苏联专家搞了4年的零部件制造,但当时要让工厂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这样结构复杂、技术要求又高的飞机来,对我们的确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更让罗时大他们感到时间紧的是,苏联提供的全套飞机图纸(技术资料)于1955年3月才到厂,制造周期只剩下了两年半。

“你想想,拿到图纸后,我们要做生产准备工作,消化俄文技术资料,要用原材料制成零件,还要进行组合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成整架飞机,试飞等,多紧张。我在厂工艺部门是科长、副总工艺师。当时工厂大多都是刚刚从全国各地来厂、不懂飞机制造技术并正在培训的新工人;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技术员;领导干部虽大部分都是参加革命久经考验的干部,但不懂飞机制造技术,对生产、管理也没有经验。”罗时大告诉记者。

当时生产飞机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没有厂房,罗时大他们只好边生产,边基建;没有设备,只好边补充,边生产。有的设备本厂的确无法提供,就到全国各地去协作加工。“搞飞机,光有手不行,得有精密的设备,协作加工必须得有耐心。记得在北京加工飞机起落架上的一个机加零件时,就麻烦得很。我们找的那个加工厂认为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加工的精度很高了,可拿回来一检查,不行。再跑去,北京那家加工厂就不高兴了,说他们的机床只能加工到这个精度。我们只好再跑,几个地方下来,我们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当时,只要和我们接触过的加工厂都认为,112厂的人要求太高,麻烦多,不愿意给我们干活。技术员泄气了,我们就一边给技术员打气,一边还要耐心地跟加工厂说好话儿。”

不畏寒暑不怕苦

不仅如此,“生活条件也是很苦的,我们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矮平房,上世纪50年代沈阳的冬天比现在可冷多了,靠烧炉子取暖。但当时全厂职工(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等)精神振奋,不怕苦,不畏难。最宝贵的是大家都有一颗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作贡献,为制造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立功的心愿。大家都不计报酬,不怕艰苦,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为了完成任务,经常是星期日不休息,到月末最后几天,为完成当月任务,更是24小时加班加点干,不休息”。

“我们搞设计的房子里,每天晚上12点钟以前灯都是亮着的,大部分技术员都在学习、研究技术资料中的问题,做第二天的技术准备工作,不离开办公室。当时我们的厂长、后任总工程师的高方启,经常晚上到我们那里检查工作,看到大家工作得太晚了,就到各办公室去催大家回去休息,但等他走后,大家又打开电灯看资料,做准备工作。”罗时大告诉记者,这样的情景,今天仍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

由于歼5飞机的设计图纸和工艺装备来自于苏联的两个地方,在飞机的试制过程中,出现了500多个不谐调问题。作为副总工艺师的罗时大就兼任“不谐调问题组组长”,专门解决图纸和工艺不谐调问题。为此,他写了一份200多页的《关于飞机制造谐调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试制中,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出了一些笑话。如加工某个飞机零件时,苏联原文工艺规程规定‘要用伏尔加河水清洗零件’。技术员对这个规程不敢轻易改动。我看了翻译资料后,脑子里有一根弦儿———清洗零件为什么非要用伏尔加河的水?肯定是伏尔加河的水里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或溶剂。可是,我们在沈阳上到哪里去搞到伏尔加河的水呀?还有一次,苏联原文工艺规程中有道工序要求‘飞行员头靠上的一块皮子,要用3岁的小牛腹上的皮,且要求该小牛皮未被牛虻叮过,未受鞭打伤过’。当时技术人员也不敢改动,又问到我。我想,弄到3岁的小牛不难,肚子没被鞭子抽打过的小牛也可以找到,可还要没让牛虻叮过的,就太难了。后来,我请教苏联专家,他说中国的自来水就可以用来清洗零件;头靠上的皮,选用软一点的牛皮就可以了。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们就聪明多了。”

歼5凌空啸长风

“试制飞机的速度是惊人的。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比国家下达的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任务。至此,我们日夜盼望有自己制造的飞机的愿望实现了。”罗时大说,“1956年7月19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我们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从112厂试飞站用汽车牵引到沈阳空军于洪机场试飞(当时112厂的机场跑道短,还达不到试飞这种飞机的条件),担任该飞机首飞的是曾在朝鲜战场上击落过两架敌机的主任试飞员吴克明同志。当时有各方面代表300多人观看了首飞,当飞机安全着陆后,人们都高兴得蹦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该飞机投入批量生产。9月9日《人民日报》以《我国试制成功新型喷气式战斗机》为题,在头版作了报道。同年9月10日,聂荣臻元帅亲临工厂,参加了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的庆祝大会。那天的上午10点,聂荣臻元帅亲自为飞行表演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中0101’剪了彩。当吴克明驾机作精彩飞行表演时,人们翘首仰望,许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6年国庆节,中国试制的4架56式飞机列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检阅。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兴地对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经国家批准,1956年至1959年我们共生产了600多架飞机,装备了我们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为捍卫我国的领空、领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蓝天长城。英勇的人民空军驾驶着我们生产的飞机,多次击落入侵之敌。1958年,空军第9师27团刘淮敏驾驶歼5飞机与4架美制F-86战斗机作战,一举击落其两架;接着第14师42团杜风瑞驾驶歼5飞机与数倍之敌作战,又击落F-86飞机两架;同年,海军航空兵驾驶歼5飞机又击落RB-57高空侦察机一架;空、海军受命封锁金门作战,驾驶歼5飞机共击落敌机18架,击伤25架。灭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我国人民的志气。”说到这里,罗时大满怀。

国外很老很老一部**,阻击手瞄准公路上车辆,但此时另一阻击手正瞄准他。片中还有女阻击手。片名?

瓦西里 瓦西里.柴瑟夫

二战时期前苏联最出名的狙击手

1942年7月,战火烧到了伏尔加河畔。成千上万辆德军坦克轰鸣着向前奔驰。斯大林格勒一夜间变成了前线城市。到9月底,德军已占据了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并前出到中心码头的伏尔加河岸。德军凭借着优势兵力,一次次试图把苏军赶下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守军最艰苦的日子来临了。苏联前沿阵地的第62集团军为了扭转战局、打击入侵德军,把兵力分成了“战斗小组”和“突击组”,与敌军展开了周旋。我们这里要讲的就是第62集团军狙击手运动的发起人瓦西里·扎伊夫和他的狙击手小组,也就是苏联**《兵临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夫的原型。

瓦西里·扎伊夫(1915年3月23日- 1991年12月15日)出生于普里乌拉利耶乌拉尔山脉,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一起进山打猎,12岁时便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42年,已成年的他跟随部队来到了伏尔加河畔。

1942年10月为止,德军已经占领了9/10的城市,这时的城市已几乎被炮火轰击成了碎片,就连第三帝国疲惫的士兵们都称之为“老鼠的战争”。双方的战斗人员都在隧道间不停地穿梭,隐蔽于巨大的工业设备和倒塌的公寓建筑的废墟楼板中。狙击手们就活跃在其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的首席狙击手是瓦西里.扎伊夫。在他头10天的战斗中,扎伊夫就已经射杀了40名德军。1942年10月,马马耶夫岗被切割成两半,苏军占领着东部的斜坡,西部则被德军占据。德军控制着一个被称作“鬼领”的高地,上面有一水塔。德军在那里安置了一个观察所,指挥炮兵向苏军射击。可以说,水塔至关重要。谁控制了水塔,谁就掌握了马马耶夫岗。

有一天,德军一名通信兵出现在水塔附近。扎伊夫发现后,端起就把他撂倒了。接着水塔里钻出来一个德国人。他猫着腰一溜儿小跑,向他倒下的同伙奔去。扎伊夫毫不犹豫又把他击倒了。第3名德军吓得赶紧趴在地上,等了有半个小时,见没有动静,探头瞧瞧又马上缩了回去。扎伊夫非常沉着,一直没有动作。又过了一会,那家伙再次探出头,慢慢地朝两具尸体爬去。等到那家伙一不留神,上半身稍微露了一下,只一刹那,扎伊夫的枪响了。那个德国人也瘫倒在地。

扎伊夫弹无虚发的射击绝活引起了团长梅捷廖夫中校的注意。他亲自授予扎伊夫一枝带瞄准镜的狙击手,并要他挑选10来个战士组成狙击手小组,专门负责射杀单独或零星出没的德军。他们经常在德军的伙房、厕所附近打埋伏,有时也潜伏到德军阵地前,专打德军炮兵的观察仪、坦克的了望镜和德军军官,有时一天竟能消灭几十名敌人。 当他的记录接近100时,他作为苏联军队中的典范事迹而成为苏联宣传部门的重点。这就不可避免的被柏林方面予以反击。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埃尔温.柯尼格少校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来消灭瓦西里。瓦西里也得到了这个警告。于是他在自己的行动区域内沿着狭窄的战线重点搜索。第二天,在“红十月工厂”地区,他和他的观察员助手尼科莱.库里科夫(就是在**中那个被柯尼格少校凌空击毙的老头的原型)最后观察到一顶露出顶部的德军钢盔在沿着战壕爬行。瓦西里认出这是一个,因为这顶钢盔运动得很不平均。

第三天,他们在拂晓之前又回到了这个区域,这次还有一位政治委员军官同行,因为他想作为这个历史性对战的见证人(这应该是**中政委丹尼洛夫的原型吧)。在对峙期间,那个政委忽然兴奋地宣称他看到了那个德国人并站了起来。一颗击中了他。虽然他倒在地上痛苦地来回翻滚,但其实他的伤并不严重。扎伊夫琢磨着这个德军狙击手的战术,并继续通过望远镜观察,他想这个德军狙击手故意击伤而不杀死政委,是为了使他因为救治政委而暴露自己。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扎伊夫把一只手套粘在一块木版上,并慢慢地暴露它。一颗呼啸着击穿了手套。扎伊夫发现是从一个有点特别的碎石堆的某个位置射出的。但这一天,已经来不及做更多的事情了。第四天,他们一直等到太阳转到他们后背以后,才又回到这个地方,因为这样狙击镜才不会有反光。扎伊夫和他的观察员助手举起一个戴着钢盔的人头。他突然发现在一块钢板之下有一道镜片的耀眼的反光。砰!德击手击碎了人的头。就在同一时刻,扎伊夫的枪也响了,但是他击中的却不是人。对决就这样结束了,第三帝国的超级狙击手--柯尼格少校,倒地而亡。”

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取得了击毙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时,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狙击手运动在苏军蓬勃开展起来。据统计,仅第62集团军就涌现出340名狙击手,至11月底,共消灭德军6250人。苏军狙击手准确歼敌,袭扰德军,为苏军完成部署调整并最终战胜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扎伊夫曾在10天内接连射杀40名德军。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取得了击毙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时,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瓦西里

俄罗斯族,1915年3月23日生于车里雅宾斯克州叶利诺村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所在地)建筑技术学校。

1936年加入海军,后进入军事经济学校学习。卫国战争爆发时扎依夫在太平洋舰队服役,担任普列奥布拉仁尼耶湾(Преображенье)驻军某财务部门基层负责人(竟然是个会计!)。

1942年9月瓦西里.扎依夫来到前线,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62集团军284步兵师1047步兵团指挥员梅捷列夫手中接过。一个月后,少尉扎依夫从梅捷列夫手中领到了“勇敢”奖章——此前他单凭一支普通的7.62毫米口径击毙了32名分子。

从1942年11月10日到12月17日,瓦西里.扎依夫射杀德军官兵共计225人(平均每天杀6人!)——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数字里面有11个是德军狙击手,其中包括海因茨.霍尔瓦利德(注:Хейнц Хорвальд ,海因茨.霍华德?何许人?是不是那位“校长”?会德文的同志不妨研究研究

瓦西里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他的狙杀神技,还因为他是个出色的教官:他受命组建狙击手训练组,为红军培养出了28名优秀狙击手。“徒弟”们不光要听他讲课,更需要经过他在火线上手把手的***。

1943年1月扎依夫受了极严重的重伤,所幸的是,莫斯科医院的菲拉托夫教授挽救了他的眼睛。(注:以前我看到中文网上有资料说扎依夫双目失明、到军校做了教员。大概是错的。)

1943年2月22日瓦西里.格里耶维奇.扎依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他在克里姆林宫领取了“金星”。同年加入共 产 党。

伤愈后扎依夫返回前线。战争结束时他的军衔是大尉,所在部队位于德涅斯特河(乌克兰、摩尔多瓦)一线。战争期间扎依夫写了两本狙击教科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至今仍被用的“六人猎杀小队”狙击作战方案——用三个狙击二人小组(射手和观测手)的火力来封锁目标地域。

战后瓦西里.扎依夫复员,后来担任基辅汽车制造厂的厂长。 1991年12月15日去世。

D吧最出名的是谁。

瓦西里.格里耶维奇.扎依夫(1915.3.23 - 1991.12.15)

俄罗斯族,1915年3月23日生于车里雅宾斯克州叶利诺村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所在地)建筑技术学校。

1936年加入海军,后进入军事经济学校学习。卫国战争爆发时扎依夫在太平洋舰队服役,担任普列奥布拉仁尼亚湾(Преображенье)驻军某财务部门基层负责人(竟然是个会计!)。

1942年9月瓦西里.扎依夫来到前线,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62集团军284步兵师1047步兵团指挥员梅捷列夫手中接过。一个月后,少尉扎依夫从梅捷列夫手中领到了“勇敢”奖章——此前他单凭一支普通的7.62毫米口径击毙了32名分子。

从1942年11月10日到12月17日,瓦西里.扎依夫射杀德军官兵共计225人(平均每天杀6人!)——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数字里面有11个是德军狙击手,其中包括海因茨.霍尔瓦利德(注:Хейнц Хорвальд ,海因茨.霍华德?何许人?是不是那位“校长”?会德文的同志不妨研究研究)。

瓦西里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他的狙杀神技,还因为他是个出色的教官:他受命组建狙击手训练组,为红军培养出了28名优秀狙击手。“徒弟”们不光要听他讲课,更需要经过他在火线上手把手的***。

1943年1月扎依夫受了极严重的重伤,所幸的是,莫斯科医院的菲拉托夫教授挽救了他的眼睛。(注:以前我看到中文网上有资料说扎依夫双目失明、到军校做了教员。大概是错的。)

1943年2月22日瓦西里.格里耶维奇.扎依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他在克里姆林宫领取了“金星”。同年加入共 产 党。

伤愈后扎依夫返回前线。战争结束时他的军衔是大尉,所在部队位于德涅斯特河(乌克兰、摩尔多瓦)一线。战争期间扎依夫写了两本狙击教科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至今仍被用的“六人猎杀小队”狙击作战方案——用三个狙击二人小组(射手和观测手)的火力来封锁目标地域。

战后瓦西里.扎依夫复员,后来担任基辅汽车制造厂的厂长。 1991年12月15日去世。

瓦西里.格里耶维奇.扎依夫获得列宁勋章一枚,红旗勋章两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一枚。扎依夫的名字被用来命名一艘轮船,它航行在第涅泊河上。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以瓦西里.扎依夫与海因茨.霍尔瓦利德(Хейнц Хорвальд) 的颠峰对决为题材拍了两部**:1992年的《亡天使》,尤里.奥泽洛夫(注:《解放》《莫斯科保卫战》《xxx》导演)执导、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小儿子)主演;2001年的《兵临城下》,让—雅克.阿诺执导,裘德.洛主演。

廉裳淅铿泯瑭健鸥缮密爸浦炼聍谟节诲括卿威轼

瓦西里·柴瑟夫

二战时期前苏联最出名的狙击手

1942年7月,战火烧到了伏尔加河畔。成千上万辆德军坦克轰鸣着向前奔驰。斯大林格勒一夜间变成了前线城市。到9月底,德军已占据了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并前出到中心码头的伏尔加河岸。德军凭借着优势兵力,一次次试图把苏军赶下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守军最艰苦的日子来临了。苏联前沿阵地的第62集团军为了扭转战局、打击入侵德军,把兵力分成了“战斗小组”和“突击组”,与敌军展开了周旋。我们这里要讲的就是第62集团军狙击手运动的发起人瓦西里·扎伊夫和他的狙击手小组,也就是苏联**《兵临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夫的原型。

瓦西里·扎伊夫(1915年3月23日- 1991年12月15日)出生于普里乌拉利耶乌拉尔山脉,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一起进山打猎,12岁时便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42年,已成年的他跟随部队来到了伏尔加河畔。

1942年10月为止,德军已经占领了9/10的城市,这时的城市已几乎被炮火轰击成了碎片,就连第三帝国疲惫的士兵们都称之为“老鼠的战争”。双方的战斗人员都在隧道间不停地穿梭,隐蔽于巨大的工业设备和倒塌的公寓建筑的废墟楼板中。狙击手们就活跃在其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的首席狙击手是瓦西里.扎伊夫。在他头10天的战斗中,扎伊夫就已经射杀了40名德军。1942年10月,马马耶夫岗被切割成两半,苏军占领着东部的斜坡,西部则被德军占据。德军控制着一个被称作“鬼领”的高地,上面有一水塔。德军在那里安置了一个观察所,指挥炮兵向苏军射击。可以说,水塔至关重要。谁控制了水塔,谁就掌握了马马耶夫岗。

有一天,德军一名通信兵出现在水塔附近。扎伊夫发现后,端起就把他撂倒了。接着水塔里钻出来一个德国人。他猫着腰一溜儿小跑,向他倒下的同伙奔去。扎伊夫毫不犹豫又把他击倒了。第3名德军吓得赶紧趴在地上,等了有半个小时,见没有动静,探头瞧瞧又马上缩了回去。扎伊夫非常沉着,一直没有动作。又过了一会,那家伙再次探出头,慢慢地朝两具尸体爬去。等到那家伙一不留神,上半身稍微露了一下,只一刹那,扎伊夫的枪响了。那个德国人也瘫倒在地。

扎伊夫弹无虚发的射击绝活引起了团长梅捷廖夫中校的注意。他亲自授予扎伊夫一枝带瞄准镜的狙击手,并要他挑选10来个战士组成狙击手小组,专门负责射杀单独或零星出没的德军。他们经常在德军的伙房、厕所附近打埋伏,有时也潜伏到德军阵地前,专打德军炮兵的观察仪、坦克的了望镜和德军军官,有时一天竟能消灭几十名敌人。 当他的记录接近100时,他作为苏联军队中的典范事迹而成为苏联宣传部门的重点。这就不可避免的被柏林方面予以反击。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埃尔温.柯尼格少校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来消灭瓦西里。瓦西里也得到了这个警告。于是他在自己的行动区域内沿着狭窄的战线重点搜索。第二天,在“红十月工厂”地区,他和他的观察员助手尼科莱·库里科夫(就是在**中那个被柯尼格少校凌空击毙的老头的原型)最后观察到一顶露出顶部的德军钢盔在沿着战壕爬行。瓦西里认出这是一个,因为这顶钢盔运动得很不平均。

第三天,他们在拂晓之前又回到了这个区域,这次还有一位政治委员军官同行,因为他想作为这个历史性对战的见证人(这应该是**中政委丹尼洛夫的原型吧)。在对峙期间,那个政委忽然兴奋地宣称他看到了那个德国人并站了起来。一颗击中了他。虽然他倒在地上痛苦地来回翻滚,但其实他的伤并不严重。扎伊夫琢磨着这个德军狙击手的战术,并继续通过望远镜观察,他想这个德军狙击手故意击伤而不杀死政委,是为了使他因为救治政委而暴露自己。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扎伊夫把一只手套粘在一块木版上,并慢慢地暴露它。一颗呼啸着击穿了手套。扎伊夫发现是从一个有点特别的碎石堆的某个位置射出的。但这一天,已经来不及做更多的事情了。第四天,他们一直等到太阳转到他们后背以后,才又回到这个地方,因为这样狙击镜才不会有反光。扎伊夫和他的观察员助手举起一个戴着钢盔的人头。他突然发现在一块钢板之下有一道镜片的耀眼的反光。砰!德击手击碎了人的头。就在同一时刻,扎伊夫的枪也响了,但是他击中的却不是人。对决就这样结束了,第三帝国的超级狙击手--柯尼格少校,倒地而亡。”

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取得了击毙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时,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狙击手运动在苏军蓬勃开展起来。据统计,仅第62集团军就涌现出340名狙击手,至11月底,共消灭德军6250人。苏军狙击手准确歼敌,袭扰德军,为苏军完成部署调整并最终战胜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瓦西里

俄罗斯族,1915年3月23日生于车里雅宾斯克州叶利诺村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所在地)建筑技术学校。

1936年加入海军,后进入军事经济学校学习。卫国战争爆发时扎依夫在太平洋舰队服役,担任普列奥布拉仁尼耶湾(Преображенье)驻军某财务部门基层负责人(竟然是个会计!)。

1942年9月瓦西里.扎依夫来到前线,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62集团军284步兵师1047步兵团指挥员梅捷列夫手中接过。一个月后,少尉扎依夫从梅捷列夫手中领到了“勇敢”奖章——此前他单凭一支普通的7.62毫米口径击毙了32名分子。

从1942年11月10日到12月17日,瓦西里.扎依夫射杀德军官兵共计225人(平均每天杀6人!)——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数字里面有11个是德军狙击手,其中包括海因茨.霍尔瓦利德(注:Хейнц Хорвальд ,海因茨.霍华德?何许人?是不是那位“校长”?会德文的同志不妨研究研究。

瓦西里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他的狙杀神技,还因为他是个出色的教官:他受命组建狙击手训练组,为红军培养出了28名优秀狙击手。“徒弟”们不光要听他讲课,更需要经过他在火线上手把手的***。

1943年1月扎依夫受了极严重的重伤,所幸的是,莫斯科医院的菲拉托夫教授挽救了他的眼睛。(注:以前我看到中文网上有资料说扎依夫双目失明、到军校做了教员。大概是错的。)

1943年2月22日瓦西里.格里耶维奇.扎依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他在克里姆林宫领取了“金星”。同年加入***。

伤愈后扎依夫返回前线。战争结束时他的军衔是大尉,所在部队位于德涅斯特河(乌克兰、摩尔多瓦)一线。战争期间扎依夫写了两本狙击教科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至今仍被用的“六人猎杀小队”狙击作战方案——用三个狙击二人小组(射手和观测手)的火力来封锁目标地域。

战后瓦西里·扎依夫复员,后来担任基辅汽车制造厂的厂长。 1991年12月15日去世

据我所知也是这个叫做瓦西里的人,我还知道一些世界著名的狙击手,在我的军事杂志上!你要想知道,我什么时候有时间的把他们的名字和一些重要的都告诉你把!

那个白色死神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我 还找了些2站狙击手的排名

Vasili Zaitsev 苏联 400 -----《兵临城下》中主角原形瓦西里,他出名是因为他击毙了德击训练学校的校长。但遗憾的是瓦西里在击毙400敌人后不幸踩中地雷,性命得保,但眼睛受伤,再也无法作狙击手了――否则歼敌数不止400。

Simo Hayha 芬兰 542 -----(西莫.海亚,号称“白色死神”的芬兰狙击手之王,在苏芬战场上狙杀了542名苏军,不过最后还是被另一名苏军狙击手的达姆弹击中面部而退出战斗。)

Ivan Sidorenko 苏联 500

Nikolay Yakovlevich Ilyin 苏联 496

Kulbertinov 苏联 487

Mikhail Budenkov 苏联. 437

Fyodor Matveevich Okhlopkov 苏联. 429

Fyodor Djachenko 苏联 425

Vasilij Ivanovich Golosov 苏联 422

Afanasy Gordienko 苏联 417

Stepan Petrenko 苏联 412

Semen D. Nomokonov 苏联 367

Abdukhani Idrisov 苏联 349

Philipp Yakovlevich Rubaho 苏联 346

Matthias Hetzenauer 德国 345 ---

Victor Ivanovich Medvedev 苏联 331

E. Nicolaev 苏联 324

Leonid Yakovlevich Butkevich 苏联 315

Lyudmila M. Plichenko (F) 苏联 309

Alexander Plovich Lebedev 苏联 307

Ivan Plovich Gorelikov 苏联 305

Ivan Petrovich Antonov 苏联 302

Heinz Thorvald 德国 300

Gennadij Iosifovich Velichko 苏联 300

Moisej Timofeyevich Usik 苏联 300

Nataly V. Kovshova &

Maria Polivanova (Female team) 苏联 300

Ivan Filippovich Abdulov 苏联 298

Yakov Mikhajlovich Smetnev 苏联 279

Zhambyl Evscheyevich Tulaev 苏联 262

Sepp Allerberger 德国 257

Fyodor Kuzmich Chegodaev 苏联 250

Ivan Ivanovich Bocharov 苏联. 248

Mikhail Ignatievich Belousov 苏联 245

Did Teboevich Doev 苏联 226

Vasilij Shalvovich Kvachantiradze 苏联 215

Mikhail Stepanovich Sokhin 苏联 202

Noj Petrovich Adamia 苏联 200

Feodosy Smeljachkov 苏联 125

I. Merkulov 苏联 125

H. Andruhaev 苏联 125

Sgt. Passar 苏联 103

V. N. Pchelintsev 苏联 102

Aliya Moldagulova (F) 苏联 91

Lidiya Gudovanceva (F) 苏联 76

Helmut Wirn***erger 德国 64

P. Grjaznov 苏联 57

(F) 为女性

标签: #苏联

上一篇汽车漂移用拉手刹吗-漂移是用手刹还是刹车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