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汽车最新上诉-大乘汽车债务分析

tamoadmin 0
  1. 什么是解脱道和菩萨道?
  2. 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3. 怎么证得阿罗汉果

汽势Auto-First|张驰

参加完第十八届广州车展,从温暖的广州回到寒冷的北京,让人感觉到了强烈的气候反差。今年的广州车展展馆,依旧人流如织,如火如荼,有豪车和明星的地方仍然接踵摩肩。看上去热闹的广州车展似乎和以往别无二致,但正如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各汽车品牌已开始出现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疫情加速了汽车品牌分化的进程,广州车展可见一斑。

华晨汽车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重组,力帆汽车沉睡已久或由吉利接手、众泰债务缠身运营处于停滞,此外一些仍在运营的品牌,销量低迷,资金紧张,已处于退市边缘,自然已无暇无力顾及广州车展。雷诺、华晨、DS、海马、东南、众泰、宝沃、汉腾、大乘以及新造车品牌哪吒、天际、爱驰、国机智骏、前途等都缺席了本届广州车展。

大乘汽车最新上诉-大乘汽车债务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今年的销售数据看,汽车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扩大。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处于下降态势,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为36.3%,下降3.4个百分点。而德系和日系品牌份额继续扩大,分别达到25%和27.7%,德系和日系品牌已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中国乘用车品牌分化明显,头部自主汽车品牌吉利、长城在3年前销量就已逾百万辆,长安汽车今年1-10月逆势增长近50%,以它们为代表的自主汽车品牌将会成为主力军,而众多自主汽车品牌将面临生存压力和退市风险。

今年广州车展,一些品牌连续发布4-5款新车,其中不乏全球首发车,甚至一些生而全球的重磅车型,比如华晨宝马BMW?iX3,在沈阳工厂投产后将销往全球,林肯汽车新一代航海家Nautilus杭州投产。有些品牌有各种先进的技术可讲,比如大众的纯电平台MEB、现代的氢燃料,广汽集团的智慧座舱、比亚迪的超级混动、别克的V2X技术等。而有些品牌产品乏善可陈,只能在现场做些蹩脚的营销活动,聊以。

今年对于多数造车新势力,在运营上都经历了过山车,上半年融资难,销售低迷,下半年融资陆续到位、销售复苏、股市上扬,股价甚至一度超过国际汽车巨头,让人似乎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曙光。今年广州车展,蔚来、威马、小鹏、理想、高合HiPhi、零跑高调参展,虽然展位面积不大,也没有特别重磅的车型发布。但展车的基本技术参数,比如续航里程、驾驶技术、车联网应用等已不输国际大品牌电动车。

一些国际汽车巨头几年前就已经在电动车方面部署重兵,比如大众汽车五年前开始开发的MEB纯电动平台,已经开花结果,在广州车展同时亮相的?一汽-大众ID.4?CROZZ、上汽大众的ID.4?X很快将上市销售。而有些国际汽车巨头虽然也着手开发纯电动平台,但显然动作缓慢,目前上市的新车还是基于油改电平台,不够平整的底盘平台,让推出的电动车空间、续航等方面大打折扣。

也许没有这场疫情,很多企业还抱有活下去的幻想,也会让厚积薄发的企业延后冒尖,但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那些逆势增长的品牌注定成就辉煌。汽车行业分化进程提速,广州车展可见一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什么是解脱道和菩萨道?

一、欲界

一切众生确实是本真的清净,因为他们妄有的知见,才有虚妄的习气产生,这些习气分为内分与外分两种差别。所谓内分就是分于众生身体之内,由于各种爱欲的熏染,发起妄有的情意,情意积聚不休,就能够产生爱水,所以众生心中忆想美味,口中就会流出口水,心里忆想某一个人,或怜爱或痛恨,眼中就会泪水充盈,贪恋追求财宝富贵,心中爱涎流露,身体就会丰润光泽,心中贪着*欲,*根自然流出液体,阿难!这些欲爱虽然各有差别,但流出爱水的结缚却是相同的,润湿的爱水不能升腾,而是自然从于下坠之势,这叫做内分。

所谓外分就是分于众生身体之外,因为渴求仰慕之心,追求一切胜妙境界,发生虚妄的想象,想象积聚不休,就能够产生胜妙的气势,所以众生一心持守禁戒,全身都会轻安清快,专心持咒结业印,目光中都会有一种雄毅伟然的气概,心欲生于天界,梦中都会觉得在飞升远举,心中存念佛国圣境,圣境就会冥然显现,一心事奉善知识,就会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阿难!这些想念虽然各有差别,但轻举飞升却是相同的,飞升飘动则不下沉,自然从于超越之势,这叫做外分。

一切世间众生,生生死死相续不断,生则是随顺业力习气而有,死则是随着业力的迁变而流转,当临命终时,气息已断体温尚存之际,一生的善恶习气顿时显现,这种死亡之时逆现的业力习气,与转生之时所随顺的业力习气相交加,如果纯是想念的习气,神识就会飞升,必定生于天上。如果在飞升的心中,兼有福德与智慧,以及清净的愿力,自然心性光明开发显现,而见到十方诸佛及一切净土,便可随愿往生其间。

如果是情欲的习气少,想念的习气多,轻安飞举就不能高远,就会成为飞行仙人、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等,游于四天王天,来去自由并无阻碍。其中若是有人曾发善愿善心,护持佛法或者禁戒,追随侍卫持戒之人,或是守护神咒,追随侍卫持咒之人,或是护持禅定,使修行人安住法忍,此人便能亲住于如来的座下。如果是情欲的习气与想念的习气均衡相等,就会既不飞举也不下坠,而生于人间,想念之心清明,就是聪明的人,情欲之心深重,就是愚钝的人。如果是情欲的习气多,想念的习气少,就会流入横行的畜生道,习气重的成为驴马猪狗等毛群走兽,习气轻的成为雀鸽鸳鸯等羽族飞禽。如果是七分情欲的习气,三分想念的习气,就会沉于水轮之下,以至于无饮无食,就这样受苦要经历百千劫的时间。如果是九分情欲的习气,一分想念的习气,就会向下透过火轮,身入风火二轮相交之地,习气轻的生在有间地狱,重的生在无间地狱。如果纯是情欲的习气,便会即刻沉入阿鼻地狱。如果在下沉之心中,有诽谤大乘佛法、破坏佛的禁戒、以诳言妄语说法、虚贪信众的供养、滥受他人恭敬,甚至犯了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或者十重戒(杀、盗、*、妄、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吝、故嗔及谤三宝等)之罪,更要辗转生于十方阿鼻地狱。这些都是循着各人所造的恶业,而招感的苦报,虽是各自业力所招感,但在众生同业所感生的同分地狱中,却兼有他们各自的业力本元所成之地………

………其次,众生如果没有破大小乘律仪、犯菩萨禁戒、诽谤诸佛涅槃至理等重罪,而是造了其他旁杂的罪业,那么经过多劫地狱之火的烧燃后,偿还罪业完毕还要受身为各种鬼形。若他堕入地狱的根本原因,是贪取财物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所贪之物而成形,变怪作乱,叫做怪鬼。若是因为贪求美色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风而成形,叫做魃鬼(神异经云:魃鬼长二三尺,其行如风,所现之处必大旱。盖以酷*,则致阴阳不合,妖风能令云雨不成也)。若是因为贪求诈伪诱惑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畜类而成形,叫做魅鬼(如狐狸之类的妖魅,会变形惑人,令人丧失道德)。若是因为贪求嗔恨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毒虫而成形,叫做蛊毒鬼。若是因为贪忆宿怨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衰败之气而成形,叫做疠鬼(疠鬼所在之处,多为瘟疫流行之地)。若是因为贪求傲慢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蒸腾之气而成形,叫做饿鬼。若是因为贪求诬罔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幽隐暗昧之境而成形,叫做魇鬼(魇压熟睡之人,令其气不得伸)。若是因为贪求邪见、妄作聪明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到山川日月之精气而成形,叫做魍魉鬼(形如小儿,独足,善,又好学人声,迷惑于人)。若是因为贪求谄诈、成己之私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到明灵的咒术而成形,叫做役使鬼。若是因为贪求朋党之争、助恶兴讼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人而附体成形,传达隐私、祸福吉凶之事,叫做传送鬼。这些人都是因为纯情无想而坠落,待地狱之业火烧尽干枯,上出地狱而为鬼,这种种的果报,都是自己的妄想业力所招引,如果能了悟菩提正觉,则纯是妙明圆满的自性,一切的地狱、恶鬼等相皆是幻化,本无所有。

其次,鬼道的罪业既已受尽,则情欲与想念的二种习气全部成空,这样才能转生于世间,与他原先所负财物之人、或所欠性命之冤家相遇,以畜生身偿还他宿世的旧债。遇物成形的怪鬼,所附之物败坏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枭鸟之类。遇风成形的魃鬼,风力销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色禽*兽等不祥之异类。遇畜成形的魅鬼,所附之畜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狐类。遇虫成形的蛊毒鬼,所附之毒虫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蛇蝎等毒类。遇衰败之气而成形的疠鬼,衰败之气穷竭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寄生之蛔类。秉受蒸腾之气而成形的饿鬼,蒸腾之气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猪羊等可食之类。绵延幽暗之境而成形的魇鬼,幽暗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貂鼠等供人服饰穿着之类。和合精气而成形的魍魉鬼,和合之精气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随时节迁徙的应类。依明灵的咒术而成形的役使鬼,咒力灭除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兆示吉祥的灵禽文兽之类。依附人身的传送鬼,所依附之人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犬、猫等顺循人性之类。这十类畜生都是鬼报业火烧尽干枯后,为了偿还宿世的旧债,傍生于人天而沦为畜生,这都是自己虚妄的业力所招引,如果能了悟菩提正觉,那么这些业力因缘皆是虚幻的妄想,本无所有。如你所说的宝莲香比丘尼,以及琉璃王和善星比丘等,他们的恶业本是自己所造,并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而出,更不是他人所加与,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所感招,最终还是自作自受,但在正觉菩提心中,一切都是虚浮的妄想凝结所成。

其次,从这些畜生身上酬取先世的宿债,若债主酬取的份额超过了所要偿还宿债,那么这些畜生道的众生就会转生人道,来征讨它过份的偿还。如果债主有能力而且又有福德,就可以在人道中不舍人身来偿还多收的部分,抵消掉征讨之力。如果债主没有福德,还要转生为畜生来偿还超收的价值。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果多用了对方的钱物,或过分劳役对方的体力,那么偿清后自然就停下来,但如果在它还债期间,了他的身体性命,或者吃了他的血肉,那么这样就会生生世世,相互诛杀、相互吞食,纵然经过微尘数劫也不可能停止,就象转动的车轮互为高下,永无休息之时,除非修习奢摩他及佛陀出世救度之外,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停息安寝。

你现在应当知道,枭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而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冥顽之类。兆示灾祸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而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怪异之类。狐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庸俗之类。毒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狠毒之类。蛔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卑微***之类。供人食用之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柔弱无能之类。供人穿着之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劳苦杂役之类。应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文人秀士之类。兆示吉祥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世智辩聪之类。顺循人性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通情达理之类。这些都是因为宿世的债务酬偿完毕,而恢复人道之形,都是无始以来的恶业颠倒计度,而相生相杀,既不能得遇如来,又不能听闻正法,因此在尘劳烦恼中轮转,这些就叫做是最值得怜悯之人。

还有一些人不依自性正觉修习三摩地,而是别修识心妄念,一心存想固守色身形骸,游历于常人所不能及的山林深处,这便有十种仙道。众生长期专心服食各种食物而不间断,在服食之道上圆满成就,身体轻清,走路快捷,叫做地行仙。长期专心于草木药物而不间断,在药物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步行如飞,登山越岭,叫做飞行仙。长期专心于金石化炼而不间断,在化炼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脱胎换骨,***世外,叫做***仙。专心一致修炼气脉导引而不间断,在精气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腾云驾雾,叫做空行仙。专心致志来吞纳口中的津液而不间断,在津液润泽的德用之道上圆满成就,能乘正气,游于天上,叫做天行仙。专心致志吸日月之精华,餐云霞之色彩,久行不息,在吸纳粹取之道上圆满成就,精气潜通,可以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叫做通行仙。专心持咒,修炼禁法而不停息,在咒术禁法之道上圆满成就,能降妖驱魔,济世利人,叫做道行仙。坚固精神忆念,存想专注,久行不息,在思惟忆念之道上圆满成就,精神出入自在,形神照应,叫做照行仙。坚固其心以成交媾(道家有南北两派,南派以男女交合为交媾,北派以心火和肾水的感应为交媾),久行不息,在感应之道上圆满成就,名为做精行仙。坚固其心以求天地变化之道,久行不息,在觉悟天地变化之理上圆满成就,随意变现,自在无碍,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叫做绝行仙。这些仙人都是在人道中修炼身心,不修自性正觉,而是心外别求长生之理,使寿命维持千万岁,他们休养止住于深山茂林,或者大海岛中,与人世隔绝,但还是没有离开轮回的妄想流转,如果不修自性的三昧正觉,福报享尽则还来世间,散入于诸趣之中。

世间人不求取常住的真性,又不能舍离妻妾的恩爱,但能持守正心不流逸于邪*之中,正心澄净莹洁,自然生发光明,命终之后上生天界,与日月相邻,这一类众生名为四天王天。对于自己的妻室,*爱之心已十分微薄,于清净独居时,偶尔还有欲念生起,不能得到清净的全味,这种人命终后,就能超越日月之光明,居于人间之顶,这一类众生所居之处,这叫做忉利天。夫妻相会,逢*欲心生起就暂且交欢,事后不再追思忆念,在人世间动念之时少,静心之时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之中朗然安住,那是日月光明所照不到的地方,这些人身上自有光明,这一类众生名为须焰摩天。于一切时常在清净中,有相应的欲触逼迫,还不能完全拒绝,命终之后就能上升到精细微妙之境,不与下界人天之境相接,乃至于劫尽世界坏灭之时,火水风三大灾劫都不能波及,这一类众生名为兜率陀天。我已完全没有了*欲之心,只是应你所求而行欲事,但于玉体横陈之时,味同嚼蜡,全无乐趣,这些人命终后超越下界诸天,生于随已意乐而化现之地,这一类众生所居之处,就叫做乐变化天。没有世俗的男女心念,而随顺世间行夫妻之事,于行事相交之时神游境外,了然超越,这些人命终之后便能超出无化境的兜率天,以及化境的乐变化天,这一类众生名为他化自在天。这六种天人,形体上虽然渐渐出离了男女交合的动触(仅以拥抱、握手、对笑、熟视、暂视等极细微之行为以代之。有偈云: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欲乐),但心行迹相上尚且还有交合之想,从此以下,直至阿鼻地狱,都叫做欲界。

二、***

世间一切修心之人,不借助禅那的修习,就没有无漏的出世智慧,但能执身自守不行*欲,无论行住坐卧,都没有欲爱的想念,欲爱的染着不再生起,就不会再留住于欲界,此人就会在应念生身成为梵天之众(离欲清净),这一类众生叫做梵众天。欲界的*习既然除尽,离欲的清净心显现,于各种律仪爱乐遵守、随顺不犯,此人即刻成就梵天之德,这一类众生叫做梵辅天。身心清净,妙德圆满,言行举止威仪不缺,不但一切禁戒都清净无犯,而且还明悟戒律威仪之道理,此人即刻成为统领梵天大众的大梵王,这一类众生叫大梵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三类超胜之流,已不受一切*欲的苦恼逼迫,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于清净心中,已不为欲界的尘劳烦恼所动摇,称为初禅。

其次,在梵天中统摄梵天天人,清净的梵行圆满,心如止水,澄湛寂然而不动摇,寂湛功深而光明生发,这样一类众生的名为少光天。身光心光辗转映照,照耀无尽虚空,映澈十方世界遍成晶莹的琉璃之色,这一类众生的名为无量光天。以吸纳执持圆满的光明,来取代世间的言语音声,从而成就教化之体,阐扬清净的梵行,具足无尽的妙用,这一类众生的名为光音天。阿难!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三种超胜之流,已不受一切忧愁的逼迫,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清净的心中,欲界粗鄙的尘劳烦恼已经降伏,称为二禅。

光音天的天人以圆满的光明取代音声,透过光音使清净的妙理得以宣扬,使清净之行更加精纯,而通于寂灭之乐境,这一类众生名为少净天。清净的空性显现,清净之行同于虚空无边无际,身心轻安如太虚空无挂无碍,成就寂灭的大乐,这一类众生名为无量净天。内空身心,外空世界,一切都归于圆满的清净,纯净之德行圆满成就,超胜的依托之境现前,而归于寂灭的大乐,这一类众生名为遍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三种超胜之流,大随顺于净乐之行,身心自在安然,得无量喜乐,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安然自在心中,欢喜妙乐具足无余,称为三禅。

其次,遍净天人身心都不再受任何烦恼的逼迫,各种痛苦的成因也完全灭尽,但又能认识到空寂之妙乐并非常住,长久之后必定坏灭,因此顿时舍离苦乐二心,粗重的苦乐之相也随之灭除,清净的福德生起,这一类众生名为福生天。舍离苦乐之心圆满,融通一切事理,对清净之行有了超胜的认识,净福深广没有任何遮障,上妙随顺之净福穷尽未来时空的边际,这一类众生名为福爱天。

从福爱天中有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是从先前无量清净光明心中,生起清净的福德,福德圆满妙明,并依此修证而住,这一类众生名为广果天。如果是从先前的双离苦乐之心,精研舍离而连续不断,圆满究竟舍离之道,身心俱皆泯灭,心如寒灰,凝然不动可以经过五百大劫,但他既然以生灭心为本修的因地,所以不能显发不生不灭的自性,因此初半劫时还能灭尽心想,后半劫时想心又生起,这一类众生名为无想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这四种超胜之流,一切世间的苦乐境界所不能动摇,虽然不是无为的真正不动境地,但净行之福及无想之境得之于心,而且功用纯熟,称为四禅。四禅天中还有五种不还天,这些天人于下界中九品的烦恼习气(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三果圣人已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不起现行,习气亦除,故说九品习气俱时灭尽),同时断除灭尽,苦乐之心双双舍离,欲界中没有了可选择的居住之地(灭尽九品的烦恼习气,无可依托的受生之因),所以只能以舍心众生的同分妄见,于四禅天中安立所居之处。

苦乐之心双双灭除,欣求与厌离之心不再交战于胸中,心无烦恼,这一类众生名为无烦天。如同机关与设备独立分开而不能运行一样(机:机关、核心。括:装置。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外壳,与没有汽车外壳的发动机,都无法行驶),心境相脱没有了交互之地,则欣求与厌离之心亦得灭除,这一类众生名为无热天。十方世界,唯是圆满澄湛妙明的能见之性,再没有尘境质碍等一切的沉垢,这一类众生名为善见天。精纯的见性显现在前,就能象陶师捏土为器、铸匠熔金造像一样,心之所至,任运成就,这一类众生名为善现天。追究这些物质化现的根本,穷尽物质色性的本性,入于空无边际处(色性本空,无有边际,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一类众生名为色究竟天。阿难!这五种不还天是极其高妙的境界,即使是四禅天的四位天王,也只能钦仰和听闻它们的高名,而不能亲知亲见,就像现在旷野深山中的圣地道场,都是阿罗汉所住持,世间的凡夫俗子所不能见到一样。

这十八种天界的天人(初禅的三种天界,二禅的三种天界,三禅的三种天界,以及四禅的四种天界,再加上***还天),以大丈夫身独修禅定,无男女情欲之交合,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形体的牵累,所以自从***还天下至初禅天叫做***。

三、无***

 从***之顶的色究竟天的边际中,其间又有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从苦乐的舍离之心发起无漏的智慧,智慧光明圆满通达,便可以超出色尘成为阿罗汉,入于大乘菩萨之流,这一类众生名为回心(回转心意,改邪归正之意)大阿罗汉。如果从苦乐的舍离心中,舍离厌有之心得到成就,觉知到色身是一种挂碍,而消陨挂碍灭除对身体的执着,入于空无所有之境,这一类众生名为空无边处天。身形色尘的挂碍既已消陨灭除,没有了挂碍也没有了灭除之心,只留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指八识中的第八识,译作藏识,含藏一切诸法故,此识染净同源,如果以染污而言,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如果以清净的本体而言,就是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既前文之庵摩罗识),及末那识中半分微细的内缘法执(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内依八识而执法,外托六识缘尘而执我。今色空既尽,末那无境所托,外缘粗显半分已灭,唯内缘八识,半分微细尚存),这一类众生名为识无边处天。色尘消陨,空境消亡,微细的末那识心全部灭尽,十方空寂,迥然无所攸往,这一类众生名为无所有处天(外道将这种冥然无知的境界称为冥谛)。阿赖耶识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但以灭尽之道穷究细研,于无尽之中发宣灭尽之性,这时阿赖耶识好象存在,又好象不存在,好象灭尽了,又好象没有灭尽,这一类众生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没有了识心。非非想:并非没有了识心)。这些天人穷究空性,而不能尽得真空妙理,从***还天的圣道来穷究空性的这一类天人,名为不回心的钝根阿罗汉;如果是从无想天等诸外道天来穷究空性,而不知回归于无漏的智慧,迷于有漏之想为真空,又不能听闻大乘圣道,最终还要堕入轮回,流转于六道之中。诸天界的每一个天人,都是凡夫的业果酬答,酬答完毕天福享尽后,还要堕入轮回(***还天的圣人除外),至于各天的天王,则是大乘菩萨神通游戏于正定的三摩地,渐次向上增进,回向圣伦的正修行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与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空天,身心相继灭尽,定性显现在前,没有了色尘的业果酬答,从此空无边处天始,至非想非非想处终,称为无***。

 

这些(指三界众生)都是由于不能了知妙明的正觉真心,以妄逐妄而妄有三界,三界之中还有四种阿修罗类的众生。如果在鬼道中以护持佛法的功德力,而乘着神通入于空无边处,这一类阿修罗从卵而生,仍为鬼趣所摄。如果在天界中天德下降而遭贬坠落,其所居之处邻近日月,这一类阿修罗从胎而出,为人趣所摄。还有一类执掌持世界的修罗王,他们力能洞天而无所畏惧,能与梵王以及天帝释、四大天王争夺权利,这一类阿修罗是因变化而有,为天趣所摄。阿难!另外还有一种下劣的阿修罗,他们生活于大海之中,潜藏于水穴之内,白天***于虚空,晚上归宿于水中,这一类阿修罗因湿气而有,为畜生趣所摄。

地狱、饿鬼、畜生、人、仙、天及阿修罗等七趣,如果精细研究他们的根本,都是昏沉迷惑的种种有为之相,因为妄想而受生,也因为妄想而随着业力轮转,但在圆满妙明无造作的本觉心中,则皆如虚空中幻现的狂华,并无实体所能依着,只是一种虚幻的妄见,更没有任何根源头绪可追寻。

这些众生不能认识到妙明的正觉真心,枉受六道七趣的轮回之苦,经过无量劫数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随顺杀盗*三种恶习的缘故,与这三种恶习相反的,就是无杀无盗无*,有杀盗*三种恶习的就是鬼道众生,没有杀盗*三种恶气的就是天人境界,这种有与无的互相倾夺,就生起轮回的性能。如果能了悟妙觉真心,发起三摩提,则妙明的正觉寂然常住,有无双亡,无二之心亦灭,尚且没有不杀不偷不*之善行,哪里会更有随顺杀盗*之恶事呢?

不断除杀盗*三种恶业,则众生各自造业各自受报,恶因或轻或重各各不同,但众多自业所共同感生的境界中,并非没有各自的定处,这都是各自的妄念所发生,至于生起妄念的根本,则没有任何原因,无可寻究之根源。所以你要勉励那些修行人,要证得无上菩提,必须先要断除杀盗*三种迷惑,如果不断尽这三种迷惑,即使得到神通也只是世间的有为功用,习气不能灭尽,最终只能落于魔道。然而灭除妄想之心,只能是以虚妄逐虚妄,妄上加妄而已,如来说这是最值得怜悯的人!妄念是自已的迷惑所造,并非是菩提正觉的过错,能依照这样说的,才是正确说法,如果作其他的说法,那就是魔王的邪说。

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 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 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 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 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那就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 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声闻与缘觉,同属于小乘,小乘分为声闻 乘与缘觉乘,所以又称小乘为二乘。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盘的,他们绝对厌离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愿再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但大乘佛教相信,一旦禅定力减退,罗汉仍旧不能免生死。

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主要法门是六度法(布施——财施、 法施、无怖畏施,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精 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禅定——心摄一境、不动不摇,智慧——清明朗澈、 自照照人),三聚戒(无一净戒不持,无一善法不修,无一众生不度)。从最初发 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无数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 大乘的菩萨道,只有菩萨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称为一乘。

人天道是为生到人间天上而修的善法,小乘道虽不贪恋人天道,也不否定人天 道的价值,小乘的解脱道乃是人天善法的升华超拔,人天善法也是菩萨一乘道的根 基。因此人乘及天乘的善法——五戒及十善,乃是二乘与一乘的共通善法,故称人 天善法为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共法。

小乘或二乘的解脱道,也是菩萨道的共通法门,菩萨不修解脱道,那便不是菩 萨道而仅属于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脱道称为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共法。

唯有菩萨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

解脱道

解脱道的行者包括所有声闻(Saka)乘的修行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菩萨道而求取无上菩提的,一些初接触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宿世的善根,一听到要守戒,就已经没有兴趣了。要他发大菩提心,于长劫勤苦修行,那就更难了。佛的本意只是要众生认识到轮回的苦,把道理说给稍有理智的人听,先求度自己,他从来也没逼任何一个人去修行,他只是度有善根的人依声闻而解脱。

菩萨道

菩萨道的行者是发大菩提心的修行人,他们能够度脱自己,并能度脱无量的众生。他们可能要用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来修行,以便积集园满的波罗蜜。

何谓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大乘行者所行的佛道。看到三界的过患,发起出离心;又看到无量众生所受的苦难,生起大悲心,希求救度众生脱离众苦。因为看到世间的苦,所以才要寻找脱离世间诸苦之道,而发现苦、集、灭、道四圣谛,证悟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怎么证得阿罗汉果

我的形状、人的形状、众生的形状、寿者的形状。出自《金刚经》

一、我相:“我”是指我的这个感知性主体。你用锥子刺到我肉里,我痛得跳了起来,我感觉到疼,我生气了。这时候我就能够意识到有“我”的这个存在。

二、人相:人相不是指我以外的你和他这些人。是指我以外的一切。你、他、它都是人相。别人、狗、猪、石头、空气、虚空都是人相,因为他们都在我之外。

三、众生相:众生相也不是说一切有生命的生灵。而是说一切存在的生长灭相。简单点说,不是“众生”,而是“众之生”。

四、寿者相: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佛教成立的根本理论。即无和有,有常和无常等对立的基本理论。世界是恒久不灭的,这是一种寿者相。它秉持的是有和有常的认知形式。

扩展资料

六根六识所感知认识到其特征,并在人们心识里面形成某个形象的那个印记:色、声、香、味、触摸、概念、思维、情绪、理念等等,但凡被心识认知到,并存在心识里的那个东西,都是一个相。四相当然也在这个相的范畴内。我们不妨暂时把他们理解为四种认识方式形式。

四相之中我相是根,无我了,就是除了根,其他的也就不会存在了。其实,如果能读读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经中的,无常、无我、增诸数、厌离、正思维、因缘等基础篇章,理解四相不是问题。

去一切烦恼嗜欲之修行者,是谓阿罗汉。证得自性之后,死守自性,待一心不乱之时,便可证阿罗汉果。但确还有变异生死。

《增一阿含经》

(节选)

有十一法阿罗汉所不习者。云何为十一。

漏尽阿罗汉终不舍法服。习白衣行。

漏尽阿罗汉终不习不净行。

漏尽阿罗汉终不杀生。

漏尽阿罗汉终不盗。

漏尽阿罗汉食终不留遗馀。

漏尽阿罗汉终不妄语。

漏尽阿罗汉终不群类相佐。

漏尽阿罗汉终不吐恶言。

漏尽阿罗汉终不有狐疑。

漏尽阿罗汉终不恐惧。

漏尽阿罗汉终不受馀师。又不更受胞胎。

是谓。诸贤士。漏尽阿罗汉终不处十一之地。

引子:在佛陀的戒律中有一条小戒律,就是僧人不得从事医生的职能。可能是怕出家人借此谋取名利吧。如果僧人给了别人现成的药物就算破戒。

很久以前有个和尚,他持了二三十年的戒,非常的清净,没有一丝损耗。

有天来了一只鬼,这只鬼很喜欢这块风水宝地,想把和尚赶跑。可是和尚戒律太好,是满戒,从没有破过,他无法靠近。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找到每天供养和尚的一户人家,然后附在这家的婴孩身上,造出病痛的样子。然后他对这家人说明天和尚来接受布施,你们就问他要一小杯洗脚水,喝下去就没事。

于是第二天和尚来了,果然把洗脚水给他们。这只鬼很开心,跑到林子里现出原型说,过去你戒律都是圆满的,我拿你没办法,好了,你给他们药,现在破戒了,赶紧走吧,老子要住在这里

和尚一听,突然意识到什么,低头一想,我戒律原来一直全满,从没有破过,现在破的只是很微不足道。一阵狂喜涌入,瞬间证得阿罗汉果。他对鬼说,你走吧,你动不了我了。

另一个斯里兰卡故事。有位九十多岁的和尚,持戒好几十年,却一直没有证果。后来他生病了,每天都是呼呼呼一脸病痛的表情。于是来看他的一个头领心想你连自己病痛都解决不了,根本没有什么力量,于是他转身出门。

这个老和尚虽然持戒多年,从来没打过坐。那一刻他突然想打座。于是他坐下只用了五分钟,脑子里一念闪过,我的肉体在病痛,可是我的心并没有为此难受痛苦啊。

那一刻,他证得了阿罗汉果。病瞬间就好了,满身发出光彩。他对边上人说,快把他叫回来吧,我证果了。

很简单地用我们平常语言表述:就是彻底断除了“贪、嗔、痴”三种心理和行为,如此就跳出了六道轮回,就是阿罗汉果。

用佛教专业术语,就是断尽见思惑,即证阿罗汉果。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最后漂流到输帕罗卡港。上岸后,他用一片树皮遮住身子,坐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有些过往的行人给他食物,有些人则以为他是圣者,而向他致敬。另外有人给他衣服穿,但他却不接受,因为他害怕穿上衣服以后,人们会降低对他的敬意。同时,有些人认为他是阿罗汉,他也就自以为是阿罗汉。因此,人们称呼他“婆醯迦达如斯亚”。

大约在这时候,他某一世的朋友摩诃布拉玛看见婆醯迦误入歧途,觉得引导他回正道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晚上时候,摩诃布拉玛就去找婆醯迦,并告诉他:“婆醯迦!你还不是阿罗汉,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有成为阿罗汉的德行。”婆醯迦听完朋友的话,抬起头来:“是啊!我必须承认,正如你所说的,我不是阿罗汉。我现在明白自己犯了大错。但是,究竟在这世间上,谁是阿罗汉?”摩诃布拉玛就劝告他去舍卫城,请佛陀助他一臂之力。

婆醯迦明白自己犯了大错,非常沮丧,就直接到舍卫城去见佛陀。后来,他看见佛陀和比丘们正在化缘,就很恭敬地跟上去,请求佛陀教他佛法,佛陀告诉他,现在正在化缘,不是说法的时间。

“尊者!没有人了解你我生命中的危险,所以请教我佛法吧!”婆醯迦继续恳求。

佛陀知道婆醯迦的程度无法了解佛法,而且,婆醯迦刚才长途跋涉,骤然得遇佛陀,内心正雀跃不已,所以无法立刻接受佛法。佛陀不愿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向他说法,而希望等他内心平静下来时,再向他说法,他也才能心领神会。但婆醯迦仍固执的恳请,佛陀只好站在路上对他说:

“婆醯迦!当你看东西的时候,就只看见那件东西;听声音的时候,就只听见那声音;闻、尝、触任何东西时,就只是闻、尝和触那东西;想事情时,就全神想那件事情。”

婆醯迦如法奉行,同时因为全神贯注,他的过去善业现前,而证得阿罗汉果。他于是恳请佛陀允许他加入僧伽,佛陀要他先准备三衣、钵和比丘必备的东西。但当他出去筹备的时候,却被一只动物攻击致死。后来,佛陀和比丘进食完毕后,在路上发现婆醯迦的尸体。佛陀要比丘们把他的尸体火化,把遗物供养在浮图中。

回到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说婆醯迦已经证入涅槃。佛陀并且说婆醯迦是最快证得神通的人。比丘对佛陀的说法感到困惑,就问佛陀,婆醯迦在何时、如何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说:“婆醯迦在路上听我说法时,就证得阿罗汉果。”比丘却怀疑怎么可能只听几句法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说:“法句或说法时间的长短与证果快慢无关。”

摘录自《法句经·故事集》达摩难陀法师著

摘自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如何能够修到四果呢?必须能够断掉了见惑、思惑。「见惑」有五个,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讲到四果的证果,就是我们学佛的重点;学佛先不谈大乘,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的,小乘都做不到,大乘大不起来。

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预流果,断了五个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还人间。余情是剩余下来的情感,断不了的,还是要七还人间才能了。如果七还人间时,不晓得再进修,还是会后退的。

修到了预流果的人,死后不到这个地球上来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辈子,比我们地球上长得多,天上的生命结束了再来做人,这一种人称为再来人。当然再来人不晓得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贵或者是穷苦,都不一定的,这个帐很难算,电脑也算不清。他们是来世间受报的,因为有些帐没有还,要来还帐,七还人间,生了死,死了生。

所以,依我看来,社会上很多都是再来人,当然在座之中也许很多,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须陀洹再来人间,就是还债,自己也不知道。使自己能够知道,就已经不是初果罗汉了,一下就超过去了。

须陀洹就是预流果,预流就是入流,入什么流呢?入到圣人之流了,已经站到圣人队伍里去了;也可以说,他所悟的道已经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丑陋的一面,等于说,我们人性是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经由普通的纵欲、情感、爱欲脱出来,进入清净的法性一面了。

佛说,怎么能够达到初果罗汉呢?佛在这里已经讲到功夫了,刚才是讲原则;所谓的入流,反而无所入。换言之,他证到空的境界,就是缘起不起了,缘起性空了,也就是证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说他不入色,眼睛视而不见,一切人、形像、青山绿水看着都很好,都无所谓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结使就来,被好捉住了;初果罗汉不会被好境界捉走,此心归到平淡,没有事。不入声、香、味、触、法,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应无所住,这就是真的无所住。修养到在人世间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无量的功德,过了就过了,能够随时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这个境界,这才算接近初果罗汉。

有一个年轻同学,过去也问过我,他说:老师啊,像我们现在打坐用功,经常楞住了,楞在那里,好像看不看都没有相干,这是不是入到预流果啊?我说差不多啦!入到芒果那里去了,茫茫然,那是楞住了,那并不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要看这是楞住了,这也是有一点道理,只不过,这是他用功过程中的现象而已!如果认为这样就是入了预流果,那就不对了。有人修行用功,有时菜饭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也不晓得,你说真的不晓得味道吗?又不是,他味道也知道,只是感受上没有那么强烈,比较平淡而已!真正学佛用功,会到达这个境界的,可惜不能持久!而且都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来一下,过两天就没有了。不要说我们是如此,连大阿罗汉们也不行啊!维摩经上都有,像迦叶尊者,及佛在世的一些大阿罗汉们。都难完全到达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

所以说,得了初果罗汉,对于六根六尘不是不动心,只能说入流而已,可是心念之流还没有空,等于石头压草,碰到某种环境,还是会暴发的。

到了二果斯陀含,是一还果了,思惑的根根***一点,死后再来一次世间,把所有的债务清了,可以到另外清净的地方去,也只能算是暂时请,还非究竟。

二果罗汉,只有一次回转人间,名义上讲再来一次,等于没有来。什么道理呢?有许多人生死到了,过去的业债已经完了,有时候来入胎一下,在胎儿阶段就流产了,就完了,这一生债算是还够了。这是真的啊!讲的很实在,听起来好像死无对证。有许多人跟父母的因缘很好,但是时间很短,缘也完了,他也不需要再来,你应该替他高兴,他是已经成就了的人,只不过欠你这么一点亲情之债。但是你也欠他眼泪啊!你也为他伤心哭这么一场,帐也完了,就可以了啦!这是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还果,不回到人世间来了,直接从天上证四果入涅槃。佛经上说,他们涅槃的时候有几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梵行已立,我生已尽,清净修行的,不一定得道啊!天人清净境界的修行,已经建立得到了。所作已办,欠债还钱,债务都没有了。不受后有,不再来了。有些经典上用四个字形容,「长揖世间」,向人世间作个揖,大家再见,不再来了,这个叫不还果,三果罗汉。有许多朋友学佛修道说人生好苦啊!想这一辈子修成功了,不再来。有那么容易吗?不再来要修到三果罗汉才行,才能长揖世间。

三果罗汉,说不来人间,也不一定,他还是来,因为他已经无生死可了,来也不怕,只是罗汉有隔阴之迷,投一个胎就迷掉了。到了三果以上,定力高的人可以不迷,自己知道。

我自己这些年没有到处跑,所以也没有听到什么;年轻在大陆时到处跑,听了许多奇事。譬如我有一个四川朋友,他就告诉我记得三生的事情,他是很有名的一个名人,学问好,文章好,当然他也不轻易讲这种事。到了三果的再来人,有时候他明知而不说,因为他生死可以来去自由。有些人入胎不迷,住胎的时候迷掉了;有些人入胎住胎都不迷,出胎那一刹那迷掉了,各种情况不同,都是因为三果罗汉定力程度的差别而产生的结果。三果罗汉「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就是因为三果罗汉生死来去比较自由的缘故。

要到四果阿罗汉的果位,才算在这个世间成就。阿罗汉是译音,阿是无的意思,阿罗汉就是无生,永远没有烦恼,没有魔障,心中之贼拔去了,此心永远清净光明,这是阿罗汉果。

讲到阿那含的果位,不再来人世间这个欲界了,实际上来不来呢?还是要来;就是到了四果阿罗汉,也不是绝对的不来。大阿罗汉一定八万四千大劫,地球形成又毁,毁了又成,但是他不出定则已,一出定怎么办?也只有回向大乘,由般若智慧的解脱,才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前途,还是要回向大乘,由小乘的声闻,向这个大乘,才能真正成就。也就是说,真正四果的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法证到空。如果你还有空的境界,就落在边见了。如果说你是无边,则又落在见取见了,这都是见地不真。

所以真正的空,是没有空的境界可得。我们现在有少数的同学朋友们,打坐坐的很好,自觉进入空的境界,可是你千万不要把空的境界,弄成只有比身体大一点点的范围!那不是空,那是一个洞,那样的空是落入边见的小边见。为什么人会有空的范围而落在边见呢?原因是智力有限,人的智力与心力有限度,所以才会产生这一种见解。

到达了阿罗汉的境界,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念头存在。如果有这一念在,一念就是万念,这一念就会牵连到重重叠叠,所以华严经称为帝网重重。帝就是大,我们的思想、感觉、情感,像一个无比大的大网,只要一个网眼洞动一下,其它的眼洞都跟着一起动,就是所谓帝网重重。我们修持的业力,心性的业力,一念动,百千万亿念都牵动其中。说有一切有,说空一切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大阿罗汉,如果有自觉已证到阿罗汉的境界,他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都有,他只能算是个货真价实的凡夫,根本没有得道。拿禅宗来讲,如果有人说他已经「悟」了,那就是言旁口天的「误」。有人还自认为是大彻大悟呢!当然啰!那是大错大误!就像一个人身上有一万块钱,他绝不会在街上到处向人去讲的,这是个普通的道理,更何况一个得道悟道的人,决不会自觉有道了。

标签: #众生

上一篇保定汽车托运海南-保定拖车到海南多少钱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