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均价20万-特斯拉29.9万

tamoadmin 0
  1. 为什么Model 3降价,特斯拉反倒越赚钱了?
  2. 25 万你买大众还是特斯拉?

对于比亚迪这个品牌来讲,了解越深会越发觉得这个品牌不缺好产品和技术,但是也仅限于开过它的人知道而已。

这就导致很多人对比亚迪这个品牌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踏实钻研技术的那股劲,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都展现了自己拥有的核心技术。而且王朝系列还传承了传统文化,汉字的车标简直是一股清流。

恨的是比亚迪空有一身好武艺,却被品牌形象所拖累,十成功力只能发挥出5、6成,着实令人遗憾。

特斯拉均价20万-特斯拉29.9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过去我们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时代变了,想要更有效地占领市场,必须用最生动方式去击中潜在消费者的心。这就是比亚迪最为尴尬的地方,明明产品力非常强,始终就是有种在品牌价值上差口气。

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消费者购车决策中,品牌因素影响很大。

网上总有人提问,特斯拉为什么可以割韭菜?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特斯拉通过一系列大胆创新,成功树立了 科技 先锋的形象。你以为买车,实际上人家买的是“极客身份”。

反观比亚迪,燃油车时代比亚迪连续错过中国车市暴增和SUV崛起两大红利期,直接导致比亚迪长期在自主品牌二线中挣扎。想当年比亚迪F3、F0给人的印象就是低端产品,一旦形成这样的观点是很难改变的。

除了过去大家一直调侃的段子,包括BYD的logo太丑、build your dream过于直白的含义等之外,比亚迪的宣传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它更接近于“学术探讨”,告诉你我的技术多牛,而不是“产品展销会”,告诉消费者这些技术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也许很多车迷如数家珍的描述着比亚迪又研发了怎样的黑 科技 ,在节能省油方面做到了怎样的世界一流……

这就像是去一家奶茶店,我可能很容易被店里的装修、杯子的包装、一口喝下去的直观感受所吸引,但如果老板喋喋不休地跟我说这杯特调了多少种水果、怎么进行茶叶搭配、如何通过实验调配最营养的比例……

我估计很多人是不愿意买账的。

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别看网络上键盘车神各类数据张口就来,但如果我们回归现实场景的话,绝大多数人买车可能就讲究一个词,看对眼。这种消费行为是感性的,而并非是看了一大堆数据之后的理性选择。

这两年比亚迪品牌的情况的确有所好转,是因为比亚迪通过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开始渐渐让消费者认识到比亚迪行业领先的实力。

就如产品而言,我个人认为比亚迪的确有足够的实力,特别是比亚迪倾其所有优质打造的旗舰电动车汉EV当属 “王炸”,它集成了比亚迪全部的“黑 科技 ”,无论是外观、配置、续航还是性能表现,汉EV都有着绝对一线的水准。

而且,售价更高的汉EV车型销售占比远高于DM车型,说明比亚迪汉销售均价不容小觑,消费者更愿意掏钱为高端产品买单。但这同时也说明现在全网舆论大多都对比亚迪的产品力持正面态度,跟不上的,反而是比亚迪的品牌建设

说到底,比亚迪目前还在为过往偏负面的品牌形象还债。

早些年比亚迪建设王朝系列,只会比现在更加艰难。比如我本人当年选择比亚迪唐,就因为略显品牌的因素遭到家人朋友众多非议。当时提到比亚迪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花20多万买辆比亚迪?疯了吧”。相对于现状来说,新旗舰汉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归根结底,就像是曾经中国手机品牌,销量始终不敌某水果,究其原因,大家觉得出门那个国产手机,不如拿着某水果或者是某星有面子。直到华为完成了从质量好到品牌溢价的升华,国产高端手机品牌才终于崛起。

比亚迪目前从技术层面,已经完全是世界一流水平,放在国内车企当中绝对属于抢眼的存在,现在差的同样就是一次品牌升级。

这一点,多年来始终口碑很差劲、被嘲讽是“工业垃圾”的红旗,应该能够给予比亚迪启发。

凭良心说话,红旗拼研发实力、拼技术、拼产品力有没有比亚迪强?必然没有。但这几年一汽在徐留平的带领下开窍了,懂得在品宣方面下功夫了,红旗销量也开始一路上扬,这背后可少不了推广情怀的功劳。甭管内在如何,光是类似莱斯莱斯的车壳就值30万,对于中年大叔们极具杀伤力。那么,谁能说营销不重要?

按照中汽协最新的预测,2021年新能源 汽车 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达240万辆,未来的新能源市场注定是海一片。而20多年笃定新能源赛道,苦心孤诣的做电池的研发、乃至电机、电驱(驱动控制器唯一国产IGBT)的比亚迪,技术层面上已经做到了引领者。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比亚迪的传福哥提个建议,建设高端销售渠道,譬如建商场店,提升形象,改造销售流程,通过消费场景的改变、软性流程的改变营造高端氛围。至少对消费者的面子问题有一个心理代偿。

若还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可以去看看其它新势力,譬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别光对他们的产品、嗤之以鼻,也要懂得取长补短,看看人家的品牌为何就能颠覆传统体制。

为什么Model 3降价,特斯拉反倒越赚钱了?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许多品牌车型的内饰都可以在有限的成本内,营造出科技感、设计感或者是豪华感,但是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内饰却非常的简陋,作为均价30万以上的特斯拉,为什么要把内饰做得那么简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符合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特斯拉其实由内而外地充满了极简主义的色彩,其品牌的调性就是纯粹地想要加快能源的可持续发展,LOGO方面设计得十分简约,车身的造型也是通过少数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为了将极简主义贯彻到底,特斯拉的设计师也将车辆的内饰设计得十分简洁。

2、突出车辆的智能化程度

特斯拉几乎将车内大部分的实体按键都整合到了中控屏内,配合上极简的内饰设计风格可以从侧面突出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更显未来科技范,其前卫简约的内饰风格目前也被许多车企所借鉴。

3、节省成本

相对于在内饰装配上使用大量的皮革、镀铬饰条等材料,特斯拉这样的简陋内饰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省生产成本,这应该也是特斯拉用极简内饰最主要的原因。

特斯拉的内饰为什么不做奢华?

其实以特斯拉的实力,将内饰做得奢华并不难,但是不少人都认为,特斯拉主要是为了节省成本所以才不将内饰做得奢华,作为一个诞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品牌,特斯拉想要尽量压缩成本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无可厚非。

不过个人认为特斯拉不把内饰做得奢华,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在如今各大车企都在将内饰越做越奢华的情况下,特斯拉选择了剑走偏锋,将内饰做得极致简约,与奢华的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差异化,反而能够帮助特斯拉吸引到消费者。

25 万你买大众还是特斯拉?

作者?/?陈念航

编辑?/?王德芙

出品?/?汽车之心

上周,特斯拉刚刚发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当季交付量达到?13.96?万辆。

截至目前,特斯拉今年实现交付?31.83?万辆。

官方预计,今年全球可以达到?50?万辆的交付,这比去年的?36.78?万辆总销量,要增长近?40%。

更让人瞩目,让其他车企羡慕的是,即使在?Model?3?不断降价,Model?S?和?Model?X?也陆续调价的背景下,特斯拉的毛利率也高得惊人。

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为?76.11?亿美元,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7.7%。

去年特斯拉的毛利率大约是?25%,比宝马和奔驰都要高,在众多车企品牌中可能仅次于保时捷。

今年毛利率进一步增长,说明特斯拉靠卖更便宜的?Model?3?和?Model?Y,比以前更赚钱了。

当前特斯拉的市值在?3800?亿美元左右,是丰田汽车的?2?倍,大众汽车集团的?4?倍。

2019?年丰田和大众都卖掉了超过?1000?万台汽车,同年特斯拉只卖了?36.78?万辆。

所以单纯从汽车销量来看,特斯拉是撑不起这个市值的。

资本市场也不把特斯拉当成一家纯粹造车卖车的公司。

特斯拉的野心也不限于硬件赚钱,以?FSD?为代表,特斯拉在卖车养家的同时,正通过以?FSD?为代表的系列软件赚取更高的利润。

截至目前,特斯拉的软件现金收入累积已超?10?亿美元。

那么这?10?亿美元是怎么赚到的?

智能化的技术,使汽车在出厂之后能通过软件服务不断实现进化。

特斯拉是智能汽车的开创者,也开辟了在卖车、保险和?4S?店修车养车之外,车厂通过软件能够直接向车主售卖服务的经营方式。

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特斯拉披露了软件收费的业务创新模式,首次引入了软件应用商店(In-App-Purchase)的概念。

该商店里主要包括了自动驾驶功能升级、OTA?升级包(加速包、座椅加热包等)以及其他高级车联网服务等。

这几个方向基本上也是特斯拉通过软件赚取10亿美元的主要构成:

1、以?FSD?为代表的自动驾驶选装包

根据数据分析机构?Trefis?的估算:

特斯拉在?2019?年交付的?36.78?万辆车中,大约有?57%?的车主购买了自动驾驶选装包,其中?Model?X?和?S?车主中大约有?90%?购买,Model?3?上大约有?50%?的车主购买。

折算下来,特斯拉一共卖掉了大约?20.9?万个自动驾驶选装包。

如果按每车?6500?美元的均价来计算,这部分收入价值约?14?亿美元。

2015?年推出的?Autopilot?系统,最初售价是?2500?美元。

此后,特斯拉不断推出了:

Enhanced?AutopilotSmart?SummonNigate?on?AutopilotFSD?Beta?等全新功能和版本

其价格也一路上涨,到今天已经涨至?10000?美元。

在?Autopilot/FSD?调价之外,Elon?Musk?还明确表示过,随着?FSD(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特斯拉也将推出订阅模式,价格为每月?100?美元左右,这个订阅价格还可能继续上调。

相比于当前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订阅模式是对消费者的现金流更友好的选项,有点类似于「分期付款」。

外媒预测,如果用付费订阅的模式,将促进特斯拉?FSD?的激活率提升?30%?-?40%。

2、?OTA?付费升级包

与传统汽车按硬件配置区分车型来卖车不同,特斯拉的车型在出厂时,大部分硬件都是标配。

后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付费升级来解锁相应功能。

其中一个比较早的案例,是特斯拉曾经在?Model?S?上推出过一款搭载?75?千瓦时电池的?60D,这个?60D?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特斯拉通过软件将电池的部分容量锁住,使得电池包可使用的容量为?60?千瓦时,后续车主在需要时,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解锁额外?15?千瓦时的电池容量。

这样硬件标配,软件升级的方式,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同规格零部件的种类,降低用户的购买门槛。

类似的做法,现在在很多智能汽车品牌上也被用:

先在车辆上预埋硬件,然后通过软件升级使车辆不断进化成长,实现「越开越好开」。

近几年来,除了?OTA?续航升级之外,特斯拉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可付费升级的?OTA?服务:

OTA?加速包:四驱长续航版?Model?3?在选购加速包后,通过?OTA?升级可以让车辆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从?4.6?秒提升到?4.1?秒,海外定价为?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OTA?座椅加热:标准续航版和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3?购买此包后,可通过?OTA?升级获得座椅加热功能,国外售价为?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OTA?续航升级:除了早期的Model?S?60D之外,现在标准续航版?Model?3?也推出类似功能,标准续航版Model?3可通过付费升级为标准续航升级版。

3、高级车联网服务

早在?2014?年?1?月?1?日,特斯拉宣布开展为期?4?年的联网服务免费体验。

到?2018?年,这项免费体验接近结束。

当年?6?月?23?日,特斯拉正式将联网服务划分为「Standard(标准)」和「Premium(高级)」,并且将高级联网服务打造成了一项付费应用。

2019?年?9?月,特斯拉推出?V10?版本的车机系统更新。

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是特斯拉中控大屏摆脱只有车辆设置、地图导航等基本功能的桎梏,走向智能座舱生态构建的开端。

V10?版本的更新对于车机软件生态做了丰富的内容升级,具体包括:

游戏方面:引入了和牌两类在线游戏,并且引入了经典人气游戏《Cuphead?茶杯头》;流媒体方面:国外版本支持播放?Youtube?和?Netflix?两个源;而在国内版本中,则融入了腾讯和爱奇艺。

也是在?V10?版本车机系统发布后不久,特斯拉在?2019?年?12?月宣布将会对?2018?年?7?月?1?日或之后订购的特斯拉车辆,收取「Premium?Connectivity」(高级联网功能)费用,定价?9.99?美元/月,约合?70?元人民币/月。

车主只有在支付服务费后,才能用实时路况、卡拉?OK、流媒体等功能。

今年?7?月份,特斯拉正式推出了一项信息系统升级服务,主要针对?2018?年?3?月之前生产的?Model?S?和?Model?X?车型。

此次升级主要涉及车载信息以及驾驶相关功能,升级项目则取决于车辆本身的硬件版本。特斯拉为此次升级服务定价为?25550?元。

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技术,帮助特斯拉推动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的变化,同时也为软件收费铺平了道路。

无论是?FSD?选装包以及后续的功能升级,还是?OTA?付费功能包,亦或是车联网和?FSD?的订阅服务,特斯拉正在通过五花八门的软件服务,让用户为之掏腰包。

10?亿美元级别的软件收入,对于特斯拉来说只是牛刀小试。

软件服务的持续收费才是?Musk?看中的良性商业模式。

这不,FSD?Beta?版刚刚推出,Musk已经宣布FSD选装包上涨?2000?美元,至?10000?美元/车。后续?FSD?订阅服务的推出,将为特斯拉进一步带来长期、持续的营收。

今天特斯拉在全球有超过?100?万辆安装了?Autopilot?的车辆,随着?Model?3、Model?Y?的交付,特斯拉车辆的保有量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设想一下,这些车辆每月支付数百美元的软件订阅费用,将为特斯拉带来多大的营收规模?

卖车只是开始。

在造好车的同时,特斯拉的软件服务生态正在逐步完善,而这也将助推特斯拉营收越来越可观、越来越可持续。

这类模式也是今天新造车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们追赶的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4.8?kWh?电池包、NEDC?续航?555?km、MEB?纯电平台、后驱?+?四驱,再加上「高级感」十足的大众标,ID.4?在今晚的中国首秀中可谓风光十足。

但这些都是配菜。

ID.4?补贴后价格不超过?25?万的消息一出,台下的观众一片欢呼,屏幕前的我先是跟着一阵兴奋,但随即又陷入沉思——25?万正是?Model?3?在中国市场的起步价。

问大家一个问题,目前的市场上,20?到?30?万之间有什么值得买的电动车吗?

我想大家很快会说出特斯拉?Model?3,紧接着还会有比亚迪汉?EV、小鹏?P7。

没毛病,那我再加一个定语,目前的市场上,20?到?30?万之间有什么值得买的纯电?SUV?吗?

面对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犹豫了?

而这就是?ID.4?的目标——成为?20?到?30?万区间纯电?SUV?的首选。

空降大魔王

ID.4?到来之前,大众在中国的纯电产品我们看看都有啥:

高尔夫纯电,14.77?-?16.88?万(进口版?24.08?万)

朗逸纯电,14.89?万

宝来纯电,13.68?-?14.68?万

途岳?e-Tharu,19.48?万

以上产品除去最近新上的途岳?e-Tharu,其余几款无一不在终端有着巨大的优惠,其原因也很简单,作为「油改电」车型,定价比原型燃油车贵出不少,但产品实则一般。

而消费者自然不会热衷为这样的产品买单。在混动产品线上,这一现象虽然有所改善,但也不理想,原因也不尽相同。

不过话说回来,同厂家同级别的车型,电动化车型比燃油车贵是常理。其实这没关系,关键是和其他纯品相比,这个价格怎么样。

相比家用纯电轿车市场的肉搏战,20?到?30?万区间,国内的家用纯电?SUV?的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已有的产品中,传统品牌的车型绝大多数综合能力不怎么样,而头部新势力几乎都选择避开这一区间。仅有广汽?Aion?LX、比亚迪唐?EV、ARCFOX?αT、天际?ME7、威马?EX6?等产品坐落在此区间。

而上面的这?5?款车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看看数据。

ARCFOX?αT?目前还没开始交付,剩下的四款车今年?9?月销量和前?9?个月累计销量如下:

广汽?Aion?LX,152?台,2062?台

比亚迪唐?EV,27?台,729?台

威马?EX6,57?台,534?台

天际?ME7,6?台,6?台(9?月才开始交付)

这个数据有多惨我想已经不用多说了,而残酷的事实也证明,ID.4?来到的这个区间还没有一个站稳的竞品。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提蔚来?他们做的是豪华市场,一个成交均价?38?万的品牌和「家用」没啥联系。

而且?25?万的价格是一汽?ID.4?CROZZ?的曜夜首发版价格,按照行业规律,这大概率是该系列的顶配车型,换句话说,ID.4?系列的起步价会低于?25?万,而这个价格已经几乎和大众同级的燃油车探岳做到了一个水平。对于一向定价「高级」的大众,这次可以说是一反常态了。

20?到?30?万区间,作为处于国民接受程度头部的合资品牌,「大众品牌」这张牌如果打出去,当前的竞品们可以说没一个要得起。而区间之下的品牌力只是一张牌,ID.4?这手王炸的另一张牌,是?ID.4?可预见的高产品力。

***阶段结束,我们再回归理性,看看?ID.4?的产品层面的内容。

今天对于大众而言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从发布会现场的风格,到?ID.4?的外观内饰,再到平台架构、电子电气架构,都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新。

今天晚上发布的?ID.4?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引入国内国产,一汽-大众国产的?ID.4?叫做?ID.4?CROZZ,上汽大众国产的?ID.4?则命名为?ID.4?X。

ID.4?CROZZ

长宽高?4592*1852*1629?mm

轴距?2765?mm

整备质量?2130?kg

电池容量?84.8?kWh

NEDC?续航?555?km

电池包能量密度?175?Wh/kg

电机最大功率?150?kW

电机最大扭矩?310?N·m

ID.4?X

长宽高?4612*1852*1640?mm

轴距?2765?mm

整备质量?2120?kg

电池容量?83.4?kWh

NEDC?续航?555?km

电机最大功率?150?kW

电机最大扭矩?310?N·m

虽然在尺寸上?ID.4?X?的长度和高度分别比?ID.4?CROZZ?略高?20?mm?和?11?mm,但是二者都基于大众的?MEB?纯电动平台打造。

虽然从尺寸来看,ID.4?的定位是紧凑级?SUV,但是从外媒制作的车型对比图来看,在乘坐空间上,ID.4?丝毫不逊色定位中型?SUV?的?Model?Y。

续航方面,以发布会上刚亮相的?ID.4?CROZZ?曜夜首发版为例,长续航车型搭载了宁德时代提供的?811?电池,电池容量?84.8?kWh,续航?555?km。

先别急着喷续航短,从价格来看,同级别的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3?售价同样在?25?万左右,但是?Model?3?的?NEDC?续航也不过?468?km,而?ID.4?是?555?km。

再从级别来看,ID.4?的车长仅?4.6?米左右,这是一台定位紧凑级的?SUV,在这个级别中续航能够站上?550?km?的只有?ta?和广汽的?Aion?V。

这么看?ID.4?的续航是不是就非常香了?

有人认为,ID.4?高配?25?万的价格是一个为了抢占市场而压缩利润的价格,毕竟一台出自?T1?合资品牌的?84.8?kWh,NEDC?续航?550?km?的专属纯电平台?SUV?卖这个价格真的出乎众人意料。

而支撑大众把?ID.4?的价格打到?25?万背后是?MEB?平台巨大的出货量。

大众预计?2020?年?ID.?车型交付量?2?万辆,2021?年?10-16?万辆,2025?年?60?万辆。这样的平台规模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们望尘莫及的。

作为多车型平台化开发的标兵,大众集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凭借这一技艺,大众在燃油车领域做到了成本和新车开发效率上的两手抓。

尽管是第一次做纯电平台,但大众对电动化和?MEB?的投入以及重视程度其实并不低。

且不说?MEB?的研发投入,大众光是在上海?MEB?工厂投入就达到了?170?亿人民币。

2019?年?10?月?31?日,大众的?MEB?发布会上宣布其与国际头部电池供应商们签订的供货订单已经达到?400?亿美元,并将电池成本做到?100?美元/kWh。

据大众宣称,到?2023?年大众会在国内推出?8?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上汽和一汽各?4?款。而?MEB?全球的产品规划中包含不同尺寸的轿车、轿跑、SUV、MPV?等车型,在?MEB?平台上大众再一次展现出强大的模块化与共享化能力。

高拓展性平台之下,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老牌企业,大众在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也再度凸显。

而且从供应链的消息来看,目前大众?ID.4?的电池成本大约在?7-9?万元,考虑到这是一块容量高达?84.8?kWh?电池,9?万元的电池成本,意味着大众已经把电池每?kWh?的价格干到了接近?100?美元左右,这也是一个行业公认的电车和燃油车成本持平的节点。

当然解决了续航问题并不够,造车新势力在消费者眼中饱受好评的还有背后完善的补能体系,在这一点上,大众在发布会上打出的目标是,承诺到?2021?年底,10?个重点城市每?5?km?内有一个合作的超充,并且支持手机?APP?预定充电位置。

根据我们从一汽-大众处得到的消息,他们的目标是全面普及?120?kW?的直流高功率充电桩,这是大众作为一家老牌车企对整个行业的贡献。

目前限制电动车普及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补能便利性,现阶段充电桩的数量和质量还远不及加油站,随着大众的进场,需求量的激增,我们希望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说完了能源,我们再说智能。

在这一点上大众同样做出了巨大的变革,先从大家看得见的说起。

内饰方面?ID.4?用了一块?5.3?英寸的液晶屏幕作为仪表,辅以?AR-HUD,中控是一块?10?英寸的触控屏幕,搭载?L2?级别驾驶,支持整车?OTA。

从电子电气架构层面来看,大众将原来的分布式?ECU?集成为了?ICAS1?舒适行驶控制器、ICAS2?智能行驶控制器和?ICAS3?信息控制器,基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理论上?ID.4?可以实现丰富的功能,但是从目前国外已交付的?ID.3?车型来看,现阶段的软件依旧存在大量的?BUG。

价格、空间、续航?ID.4?站稳了牌桌,智能做得如何,仍然有待验证。

说完?ID.4?的产品信息,回到开头的遗留话题——25?万这个价格,正是特斯拉?Model?3?的起步价。

而这个明显有意而为之的起步价也是?ID.4?的冷酷之处——它无缝衔接了?Model?3,并且从车型、空间、实用性三个方面成为了?Model?3?的互补产品。

我身边已经有很多?20?多万的预算需要在限牌城市买一台家用车,一番选择最后入手标续?Model?3?的案例。

Model?3?固然是一台好车,但空间和实用性真的不是它的长项,而人们之所以还买?Model?3?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纵使实用性不足,但权衡品牌和产品力,Model?3?依然是这个区间的首选。

而?ID.4?的加入,精准地填补了这个空缺,不论是价格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另一方面,伴随?ID.4?的加入,大众和特斯拉也组成了?20?到?30?万区间纯电产品的包围圈。

「要驾驶乐趣和科技感买?Model?3,要空间和实用性买?ID.4。」

我相信这会是不久后?20?多万预算买车时会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作为汽车行业的顶级巨头,大众这艘巨轮驶入新能源的大海后着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浪。

9?月份,ID.3?开始交付的第一个月便在欧洲市场取得了?8,571?台的销量数据,空降欧洲新能源销量榜第三,仅次于雷诺?Zoe?和特斯拉?Model?3。别忘了,这还是一台刚刚交付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的新车。

回归中国市场,ID.4?的登场加上这个杀伤力巨大的价格,对于我们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个好事。首先我们又多了一款非常值得考虑的家用纯电?SUV,填补了目前存在的需求空档。其次这一强力产品的登场必然会加剧市场竞争,促进友商竞品的降价或者换代升级。

对于行业而言,大众的加入也会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按集团规划,2021?年南北大众?MEB?车型的预计销量为?10?-?16?万台,若实现,这个数据几乎抵得上今年新势力?3?强之合。

同时,大众此举如果在中国市场吃螃蟹成功,对于其他合资品牌的模板作用也不言而喻。

不过对于友商,尤其这个区间的自主品牌,ID.4?的强势入局伴随的就是「凶多吉少」了。品牌加产品力再加价格的这一套连招可以说招招致命,如果还没有大动作,大众统治燃油车市场的剧情大概率会在这个区间再次上演。

但这并不意味着竞品们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如前面所说,智能电动车,大众的「智能」从目前欧洲市场的反馈来看并不突出,ID.3?这方面暴露出的众多不足和?BUG?与其科技感十足的外形并不相符。至于这种不足会持续多久,目前还是问号。

而即便智能化上可以超过?ID.4,外形设计、产品力、品牌等方面依然是?ID.4?的长板,且不说要全面超越,要正面对抗,至少得互有胜负吧?

不过以上这一切的分析和预测目前都是「虚拟语气」,燃油车里的大众会不会成为继续成为电动车里的大众,等到?ID.4?上市,答案自然会揭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节能汽车减半征收消费税吗现在-节能汽车免车辆购置税吗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