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m5-华为问界M7自动驾驶条件

tamoadmin 0
  1. 问界是华为的吗
  2. 我在AITO问界M7里,躺着建议老板卖掉LM
  3.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好的车型有哪些?
  4. 上市2天就卖爆!问界M7订单已破5万,余承东:汽车是华为亏损业务
  5. 30万的新能源车,凭什么叫板“豪华车”

几年前,当次世代汽车,展露出智能和网联的端倪之际,许多拥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已经意识到,IT巨头们将拥有革新整个汽车产业的力量。

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的“造车新势力们”,无论特斯拉还是蔚来、小鹏、理想等,往往在企业运作与表现形式上,更接近各色各样的IT企业的原因

那么反过来,IT企业去主动参与到汽车产业链内,与主机产合力去打造一台真正意义上“智能化”拉满的汽车,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华为问界m5-华为问界M7自动驾驶条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百度和阿里,这两家都是最典型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前者联合吉利,打造出集度汽车。后者则与上汽合作,搞了个智己汽车。

但还有一类可以被归类到IT企业,实际属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范畴的存在,比如华为。而凭借其在集群通讯产业内的积累,对比那些精于交互界面与软件技术,同时精通于各类算法和优化手段的IT企业之外,更多了一层硬件领域,射频通讯以及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

所以当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出AITO问界品牌之时,我们也见证到了现阶段在汽车智能技术上的某些“天花板”存在。

鸿蒙座舱以及HarmonyOS 3升级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目前汽车“智能化”概念的核心。也是目前汽车产业内,各种新老势力争相竞逐的目标。

有关智能驾驶哪家强,迄今为止仍旧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然而若问及智能座舱,华为的鸿蒙座舱即使不能令所有人心服口服称之为第一,但至少也是个公认的“优势巨大”的存在。

好用——是鸿蒙座舱的核心定位。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聚焦“新四化”概念的当下,什么叫做“好用”呢?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互通互联,并能提供给用户流畅体验,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车机乃至座舱系统,才是真正“好用”的。

华为开发的鸿蒙智能座舱,车机、人机界面这些只是皮相,匹配的HarmonyOS才是其根本。而HarmonyOS在其开发之初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基于汽车平台的,连接万物的物联网入口。

去手机中心化,便是鸿蒙座舱的最直接表现。

最近几年来,市场上标榜“智能”的车机数量众多,然而其中绝大多数,仍旧是围绕着智能手机这一中心的所谓的智能化——

车机启动后,无论听歌还是导航,仍旧离不开手机。而多数基于车机的APP,本质上也只是APP在手机上的活动,通过CarPlay、CarLife等映射在中控大屏之上。虽然有部分APP独立为车机所开发,但总体数量非常地有限。

而鸿蒙座舱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更随着HarmonyOS的不断迭代,稳定性、界面以及功能,也在得到不断地优化。

迄今为止,鸿蒙座舱已经实现了和十余种常见终端设备的互联,打破不同类型设备之间壁垒,实现了多设备之间流畅的交互体验,更是彻底地贯彻了去手机中心化——即不再依赖连接手机以实现功能,实现真正的多场景万物互联。

而具体到本次的HarmonyOS 3升级,更是实现了超级桌面上车、智慧寻车功能实装、HUD支持高度自适应调节、免唤醒直接语音指令,以及PC双屏协同功能等多达5项的全面提升。

超级桌面功能是此前手机端HarmonyOS 3的主要升级,而本次实现“上车”也是大势所趋。而HUD支持高度自适应调节以及语音直接唤醒两项功能,前者是行驶状态监测摄像头功能的进一步挖掘,可以主动判断驾驶者视线位置,对HUD投影点进行自适应调整,而后者则是对原有语音功能的强化,在不使用关键词或者按键激活的情况下直接指令呼出功能。

但本次升级真正的看点在于智慧寻车,以及PC双屏协同。

在大型地下停***内找车,是大多数车主都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在高峰期找车位本身已经是已经令人心焦的事情,而一旦停车完毕离去时忘记记录车位号和楼层,就有很大的概率会面临离去时找车的麻烦。

而智慧寻车功能利用创新实现的停车位号码智能识别、地库高精经纬度定位、楼层识别等记录特征,为驾驶者免去找车的麻烦。更因为该功能实际上避免了,下车时拍摄车位号等步骤,使其成为了真正能让用户感受到方便的功能。

此外,临时的办公需求,也是在当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无法避免的问题。为此HarmonyOS 3特别提供了PC双屏协同功能,可令鸿蒙座舱的中控大屏,充当个人电脑屏幕的镜像或扩展显示。正如同我们在办公室里日常使用的双屏那样,键鼠可在其间自由穿越,方便用户在车内进行文档处理、剪辑等工作

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使用诸如“史无前例智能驾驶体验”“天花板级的智能座舱体验”。而结合迄今为止的所见,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番描述实际上还是略显保守的。

深度介入汽车产业的华为

华为进军汽车产业,实际上比多数人知道的,都要早许多。

2009年,华为车联网业务部成立,并投入了相当的力量,研发当时在汽车界属于前卫领域的车载通信模块。当时这个部门,还在重点研发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

汽车“智能”的重点,除了智能化的座舱外,也在于智能驾驶

而当汽车技术的发展,在本世纪第三个十年伊始,全面迈入智能与网联的时代,那么以集群通信技术安身立命的华为,开始大规模向着汽车产业进军,实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华为介入到汽车产业思路,实际上非常清晰明了。

凭借自身在集群通信技术领域的巨量技术,结合最近十年华为在个人数字终端设备上的各种积累,将其以车规级进行实现,为整个汽车产业进行赋能。

迄今为止,华为总共推出了三大类合作模式:

供应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华为的定位是汽车产业内的智能零部件供应商,向主机厂提供全套车联网模块,以及配套的软件支持,这也是华为从车辆联网业务部起,就与车企开展的最基础的合作模式。

比亚迪宋PLUS EV,用的就是华为的DriveONE电机

Huawei Inside模式——

这便是所谓的“HI”,即由华为方面向车企以子系统的方式,提供整套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在车辆标志HI。

华为智选——

这也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合作方式,其实质是深度赋能汽车厂商。除了提供Drive One电驱动系统,全套鸿蒙座舱,智能驾驶子系统,以及对应的车载网联通讯外,华为与赛力斯也实现了通力合作,从车辆的设计阶段就深度介入其中,乃至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甚至是最后的营销推广阶段和销售渠道等,都实现深度的绑定。

而不必说,AITO问界系列,就是最典型也是目前唯一的案例。

而仔细总结华为与汽车产业结合的三种路径的同时,我们显然也会发现,华为除去我们上面着力介绍的鸿蒙座舱之外,还有智能驾驶系统。在被大家俗称为“自动驾驶”的这个领域内,华为同样实力不凡。

根据华为以前的介绍,其智能驾驶将用“降维”模式。即用L4级的技术,来实现L2+的功能。

事实上,目前华为在汽车产业内的技术优势,已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智能车云等四大板块。已经足以构筑起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技术体系。

拥有大量华为技术加持的AITO问界,是否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同?

单以鸿蒙座舱一项,最近的某次市场调查显示,问界M5和M7车主对鸿蒙座舱系统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71%与94.67%。放在任何产品上,这种好评率都是非常惊人的。

但华为的技术实力,并不只局限于座舱一隅。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去年12?间曾对北、上、杭等国内12座主要城市的3525名被访?主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问界M5车主,有最高的净推荐值。

而也就在这个4月间,华为还将发布AITO问界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高阶智能驾驶车型将包括增程与纯电版本,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有鉴于迄今为止,全部华为技术介入到的汽车产品中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满怀着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问界是华为的吗

反复强调自己不造车的华为,在 汽车 界混得风生水起。问界M5在六月份的销量突破7000台,M7更是6天订单80000台,这样的成绩足够让其它新能源品牌以及传统品牌眼红。

再经历了赛力斯和极狐两次失败后,华为终于摸索到了不造车模式成功的关键。华为官方提出三种合作造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第二种模式叫Hi模式,涉及到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需要软硬件迭代升级和运营。第三种叫华为智选模式。华为选定的首批合作伙伴中,:由于大厂对于华为的态度非常警惕,北汽极狐、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选择的是HI模式,只有处于困境中的小康选择了推心置腹地深度合作,用了智选模式。

初代赛力斯 5依旧由小康主导,所以并没有发挥出华为的技术优势,而问界华为介入比较深,如电机、电控、电池监控、车机功能、内饰等,都有华为的身影。

除了技术,华为的销售优势也十分独特,那就是依靠手机店卖 汽车 ,华为在全国有 2000 多家手机门店,且位置坐落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其他品牌的全国数百家店相比之下完全没有优势。

但华为造车依然处在亏损之中,余承东直言:在 汽车 业务上,华为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这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不断地研发支出即便是华为也无法长时间维系,于是便有了一年三位核心高管离职的风波。就在昨天,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事业部智能驾驶产品部首席架构师陈亦伦离职。

陈亦伦2018年加入华为,可谓是开创华为智能 汽车 BU的元老,被誉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脑”,华为拿下L4,陈亦***不可没。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自动驾驶落地较慢,华为目前已无需在技术上过多研发,陈亦伦离职也在情理之中。

一、概念释义

华为 汽车 是华为选择了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经华为授权使用HI标识,代表Huawei Inside。2021年4月15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是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

二、图揽市场

三、板块走势

四、概念排名对比

最近五个交易日华为 汽车 下跌7.69%,沪深300指数下跌0.88%,华为 汽车 概念指数走势比沪深300指数走势相对弱势。涨跌幅在454个概念板块中居于第410位。涨幅居前:氦气概念、风电设备、 健康 中国、工程机械概念、磁悬浮概念;跌幅居前:昨日连板、昨日连板_含一字、昨日涨停_含一字、昨日涨停、融资融券。

五、概念龙头

市值 排名TOP5上市公司: 上汽集团、长安 汽车 、广汽集团、三花智控、小康股份

ROE 排名TOP5上市公司: 长安 汽车 、德赛西威、富临精工、中熔电气、三花智控

六、成分股涨幅榜

七、金融实体图谱

AI自动构建的金融实体图谱,直观展现了华为 汽车 板块的成分股。圆圈的大小反映了成分股的市值体量。

八、概念资讯

2022-07-15 年内三员大将出走,华为智能 汽车 关键人物离职透露什么信号?

文章摘要: 年内三员大将出走

纵使华为已经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新款问界M7也仅落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L4级别的规模化商用还未实现。

资料显示,陈亦伦2018年加入华为,可谓是开创华为智能 汽车 BU的元老,被誉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脑”。在华为任职期间,陈亦伦担任自动驾驶部门首席科学家,负责感知技术。也是在2018年,华为发布了支持L4级别的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高调切入自动驾驶领域。

2022-07-14 三种模式绑定多家车企 华为 汽车 版图扩张凶猛

文章摘要: 在华为的加持下,赛力斯新能源车的销量正在不断攀升。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6月新能源SUV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问界M5以7021辆的销量位列国内第8名,仅落后比亚迪唐1个名次。截至6月30日,赛力斯 汽车 2022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20000辆。

2022-07-13 华为“造车”不能等

文章摘要: 7 月初,在刚刚结束的华为 nova 10 发布会上,AITO 品牌第二款新车问界 M7 的发布 " 喧宾夺主 ",占据了整场发布会近一半时间,也让业界把目光再次聚焦在华为 汽车 业务的进展上。

2021 年 4 月,上海国际 汽车 工业展览会期间,华为与赛力斯股份合作的第一款 汽车 赛力斯智选 5 正式发布,华为与北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极狐,深度合作的极狐阿尔法 S(华为 HI 版)车型也正式亮相,但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均没有激起太大水花。

九、机构观点

十、绩优股TOP 5

本部分通过AI对华为 汽车 概念内的32只股票进行多维度分析,其中AI诊股综合得分最高的5家公司为: 长安 汽车 、三花智控 、意华股份 、德赛西威 、均胜电子 。

1) AI多维度评分

2) 机构评级统计

长安 汽车 近12个月,16家研究机构出具的79份研报将其列为“买入”等级,8份研报将其列为“增持”等级。

德赛西威 近12个月,29家研究机构出具的56份研报将其列为“买入”等级,21份研报将其列为“增持”等级。

三花智控 近12个月,19家研究机构出具的42份研报将其列为“买入”等级,11份研报将其列为“增持”等级。

均胜电子 近12个月,8家研究机构出具的15份研报将其列为“买入”等级,4份研报将其列为“增持”等级。

意华股份 近12个月,12家研究机构将其列入“买入”。

十一、 潜力股TOP5

本部分通过多模型股价预测,对价值低估且具备成长潜力的概念股票进行推荐。根据AI评测,华为 汽车 概念目前成长潜力居前的股票为: 意华股份 、富临精工 、中熔电气 、长安 汽车 、祥鑫 科技 。

1) 估值

华为 汽车 概念成长潜力居前的5只股票,估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2) 增长

净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代表企业盈利增长能力越强。

本期净利润增长率排序(由高到低): 意华股份、富临精工、长安 汽车 、祥鑫 科技 。

3) 业绩预测

注:附录部分来自弈数码APP的智能报告,由AI自动生成。

我在AITO问界M7里,躺着建议老板卖掉LM

问界是华为的。

2022年7月4日,在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中,出现了一款新车问界M7。尽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做到,用一年的时间推出两款豪华SUV,问界M7具有超越百万豪车的体验,但M7的技术含量,却并不华为,显得有些平庸。

M7除了智能座舱外,在部分关键配置上直接***了M5,也没有搭载华为引以为傲的ADS高阶自动驾驶,余承东对此只甩出两个字够用。2021年4月,前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曾谈到,ADS在新车上的导入周期至少要24个月;一般传统主机厂在单个车型的平均研发时间为2-3年。

问界M7的外观与内饰

外观方面,新车用了类似双格栅造型,上方为窄条幅倒梯形造型,并与两侧灯组相连,形成贯穿样式,下方为大尺寸梯形进气口,内部均加入镀铬饰条进行点缀,层次感突出。同时,两侧竖状的进气口,也提升车辆的运动气息。

车身侧面来看,新车侧面用双腰线设计,搭配平直的车顶线条,以及20英寸轮圈,动感且时尚。尾部方面,新车用了贯穿式尾灯组造型,搭配下方梯形内嵌式牌照区域以及中间的AITO品牌标识,层次感突出。新车后排将提供后排隐私玻璃配置,提升后排乘客的私密乘坐体验。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好的车型有哪些?

1个月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深圳湾 体育 中心发布了AITO品牌第二款产品、由于疫情姗姗来迟的「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 问界M7

正如一个月前,余承东和众多业界创新领袖,在与2022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同期举办的「全栈能动2022」活动上分享的那样,这半年多来,全球 汽车 产业都在无声中发生着深刻而快速的变化。芯片断供、供应链危机、生产停摆、销量滑坡……

诸般表象底层,是人心思变。 汽车 消费偏好转向,正随着我们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引领者甚至创造者的角色转换,水滴石穿。

恰如另一边厢,目前唯一如期成功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烈火烹油的场面,逾4万的销量、过百亿的成交额,和快速攀升的新能源和智能 汽车 渗透率,以及拥有独立立法权的「先行示范区」深圳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及法律文件,犹如那扇窗户,为当前行业的诸多困境,指出破局的方向和可能。

为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正如在 科技 创新前沿,你一定能看到华为。

然而,顶流如华为、「网红」如余总,万千注意力集一身,对他们入局 汽车 产业之后都在干什么,绝大多数媒体和从业者其实看不懂。对AITO问界M7而言,与其只作为一款新车进行评价,不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结果去进行分析。而这一过程,或许就是华为深刻改变中国乃至世界 汽车 产业的起点。

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命题:

华为如何「帮助客户好车」?

「赋能」:赋的什么能?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退几个节点,一一比对考察「增量」。

赛力斯5是「梦开始的地方」,产品定义主要体现了「甲方」的意志;华为的助力,则体现在「甲方」能力边界之外,完形填空,在座舱域的智慧互联及销售渠道方面打个。

「高端品牌」AITO很快横空出世,产品名唤问界M5——

我个人理解,这是华为「帮助客户造好车」的起点,也是其撸起袖子放大的beta版——或者「公测版」:验证想法、发现bug、重塑流程、打造体系、跑通模式、快速迭代。

在优化补完产品的基础上,华为第一次有机会深度参与(甚至主导)产品「用户体验」的重新定义。正如余总在「全栈能动2022」中强调的那样,华为在其中的「有所不为」,集中在「车」本身的部分;

「大有作为」的则集中在电子电气和智能化部分。代表作,就是用户口碑业界最佳的HarmonyOS智能座舱。人称「鸿蒙车机」简洁易用、流畅顺滑,在业内堪称「杀手级」的Feature。

当华为谈「体验」时,它在谈什么?

而到了问界M7,作为华为ICT和To C能力的最直观注脚,再次进化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及其配套的软硬件配置,则带来了鸿蒙3.0正式发布之前,华为「万物互联」能力和体系,以及1+8+N战略的「可视化」应用范例。

新增的超级桌面功能让手机应用直达问界M7车机,用户可以通过大屏操作手机应用,软件界面自动适配,手机端高频应用上车后的「大黑边」得以解决;

对车机而言,超级桌面以车机为主、又依托于鸿蒙生态,整合了HarmonyOS的能力,车机上还没有的应用,手机上有就能用,体验也有保障。拥有「平行视界」的丰富应用,达到放大生态积累的优势。

手机作为HarmonyOS智能座舱的增强,UX交互与车机保持一致,可实现手机应用上车无缝切换到车机,车辆的使用场景也得到扩展,达到HarmonyOS深度融合,生态共享。

而作为鸿蒙生态「无缝上车」的最新进阶,斩获中汽研 汽车 行业首个车载语音助手认证A级,拥有智能四音区精准识别、可视可说、端云协同、支持一句话多个指令、多模拒识(车主指令拒绝识别接收某位乘客指令,如避免小朋友捣蛋),最高60秒连续对话等特点,听得懂多种常用场景的语音助手小艺,也将为超过2.2亿鸿蒙用户带来更好、更「无感」的用车体验。

这个功能的「杀手锏」,就是让用语音交互回复微信这一地狱级挑战,成为可能。

「技术过剩」怎么办:Make,believe

对绝大多数传统 汽车 厂商现有的技术基座和用户需求而言,华为的ICT技术能力实际是「过剩」的——不打个版,你都不知道还能这么玩儿。而「用户体验」这一当代玄学,前端需要在漫长的To C经营中形成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后端需要掌握软硬件一体的ICT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

依托华为ICT技术的体系实力和对手机、车机等交互终端,到贯穿整车增量零部件、底层电子电气架构的重构能力,随着HarmonyOS 3.0的发布和鸿蒙生态的不断完善,在进一步推动仪表台告别手机支架的 历史 进程中,Apple CarPlay尽管优秀,但仍旧缺乏这种直达底层系统、自下而上地重塑用户体验的能力(这点局限在未来进入自动驾驶后会愈发凸显)。

而这种能力,受限于成本和规模,不会一夜颠覆行业。但HarmonyOS智能座舱「+1」,19单元7.1声道的 HUAWEI SOUND 「+1」,大视场AR-HUD「+1」……按此「定点」装车不断累进,「完全体」的华为式体验正以加速度降临。未来的智能座舱将拥有更多颠覆性的体验提升和「万物互联」的无限可能,但这些都不是CAN-Bus总线或T-Box能实现的。

To C老懂哥:You know nothing about 「躺平」

在问界M7身上,没有哪项Feature像 「业界首个商用的AITO零重力座椅」 那样,体现华为的产品定义哲学和深刻消费者洞察——虽然它的「打开方式」在传统看来颇有些思路清奇。

让我们回想一下,同样在余承东领导下的华为「消费者业务BG」(现在让Uncle Sam打回到终端BG) 历史 上第一款销量口碑俱佳的里程碑式高端爆款是哪个?

是Mate 7。除了拉满的性能、配置、数据和相对不错的性价比之外,它当年主打的核心卖点是什么?

屏占比 。让我们再往深一层想想,在华为发起这场屏占比内卷战役之前,屏占比这个问题,是普遍性的用户痛点吗?还是用户心智被「引导」「启发」后的「恍然大悟」?要聊这个,哪个品牌不吊打鄙视链顶端的iPhone?但为什么就华为成了呢?

技术能力之外,消费者洞察也很关键。木桶效应,从此走进每一个互联网和 科技 大厂产品经理的黑话字典。

很多时候,产品Feature不一定是真实普遍的用户痛点,但至少应该是能形成「独家记忆」的记忆点,甚至是「梗」点。「索尼***」真的好吗?有几个人用得起/忍得了索尼。

在问界M7身上,车本身的基本素质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可以说,整体产品竞争力在同价格区间领先,甚至部分指标在越级价格区间还能跟高一到两档的产品碰一碰。这奠定了问界M7没有明显短板的竞争力基础。「以正合」方面完全没毛病。

「以奇胜」,就是这张「零重力座椅」。

它相当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用户心智战场,以无比体贴的「体验匠人」的温情脉脉和无微不至,让一个个身心俱疲的「奋斗 」精英感受到被尊重、被照顾、被理解的「尊荣体验」,打开了「爵士人生」的「躺平」出行之门。

四舍五入,相当于在不到40万的车里给你配了一张价值7万多的、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展出的Herman Miller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还给你科普呢:

考虑到问道M7配备的高水准音响和音乐厅级NVH静谧性、ENC主动降噪功能以及丰富的第三方影音平台,降噪耳机的钱应该也能省了,给孩子多报个班。

华为如何「帮助客户卖好车」?

多年来,余承东所领导的华为终端将华为手机做成全球第二(2019年)的消费者品牌所积累的经验和方***,如今也随着Uncle Sam的极限打压需要找到新的释放出口,创造新的价值。正如余承东在发布会说的那样,在零部件供应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提供商(HI)两大To B业务板块之外,华为智选车将成为其直面消费者的重要业务板块。

在价值链前端,利用ICT技术能力和消费者洞察,在产品定义等核心流程赋能传统 汽车 厂商转型之外,在销售渠道和用户运营方面,华为也将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用户到达能力,帮助合作伙伴种草带货。

AITO才会赢!订单48小时破5万

华为表示,在创下新品牌单车型销量最快破万记录之后, 问界M5又实现单月大定数量破万 ,已经稳稳占据高端SUV市场。

AITO的服务网络也日趋完善,目前充电网络支持全国300+城市共18万+公共充电桩,此外全国范围已有600+华为门店可以进行产品的体验及试驾,以及覆盖109+城市的122+家AITO用户中心,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

7月4日起,问界M7将陆续在全国150+城市600+华为门店进行真车展示,7月23日起正式开启试驾。消费者可通过华为商城、华为体验店、我的华为APP以及AITO、AITO用户中心、AITO APP进行预约预定。

这对华为来说,一方面是既有渠道投资的价值深度挖掘和盘活,另一方面,也是在核心芯片供应受抑制的背景下,持续为用户提供创新产品的手段。更是其穿越至暗时刻,更换赛道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和企业竞争力的重大战役。

对客户和合作伙伴而言,华为智选车模式既大大降低了自建优质渠道的投入,也有利于回归、聚焦自身所擅长的制造和研发主业,更能借助华为多方面的综合赋能,在新四化浪潮中确立企业的一席之地。

华为会亲自下场「造车」吗?

华为的核心主业是通信。众所不知,华为在十多年前入局造手机时,与其说是主动地「多元化」,不如说是被动应对。否则其在3G通信技术的那点领先优势,存在「等」到一个合适的落地合作伙伴之前尽丧的风险(那时的华为还没那么强,中兴也没那么拉)。那还不如自己做,为技术的「灵魂」创造一个自我定义的最佳载体。

「麦芒」品牌产品,则堪称其这一时期模式的典型代表。最初它出手机,更战略的考虑是为了「装技术」。「魂器」了属于是。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就能如此相像!

对华为来说,多一个「 汽车 品牌」没什么,注册一个「华为 汽车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就干了。原有的体系里,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在同一家开在核心城市顶级商业综合体里、以Apple级的成本和标准投资的门店里,从产品门类从手机拓展到平板,从平板拓展电脑、办公设备,再到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算是一套技术体系里的产品多样化。逻辑严丝合缝,丝般顺滑。

但要说「华为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那种「造车」,华为「过剩」的ICT技术倒是有了放开耍的空间了,但配套的「四大工艺」、四大总成也自建吗?倒不是说它掏不起这几百亿,但这笔投资的边际收益可就太小了。有这笔钱烧得慌去投资芯片先进制程、自建产线或EUV光刻机不香吗?

如果代工的话,那跟AITO的区别大吗?

综合目前所有***息来看,HI模式已有极狐和阿维塔入局、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已有多家「定点」会陆续官宣,智选车模式有AITO打版。各条战线不能说轰轰烈烈,至少也是按部就班,我个人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亲自下场」的必要。

发布会上余承东自己也说了:

衷心祝愿华为「福将」,能在问界M7身上,再造Mate7。

上市2天就卖爆!问界M7订单已破5万,余承东:汽车是华为亏损业务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汽车品牌都推出了自动驾驶技术,其中一些比较受欢迎的车型包括:

-特斯拉的ModelS、ModelX、Model3、ModelY等车型,都可以通过付费购买EAP增强版智能驾驶或者FSD完全自动驾驶的功能,实现高速公路上的自动导航驾驶、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

-华为汽车阿维塔11、问界M7等车型,均搭载了华为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目前阿维塔11是最新推出的车型,虽然对外宣传只是L2级别的驾驶,但实际上已经实现了L4级别自动驾驶。

-小鹏P7、蔚来ES6等车型也搭载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30万的新能源车,凭什么叫板“豪华车”

7月7日,据AITO品牌官方消息,旗下第二款量产车问届M7上市后48小时,订单已经突破5万单。新车上市后推出舒适版、豪华版、旗舰版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1.98-37.98万元。

动力系统方面,基于纯电驱智能增程平台(DE-i)打造,满油满电状态最大续航1220km, 亏电百公里油耗最低仅5.8L。

在新车发布会上,华为高管余承东更是直言:问界M7在油耗、车内空间、性能、乘坐体验等方面超越埃尔法、宝马X7等百万豪车,鸿蒙座舱等车机部分体验世界最好,且没有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问界M7毫无以问将抢走直接竞争对手理想ONE和岚图FREE的潜在用户,三者在车型售价、动力形式以及尺寸级别等方面都十分相似。

尽管华为与赛力斯打造的AITO品牌首款新车问界M5,在交付3个月后就破万创造纪录,第二款量产车问界M7上市2天就已经卖爆,但华为方面目前在 汽车 业务上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7月7日举行的中国 汽车 皮书论坛上,余承东表示,华为在 汽车 上投入很大,1年花掉十几亿美元,是目前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但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加速业务发展。

虽然华为承诺不会造车,但其在 汽车 领域投入颇多。例如,华为作为供应商,提供AR-HUD抬头显示、电机;作为软件开发商,提供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等。同时又与北汽、长安等车企合作,提供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以华为inside模式共同造车。

30万的新能源车凭什么叫板“豪华车”

随着国内新能源势力的崛起,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厂家在自己的宣发文件、海报、发布会上,加入了“豪华”二字,无论传统的技术人士如何批评,或者像我这样的半桶水KOL如何看不惯这事儿,其实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豪华车”的定义正在逐渐被改变。

汽车的品牌,在当下的普通消费者眼里,已经不再是快速衡量一台车是否豪华的标准。因为用户挑选产品的维度更加丰富了,比如,AITO问界其实就是非常典型例子。

作为华为赋能的车型,它的“智能座舱”系统,在之前问界M5和问界M7的试驾会里,都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就拿现在行业里对“智能座舱”三个阶段定义来说,第一个阶段是座舱电子化,第二个阶段是智能驾驶助理,第三个阶段是智能移动空间。

目前大部分的传统燃油车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绝大部分的新能源车来到了第二阶段,但也比较初级,可以通过车身的各种传感器,来收集环境感知和数据,做到驾驶。

第三个阶段就比较难了,因为要实现乘客包括驾驶员完全的AI场景化和沉浸式体验,必须要车辆做到完全的自动驾驶。

所以华为春季全场景发布会上,AITO问界官方宣布推出华为问界M5高阶智驾版车型,这其实就是在补齐“华为智驾”的之前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

而相比之前的问界M5,智驾版新增了车顶的激光雷达,还增加了一颗后视镜雷达和全视角ADAS摄像头,并且在两侧的翼子板上增加了侧视摄像头。

而最关键的是,这次问界M5智驾版的计算单元,更换成了华为自主研发的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让这台车支持AEB主动安全,做到精准识别障碍物并且快速刹停,以及NCA智驾领航,做到灵活绕行、从容避让。

所以华为其实在这台问界M5智驾版的投入,主要就集中在解决自动驾驶功能上,这个其实也是华为的强项之一,毕竟说到自主研发能力,华为的江湖地位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

如果哪一天在法规层面放开了自动驾驶的限制,那么我相信华为智驾应该是国内品牌里,头一批实现完全“智能座舱”的车型。

那么这算不算豪华呢?恐怕也得算吧。说实话,在“豪华车”的定义里面,有品牌沉淀、有技术积累,有性能和机械素质的加持,这也是人家百年车企多年积累的成果,咱们想要快速超车,确实客观上是有各种困难的。

但是就如同我们选择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就是为了在汽车领域换条赛道去和燃油车竞争一样,咱们在“高端豪华车”定义上,其实也可换一条、或者说加一条我们更加擅长的“赛道”,去加入竞争,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嘛,说白了是田忌~把视野放宽,办法总比困难多。

所以相信有华为这条“大鲶鱼”,在智能驾驶这个“鱼塘”里搅动,国产车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最终收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标签: #华为

上一篇北京汽车摇号申请条件及流程-北京汽车摇号2021新政怎么申请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