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汽车布局-阿里汽车叫什么

tamoadmin 0
  1. 阿里出资数十亿要造车,只是这一次少了马云的影子
  2.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车会不会重蹈斑马覆辙?
  3. 上汽联手浦东阿里成立智己汽车 或为抢占高端市场
  4. 智己汽车引发刷屏,藏在上汽与阿里身后的浦东新区还有大梦想
  5. 上汽/阿里VS 长安/宁德时代/华为,都主高端电动车,你更看好谁?
  6. 马云造的新能源汽车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关于阿里巴巴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现在提到阿里巴巴,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里还是淘宝。而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业务涉及面广,除了广为熟悉的电商服务、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支付服务、智能科技、出行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有可能都有它的身影,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

虽然没有互联网头部企业如百度、腾讯等早早地进入汽车互联网领域,但是晚到的阿里巴巴,则更是像一头等待时机的狼,随时出动,一招制敌。

阿里汽车布局-阿里汽车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在14年7月,阿里巴巴携手上汽,宣布要共造“互联网汽车”。而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带来了斑马网络,为汽车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阿里有技术,上汽有品牌,背靠大山好乘凉。斑马网络推出的基于AliOS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打造的斑马智行,率先在荣威?RX5、荣威RX3、RX8、eRX5等上汽其他自主品牌车型安装,虽然距离当时提出的在2020年前完成600辆新车市场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贵在尝试和坚持。

有了第一次吃螃蟹的经验,接下来,阿里巴巴在2017年10月成立达摩院,并设立自动驾驶部门。到今年11月参与成立的智己汽车,阿里巴巴这棋局布局的实在是精妙。

选车君观点: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对智能化的程度将会越来越依赖,未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刻阿里巴巴的入局,时机正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阿里出资数十亿要造车,只是这一次少了马云的影子

科技互联网企业与造车企业的边界正在模糊化,除了新势力之外,在汽车新四化的机遇下,科技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车企深入合作成为了今年的主流旋律,无论从声势还是科技实力来讲,每一次的合作内容都不可小觑,而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巨头,目前已经在汽车产业中形成多点开花的态势。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在汽车新四化拥有独特优势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正在与传统品牌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合作。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汽和阿里合资造车终于得到官宣,在上海中心观光层,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首轮融资达到100亿人民币。

据悉,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定位轿车。“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融资该电动车项目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其他占10%。

相较于此前相关大额融资,造车新品牌首轮100亿的规模可谓是史无前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个技术方,还出现了投资方浦东新区,足以见得上海对于渴望汽车转型的决心。

而华为这边也没闲着,这两天也是因为“不造车”频频登上热搜。

最近有关华为造车的消息越来越多,不过华为官方日前重申不会造车,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官方文件中华为甚至提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说不造车了,因此,这封信更像是内部的一个警示和态度,更是要求华为人对外要低调。

但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正在携手顶尖科技公司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不久之后就会和大家见面。”

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华为深度参与到了整车的研发和设计之中,相比于之前只给整车厂提供软件系统,华为在“造车”上更进一步,据发布会透露华为的LOGO还会在新车的车内露出。

可以说虽然两家对外的声音和态度大相径庭,但华为和阿里做的事情却有着相似的脉络。

上汽与阿里再续的缘分

此前,上汽和阿里就有过一次合作,那就是斑马网络。但是,斑马网络的股权之争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叠加上汽背景让斑马在业务拓展层面遇到一些困难。

作为第三方智能网联公司,上汽的背景让其他主机厂品牌产生忌惮,因此斑马的扩展之路只有个别品牌愿意用零星车型进行试探。

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15年3月,双方各自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了斑马网络。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但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上汽退出。

阿里将AliOS资产注入斑马网络取得控股权后,张春晖为代表的的AliOS老人回归执掌斑马,这也被外界看成是阿里和上汽的分手。

但阿里并没有停止追逐自己的出行梦,先后布局了包括新势力,打车软件,地图等一些列版图。

而此次与上汽合作出来的“智己汽车”则代表着阿里已经开始分散布局汽车产业链中的生产端,不再满足于作为技术服务商,同时也进一步说明阿里与上汽已经理清双方的关系,开始了新的合作。

华为和阿里相似的角色

目前来说,科技企业与传统造车企业合作的基础有两个原因:一电动化趋势大局已定,二,5G和人工智能即将在汽车行业爆发,产生智能新物种。

现在中国的一线科技公司已经将新一代汽车的研发视为未来竞争的核心产业。

根据智己汽车的介绍,新品牌主要依靠上汽三电核心技术,智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和软件五大创新中心,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能力。此外与阿里在车联网系统和新零售方面的合作,与英飞凌合资设立IGBT核心部件公司,与宁德时代在新能源电池上形成产业联盟,以及与中移动、华为等在5G技术方面的合作等。

可以说目前的阿里,依然用零售和车联网两项已经成熟的业务作为合资公司的依托。

而反观华为与长安的合作,似乎华为涉及的范围更加广。

目前,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按照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而值得注意的是长安的动力电池合作企业也是宁德时代。

也就是说两家企业除了自身的不同之外,在车本身来看,也就主要是华为和阿里巴巴的区别,而智己汽车的通信OTA技术也有华为的身影。

但最大的不同是,华为并没有直接参与股权,也没有成立自己的汽车品牌,而是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和不同厂家完成这样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开始,华为先后和东风、长安汽车展开在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的合作;、

2015年,华为和大众汽车达成合作共同推进车联网研发应用;

2016年,华为与奥迪、宝马、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企业组建“5G汽车联盟”。

从2018年开始,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也不再仅限于车联网,而是开始涉及自动驾驶领域。

由此来看华为在“造车”能力上要比阿里巴巴更强,但阿里巴巴则具备更强的销售能力和已经成熟的车联网能力。

但不论谁强谁弱,中国科技巨头参与到造车之中来,已经成为确定的事实,在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变革、洗牌的进程中,这些科技企业也想分一杯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车会不会重蹈斑马覆辙?

我们还需要一个全新的品牌吗?我不知道,反正一直在出。

两天前,邮箱中收到一封邮件,随后打开各种资讯类APP,关于智己汽车落地的消息,厂家做到了满天飞。

这是一个由上汽集团、浦东、阿里巴巴三方联合打造的全新汽车品牌,过去,这个项目叫做L项目。

上汽造车不是新鲜事儿,但阿里造车,动真格了。

阿里在车圈不是一个陌生的面孔,利用人群优势以及大数据优势,阿里虽然不造车,但是阿里的汽车业务早已经遍布产业。

几年前,斑马落地,阿里彻底打开新世界大门,为中国乘用车事业做出了极大推动力,受益者上汽集团成为中国乘用车板块智能网联做的最好的企业。

随后,天猫卖车,养车服务顺利落地,连带着汽车用品成为阿里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哪里有市场,哪里有阿里,乘用车市场发展到今天,显然已经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更智能、更网联以及更电动的产品才是这个市场中真正需要的产品。

对于阿里来说,造车是顺应时代,与马云无关。

事实上,马云早已成为阿里的灵魂人物,但已经不是阿里的决策性人物,2013年,马云宣布卸任集团CEO,2019年,马云则宣布卸任董事局相关职务。

但外界还是会把马云跟阿里巴巴画上等号。

阿里造车,是顺应时代,作为上汽集团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阿里过去为上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而对于想要拓展业务的阿里来说,电动车的确也是一种新思路。

智己汽车有自己的运营策略。

上汽集团提供技术、供应量帮助,阿里巴巴提供大数据、智能生态、资金方面支持,而另一位张江高科技则负责提供AI智能领域。

显然,这还是传统造车思维,在上汽集团基础上植入互联网技术,不同的是,全新品牌的确也在思维上颠覆传统。

阿里入侵乘用车市场,意味着产业链得到有效的拓展,与外资品牌不同的是,我们有着更好的互联网文化,这决定了在科技领域中国品牌是强势的。

阿里只是上汽的合作伙伴,未来还有可能是其他自主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

都在出电动品牌,而且还都不准备出便宜的电动品牌,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在谋求生路上,都找准了高端产品下狠手。

从市场角度分析,电动车更适合北上广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对电动车有一定需求,这些市场用户群体买车预算稍多,而电动车市场本身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在定向做用户群体划分时,发现Model3轻松破万的市场潜力。

事实上,特斯拉也没有把高端电动车市场全部挖掘出来,这才是自主品牌频频发布产品的关键。

智己汽车也在找寻自己的突破点,全新的品牌形象,全新的技术方向,全新的造车思维以及全新的运营策略,他们也希望在市场中,找寻到完全不同的突破点,然后抢夺高端市场用户。

不管如何,拥有大数据优势的阿里,能够利用自己的产业链优势,再次突破自己,为乘用车市场奉献自己的价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联手浦东阿里成立智己汽车 或为抢占高端市场

文/Zoe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国家队纷纷走起了高端路线,广汽埃安、北汽ARCFOX、东风岚图之后,长安和华为以及宁德时代也高调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没过几天,上汽也官宣了。

在有全国第一高楼之称的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投资额高达百亿。其中上汽拿出了54亿,浦东张江拿出了18亿,阿里等出资28亿,上汽与浦东新区持股72%,阿里巴巴持股18%,剩下10%由员工与用户持有。

和其他新造车相比,智己汽车是妥妥的富二代,背后的爸爸们背景雄厚,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这样的条件,好像想不成功都难啊。

但是,这个时候我又要扫兴地说一句但是了,造智能电动汽车这件事,真不是排场越大就越强。尤其是上汽+阿里的组合,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

“国家队”冲击高端,心情可以理解

为啥突然间,几家国有汽车集团都要一窝蜂冲击高端了?其实不难理解。

看一眼几天前的全球上市车企市值排行榜,特斯拉以碾压优势雄踞榜首,蔚来和小鹏都超越了上汽,其他自主车企也都被理想汽车甩在后面。

乘用车销量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蔚来ES6和理想ONE都能挤到BBA的队伍里去了,一台自主车卖三四十万的价格,每个月还能卖出去大几千台,这是几大汽车集团多少年的心愿啊,砸了那么多钱都没搞定,曾经入不了他们眼的几个新造车却做成了。

不管是几年前市场条件不够成熟,还是中国用户以前不识货,反正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事业,“国家队”们都没办成,被新造车抢了先,如今必须借着光赶紧补上。

虽然上汽乘用车刚在广州车展上宣布了走高端路线的R品牌独立,与荣威和名爵并列为上汽乘用车三大品牌,也没能阻挡上汽从整个集团层面推出定位更为高端的智几品牌。

这个已经秘密谋划了19个月之久的项目,首款车型都已经打磨好了,年底就开始冬季测试,明年1月就能全球发布,感觉距离量产交付近在咫尺。

所以上汽这次绝对是有备而来,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找的两个合作伙伴也都很有来头。浦东张江有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技术,阿里巴巴则拥有达摩院的技术和阿里云等生态圈。

如此完美的组合,为啥我还要加个“但是”呢?

斑马走过的坑

论眼光,上汽绝对是车企里最好、最有前瞻性的。早在2014年,人家就第一个提出了新四化的概念,而且很快就开始了在后市场、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电商等领域的布局,先后成立了车享、斑马网络、EVCARD、享道出行等业务板块。

只是几年下来,摊子铺得挺大,实际效果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前面提到过智几汽车是上汽和阿里巴巴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就是2014年斑马网络的推出。

6年前斑马的成立,可以说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热潮,2016年7月斑马智行车联方案推出,同时上汽与阿里合作的首款产品荣威RX5上市,第一个月就大卖了2万多台,荣威智能网联SUV的名头一炮而红。

但是在荣威RX5热销的背后,则是上汽和阿里在斑马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开始出现,双方对话语权的争夺战不断升级,两个团队的内部融合效果并不好,最后的结果是斑马团队大洗牌,前任CEO施雪松、CTO黄佑勇、CFO凡莉,副总裁周平、谢平生,首席产品官潘家骅、研发总监谷志磊等相继离开。

所以在智能网联技术最茁壮成长的这两年里,斑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没有太大提升,合作品牌的拓展也没有太多进展,全都被内耗消磨了。

2019年夏天,博弈终有了定论,阿里巴巴与上汽宣布重组斑马网络,阿里成为大股东,占据了绝对控制权,同时将Yun?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网络。今年5月,斑马正式完成与AliOS的战略重组。

如今斑马在上汽的妥协让步之下,终于可以重新出发了,只不过它也错过了最黄金的发展期。

在第三方机构IHS?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在今年1-7月的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车联网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腾讯占比35%,阿里占比16%,排名末位。

而上汽在冲击智能高端电动车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出手了。早在2017年,上汽荣威就宣布要推出一款能够比肩特斯拉的智能电动车,2018年MARVEL?X上市,价格直接杀入20-30万区间,车很惊艳,但是终端表现惨淡。

上市至今,荣威MARVEL?X累计销量只有五千多台,去年底在销量榜单上就找不到它的身影了。MARVEL?X为啥卖不动,至今都是谜。同为自主品牌,同样续航不如特斯拉,比它更贵的蔚来ES8就有人愿意买单。

上汽新四化路上遇到的坑不少

除了与阿里的第一次合作经历了不少坎坷,以及旗下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首战失利,这几年上汽自己在后市场OTO和共享出行方面的尝试,也是同样如此。

主机厂做后市场OTO,上汽也是尝鲜者,2014年就成立了车享,2015年启动车享家,要从维修保养切入,延伸到保险、新车、二手车等业务,布局一个大生态。

只用了两年功夫,车享家直营门店就突破了1000家,成为了行业第一。但是2018年开始,车享家扩张的脚步放慢了,如今在上汽集团的财报中也找不到关于车享家盈利还是亏损的数据,在公开的新闻访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披露。

而和车享家同时期起步的途虎养车,今年10月工厂店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家店,并且对外表示单店盈利能力良好,工场店单月平均毛利收益在15万以上。

共享出行方面,上汽同样是整车厂中最早涉足的。2016年5月,上汽推出了EVCARD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2018年推出了网约车品牌享道出行,2019年推出享道租车,完整覆盖了分时租赁、网约车和租车业务领域,打造了“新出行综合体”。

但是业界对于共享出行的盈利模式,始终参不透,国外的Uber、国内的滴滴出行,都是出行领域的一哥,都是至今没能实现全线业务盈利。烧钱、靠集团输血也一直是国内出行平台摆脱不掉的现状。

对于上汽旗下这几个出行业务的盈亏情况,也是很难看到公开数据。在2019年集团财报中,有过一段描述,“享道出行在上海、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用户已超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以上,用户满意度高达98%。2019年,享道出行还发布了面向企业级租车服务的“享道租车”品牌,已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而分时租赁业务EVCARD的盈亏情况,也没有公开数据,在《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有未经证实的共享汽车业内人士透露,“EVCARD亏损非常大,具体数字不会小于40亿元。”

共享出行业务不好做,当然不是上汽一家遇到的问题,只是上汽在这个领域的摊子铺得格外大。对于整车厂来说,共享出行啥时候能赚钱,不知道,目前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帮助集团内消化了不少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从2014年他们在全球第一个提出“新四化”的概念至今,在技术、商业形态、对外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深入布局,形成了一颗颗珍珠,但是还没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而如今L项目(也就是智已汽车)就是串起项链的绳子。

这个想法确实特别美好,不过想把这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不是找到了绳子就能办到的,希望这次上汽在踩过了这么多坑之后,能够少走弯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智己汽车引发刷屏,藏在上汽与阿里身后的浦东新区还有大梦想

上汽继续布局高端市场。

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于当日正式启动,同时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智己汽车的创始轮融资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完成,使其成为国内首个创始轮即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受利好消息影响,11月27日,上汽集团开盘涨幅即超4%,随后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截至收盘,其股价达27.08元,上涨8.54%。合作方张江高科则实现涨停,报19.36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上汽继上汽奥迪之后,抢占高端市场的又一个关键布局。

财经网汽车就产品等相关问题联系到智己汽车,对方并未立即回应上述置评请求。

目标直指高端市场

智己汽车已成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

官方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是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商业价值模式层面,智己汽车借鉴了互联网理念,强调以用户数据驱动企业价值。

业务方面,智己汽车将基于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推出高端豪华电动智能汽车。新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ECU控制器,使客户场景和汽车感知相融合,支持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

智己汽车成立专属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造“一横三纵”的国际研发体系。其中,整车研发中心作为“横轴”,对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实现“业务贯穿”。

智己汽车还将主要依托上汽集团既有的创新成果,包括三电核心技术、智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智能制造以及国际化布局,为自身发展提供支持。

供应链方面,智己将与阿里在用户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车联网和新零售方面进行合作;浦东新区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技术给以支持;与英飞凌合资设立IGBT核心部件公司;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上形成联盟,以及与中移动、华为等在5G技术方面合作等。

根据规划,明年1月,智己汽车有望在上海、伦敦、北美CES三地同步发布全新高端汽车品牌,并且亮相包括轿车和SUV的2款车型。

资本运作整合

智己汽车取了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有望充分发挥内部积极性和利用外部。

上汽于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集团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72亿元,其中上汽缴出资53.99亿元。该基金还拟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专项投资于智己汽车。本次投资的基金尚处于设立过程中。

据上海汽车报报道,这一项目中,上汽出资约54亿元,浦东张江出资18亿元,阿里及其他出资28亿元。完成创始轮融资后,智己汽车已成为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上汽集团表示,本次投资有利于打造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后续还将结合业务的拓展,与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出行平台开展合作,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内部、另一部分为跨界汽车业的员工。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公司规模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成倍数增长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智己汽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入阿里。上汽集团有望依靠自身在硬件方面的技术积累,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完成硬件的预埋,而阿里将依靠其在软件及云服务方面的积累,助力“软件定义汽车”。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阿里在互联网生态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在核心电商、新零售、大文娱、办公、地图、大健康等领域均有布局,未来有望在智已汽车上形成独特生态,实现汽车在“第四块屏”方面的突破,引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浪潮。这个其实也是“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的本质。

组建公司换道超车

早在2016年,上汽就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斑马智行系统和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此后也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方面做了不少布局。但是,传统企业要顺利转型,常面临“船大掉头难”的困境,过去在组织架构、业务运营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阻碍。

因此,在明确了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一目标之后,上汽联合多方,成立智己汽车并独立运营,将其作为集团转型的“新载体”。

今年10月,有媒体曝光,上汽早已筹备代号为“L”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准备成立独立公司,以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运营。这一项目由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原上汽乘用车高管蒋峻、刘涛则分别出任项目执行组组长和副组长。时隔一月,神秘的“L项目”终于揭开面纱,以智己汽车的身份开始运行。

上汽表示,新公司将打破重资产运营的传统模式,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整合多方优势,打造新的运营模式。一旦这一商业形态获得成功,将以点带面,进而推动整个上汽的转型升级。

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打造独立的高端品牌之际,智己汽车的成立顺应了行业发展趋势,其运作模式和商业理念甚至比竞争对手更为激进。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智己汽车整合多方、资金规模充足,是其主要的差异化优势。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在经历数次“冲高”尝试后,亟需创造一个成功的高端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若智己汽车能实现完成这一目标,将成为上汽非常重要的一笔优质资产。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智己汽车的推出稍滞后于造车新势力和其他汽车制造商,而且创新运作模式的实际效果尚存不确定性;另外由于多方参与,如何协调各方力量面临挑战。对于上汽集团而言,处理多品牌间的关系,避免定位不清造成内耗,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阿里VS 长安/宁德时代/华为,都主高端电动车,你更看好谁?

近几年来,网络上不时会发起热烈讨论:“汽车界还需要个全新品牌吗?”而这一次,话题的“主角”轮到了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

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在位于陆家嘴的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举行了一场低调的签约仪式,三方宣布将携手打造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这意味着业界期待已久的“L项目”正式落地。

就在当晚,上汽集团、张江高科相继发布公告,表示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恒旭资本三方将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方认缴出资总额为72?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53.99亿元,张江高科18亿元、恒旭资本0.01亿元。而该笔专项基金正是为了用于和阿里巴巴(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合作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即“智己汽车”)。除此之外,一位上汽高层指出:“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在新势力造车中是最大的。”?未来,还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资本加入。

也正是在本次签约仪式上,上汽集团披露,大约在三四年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已批准启动了智己汽车整体技术架构规划,并于两年前(2018年)开始了筹备工作,与整车项目同时起步的,还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布局。智己汽车筹备组副组长、上汽零束软件分公司总经理李君表示,零束成立以来做的大量工作,其实都是在为智己汽车服务。而在不久前的一场上汽校园招聘中,智己汽车以“上汽全新智能电动车项目”为名,在各大高校中吸纳年轻人才。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另一部分来自与汽车跨界行业。预计到今年年底,项目人数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成倍数增长。

据介绍,智己汽车将于2021年1月在上海、伦敦、CES现场举办三地全球同步连线发布会,发布旗下全新高端汽车品牌及旗下2款车型,轿车(A款车)和SUV各一款。而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智己汽车将携三款产品亮相,并开启旗下首款轿车的预定。

“目前,A款车的内饰设计是三联屏。当阿里加入项目后,会出现更多有趣好玩的软件。通过与用户间的交流及软件升级,我们希望最终这是一辆能常开常新的车。”据上汽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轿车,已经得到了包括上汽美国硅谷技术公司提供的相关支持。“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大家对一直憋着要打造高端品牌的上汽集团和亲自下场“造车”的阿里巴巴其实已经相当熟悉了,反而是这次合作的另一方——浦东新区或许会感到有些神秘。

今年正好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1992年7月28日)至今也已有28年。1999年,上海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张江高科技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12月,中国(上海)自贸区扩区,张江高科技片区37.2平方公里纳入其中。2017年7月,上海市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从“高科技园”起步开始,张江科学城经历了孕育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现在的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了由“园区”向“城区”的转变,发展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相较于拥有大批整车及相关零部件企业及其生产基地、F1赛车场、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EVZONE)、国内首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嘉定区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以金融、科技、服务等产业为主的浦东新区在汽车领域就显得没那么有名气了。

不过,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建厂并量产为契机,浦东新区开始积极布局“三电”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并提出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现有传统汽车的技术水平,提升零整比,从而形成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按照规划,到2025年,浦东新区到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4500亿元,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达30%。

在本次签约仪式上,浦东新区表示,将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核心技术;全球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将以用户的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阿里云等生态圈的协同优势,共同为智己汽车全面赋能。

据透露,智己汽车的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连同用户运营中心、品牌运营中心都将落户张江智能园区的核心区,其办公地点位于张江智能园区C位,毗邻大名鼎鼎的阿里“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及多家国内尖端科创公司,而公司对面就是未来张江地标——总高达320米的双子塔张江“科技之门”。张江高科技园区表示,还会为智己汽车的人才引进提供支持,包括落户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提供更多政策对接、对接、公共服务及综合配套等全方位支持,从而助力其抢占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先发高地。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也承诺将加大在浦东已有项目的投资,包括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上汽国际等企业。

相关人士介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正致力于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交通、金融、医疗等产业,加速芯片等硬件和相关软件应用的研发,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此次,浦东携手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智己汽车”可谓强强联手,不仅会实现对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全面重构,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生态体系,同时也能推进浦东新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浦东产业能级倍增和科创功能倍增。浦东希望通过“智己汽车”项目,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用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前期规划看,智己汽车的运作模式已完全脱离传统国企模式,将用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据透露,上汽集团旗下斑马、联创等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基金多方持股、员工持股的灵活激励机制,而智己的步伐可能会迈得更大。作为上汽孵化出的首家整车创业公司,能否从根本上走出一条颠覆式的创新道路,相信更值得大家的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云造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高端电动车市场成了各大投资商眼中的一块肥肉,纷纷想在市场未完全发育成熟之前抢占制高点。之前就有上汽联手阿里推出的“智己汽车”、吉利旗下的领克汽车等,加入战局的企业越来越多,近日,迟迟没有动作的长安集团也有了行动。

据长安汽车宣布,它将联手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其中包括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以及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在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将以长安和华为为主,宁德为辅。

目前,三方正在共同开发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该平台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联合命名,就叫作?CHN?平台。

据悉,CHN?平台将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C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以及部分三电零部件。旨在研究汽车应用生态、Vehicle?OS、计算与通信架构、高压系统及底盘机械等平台技术。

而基于CHN?平台生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会在?2022?年上市。

三方合作的实体企业很有可能是长安之前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长安蔚来。

此前就有关于长安蔚来人事和股份变动方面的报道。原董事长、副董事长一并退出,而有长安收购了长安蔚来,将持有股份提升到了95.38%。可以看出,如果未来长安蔚来成为三方合作的实体企业,那么长安将保有很大的话语权。

而针对此次合作,备受关注的就是华为了。事实上,在此之前华为就已经和诸多车企合作过

,比如比亚迪汉车型以及之前和北汽合作的ARCFOX?项目等。

在这些合作中,华为主要是提供智能技术支持,也就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就是华为HI)。华为的全套方案包括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CDC)、智能网联、智能车云和智能电动,合称?5?大系统。

而这次合作与以往不同。据长安方面消息,长安将用华为的?CDC和?ADC(华为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技术,但并不会全部使用华为的技术。

其实,在智能汽车的研发上,长安也早已涉足,比如长安自研的整车软件平台?VSP?1.0,UNI-K?等多款车型搭载的座舱操作系统?CCOS。其研发范围更是覆盖了底层操作系统、智能座舱、应用开发、云平台、OTA?等。

长安方面也称,从技术产品维度上看,长安和宁德时代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华为的产品则需要进一步验证。而这次合作长安仍占主导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也将提供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帮助解决产品的电池续航问题。

从目前看来,华为和宁德时代作为合作方,未来很有可能也将入股长安蔚来。而也有消息称,腾讯也将入股长安蔚来,接受之前蔚来汽车的股份。如果这发展成为现实,那么在造车、智能、互联网以及最重要的电池方面的技术就都到了保障,长安蔚来的发展就更值得期待了。

*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云投资的汽车品牌是SAIC荣威。

2015年3月12日,在杭州,SAIC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将共同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以资本为纽带,连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卡龙互联网”,引领中国“互联网汽车”发展。

SAIC和阿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引领中国“互联网汽车”的技术发展、服务运营、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建立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汽车产业的跨界创新和转型发展,优化甚至重构汽车产业链和生态圈,为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荣威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尽管其发动机的起源和历史、设计、技术和制造都来自英国的罗孚,但它完全是由SAIC自己开发和制造的。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自主品牌命名为荣威,寓意:创新与信誉。

荣威Vision-R概念车的介绍:

整车风格趋于扁平,线条流畅。并且充满运动气质,这款车的外形可以说是引领了目前世界汽车造型设计的一个整体趋势。其风阻系数仅为0.25,遥遥领先于大多数量产机型,并搭载阿里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标签: #汽车

上一篇长安黑豹汽车-长安黑豹汽车怎么样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