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已公布-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长期趋势

tamoadmin 0

    疫情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锂、镍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供应链中断等情况,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自去年年底至今上涨2-3轮,直接拉高了消费者购车成本。这对于供需双方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如果涨幅较小,可能一些消费者还能接受,但涨幅过大,消费者承担不了,可能就会直接影响购买新能源车的决策,进而影响新能源市场整体发展

    要解决新能源车价格飙升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浮动,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市场供需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来看,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或是坚持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发展,摆脱当前锂等原材料的束缚。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中就提出,巩固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钠离子、无钴、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促进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并且,鼓励中外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有效缓解稀有金属、稀缺金属供给矛盾。

    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已公布-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长期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认为,“碳中和”催生了万亿瓦时级的电池需求,推动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产生,给了不同技术施展的舞台。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也将助力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事实上,当前市场中的新能源车型用的动力电池基本上由磷酸铁锂以及三元电池组成。今年前2个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9.9GWh,同比累计增长10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3.1GWh,占总装车量43.8%,同比累计增长5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6.7GWh,占总装车量55.9%,同比累计增长203.1%,呈现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在2月份首次超过了三元电池。

    除上述两种主流电池之外,钠离子电池、无钴电池、固态电池以及燃料电池也有所发展。

    去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旗下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同时,锂钠混搭电池包也在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这是基于“双碳”经济以及新能源产业进入到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提出的差异化需求。

    钠离子电池有着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脱出实现电荷转移,但钠离子体积较大,在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方面要求更严苛,这也成为钠离子电池迟迟难以商用的瓶颈。

    基于材料体系突破,宁德时代研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与高集成效率等优势。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根究宁德时代的规划,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是200Wh/kg以上);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也远超国家安全标准。

    制造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实现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工艺的完美兼容,产线可进行快速切换,完成产能快速布局。目前,宁德时代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目前行业内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低,但另一方面能量密度通常在170-180Wh/kg;而三元体系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250wh/kg以上,但三元材料中使用了钴元素,受制于蕴藏量与开量,钴元素的国际市场价格极其不稳定,并长期保持在高位。

    无钴的技术路线,主要是为了平衡用户对长续航、高安全、高快充、低成本的特性的均衡追求,基于三元体系上衍生出来的NMX的无钴路线,无钴材料可实现高能量密度电芯的产品设计。

    据了解,蜂巢能源的无钴材料实现了钴元素的零化,从而完全不受钴市场的影响,并实现低成本化,同时其能量密度可与三元材料持平。故从长远看,无钴电池相比磷酸铁锂技术方向和三元电池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是行业发展的不可替代趋势。

    由蜂巢能源H平台的无钴正极材料所打造的电池产品,常温下无钴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到2500次以上。能量密度方面,无钴电池目前可以做到240~245Wh/kg,远高于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170~180Wh/k平,也十分接近811体系三元锂电的240~250Wh/k平。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蜂巢能源无钴锂离子电池的欧拉樱桃猫,在去年成都车展上已经亮相,用的是82.5kWh无钴电池组,NEDC续航为600km,这也是全球首款搭载无钴电池的新能源车,预计在今年年内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松下电器总裁楠见雄规近期表示,松下将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无钴电池的量产。这就以为着无钴电池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否会大批量装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固态电池则是以固体作为电解质和导电介质的电池,这种电池在原料和生产路径上都和目前普遍用的液体电解质电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固态电池根据固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电池。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2025年是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的关键期,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化的目标为,到2025年,液态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50Wh/kg;2030年,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的固液混合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400Wh/kg;2035年,准/全固态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500Wh/kg。在2030年,预计国内全固态电池占比不会超过1%。

    从目前来看,固态电池仅发展在半固态电池阶段,最早装车的是蔚来ET7。根据近期曝光的消息显示,蔚来ET7用的是卫新能源提供的单次充电续航1000km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该电池预计于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

    在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通过化学成分,可以减少40%的体积和25%的重量。以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专利技术为例,最终有望突破500Wh/kg的能量密度。

    在安全性上,固态电池相较于目前的液态电解质电池有着不可燃、不挥发、不腐蚀以及不漏液等优点,即便是在高温环境下也不会发生副反应。另外,固态电池在结构上有着更强的温度适应性,使用寿命相较于液态电池也更长。

    从理论上来看,固态电池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目前液体电解质电池令人头疼的问题,在量产、商业化等方面还有一定难度。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就提出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并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此外,该规划还首次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发展方向。

    日韩车企在该氢燃料电池领域布局时间长,产品也相对更为成熟。国内则是上汽集团在FCEV领域投入较早,投资专门研发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捷科技,上汽大通还发布了燃料电池MPV—EUNIQ 7。

    写在最后:从现阶段来看,解决新能源车价上涨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保证供应量以及稳价格,加强锂、镍、钴等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开发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保供体系,维持市场供需。长期来看,需要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寻找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原材料。

    电池原材料价格在涨价的路上一路狂飙,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涨价的“罪魁祸首” 。好在,如今电池原材料价格渐渐回落。自去年12月份开始,碳酸锂价格已经连续下跌。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

    除了碳酸锂元素之外,镍、钴、锰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2023年来也各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对那些长期生活在价格高压下的电池厂商和一直受累于电池价格的主机厂们来说,无异于雨后放晴,获得了喘息之机。

    关于电池原材料涨价问题与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谈及时表示,上游锂价格今后几年将持续降价,平衡点约为20万元/吨。

    曾经一年涨价好几倍的电池原材料价格,为何在这时回归理性?从影响价格的因素来说,这离不开供需关系对价格的调整作用。

    1.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下降

    “今年纯电动汽车增速以及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率会下降,需求紧张的局面会大幅缓解。”欧阳明高如此直言道。

    其实,动力电池的供需紧张局面是近几年才变得如此严重的。

    早期,在2009年-2019年这1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漫长的萌芽期。而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一开始的政策驱动慢慢转向由产品驱动,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发展的成长期。此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在持续上涨。

    2020年时,锂金属的价格还是在4.3万元/吨左右,到2022年,其价格已经增长到了约50万元/吨。在此之前,锂曾经在2016-2018年之间有一次涨价。在供给增加后,2019、2020年锂价格就降了。

    2021年和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两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在大幅增长。根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同比增长67.13%。此外,根据欧阳明高的发言,2022年电动汽车基本上相比2021年是100%的增长,动力电池是150%的增长。因此,2022年原材料价格更是显著上涨。

    时间进入2023年以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总量已经相当大。动力电池在国内实际装机的有14GWh,还有一些出口,准备装机的库存也有相当一部分。

    欧阳明高认为,今年电动汽车的增长率会大幅下降,从100%会降到30%-40%,电动汽车的总产销量接近1千万。此外,在纯电动汽车的增速下降的同时,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的占比会上升,因此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的电池装载量会下降。

    综合来看,动力电池增长率大概会从150%下降一半左右,动力电池需求紧张的局面将会缓解。

    2.上游原材料产能提升

    在需求紧张的局面缓解之外,上游原材料的持续扩能同样为原材料的价格下探添了一把火。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逐渐升温,锂矿也随之成为了全球重要的新兴关键性矿产之一。早在2015年时,电池行业就取代陶瓷玻璃行业成为了锂消费的最大部门。不过,虽然全球锂丰富,但分布高度集中。

    73%的锂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就国家而言,锂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锂三角”地区(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锂矿供应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智利、中国和阿根廷。其中,澳大利亚占比达到55%,是全球锂原料的主要供应国,智利占全球总产量的26%,中国占全球总产量的14%。

    从端角度来说,全球锂的储量是不缺的,但是由于锂的存储状态和分布、以及开放的方式和提取技术存在不同,锂开发的规模和成本是受影响的,所以全球具备经济开价值的是相对有限的。

    2021年开始的锂电池价格上涨也与锂原料主要供应国提价有关。2021年,行业领先的澳洲锂精矿生产企业们开始尝试更改原有的协议定价模式为拍卖销售模式,这导致锂矿成交金额大大提高。竞拍销售下,锂矿价格上涨更加剧烈,产业链利润也在慢慢向矿端转移。这进一步导致了锂价格快速增长,甚至供不应求。

    不过,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好转。澳洲锂矿是全球最容易开发的锂辉石,而现在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锂矿石开产能已经提速。2023年澳矿新增产能总计40.5万吨,主要有主要有 Pilbara 的 P680、Wodgina 三期以及 Bald Hill 复产。长期看,锂储量充足且可开量在持续增加。并且,全球海水中含锂总量近2500亿吨,相关提取技术正在研发中。

    不仅澳洲锂矿产能在增加,非洲锂矿也在中资的加持下加速推进产能开发,并集中于2023年后投产。根据研报的预计,2023年全球锂端供给增量在28万吨LCE(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碳酸锂当量)左右。2023年全球锂产量为102万吨LCE,同比增长34%。

    此外,在电池价格猛涨的当下,电池材料回收产业迎来机遇。动力电池的回收方式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其中,梯次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直接拆解回收已具备经济性。有券商预计,到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300亿元,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9%。

    从供给端来看,全球锂供给正越来越多。

    3.供需趋向平衡,锂价渐渐回落

    锂矿,作为锂电池的原材料,一向被喻为“白色石油”,关于全球锂的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

    从供需平衡看,2022年全球锂行业供给存在明显缺口,2023年则整体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2024年随着大量矿端项目产能释放,锂行业供给渐渐转为充足。

    虽然锂矿产能在慢慢增加,但是澳洲与南美产能建设的释放需要一定的过程,2023年锂的供应增量主要以 2022年的少量投产项目为主,2023年的新增产能则主要集中在2023年下半年或 2024 年。

    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锂供给紧张的格局将继续延续一段时间。另外,市场中流通的锂精矿较少,加之锂精矿实施散弹拍卖机制,2023 年上半年锂价或保持高位震荡。不过,2023 年下半年,随着锂矿新增产量流入市场形成有效供给,锂将进入供给宽松的局面。

    当前,市场对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规模的预估普遍在1300万辆。在这样的预估条件下,全球锂盐供需基本面会出现一定的反转,从2022年的供需短缺转为2023年的供需紧平衡。因此,近几年持续涨价的锂价也将慢慢降温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标签: #电池

    上一篇阿维塔科技总部-阿维塔科技总部怎么样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