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2021校园招聘_北汽新能源汽车招聘

tamoadmin 0
  1. 滴滴拟融资100亿吗?
  2. 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3. 宝能大谷俊明:观致的两个优势和三个问题
  4. 顶级玩家游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一同造车,谁将是那块短板?

“东方格拉茨”紧急招募工艺工程师!最近几天,一则“招聘信息”引发热议——“东方格拉茨”是谁?为什么要紧急招募工艺工程师?

提到奥地利的格拉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在汽车行业,格拉茨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位于格拉茨的麦格纳整车工厂是业内著名的“大神”级工厂,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诸多豪华品牌,都出自麦格纳之手。两年前,麦格纳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开设整车制造工厂,这就是与北汽谷合资成立的、位于中国江苏镇江的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简称蓝谷麦格纳)。双方的合资合作,打破了以往单纯外方输出技术的模式,是一种“新合资”模式,“东方格拉茨”之名,由此得来。

12月22日,ARCFOX极狐极智工厂OPEN DAY——与“东方格拉茨”零距离活动即将在江苏镇江正式启动,百家媒体将通过蓝谷麦格纳的培训考核认证,获得世界一流MAFACT“工艺工程师”竞聘资格。

北汽新能源2021校园招聘_北汽新能源汽车招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MAFACT体系 发现蓝谷麦格纳独一无二的“智造”力

不论是从行业销售数据看,还是从街头出现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现象来看,“新能源汽车迎来高速增长”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机会窗口”,新能源汽车品牌不约而同选择在制造上发力,“智造工厂”更是一度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终极梦想”。

各大品牌加码“智造”,是因为汽车行业有典型的规模效应,众所周知,亨利·福特发明的工业流水生产线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显著降低产品价格,从而让福特T型车迅速走红。如今,随着先进制造工艺和管理手段的密集引入,“智造工厂”对产品性能、品质、量产速度、销售价格和更新迭代周期的影响程度愈深,因此,谁拥有“智造工厂”,谁就有了抢占新能源汽车行业制高点的“核心资产”。

这也是蓝谷麦格纳成立的意义。作为亚洲首个麦格纳合资高端制造基地,蓝谷麦格纳全面引入麦格纳独一无二的MAFACT生产体系,将自身“智造”水平推上新高度。ARCFOX极狐极智工厂OPEN DAY,就将把基地成立两年来的“智造”成果一一揭晓。

极狐高端智造基地蓝谷麦格纳全景图

从世界级工艺 读懂极狐汽车频登C位的走红密码

除了蓝谷麦格纳首次开放,极狐汽车的产品表现,也是ARCFOX极狐极智工厂OPEN DAY备受关注的原因。

蓝谷麦格纳是全球首款量产版城区高阶智能驾驶汽车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诞生地

众所周知,2021年是极狐汽车的收获年。从惊艳行业的高阶智能驾驶,到引发轰动的超高安全性能表现,从“彻底趴窝—新能源车主续航跑干赛”中坚持到最后的超长续航,到“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双料大奖、CA-CAP首批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证书,极狐汽车凭借诸多天花板级产品表现频频登上C位,而这些,都离不开蓝谷麦格纳的世界级工艺加持。

60000Nm/deg车身抗扭刚度如何炼成?1500MPa热成型钢的“前世今生”究竟怎样?钢铝两种材料如何在极狐汽车身上和谐相处?一战封神的超长续航如何实现?刹得住、停得稳的灵活身手如何形成?不怕风吹雨打的“好皮肤”如何养成?

带着种种问题,百位“工艺工程师”将亲临冲压、车身、总装等车间,零距离考察蓝谷麦格纳的关键制造环节,亲自上手体验世界级工艺的震撼。与常见的参观工厂类活动不同,ARCFOX极狐极智工厂OPEN DAY将让媒体变身“工艺工程师”,从专业角度呈现蓝谷麦格纳的真实面貌,用场景化、沉浸式的探秘,全面展示“东方格拉茨”的世界级工艺水平。

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车身车间

千锤百炼,必出精品。想了解极狐汽车背后的秘密、想知道“东方格拉茨”的独特之处,那就关注12月21日开启的ARCFOX极狐极智工厂OPEN DAY,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滴滴拟融资100亿吗?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汽车 界的代表委员们将聚焦产业实际,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中国 汽车 报》推出“ 汽车 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大***”系列报道,今日继续为您呈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于 汽车 的议案、提案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加快大湾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集群建设、减税促 汽车 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集群建设:

一、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集群;

二、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我国 汽车 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 汽车 整体行业竞争力;

三、加强新能源 汽车 配套建设,抓住新能源 汽车 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机遇,带动新能源 汽车 产业高效发展。

曾庆洪也针对减轻税负,促进 汽车 消费提出建议:推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减轻 汽车 消费总体税负,降低购车成本;改善 汽车 消费环境,拓展消费渠道,加大 汽车 下乡支持力度,***消费;大力发展二手车交易市场,积极解决“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淮 汽车 重型车公司副总周福庚:

五项措施支持新能源 汽车 发展

一是出台运营类政策指导文件和置换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国家出台“补运营”方面指导文件,引导地方制定运营支持政策。出台置换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传统燃油车用户置换为新能源 汽车 。

二是扩大新能源 汽车 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出台针对新能源 汽车 厂商的税收减免政策,引导 社会 配置,降低新能源 汽车 制造成本,优化新能源 汽车 市场供给。

三是进一步明确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应用目标。国家按照对公交电动化的目标要求,出台政策明确其它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目标,出租车(含巡游及网络预约)新增及更新车辆一律使用新能源 汽车 ,公安系统对C2类驾考用车换成新能源 汽车 ,示范引导驾校全部更换。

四是降低新能源 汽车 使用成本。高速公路新能源 汽车 通行费全免或减半收取、降低新能源 汽车 充电费用等。

五是完善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检验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新方向、新业态、新平台发展新基建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发展“新基建”和人工智能,是应对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有效举措。他建议:

一是新方向:打造“城市超脑”,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新业态: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加快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新平台:搭建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首先是要防止过度依赖线上模式而忽视线下,其次是防止简单的平台化,需与行业特点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操作技工黄波: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操作技工黄波提出《关于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生产的建议》。他提出:

一是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指导和激励群众消费的政策(比如减少消费税、加大产品补贴力度等)。各地方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利好的消费政策,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积极宣传当地企业产品,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二是对于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企业根据贡献大小减免部分相应税费。

四是针对失业人员,人社部门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及提供再次就业机会上优先。同时建立失业人员大数据库,及时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就业招聘信息。

五是建议相关部门收集企业的诉求和难点,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困难,推动复工复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

加快淘汰国二、国三老旧车辆

针对淘汰老旧车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建议:

一是建立严格的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环保检测程序,加强对机动车安全和尾气排放的执法检查,对国二、国三排放标准汽油载客 汽车 和汽油载货 汽车 环保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予以淘汰,对于检测机构违反检测程序违规通过检测的一律予以关停整改。

二是建立市场,2-3年内对报废的国二、国三高排放老旧机动车车主给予补助,补助标准可以根据当地财政状况量力而为。

三是鼓励 汽车 生产企业加大对本品牌车辆报废后购置新车的车主奖励力度,建议奖励金额不低于补助标准,各车企在第三方交易办理平台内公布的新车销售价格应为市场指导价格。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以车为新基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融结合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建议融合 汽车 、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把 汽车 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针对以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他建议:

一、革新 汽车 产业顶层设计思路,加大对新型 汽车 产业的支持。

二、联合高 科技 企业、 汽车 企业共同建设城市大脑。

三、引导的同时监管智能共享 汽车 发展。

四、引导跨产业合作,规范跨产业数据应用。

徐和谊还提出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 汽车 产业行稳致远:

一、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

二、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以产融创新结合为产业链赋能。

三、建议加大 汽车 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

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交了4份提案,其中两份与 汽车 相关。

在新基建方面,李彦宏提出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勾画智能经济发展蓝图的提案。他建议,国家加快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推进各行业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同时,还应大力推进智能云工程,支持开放平台的建设,以此加速产业智能化。

在交通方面,李彦宏提出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提案。他建议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地加大 探索 和投入,一方面加强 探索 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另一方面则要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全国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

大力整治机动车驾驶员开车接打电话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指出,100%的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未被罚款、未被扣分,这种严重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行为,必须得到重度重视,必须坚决大力整治。他建议:

首先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电子眼,做到每个路口都有摄像头,对驾驶员开车打手机行为进行高频次抓拍。

其次,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违法必究。

第三,通过立法,加大处罚力度。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针对开车打手机行为“扣2分处20至200元罚款”这一条款修改为“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扣机动车驾驶员6分的处罚”。并研究考虑对屡犯不改者纳入《刑法》,同酒驾行为一样入刑,按“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民革中央:

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

民革中央提出《关于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与储能发展的提案》,指出车规级芯片是我国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建议:

一、集中力量支持技术路线明确的芯片研发项目,将车规级芯片技术突破列入国家重点研发新能源 汽车 专项重点研究任务。

二、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应用支撑。车规级芯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际应用在市场竞争中成熟完善。组织、引导新能源车企参与车规级芯片的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标准制定。

三、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国家应加大吸纳产业顶尖人才的力度。从资金层面加大补贴人才的力度。同时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的投入,出台政策和措施建立这一领域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

2020全国两会 || 汽车 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大***(一)

广汽曾庆洪:促进 汽车 消费,加快建设大湾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集群

人大代表刘庆峰:“新基建”将成为产业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黄波: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周福庚:引导地方支持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行为实行严格执法并加大处罚力度

关于新能源车和 汽车 新标准建设 尹同跃带来了四项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徐和谊: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 汽车 产业行稳致远

全国政协委员徐和谊:以 汽车 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4月1日起即将在无锡上线外卖的滴滴近期拟融资1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外卖业务在起步阶段仍将是烧钱大战。

3月17日,新京报记者查询上海证券公司债券信息平台发现,中信证券—滴滴第N期CP资产支持专项已于3月16日受理,此拟发行金额100亿,品种为资产支持证券-ABS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发行人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唯一股东为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至于目前资金流向,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融资处于已受理阶段,尚未拿到正式批文,资金流向也未最终确定。

4月1日起无锡开城外卖烧钱大战将开启

从多方信源获悉,滴滴外卖将于4月1日在无锡上线。而此前滴滴已在各地招聘外卖骑手,待遇优厚。“滴滴外卖吸引了许多无锡资深外卖骑手加入。”无锡外卖骑手王南(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忠诚骑手已招满,培训也已完成。

登录滴滴配送客户端,页面显示目前,滴滴配送城市包括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等九大城市。

滴滴配送骑手招募消息显示,滴滴外卖骑手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类。其中,忠诚骑手要求每周在线大于48小时,月保底10000元;自由骑手可自由上线随时接单,订单收入翻倍。“全职月薪保底10000+,每月最多休5天,***骑手送200奖200,送400奖400,以此类推……”王南介绍。

目前看国内的外卖似乎并不是盈利场。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透露,美团外卖距离盈利仍有一到两年时间。此外去年,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成为这场外卖大战中的幸存者。今年初,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那滴滴进军外卖市场究竟为何?

外界普遍认为,滴滴进军外卖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美团布局打车市场,2017年末美团宣布在南京测试了十个月的美团打车即将开始市场扩张,已拟定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七个城市。知情人士表示,美团打车也将于近日上线。

有分析认为,无论是美团涉足打车,还是滴滴做外卖,业务铺开的初期,用的的手段必然是价格战与补贴战。

此前曾融资多轮超200亿美元

滴滴最近一轮融资是2017年12月21日,当时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以进一步加大对AI交通技术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从最早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开始,至今已完成十数次,总额超200亿融资。2014年12月,滴滴完成D轮7亿美元融资,两个多月后,滴滴和快的进行合并。

2016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两个月后,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据媒体报道,滴滴投资人表示,以国际通用的含员工持股标准,滴滴最新估值576亿美元。

“滴滴现在融资可以发展业务,也可以进行多维的投资和布局,以及战略短板的补足。”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滴滴不仅仅进行ABS(资产证券化)融资,还可以与银行、债券配合,大体量的公司用钱的成本比较低。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滴滴本次试图用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进行融资,用其旗下所属资产进行融资,不稀释股权,有利于补充流动资金应对眼前的烧钱大战和多元化布局。

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

3月7日,滴滴出行与北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进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及广泛的合作基础,深入开展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及充换电等领域的业务合作。

此前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东风乘用车、东风悦达起亚、华泰汽车、江淮、吉利、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奇瑞、中国一汽、众泰新能源12家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体系。

滴滴方面表示,未来希望通过实施共享汽车平台化战略,广泛与汽车制造厂商,分时租赁平台,租赁公司,基础设施(加油、充电)服务商、后市场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全面开展合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1月,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由为天津市泽锦源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变更而来。与此同时,其经营范围也由经营太阳能类产品,变更为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汽车租赁、票务代理、二手车销售等业务。

此前1月25日,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在智慧交通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希望滴滴变成一个连接所有交通工具的平台,帮助用户和所有的交通工具之间建立连接。”

宝能大谷俊明:观致的两个优势和三个问题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继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注册在了同样的地址

资料显示,小米 汽车 两家公司的所在地位于小米集团的园区内部,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由办公楼、生产工厂以及仓储物流三部分组成。记者从多位内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 汽车 的办公范围或占据四层楼的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中,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完全修缮好,现在还未见到小米 汽车 的相关员工。

据了解,雷军曾表示,小米 汽车 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为此,他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12月6日,小米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雷军变更为曾学忠,而这一行为纷纷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是雷军在为造车做充足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小米 汽车 动作频频,持续高薪“招兵买马”之后,小米 汽车 的团队已经扩充至500人,而“旷日持久”的小米 汽车 落户地“争夺”战也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小米 科技 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据有关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对于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展望,小米集团表示,将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目前首辆新能源 汽车 预计2024年下线并且量产。

为什么是亦庄?

记者从天眼查中查询到,继9月1日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注册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小米集团又注册了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从事新能源车整合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销售 汽车 等活动。两家公司的地址均为科创十街,注册资金加起来达到 110亿元。

记者前往该地发现,该地为小米集团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办公楼有ABCD四栋楼,其中ABD栋楼高约10层,A栋楼墙上挂着醒目的小米集团橙色标志,而C栋楼较其他三栋楼低矮,墙有“金山云”公司字样。

根据多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C栋楼是金山云公司人员办公之地,A栋楼则由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所用,其他两栋楼几乎都处于空置状态。有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 汽车 的工作人员将极有可能在B栋或者D栋楼中进行办公。

夜幕降临时,记者发现,只有A栋2层和6层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工厂也较为明亮,B、D栋楼则毫无光亮。在下午五至六点时,记者在门口等待多时,也并无看见工作人员下班之后鱼贯而出的场景,只有廖廖几人匆忙离开。与对面京东大楼的灯火辉煌相比,甚是冷清。

有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所小米园区的工厂主要生产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库中储存的货物也均为小米相关手机或者智能产品。不过在记者走访此期间观察到,有不少物流车在园区内绕着既定的轨道卸货运货,之后再驶出大门。

记者围绕园区周围一圈发现,大多为各种企业的工厂,小米集团园区东门对面则有一重大项目在施工,该项目涉及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封测环节。除此之外,区内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一批“三电”配套企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有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在经开区的 汽车 产业区路南区,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因为路南区未开发区域主要还剩VII-2街区,而北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已经占用了VII-2街区南侧产业区的一部分用地,VII-2街区北侧地区已经规划为路南居住区,去年才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不想再因小米 汽车 的到来变动路南区VII-2街区原有规划,于是就将小米 汽车 放在了旁边的马驹桥金桥区域。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亦庄,北京经开区展现了重视,其对外宣布:未来将发挥小米 汽车 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促进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则对此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 科技 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汽车 团队已扩充超五百人

小米造车的消息始于今年3月,经过一番扑朔迷离之后,小米集团终于发布公告,表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小米 汽车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自小米正式宣布加入造车行列以来,一度组织过多次招聘。从6月份开始,小米就开始陆续招募与 汽车 行业有关的人才,招聘岗位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均与自动驾驶领域有关。

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车业务推进顺利,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而在此之前,小米在9月1日对外表示造车团队达到近300人。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小米 汽车 团队又猛增了200人。

据了解,小米集团任命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为小米 汽车 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向雷军汇报;小米的早期员工、原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刘方,是当前小米 汽车 的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原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是小米 汽车 智能座舱负责人。除此之外,小米 汽车 的核心高管刘德、王翔、洪锋、卢伟冰等均系小米手机高层。

随着核心团队逐步到位, 汽车 供应链生态也逐步完善。在 10月中旬的小米产投Demo Day上,小米通过小米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小米产投)投资的102家企业中,就有40多家企业与 汽车 相关。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 汽车 电子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且不少企业都是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

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集团就已经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以及卫蓝新能源,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集团同时了4家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北醒光子以及速腾聚创。在芯片与传感器基础上,小米更是广泛撒网,其已投资了包括纵目 科技 、几何伙伴、智行者与Momenta等在内的多家公司。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也在做足准备。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表示,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 汽车 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 汽车 放下。小米内部的新目标是在2~3年内开设3万家门店,对中国县乡市场形成全面覆盖。

顶级玩家游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一同造车,谁将是那块短板?

观致7是宝能收购之后观致首款全新车型,能否卖好观致7将是对新高管团队和宝能的第一次大考

撰文?/?刘宝华

编辑?/?张?南

设计?/?赵昊然

观致第三款车型观致7于7月20日在常熟工厂下线,不出意外的话将在第三季度上市。

观致上一款新车观致5上市要追溯到2016年3月,要不是疫情导致东京奥运会延期,观致将保持一项纪录:连续两款新车上市都在奥运会年。如果2013年11月上市的首款车型观致3再提前一年的话,那它至今的每一款新车上市都在奥运会年。

4年时间往往意味着改天换地,比如换届。托连任的福,观致3、观致5都是在他任内。特朗普就没那么,都快把地球颠个个了,任期内还没见证过观致新车上市。

新产品缺位导致近几年关于观致的舆论关注点集中在造车还是圈地的分析、人事变动的探究、与经销商关系谁是谁非。

人事问题是一切的基础,宝能系掌舵人姚振华需要为宝能汽车和观致汽车找到合适的操盘手,观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高管团队扭转此前的不利局面。但2018年初引入的一批经理人一年后纷纷离开。

2019年2月,观致吸纳了一批日产系高管: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担任观致CEO,前日产-雷诺联盟车辆互联互通技术全球总监长原巨树担任观致COO、前英菲尼迪全车系开发总负责人平井敏郎担任观致CO-CTO(联席技术官)、前日产专家刘强担任副总裁。

2020年2月,东风日产前总经理,前日产执行董事兼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本部长大谷俊明加盟,任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和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主持两家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这波日产系高管还包括曾在东风汽车、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工作30余年的徐建明。

再加上在美国通用汽车有过17年经验的CTO、观致研究院院长柏争先,长期担任PSA亚太研发中心设计总监的设计副总裁龚冯友,这样一支高管团队,能让观致进入主流车企行列吗?

观致7是宝能收购之后观致首款全新车型,能否卖好观致7将是对新高管团队和宝能的第一次大考。新车下线次日,汽车商业评论在观致汽车上海办公室访了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

“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跳脱以往的经历对自己思想的束缚。”当天大谷俊明说了不止一次这样的话。他认为,自己和团队需要面对巨大变革,包括如何适应汽车四化、如何适应新的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如何了解和满足剧烈变化的客户需求,以及如何把汽车开发周期从30个月缩短到20个月。

在行业大谈“活下去”时,大谷俊明对宝能汽车和观致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有两个原因让他们保持竞争优势:一是宝能集团多元化产业的协同效应,二是宝能的资金雄厚。

对观致之前不成功的分析,大谷俊明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产品研发缓慢、对保有客户服务欠缺、公司管理三大方面。

加盟半年,大谷俊明的主要工作是协调整个宝能汽车乃至宝能集团的全力支持观致7的量产和上市。他还对宝能汽车的研发和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

宝能拥有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全球研发总部)、上海(观致)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以前按照项目分工体系,每个研究院都是相对小而全的一个完整体系,改变成为以零部件分工的体系。

大谷俊明说:“例如会有统一的负责人来负责整个座椅,这样才能实现通用化。当然,不同的车型,座椅会有变化,但它里边的座椅骨架和滑轮,是可以实现通用化的。如果无法实现通用化,就无法达到成本最优。”

研发人员目前有2000多人,公司目标是5年内扩充至2万人。

从观致7开始,观致的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将会加快,将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

访大谷俊明后,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连线了两家观致经销商了解当前情况。

经销商A是汽车商业评论熟识的,2018年时观致对大经销商的价格倾斜、2019年的国五国六切换半年无车可卖曾让他非常失望,这次从语气上听起来情绪积极了很多,“以前观致为了走销量的一些政策我不认可,但它的质量真的不错,有市场。以前他们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希望宝能做自己的营销策略。”

不久前,这位经销商受邀与矢岛和男等高管开会沟通观致7的上市和销售问题,让他印象深刻:“明显感觉跟以前不一样,很谦虚,看到了他们的诚意,愿意听取经销商意见,希望经销商跟观致一起走。包括这次沟通我们对价格有不同意见,他们也都听进去了。”

该经销商希望观致利用好现有的经销商,有一家支持一家,经销商活下去了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更多的经销商愿意进来,从小到大。

经销商B谈的更多的是观致7:“新车整体我看了一下,很好的,观致从一开始外观都很强,你现在看观致3外观都不落后。以前观致5有人说内饰没有感觉,观致7我仔细看了,整体感觉是很良心的。”

这位经销商认为:“所有经销商都认可观致的质量,外观造型也不错,关键是价格。如果新车价格比较亲民,市场绝对会打开。还有一点,老车主才是根本,要给老车主一个好的置换价格。观致以前的车都16万、17万,残值比较低。如果补贴,让老车主先享受优惠,让经销商赚到钱,我觉得市场打开是没问题的。”

以下是访大谷俊明的实录节选。

最后一份工作,要做有趣的事情

问:为什么回到中国工作,选择加入宝能汽车集团?

大谷俊明:今年是我在汽车行业工作的第40个年头。从年龄来看的话,宝能汽车集团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份工作了。最后一份工作,肯定是要做最有趣的事情。

那作为最后一份、也是最有趣的事情,我没有选择留在日本,也不是选择美国,而是选择了中国。刚才提到,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市场急速变革的桥头堡。在这个变革的市场里,宝能汽车集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接下来会是快速发展的、不断壮大的公司。

宝能集团姚振华董事长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敢想、敢做,敢担当,尤其在造车上的决心和魄力非常打动我。宝能集团有着三大战略:“制造宝能、科技宝能、民生宝能”。“制造宝能”位于三大战略首位,当中,汽车产业又是“制造宝能”战略的第一核心产业。同时也因为汽车产业的高科技属性、民生属性,可以说是全面承载着“三个宝能”战略。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变革的市场,和宝能这样快速发展的公司工作,我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了。所以我现在和初次见面的人,都说自己40岁左右。当然,工作每天还是非常繁忙的,但非常有趣。在我这个年龄,还可以做这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这一次选择是对的。

问:你觉得中国市场和1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大谷俊明:不管是汽车还是别的商品,中国市场与10年前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产品的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就是中国市场的竞争比10年前更为激烈。中国市场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桥头堡,?“新四化”CASE(?“Connected?网联化”、“Autonomous?智能化”、“Shared?共享化”、“Electric?电动化”)的趋势在中国市场非常明显。虽然我在汽车行业已经工作40年,但是如此大的变革,我也是第一次经历。

新四化涉及到的变化还有供应商和主机厂(OEM)之间的关系。以往是主机上在最上面,然后下面是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这样的一个三角形的关系。现在的情况是生产电池、电控零部件的供应商的水平已经跟主机厂持平,甚至有的实力更强,已经超越了主机厂。从自动驾驶方面来说,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也不断地在超越主机厂,所以说整个产业构成在不断变化。

客户也在发生变化。以前的客户,对汽车最感兴趣的,是车上装的是什么发动机、马力多少等。但是现在的客户更注重的是汽车的造型是否足够好看,以及中控屏和智能网联系统的易用性,是不是像手机一样容易操作。当然,客户不变的需求是对汽车品质的重视,以往是注重品质,现在仍然注重品质,这也是观致汽车一以贯之的优势。

在这样的变革当中,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跳脱以往的经历对自己思想的束缚。比如说,以往开发汽车需要30个月,这是一个常识。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客户已经不会愿意花这么长时间去等待了,那怎么样才能缩短到20个月呢?这是一个挑战。在不久的未来,汽车也会和手机一样每年都推出新的产品。所以说这10年,汽车产品本身在变化,客户在变化,汽车业界在变化。

观致活下去靠两点

问:中国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已经有很多造车新势力退出市场,多个大品牌也喊出了“活下来”的口号。作为宝能汽车集团和观致汽车,怎么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呢?

大谷俊明:在我看来,放眼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一个车企像观致汽车这样一个拥有如此多元化产业的大股东。与吉利、长城不同,也不同于来自互联网领域的造车新势力,宝能集团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多元化产业集团,旗下拥有的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物业开发、民生服务四大产业板块,每一个板块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与协同,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宝能旗下的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玻集团拥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整车制造的协同效应,比如国际物流业务在汽车物流、仓储上的协同效应,比如综合开发(房地产)与汽车销售网络和充电网络的协同效应,比如民生服务板块里的共享出行、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板块与汽车产业协同效应。

各个板块的协同效应,已经在观致汽车上有所显现,比如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对于观致品牌年轻化的作用,比如宝能旗下物业对观致销售网络的助力作用,比如联动云共享出行业务与观致汽车的协同作用,比如宝能医疗健康产业与观致共同开发的CN95级空调滤芯及即将在观致7搭载的主动空气管理系统……

总而言之,我认为宝能汽车和观致汽车最大的特点和竞争优势,就在于宝能集团多元化产业的协同效应,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一点是,汽车产业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宝能的资金比较雄厚,对我们来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刚刚所提及的零部件研发这一方面,除了宝能旗下的几个上市公司(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玻集团),宝能汽车集团也已经自建了鸿鹏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

在整车研发方面,我们拥有上海(观致)研究院、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我们还在美国硅谷、欧洲建立研发中心。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大规模的招聘研发人员,光是整车的这一方面的研发人员,我们希望在5年内能够招聘2万人,现在拥有2000多人。

宝能汽车集团将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为核心,覆盖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汽车销售与后市场服务、汽车金融、共享出行等“汽车智造”全产业链生态圈。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耕耘,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移动出行和综合服务提供商。宝能集团的雄厚资金实力,是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

过去的观致有三个问题

问:?观致7是一个新的开始,新高管团队对公司的历史了解多少,观致第一阶段不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谷俊明:过去不够成功的原因,我想有三方面。首先是在新产品研发上,过去观致投入比较少,导致了新车型进展非常缓慢,从观致3、观致5、观致7大概每3、4年的时间,我们才推出了一款全新车型。其次,对已经购买了观3和观5的消费者的服务可能也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整个公司的管理方面可能也有不足的地方,没有用先进的方式去进行管理。

宝能集团战略投资观致后,针对这些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管理上,现任的CEO(总裁)矢岛和男先生此前负责日产-雷诺联盟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全球开发总监,他除了技术方面的擅长,在管理方面,也把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导入了进来,将日系车企“精益管理”的理念贯穿其中,然后才有了观致7车型。

当然,我们的管理团队有一个很好的搭配,既有国际化视野,同时也有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人才,比如常务副总裁徐建明先生,徐建明先生在东风系车企有着30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非常熟悉中国情况。

我们的CTO、观致研究院院长柏争先先生,在美国通用汽车有17年的经验,回到国内上汽、北汽、观致等工作也有13年时间。我们的设计副总裁龚冯友先生,既在PSA集团总部工作过,也长期担任位于中国的PSA亚太研发中心设计总监。

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日本也好,德国人也好,只要他擅长这一份工作,就会分配他们做。前几天,我面试了自动驾驶方面的一位候选人,是印度人。所以,宝能和观致的用人理念是不论国籍,唯才任用。

在新产品研发上,宝能战略投资观致后,已经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除了化解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外,大部分资金投入了产品研发上。除了观致7今年会上市,明年还会有全新的轿车和REV(增程式电动车)新能源产品上市。

从观致7开始,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将会加快,会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产品选择。

产品更新节奏加快的背后,是宝能赋能2年多以来的逐步积累和效果显现。汽车是一个长周期行业,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随着宝能集团的持续注入,观致汽车正在逐步走出“隧道”期,新产品量产节奏明显加快,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满足中国消费者持续升级的汽车消费需求。

在服务上,长期以来,观致品牌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渠道网络不够健全,消费者想买观致车买不到,或者对售后维修保养服务有所担忧。目前,宝能汽车集团正在市场容量较大、观致未有布局且发展经销商有难度的空白区域,快速地推进直营店战略。

与此同时,观致也在积极帮扶现有经销商并拓展新的经销商入网。过去观致3-4年才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经销商很难全面健康的运营,但是,近期经销商伙伴看到了观致7实车并了解到我们的新车规划后,很多经销商表示愿意与我们长期合作。

宝能汽车直营店与独立经销商共同形成的观致经销商网络,目前已经拥有超过了170家门店,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从观致而言,主机厂对所有渠道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我们与消费者链接的重要渠道。相信随着我们的销售网络逐步覆盖全国主要市场,消费者原有的担忧将不复存在,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观致品牌的触点,提振消费者对观致品牌的信心。

问:你到宝能汽车集团已经半年,这半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大谷俊明:这半年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协调整个宝能汽车集团乃至宝能集团的,全力支持观致汽车的新产品——观致7的量产和上市。此外,这半年我对宝能汽车集团的研发和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相信会对整个汽车板块起到更长远的效果。

研发体系方面,我们拥有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全球研发总部)、上海(观致)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由于观致和宝能汽车集团接下来的车型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通用化,所以我将原来的按照项目分工的体系,转变成以零部件分工的体系。例如,会有统一的负责人来负责整个座椅,这样才能实现通用化。当然,不同的车型,座椅会有变化,但它里边的座椅骨架和滑轮,是可以实现通用化的。如果无法实现通用化,就无法达到成本最优。

另外,观致汽车最重要的品牌资产是品质,姚振华先生对于整个宝能汽车集团的品质要求也是非常之高。近期,我对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由统一的团队负责不同项目的供应商品质把控,力保不同项目、不同车型都能保证相同高标准的品质要求。

我刚到宝能汽车还半年,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也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观致和宝能汽车集团,和我们一起在这个变革时代,创造一个辉煌的事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或许受到了一汽红旗、东风岚图、北汽ARCFOX、上汽"L"等友商向高端化进阶的撩拨,长安汽车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迫切心情。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登上首期央视《第一发布》节目,并在节目中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此时,距离长安发布"第三次创业"以来,已经时隔两年之久。

这家拥有将近160年历史的车企,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民",第二次创业"转向乘用车"之后,?如今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阶段中新能源造车浪潮的冲击。

创业江湖,非死即生,"长治久安"的表象下,存着一颗"忧患"的心。

外忧有特斯拉、宝马、大众;内患有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再加上众多传统国企的新能源规划轮番发布,逼迫长安不得不以最高的姿态入局,并寄希望于"后来者居上"的发展规律。

于是,代表了中国ICT(信息通信技术)顶尖水平的华为,作为智慧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通过资金实力雄厚的长安牵线,让三个"顶级玩家"坐到了一起。

既然是要在"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游戏专区里新开一局,就要求三位玩家扮演起不同的角色?。虽然目前各自的分工以及在新项目中的出资占比暂未得知,但是打赢一场高端局游戏的前提是:谁都不能出差错。

可是,游戏中无法避免出现"短板"选手。那么,谁有可能会拖累整个团队?

会是华为吗?

此前,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不绝于耳,每每传出,总会有华为高管出来否认。

导致诸多捕风捉影消息出现的原因,是业界媒体对华为在汽车领域频繁动作的关注:华为与20多个汽车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在欧洲、国内招聘大量汽车制造专家……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个争议的话题:如果不打算造车,华为想做什么?

2019年,中信证券研究所部绘制了一张华为同多方开展车联网深度合作的表格。从表格中显示的信息来看,华为所有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都是围绕车联网技术开展。

再结合***息显示的内容,就梳理出了华为开展车联网技术的链路。

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2016年,华为首次公开与车企合作,与ABB、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共同组建"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组建全球首个着眼于5G车联网的产业联盟。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伦敦预沟通会上,华为正式发布"自动驾驶移动网络"系列化解决方案。

此后,?随着中国5G产业开启商用元年,包括车联网行业在内的跨产业协作迎来应用爆发期。今年,华为先后发布了5G车载模组MH5000,以及新一代HiCharge直流快充模块。

紧接着,华为联合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这其中,华为经历了"造车传闻"到"建立生态"的过程。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从可能"树敌"的零和博弈转向了"结盟"的正和博弈上。

这个结果建立在时代的背景之下:5G时代,华为的参与度会越来越深入。主机厂不擅长的ICT业务,恰好是华为擅长的。汽车接入5G生态,成为新的移动终端,这个产业的朋友圈越大越好。

由此可见,华为大概率不会是长安的联合造车伙伴,而是以Tier1(Tier?One,意为给设备厂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到长安全新高端智能汽车的制造中。

但是,这种参与又不仅限于长安。毕竟华为作为车企的供应商,一定是对所有合作伙伴均开放最新的技术成果。这就意味着,长安将要制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车,仅依靠华为的加持,是无法与另外17家同盟成员出现明显的"智能"差异化。

另一方面,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透露,今年华为将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约合33.4亿元人民币),并且目前不考虑盈利。

这就意味着,拥有技术积累和充裕研发资金的华为,非但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还会是决定游戏开局的关键角色。

会是宁德时代吗?

毋庸置疑,这家来自中国福建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是成功的。

据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2017-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20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龙头,电池装机量达到16.75GWh,市场份额近50%。

即便排名靠前,也没能阻止下滑。从宁德时代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归母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虽然财报中并未披露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的冲击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严重下滑,从而导致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除了不可控的疫情导致市场刚需下滑,宁德时代的销售收入减少让人联想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特斯拉上海工厂下线车型不再用松下电池而是"移情"韩国LG化学,使得后者一度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不少日韩电池正在回归市场,开始频繁在华布局,拉拢新的合作伙伴。

这种回归让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变得更加复杂,牵扯着利益的博弈。

譬如,此前吉利曾宣布,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丰田与松下宣布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大众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又向瑞典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Northvolt注资等。

而上文所提到的企业,均同时也在与宁德时代合作,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将宁德时代作为唯一电池供应商,多数是想通过捆绑多家不同的企业,来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话语权。

何况之前就有先例。2018年,大众集团就曾因受LG化学供应掣肘被迫限制奥迪E-tron产量,随即寻求SKI供应北美市场,结果招来LG化学断供威胁。

这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来验证长安高调宣布和宁德时代共同造车的深度合作可能性。如果宁德时代只是以供应商的方式参与进来,那么长安一定会为动力电池及时供应留足"后手",不排除选择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可能性。

那么这个"顶级玩家游戏"的噱头就远大于实际。

如果宁德时代以合伙人的角色加入到这一场造车中——根据长江证券曾发布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存货和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远低于竞争对手公司,这意味着其对于下游厂商强大的谈判主导权——这或许会让造车主导角色长安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动",影响整个高端化进程的节奏。

不过,按照当前市面主流新能源车型选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情况来看,长安能够保证高端化造车进程顺利的前提,就是"和大家一样"。至于自己和宁德时代的容错率,另外需要发展中的磨合。

这就意味着,拥有市场口碑和装机量基础的宁德时代,也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只是游戏开始前必须有的角色。

会是长安吗?

此前,长安向高端化的发展转型一直不怎么顺利,曾经尝试过由品牌高端化向车型高端化转变,于是就有了CS95这款车的出现。

但是,CS95虽然补足了长安汽车SUV产品矩阵,却没能成为长安汽车迈向高端化的试金石,从最初的月销4000辆下滑到月销不足一千辆。

今年,UNI-T车型正逐步得到市场认可。虽然UNI系列在长安内部被定为于高端系列产品,但是首款车型UNI-T接近十万元的起售价,无疑在价格上给这一段高端化进程盖上了天花板。

而长安真正称得上向高端化迈进的一步,应该是此前与蔚来合资成立的长安蔚来。相关报道显示,当时长安内部也曾有表态:"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遗憾的是,在长安汽车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显示,长安汽车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已由原先的50%上升至95.38%。这意味着,另外一股东蔚来汽车实质上已经退出了双方所组建的合资公司。

此时,对于长安汽车"要不要"做高端品牌的争议,仿佛也变成了"能不能"做高端品牌的质疑。并且,在品牌向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长安也凸显出一个问题"慢"。

去年年底,长安新能源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和南方工业基金4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

但是,引入新资本后,长安新能源的动作像突然停滞了一样。对比国内其他汽车集团,北汽旗下的新能源板块已经独立上市,并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广汽与蔚来合资成立的新能源品牌HYCAN合创,首款量产车HYCAN?007已经上市;东风也推出了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上汽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L"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意识到了自身"慢"的长安,或许正是期望通过这一次与华为和宁德时代两家在细分领域里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高端梦"。

在这个梦里,包含了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方舟架构",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而在梦或将被实现的终点,是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所表示的:"预计2025年,将有百万台级的车辆接入方舟的自动驾驶世界,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描绘的,未来5年发布的105款产品中,包括了23款新能源产品。

且不论这个梦境有多大,单从"5年105款产品"的新品超高频节奏,就能看到长安对高端化的渴望。并且,也能从三方合作中读出长安的别有用心——"既然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所以,游戏中的"短板"选手会是发起者长安自己吗?

现在不好下结论,只是看上去,长安的确像是发挥最不稳定的那个角色。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代办汽车环保标志_车辆环保标志去哪里领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